7月15日至18日,中國共產黨第二十屆中央委員會第三次全體會議在北京召開,全會審議通過了《中共中央關于進一步全面深化改革、推進中國式現代化的決定》(以下簡稱《決定》)。全會高度評價新時代以來全面深化改革的成功實踐和偉大成就,研究了進一步全面深化改革、推進中國式現代化問題,認為當前和今后一個時期是以中國式現代化全面推進強國建設、民族復興偉業的關鍵時期。中國式現代化是在改革開放中不斷推進的,也必將在改革開放中開辟廣闊前景。
進一步全面深化改革的總目標是繼續完善和發展中國特色社會主義制度,推進國家治理體系和治理能力現代化。進一步全面深化改革,要聚焦構建高水平社會主義市場經濟體制,聚焦發展全過程人民民主,聚焦建設社會主義文化強國,聚焦提高人民生活品質,聚焦建設美麗中國,聚焦建設更高水平平安中國,聚焦提高黨的領導水平和長期執政能力,繼續把改革推向前進。中國式現代化堅持把國家和民族發展放在自己力量的基點上,把國家發展進步的命運牢牢掌握在自己手中。當前和今后一個時期是以中國式現代化全面推進強國建設、民族復興偉業的關鍵時期。黨的二十大擘畫了全面建設社會主義現代化國家的宏偉藍圖,確立了以中國式現代化全面推進強國建設、民族復興偉業的中心任務。要緊扣推進中國式現代化這個主題,錨定繼續完善和發展中國特色社會主義制度、推進國家治理體系和治理能力現代化這個總目標。破除妨礙推進中國式現代化的思想觀念和體制機制弊端,著力破解深層次體制機制障礙和結構性矛盾,形成推進中國式現代化的強大力量。
黨的領導是進一步全面深化改革、推進中國式現代化的根本保證。一方面,要深刻認識中國式現代化是中國共產黨領導的社會主義現代化。黨的性質宗旨、初心使命、信仰信念、政策主張決定了中國式現代化是社會主義現代化,而不是別的什么現代化。黨的領導直接關系中國式現代化的根本方向、前途命運、最終成敗。另一方面,改革開放是一場深刻革命,必須堅持正確方向,沿著正確道路推進。進一步全面深化改革、推進中國式現代化,要堅持黨的全面領導,發揮黨總攬全局、協調各方的領導核心作用,把黨的領導貫穿改革各方面全過程,確保改革始終沿著正確政治方向前進。
堅持以人民為中心,尊重人民主體地位和首創精神。沒有人民支持和參與,任何改革都不可能取得成功。只要有人民支持和參與,就沒有克服不了的困難,就沒有越不過的坎。中國式現代化是人口規模巨大、全體人民共同富裕、物質文明和精神文明相協調、人與自然和諧共生、走和平發展道路的現代化,既基于自身國情、又借鑒各國經驗,既傳承歷史文化、又融合現代文明,既造福中國人民、又促進世界共同發展。進一步全面深化改革要總結和運用改革開放以來特別是新時代全面深化改革的寶貴經驗,注重從人民群眾的創造中汲取創新創造的智慧,以更寬廣的視野、更長遠的眼光把握世界歷史的發展脈絡和正確走向,堅持人民有所呼、改革有所應,做到改革為了人民、改革依靠人民、改革成果由人民共享。
堅持守正創新,為中國式現代化建設提供不竭動力。實踐發展永無止境,改革開放也永無止境,停頓和倒退沒有出路。今年是新中國成立七十五周年,新中國成立特別是改革開放以來,我們用幾十年時間走完西方發達國家幾百年走過的工業化歷程,創造了經濟快速發展和社會長期穩定的奇跡,為中華民族偉大復興開辟了廣闊前景。推進中國式現代化,是一項前無古人的開創性事業。進一步全面深化改革,要以經濟體制改革為牽引,以促進社會公平正義、增進人民福祉為出發點和落腳點,更加注重系統集成,更加注重突出重點,更加注重改革實效,推動生產關系和生產力、上層建筑和經濟基礎、國家治理和社會發展更好相適應,為中國式現代化提供強大動力和制度保障。
以習近平同志為核心的黨中央團結帶領全黨全軍全國各族人民,以偉大的歷史主動、巨大的政治勇氣、強烈的責任擔當,沖破思想觀念束縛,突破利益固化藩籬,敢于突進深水區,敢于啃硬骨頭,敢于涉險灘,堅決破除各方面體制機制弊端,實現改革由局部探索、破冰突圍到系統集成、全面深化的轉變,各領域基礎性制度框架基本建立,許多領域實現歷史性變革、系統性重塑、整體性重構,總體完成黨的十八屆三中全會確定的改革任務,實現到黨成立一百周年時各方面制度更加成熟更加定型取得明顯成效的目標,為全面建成小康社會、實現黨的第一個百年奮斗目標提供有力制度保障,推動我國邁上全面建設社會主義現代化國家新征程。到二〇三五年,全面建成高水平社會主義市場經濟體制,中國特色社會主義制度更加完善,基本實現國家治理體系和治理能力現代化,基本實現社會主義現代化,為到本世紀中葉全面建成社會主義現代化強國奠定堅實基礎。
作者:馬峰 中國社會科學院中國式現代化研究院