2021年5月,習近平總書記親自謀劃、親自定題、親自部署、親自推動,賦予浙江高質量發展建設共同富裕示范區的光榮使命。3年來,在黨中央、國務院的堅強領導下,浙江深入學習貫徹習近平總書記關于共同富裕的重要論述和考察浙江時的重要講話精神,對標《中共中央國務院關于支持浙江高質量發展建設共同富裕示范區的意見》和《浙江高質量發展建設共同富裕示范區實施方案(2021—2025年)》明確的目標任務,聚焦國家所需、浙江所能、群眾所盼、未來所向,牢牢把握高質量發展這個首要任務,加快探索有利于促進共同富裕的制度機制,腳踏實地、扎扎實實推動示范區建設,努力為全國層面推動共同富裕提供浙江素材。
干在實處、走在前列,“八八戰略”指引浙江開啟了在高質量發展中促進共同富裕的先行探索
20多年前,時任浙江省委書記習近平同志以遠見卓識作出“八八戰略”重大決策部署,引領浙江率先破解發展不平衡不充分問題,推動浙江成為全國城鄉差距相對較小、發展比較均衡協調的省份。浙江堅持一張藍圖繪到底、一任接著一任干,深入推動“八八戰略”走深走實,按照黨中央部署要求,系統謀劃浙江實踐,勇闖新路、破難開路、務實探路,積極探索在高質量發展中促進共同富裕之路,取得了明顯階段性成效。
經濟高質量發展持續向好。自覺扛起“經濟大省要勇挑大梁”責任擔當,統籌推進三個“一號工程”,全面加強“三支隊伍”建設,大力實施“十項重大工程”,高質量發展態勢良好,2023年全省生產總值增長6%,經濟總量邁上8萬億元新臺階。
“三大差距”持續縮小。堅持城鄉融合、陸海統籌、山海互濟,唱響杭甬“雙城記”,迭代完善“山海協作”工程,持續深化“千萬工程”和強村富民集成改革,加快推進“擴中”“提低”改革,省域一體化發展格局加快構建。2023年,全省城鄉居民人均可支配收入倍差為1.86,地區人均可支配收入最高最低倍差為1.56,農村居民人均可支配收入首次突破4萬元大關。
公共服務優質共享持續加強。聚焦人民群眾急難愁盼問題,深入實施公共服務“七優享”工程,不斷健全為民辦實事長效機制,加快打造“15分鐘公共服務圈”,基本公共服務均等化實現度超過98%,群眾精神文化生活不斷豐富,文明和諧美好家園加快打造。
共同富裕理念共識持續提升。加強共同富裕理論內涵和核心要義的研究、闡釋和宣傳,全社會共建共治共享、“創新致富、勤勞致富、先富幫后富”等理念深入人心,人民群眾對共同富裕的理解越來越深刻,全社會扎實推動共同富裕的氛圍更為濃厚。
體制機制創新持續深化。部省聯動、大成集智、爭先創優等機制作用充分發揮,示范區建設目標體系、工作體系、政策體系、評價體系不斷完善,圍繞突出難題、重大課題、時代新題、共性命題全力攻堅,謀劃牽一發而動全身的抓手,探索破局之道、破題之策、破難之招,“共富工坊”“兩進兩回”等典型經驗向全國推廣。
這些成績的取得,根本在于習近平總書記領航掌舵,在于習近平新時代中國特色社會主義思想科學指引,也離不開“八八戰略”確立的省域層面率先探索高質量發展促進共同富裕的光明大道。在示范區建設的生動實踐中,我們更加深刻領悟到習近平總書記的非凡理論勇氣、卓越政治智慧、強烈使命擔當、深厚人民情懷,更加深刻領悟到習近平新時代中國特色社會主義思想的真理力量和實踐偉力,更加堅定沿著習近平總書記指引的路子走下去的信心和決心。
學深悟透、對標對表,牢牢把握新征程上在高質量發展中促進共同富裕的根本遵循
全體人民共同富裕是中國式現代化的本質特征。黨的十八大以來,習近平總書記圍繞共同富裕作出一系列重要論述,強調“在高質量發展中促進共同富裕”。去年9月,習近平總書記在浙江考察時要求浙江“在推進共同富裕中先行示范”,為高質量發展建設共同富裕示范區提供了科學指引。我們要深入學習領會習近平總書記關于共同富裕的重要論述和考察浙江時的重要講話精神,深入學習貫徹黨的二十屆三中全會精神,把準把牢戰略方向、目標和原則,努力完成好示范區建設各項任務。
牢牢把握高質量發展這個首要任務。學習領會習近平總書記關于“我們必須牢記高質量發展是新時代的硬道理”“堅持在發展中保障和改善民生,把推動高質量發展放在首位”等重要論述精神,完整、準確、全面貫徹新發展理念,在高質量發展上下更大功夫,強力推進創新深化、改革攻堅、開放提升,堅持和落實“兩個毫不動搖”,大力發展新質生產力,不斷夯實高質量發展的基石。
牢牢把握改革開放這個重要法寶。學習領會習近平總書記關于“通過合理的制度安排把‘蛋糕’切好分好”“構建初次分配、再分配、三次分配協調配套的基礎性制度安排”等重要論述精神,更加注重系統集成,更加注重突出重點,更加注重改革實效,用創新的思路、改革的辦法、破難的實招應對前進路上的困難和挑戰,著力構建推動共同富裕的體制機制。
牢牢把握縮小“三大差距”主攻方向。學習領會習近平總書記關于“要把縮小城鄉差距、地區差距、收入差距作為主攻方向”等重要論述精神,堅持對標對表、聚焦聚力,以謀劃牽一發而動全身的重大舉措為抓手,不斷提高發展的平衡性、協調性、包容性。
