在科學總結黨的十八屆三中全會以來我國生態文明體制改革成就和經驗的基礎上,面向美麗中國和人與自然和諧共生的中國式現代化建設,黨的二十屆三中全會通過的《中共中央關于進一步全面深化改革、推進中國式現代化的決定》(簡稱為《決定》),系統部署了新時代新征程深化生態文明體制改革的任務,指明了未來幾年生態文明體制改革的目標和方向。
生態文明體制改革的重要地位和作用
在新時代新征程,全面深化改革的總目標是,繼續完善和發展中國特色社會主義制度,推進國家治理體系和治理能力現代化,為到本世紀中葉全面建成富強民主文明和諧美麗的社會主義現代化強國奠定堅實基礎。由于“美麗中國”是全面建成現代化國家的重要目標,因此,《決定》堅持守正創新和制度建設的統一,將“聚焦建設美麗中國”作為“七個聚焦”之一,要求將生態文明體制改革作為全面深化改革這一系統工程當中的一個重要子系統,要求其他各個方面的體制改革同時要體現和兼顧生態文明體制改革方面的目標和要求。當然,生態文明體制改革也要體現和兼顧其他六個“聚焦”。
中國式現代化是人與自然和諧共生的現代化。我國的生態文明制度體系在一定程度上還不能完全適應和支撐人與自然和諧共生的現代化,按照“五位一體”總體布局和“四個全面”戰略布局,必須將生態文明體制改革作為全面深化改革的重要構成方面。圍繞著協同推進降碳、減污、擴綠、增長,積極應對氣候變化,必須加快完善落實綠水青山就是金山銀山理念的體制機制,健全生態產品價值實現機制,完善生態文明制度體系,筑牢生態文明制度體系的“四梁八柱”。生態文明體制改革是確保全面深化改革的全面性的重要一環。
促進人與自然和諧共生是中國式現代化本質要求之一。我國現代化建設的其他方面在一定程度上還沒有完全體現出人與自然和諧共生的要求,存在著不可持續的問題,因此,必須將“美麗中國”作為全面深化改革總目標當中的重要方面,聚焦建設美麗中國,健全生態環境治理體系,推進生態優先、節約集約、綠色低碳發展,站在人與自然和諧共生的高度謀劃發展和促進改革,實現高質量發展和高水平保護的統一,加快經濟社會發展全面綠色轉型。生態文明體制改革是確保中國式現代化和全面改革的可持續性的重要保障。
生態文明體制改革的系統目標和任務
黨的十八屆三中全會從實行最嚴格的源頭保護制度、損害賠償制度、責任追究制度等方面,提出了建立系統完整的生態文明制度體系的任務。黨的十九屆四中全會從“實行最嚴格的生態環境保護制度”“全面建立資源高效利用制度”“健全生態保護和修復制度”“嚴明生態環境保護責任制度”四個方面,提出堅持和完善生態文明制度體系的任務。在此基礎上,《決定》堅持問題導向和目標導向的統一,明確了進一步深化生態文明體制改革的目標和任務。
完善生態文明基礎體制。人口、資源、環境等自然因素是影響可持續發展的基本變量。圍繞著確保自然要素的可持續性,《決定》明確地將“完善生態文明基礎體制”作為深化生態文明體制改革的第一項任務。在國土資源領域,要建立健全覆蓋全域全類型、統一銜接的國土空間用途管制和規劃許可制度;健全主體功能區制度體系;健全自然資源資產產權制度和管理制度體系,完善全民所有自然資源資產所有權委托代理機制。在生態環境保護領域,要實施分區域、差異化、精準管控的生態環境管理制度,健全生態環境監測和評價制度。在生態安全領域,要完善國家生態安全工作協調機制。在行政上,還要建立生態環境保護、自然資源保護利用和資產保值增值等責任考核監督制度。
