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村里年輕人越來越多,以前從來沒有這么熱鬧過!”自2022年余村“全球合伙人”計劃啟動以來,村民們驚喜地發現自己的家園正迸發出前所未有的生機活力。余村以打造“鄉村創業首選地”為目標,推出8大類人才產業項目招引方向,尋訪、聯合全球各類創新創業人才、機構、企業等開展鄉村共建事業,全面推動科技、資金、人才等資源要素向鄉村流動,闖出一條“村受益、企發展、民增收”的鄉村青年人才集聚新模式。
創業扶持:多樣舉措見誠意 展現若渴求才心
青年人才愿意來到鄉村,首先是感受到了在這里被當作“自己人”。從多角度、全覆蓋的人才就業、創業、購房補貼政策,到本地對“原鄉人、新鄉人、歸鄉人”的一視同仁,讓來到鄉村的青年人才更有在奮斗中實現人生價值的信心與底氣。
暖心政策吸引有志青年。余村“全球合伙人”計劃推出5個方面50余項支持政策,設立余村產業基金,在創業空間、餐飲住宿、項目運營、人才引育、金融政策等方面給予支持。入鄉青年人才可申請生活補貼,創業用房可享受“三免兩減半”政策并提供硬件裝修服務,可申請創業啟動貸款。
專班服務護航項目落地。組建由政府主導、專業團隊支撐的項目運營專班,聘請綠城未來數智團隊專業化運營“余村全球合伙人”各類子項目,為合伙人提供一站式落地服務。屬地黨委政府一對一配齊配強服務專員,在項目選址、公司注冊、人才招聘等環節提供支持,幫助合伙人項目更好在余村落地生根。
資源共享激發振興潛力。依托合伙人產業資源共享與專業能力輸出,賦能活化綠色家居、精品民宿、特色農產品種植等在地業態,持續推動鄉村產業轉型與融合發展,打造“農業+兩山文化”“農業+生態旅游”“農業+紅色康養”等綜合型農業經濟,深化股金、租金、薪金“三收益”分紅,實現“1+1>2”的倍增效應。
體驗優化:景社共生環境美 便利場景解才憂
青年人才在鄉村扎根,一個很重要的因素是鄉村能不能給青年提供工作生活上的便利。余村基于景社共生的運營理念整合村域自然資源與商業空間,給在村青年提供了環境優美、舒心便利的工作與生活氛圍。
拓展創業空間。建設核心啟動區面積達5平方公里的大余村青年人才社區,打造數字游民工作區、數字經濟培訓基地、數創綜合服務中心和合伙人共創空間等多類型產業創業平臺,排摸村級優質閑置資產資源,整合大余村范圍生產辦公空間,收儲各類可開發的優質資產資源。創新推出“大自然工位”,依托山水林田湖等自然資源與文化禮堂、咖啡館、民宿等各類空間的整合打造大自然工位,實現鄉村旅居式創業辦公新模式。
完善生活配套。健全完善合伙人“5分鐘生活服務圈”系列配套設施,圍繞“吃住行游購娛”配套業態招引和便利服務打造,建成長歌行·余村食堂、余村印象未來圖書館,重點打造青年人才公寓、青年旅社和精品民宿集群。同時,培育南嶼茶事、國漫咖啡館等網紅打卡地,布局迷笛音樂等鄉村新業態,集聚露營潮玩、品牌茶飲、特色餐飲等小而美的休閑業態,全方位滿足青年人才合作交流、休閑接待需求。
優化交通出行。打造更為便捷的通勤交通出行保障,在余村范圍內設立多個共享單車站點,滿足在村青年和來村游客短距離出行“最后一公里”需求;鏈接公共交通資源增設城鄉公交站點、推動安吉交投“快點出行”定制客運增設“余村青來集”站點,讓青年人才能夠實現白天在鄉村綠水青山間創新創業,夜晚能在方便舒適之中享受高品質生活。
人才互動:社群運營有活力 高效互動聚才智
余村通過線上線下社交平臺打造,活化了在村青年的工作圈、朋友圈、社交圈,營造了良好的交流氛圍。
“自我生長”提升雙創活力。按照引進合伙人、合伙人帶動合伙人、合伙人孵化合伙人“三步走”路徑,邀請合伙人積極參與鄉村共建,著力打造賦能鄉村振興的人才集聚示范,持續拓寬“綠水青山”向“金山銀山”的轉化通道。目前已落地各類項目(公司)42個,帶動招引大學生超1400名,吸引高層次人才23人參與鄉村建設,實現人才集聚與產業發展雙向聯動。
“文創集會”豐富交流載體。運用“文化藝術+”“研學文創+”等載體,打造吸引青年群體的多元化鄉村生活場景,讓青年人愿意來、留得住、不想走、還想來,截至目前已組織策劃系列主題活動10余場。發起余村合伙人子品牌“青年共創行動”,已開展稻田花海微改精提、鄉村微綜藝等3期活動,邀請90余位青年參加青年共創,有效搭建起人才與鄉村長久的交流平臺。
“社群矩陣”激發內生動力。推出大余村O2生態文化圈計劃,全年排定各類社群活動、文體活動300場以上,組織開展青年薈、跨界座談會等活動110余場,形成天天有活動、周周有沙龍、月月有共創的活力氛圍。組建500人社交新社群,推動原鄉創業者和合伙新鄉人互通共享信息資源,促進資源互動形成聚力。鏈接合伙人資源,成功舉辦“ECI國際綠色發展(中國·余村)創新論壇”,邀請國際國內知名企業家、品牌主、學者為安吉縣產業發展“把脈問癥”,促成5家本地企業與國際國內知名企業簽約合作。
作者:趙欣宇 中共安吉縣委黨校
【征稿】人民論壇網·國家治理網現廣泛征集評論文章以及關于基層治理典型經驗的總結類文章,投稿郵箱為:gjzlw2023@126.com。優秀文章將發表在人民論壇網·國家治理網的“治理網評”欄目、“國家治理研究院”欄目等。