黨的二十屆三中全會對構建高水平社會主義市場經濟體制作出了全面部署,明確把“完善市場準入制度,優化新業態新領域市場準入環境”列為“完善市場經濟基礎制度”的重要內容之一。
完善市場準入制度,是構建高水平社會主義市場經濟體制的必然要求。我們要堅持和落實“兩個毫不動搖”,保證各種所有制經濟依法平等使用生產要素、公平參與市場競爭同等受到法律保護,就必須完善市場準入制度。黨的十八大以來,我們堅持和落實“兩個毫不動搖”,公有制經濟和非公有制經濟的發展都取得了顯著的進展和成就。但是在實際經濟生活中,私營企業等民營經濟在某些地區某些領域的發展確實也受到了一些不合理的限制,這些限制很多是地方“土政策”,并不符合國家的法律法規的要求。實際上,在跨地區的投資和經營活動中,各種所有制經濟都或多或少地遇到各種形式的限制。有的地方還存在區別對待本地外地企業的做法。這些限制,實際上就是某些地方政府在市場準入方面對經營主體經濟行為的不當或過度干預。因此,要堅持和落實“兩個毫不動搖”,就必須進一步完善市場準入制度,使每一個經營主體,不論是國有企業還是民營企業,都能夠依法依規對自己的投資和經營活動自主決策。
黨的十八大以來,我國在完善市場準入制度方面已經取得了顯著的進展。其中,最具有創新意義的就是建立了市場準入負面清單制度。這一制度就是國務院以清單方式明確列出在我國境內禁止和限制投資經營的行業、領域、業務,各級政府依法采取相應管理措施的一系列制度安排。所以也叫做全國一張清單制度。從2013年開始,經過十多年的試點和不斷修訂,市場準入制度日臻完善。目前實施的是2022年3月國家發展改革委、商務部印發《市場準入負面清單(2022年版)》。這份清單規定的禁止準入和許可準入事項,相比2016年試點版清單縮減64%,可見改革的力度之大。根據有關權威信息,市場準入負面清單的事項有望進一步縮減。同時,有關部門還建立了定期通報違背市場準入負面清單典型案例機制,國家發改委官網顯示,目前已累計通報6批105個違背市場準入負面清單的典型案例,這種做法就使負面清單制度更有“活”力,有利于發揮引導和警示作用,有效地激發經營主體的投資經營活力。通過這些典型案例可以看到,有些地方政府部門通過增設準入前置條件、增設具有尋租性質或增加收費的前置條件,來限制其他地區的企業的投資和經營活動;有些是因為若干政府部門之間對某一市場準入事項的不同理解,導致經營主體無所適從,從而影響正常投資經營活動;還有的就是針對一些新業態新領域的市場準入設置過多的條件。公布這些典型案例,可以使地方政府部門更加清晰地知道負面清單的意義和作用,也有利于經營主體更好地依法維護自身權益,更加放心地進行投資和經營。
黨的十八大以來,在新發展理念的指引下,我國經濟、社會和科技進步更加緊密地結合在一起,創新性的產品和服務項目、新業態、新領域、新場景、新賽道不斷涌現,例如共享單車、網約車、網絡直播等,極大地豐富了我們的生活,為經濟社會發展注入了新動能。隨著全社會對發展新質生產力的高度重視,可以預期,今后還會有很多我們以前不曾遇到的新業態、新領域。在這一大背景下,我們對市場準入的認識和監管應當堅持更加開放更有包容性的取向。一些新的服務項目在進入市場時都面臨一個如何確定準入標準問題。這就需要有關地方和部門在確定市場準入標準時,必須堅持以促進新質生產力的發展和豐富人民生活、增進人民福祉為宗旨。在監管過程中,要充分考慮新產品和新業態的特殊性和創新性,避免一刀切的管理模式。既要保障市場運行的安全和穩定,又要鼓勵創新和市場競爭,在經營主體的生產經營與消費安全之間尋找平衡點。通過科學合理的標準設定,為這些新產品、新業態、新領域的健康發展保駕護航,也為人民生活帶來更多便利和福利。
作者:許光建 中國人民大學公共管理學院教授