牢牢把握可感可及檢驗標準。學習領會習近平總書記關于“讓群眾有更多、更直接、更實在的獲得感、幸福感、安全感”等重要論述精神,堅持人民至上,堅持盡力而為、量力而行,堅持共建共治共享,推動改革發展成果更多更公平惠及全體人民,使共同富裕看得見、摸得著、真實可感。
牢牢把握穩扎穩打實踐要求。學習領會習近平總書記關于“要實事求是、步步為營、穩扎穩打,一定不要有標新立異、好大喜功、‘放衛星’、作秀出彩的思想”“一定要放低身段來干這件事”等重要論述精神,始終沿著正確方向和道路前進,腳踏實地、接續奮斗,鍥而不舍、久久為功,一步一個腳印走向共同富裕。
勇扛使命、勇立潮頭,著力推動更充分、更先進、更全面、更高質量、更可持續發展
新征程上,浙江將緊扣“勇當先行者、譜寫新篇章”新定位新使命,持續推動“八八戰略”走深走實,加快推動高質量發展,不斷做大共同富裕“蛋糕”,努力實現科技創新、現代化產業體系、開放型經濟等“再突破”,實現民營經濟、生態環境、民生福祉、文化繁榮、安全發展等“再提升”,實現綜合實力和人民生活水平“再上臺階”,以高質量發展創造高品質生活,以扎實推動共同富裕的先行實踐生動展示中國式現代化的美好圖景。
加快發展新質生產力,著力形成高質量發展新動能。聚焦破解高質量發展爬坡過坎關鍵期創新支撐不足這一新的“成長煩惱”,著力打通束縛新質生產力發展的堵點卡點,加快促進各類先進生產要素向發展新質生產力順暢流動。不斷增強高質量科技創新成果供給,推動“315”科技創新體系與“415X”先進制造業集群深度融合,前瞻布局戰略性新興產業和未來產業,構建以數智經濟為核心的現代化產業體系。健全教育科技人才一體推進機制,探索“平臺+學科+人才+產業”模式,推動創新鏈產業鏈資金鏈人才鏈深度融合。深化政務服務增值化改革,打造一流營商環境升級版,激勵引導企業加大自主創新力度、實現創新驅動發展,持續擦亮浙商這塊“金字招牌”。
全面加強“三支隊伍”建設,著力強化高質量發展新支撐。聚焦補齊人才短缺這一“最大短板”,深化實施人才強省戰略,讓人才“關鍵變量”轉化為高質量發展的“最大增量”。全面加強高素質干部隊伍、高水平創新型人才和企業家隊伍、高素養勞動者隊伍“三支隊伍”建設,以“大人才觀”廣開育才、引才、聚才、識才、用才、護才之路,大力實施戰略人才引育、省域技能型社會建設、現代“新農人”培育等行動,打造勇創新敢爭先、能擔當善作為的中國式現代化建設者大軍,形成“浙江成就人才、人才成就浙江”的良性互動。
推動更充分更高質量就業,著力激發高質量發展新活力。聚焦就業這一持續增收的重要途徑,著力提高發展的就業帶動力,使高質量發展的過程成為就業提質擴容的過程。穩定和擴大就業容量,健全“人人有事做、家家有收入”的高質量就業創業體系,完善青年群體等重點群體就業支持體系。加快構建普惠性人力資本提升機制,實施人力資源服務增值化改革,著力暢通人的成長成才通道,努力創造更多勤勞致富的機會,充分激發全社會創業創富活力。
深化陸海統籌山海聯動,著力拓展高質量發展新空間。聚焦持續縮小區域發展差距,堅持一盤棋,全面融入長江經濟帶發展和長三角一體化發展戰略,完善省域一體化發展格局。加快建設世界級大灣區,集中布局高能級平臺、高端產業、引領性項目,聯動溫臺沿海產業帶、金衢麗產業帶和義甬舟開放大通道建設,著力塑造引領未來的新增長極。打造杭甬“雙城記”升級版,支持溫州提升全省第三極功能,增強區域輻射帶動能力。實施海洋經濟倍增行動,完善山區海島縣精準扶持機制,創新“一縣一方案”,完善生態產品價值實現機制,以“山海協作”升級版牽引山區海島縣高質量發展。
完善城鄉融合發展體制機制,著力開辟高質量發展新通道。聚焦持續縮小城鄉發展差距,統籌新型工業化、新型城鎮化和鄉村全面振興,努力破除城鄉二元體制機制壁壘,促進各類要素雙向流動。以深化“千萬工程”為牽引,以土地綜合整治為突破口促進共同富裕現代化基本單元建設,深化強村富民集成改革,探索閑置宅基地和閑置農房激活改革,多渠道增加農民財產性收入,加快繪就“千村引領、萬村振興、全域共富、城鄉和美”新畫卷。推進以縣城為重要載體的新型城鎮化建設,不斷提高縣城綜合承載能力,讓城鄉居民共享現代化都市圈的幸福生活。
突出共建共治共享,著力打造高品質生活新名片。聚焦形成高質量發展與高品質生活的良性循環,著力構建黨建引領的共建共治共享共富新格局。切實加強黨的全面領導,提升領導干部推動現代化建設和共同富裕的能力,以正確政績觀推動實現共同富裕目標。深化公共服務“七優享”工程,擴大全生命周期優質公共服務供給,深化基本公共服務一體化改革。堅持和發展新時代“楓橋經驗”,深化“大綜合一體化”行政執法改革,健全“自治法治德治智治”治理格局。加強文化建設、文明實踐,健全先富帶后富機制,讓每個人都能通過努力提升自我、獲得回報、創造價值,在高質量發展中促進人的全面發展和社會全面進步。
(作者為中共浙江省委書記)