健全生態環境治理體系。針對自然系統破壞的情況,健全生態環境治理體系的主要目標和任務是治理生態環境問題。在國土資源領域,要落實水資源剛性約束制度,健全海洋資源開發保護制度。在生態環境保護領域,要完善精準治污、科學治污、依法治污的制度機制,落實以排污許可制為核心的固定污染源監管制度,建立新污染物協同治理和環境風險管控體系,推進多污染物協同減排。為此,要推進生態環境治理責任體系、監管體系、市場體系、法律法規政策體系建設。在生態系統保護方面,要健全山水林田湖草沙一體化保護和系統治理機制,推動重要流域構建上下游貫通一體的生態環境治理體系,全面推進以國家公園為主體的自然保護地體系建設,落實生態保護紅線管理制度。為此,要建設多元化生態保護修復投入機制,強化生物多樣性保護工作協調機制,健全生態產品價值實現機制,推進生態綜合補償,健全橫向生態保護補償機制,統籌推進生態環境損害賠償。
健全綠色低碳發展機制。為了促進社會經濟的全面綠色低碳轉型,必須堅持節約集約的方針,完善資源總量管理和全面節約制度,健全廢棄物循環利用體系。必須完善適應氣候變化工作體系,積極穩妥推進碳達峰碳中和。建立能耗雙控向碳排放雙控全面轉型新機制;構建碳排放統計核算體系、產品碳標識認證制度、產品碳足跡管理體系,健全碳市場交易制度、溫室氣體自愿減排交易制度。同時,要健全煤炭清潔高效利用機制,加快規劃建設新型能源體系,完善新能源消納和調控政策措施。只有健全綠色低碳發展機制,大力發展綠色低碳產業,健全綠色消費激勵機制,才能促進綠色低碳循環發展經濟體系建設。
生態文明體制改革的配套目標和任務
《決定》堅持堅持系統集成和協同配合的統一,要求必須打好“組合拳”,增強生態文明體制改革的系統性、整體性、協同性。
處理好政府和市場的關系。要充分發揮經濟手段尤其是市場經濟手段在生態環境治理當中的作用,實施支持綠色低碳發展的財稅、金融、投資、價格政策,積極發展綠色金融,推進水、能源等領域的價格改革,優化居民階梯水價、電價、氣價制度,完善成品油定價機制。深化自然資源有償使用制度改革,全面推行水資源費改稅,完善綠色稅制。為了彌補市場失靈,還必須強化政府宏觀調控手段的作用,強化發展的環保和安全等制度約束,實施支持綠色低碳發展的標準體系,優化政府綠色采購政策,強化國土空間規劃基礎作用,強化國土空間優化發展保障機制。深化環境信息依法披露制度改革,構建環境信用監管體系。
處理好法治和技治的關系。我們要深入學習貫徹習近平生態文明思想和習近平法治思想,充分運用法治思維和手段推進生態環境治理,加快編纂生態環境法典,推動形成系統完備的生態文明法律體系,切實保障人民群眾生態環境權益,大力提升生態環境治理的法治化水平。我們要充分運用技術治理方式推進生態環境治理,支持企業用數智技術、綠色技術手段改造提升傳統產業,推動制造業高端化、智能化、綠色化發展,推動形成支撐新質生產力尤其是綠色生產力的體制機制,大力提升生態環境治理的科技化水平。
處理好改革和開放的關系。我們要順應和引領全球化,主動對接國際高標準經貿規則,在環境標準和勞動保護領域等實現規則、規制、管理、標準相通相容,打造透明穩定可預期的開放環境。我們要強化貿易政策和財稅、金融、產業政策的協同,積極應對貿易數字化和綠色化趨勢,加快內外貿一體化改革,推動我國新能源汽車、鋰電池、光伏產品以可持續方式走向世界。我們要大力推進綠色“一帶一路”建設,加強綠色發展方面的多邊合作平臺建設。
總之,必須堅持以習近平生態文明思想為根本遵循,大力貫徹和落實黨的二十屆三中全會精神,通過進一步深化生態文明體制改革,切實推進美麗中國和人與自然和諧共生現代化建設。
作者系中國人民大學國家發展與戰略研究院研究員,馬克思主義學院教授、博士生導師