国产亚洲tv在线观看,精品国产污污免费网站Av,欧美日韩无砖专区一中文字,亚洲欧美日韩国产综合五月天

網站首頁 | 網站地圖

大國新村
首頁 > 原創精品 > 成果首發 > 正文

發展農業領域新質生產力助力農業現代化

【摘要】農業領域新質生產力是引領現代農業變革的根本動力,也是實現農業高質量發展的重要抓手。發展農業領域新質生產力符合農業發展的新要求和新目標,為推進農業現代化提供了新的思路和機遇。由于農業自身的獨特性以及我國“大國小農”的國情,相對于其他行業和其他國家,我國發展農業領域新質生產力的難度更大。發展農業領域新質生產力,要突破傳統農業理念和思維,樹立系統性的大食物觀和大農業觀,培育新型農業勞動者和企業家,強化農業前沿科技研究與運用,積極培育拓展涉農新產業、新業態、新商業模式。

【關鍵詞】農業領域新質生產力 農業現代化 大食物觀 大農業觀

【中圖分類號】F320 【文獻標識碼】A

【DOI】10.16619/j.cnki.rmltxsqy.2024.13.009

【作者簡介】樊勝根,中國農業大學講席教授、全球食物經濟與政策研究院院長。研究方向為發展中國家的農業發展戰略,農業公共投資和公共政策。主要著作有“Effects of Technological Change and Institutional Reforms on Production Growth in Chinese Agriculture”、“Economics in Food Systems Transformation”、《中國西部地區公共政策和農村貧困研究》(合著)、《公共支出、經濟增長和貧困——來自發展中國家的啟示》(主編)等。

 

2023年9月,習近平總書記在黑龍江考察時強調“加快形成新質生產力”;2023年12月,習近平總書記在中央經濟工作會議上強調“要以科技創新推動產業創新,特別是以顛覆性技術和前沿技術催生新產業、新模式、新動能,發展新質生產力”;2024年1月,習近平總書記在二十屆中共中央政治局第十一次集體學習時對發展新質生產力的一系列重大理論和實踐問題進行了系統闡述,強調“發展新質生產力是推動高質量發展的內在要求和重要著力點”,并指出“新質生產力已經在實踐中形成并展示出對高質量發展的強勁推動力、支撐力,需要我們從理論上進行總結、概括,用以指導新的發展實踐”;2024年3月,習近平總書記在參加江蘇代表團審議時再次強調“要牢牢把握高質量發展這個首要任務,因地制宜發展新質生產力”,要“深化科技體制、教育體制、人才體制等改革,打通束縛新質生產力發展的堵點卡點”。推進農業現代化是實現中國式現代化的關鍵,是實現高質量發展的必然要求,因此亟需對農業領域新質生產力的產生背景、內涵、特征、發展著力點等進行總結、概括,從而以新質生產力為引擎,加快推進農業農村現代化。

深刻理解發展農業領域新質生產力的時代背景

首先,發展新質生產力是我國進入高質量發展階段的必然要求。習近平總書記在黨的二十大報告中強調:“高質量發展是全面建設社會主義現代化國家的首要任務。發展是黨執政興國的第一要務。沒有堅實的物質技術基礎,就不可能全面建成社會主義現代化強國。”理解新質生產力首先要把握高質量發展這一大背景。隨著我國進入高質量發展階段,迫切需要擺脫傳統經濟增長方式,大力發展以高科技、高效能、高質量為特征,代表先進生產力發展方向的新質生產力。

其次,新質生產力的提出是對科學技術與生產力之間理論關系規律性認識的進一步升華。當今世界正在經歷第四次產業技術革命,新一代信息、生物、能源、材料等領域的顛覆性技術不斷涌現。有關新質生產力的基本內涵、特征以及發展新質生產力的關鍵路徑等理論闡述是“科學技術是第一生產力”“創新是第一動力”“人才是第一資源”等理論的系統性升華和突破[1],也是通過科學技術來進一步解放和發展生產力的新機遇。

再次,在農業領域發展新質生產力符合農業發展的新要求和新目標。農業農村是我國現代化建設的短板,同新型工業化、信息化、城鎮化相比,農業現代化相對滯后:我國的農業土地產出率整體高于一般的農業強國,但農業勞動生產率僅為世界農業強國平均水平的33.6%[2],分別約是美國、加拿大和以色列的1/17、1/20和1/25[3];農業比較效益偏低,農業勞動生產率僅為非農產業的1/4左右;農產品國際競爭力不足,國內糧食等農產品價格普遍超過國際市場;我國農業勞均固定資產總額低于全球其他農業強國。此外,我國農村基礎設施和公共服務水平落后于城市,城鄉居民收入和消費差距較大,2023年城鄉居民收入比為2.39:1、消費支出比為1.82:1。在此背景下,黨的十九大提出“實施鄉村振興戰略”,旨在加快解決國內發展不平衡、不充分的問題;黨的二十大在“全面推進鄉村振興”的要求中提出“加快建設農業強國”新目標,強調面臨世界百年未有之大變局加速演進、不確定難預料因素明顯增多的復雜外部環境,中國要牢牢掌握發展和安全的主動權。[4]發展農業領域新質生產力,是新時代推進農業高質量發展,使我國進入全球農業強國第一方陣的重要抓手。面對農業發展新形勢、新要求和新目標,實現農業強國戰略目標,僅僅依靠傳統、常規生產力水平的提升是遠遠不夠的。[5]當前,農業進入基因化、綠色化、數字化、營養化時代[6],農業領域新質生產力通過降成本、調結構、增效率效應、提質量、保安全來賦能農業現代化[7],為促進農業現代化提供了新的思路和機遇。

科學認識農業領域新質生產力的內涵與特征

何為新質生產力?習近平總書記指出:“新質生產力是創新起主導作用,擺脫傳統經濟增長方式、生產力發展路徑,具有高科技、高效能、高質量特征,符合新發展理念的先進生產力質態。它由技術革命性突破、生產要素創新性配置、產業深度轉型升級而催生,以勞動者、勞動資料、勞動對象及其優化組合的躍升為基本內涵,以全要素生產率大幅提升為核心標志,特點是創新,關鍵在質優,本質是先進生產力。”

部分學者把“新質生產力”定義為“三新”,即新制造、新服務和新業態[8];也有學者從數字經濟的角度來理解新質生產力,例如洪銀興把新質生產力概括為新科技、新能源和新產業以及這三個方面融合發展的數字經濟。[9]新質生產力有兩種質態與特征:一種是以關鍵性或顛覆性技術的突破和應用而形成的新質生產力質態,其主要特征是科技創新起主導作用,具有高科技、高效能、高質量特征,其主要效能是解決經濟發展中的關鍵問題,突破相關領域的發展短板、瓶頸和卡脖子等問題;另一種是土地、勞動、資本等傳統生產要素之外的新要素(如技術、數字、文化、生態、制度、品牌等)在賦能基礎上形成全要素優化組合式的新質生產力質態,其主要特征是組合創新起主導作用,具有賦能性強、互補性強、包容性強的特征,其主要效能是提升全要素生產率,改造與提升傳統產業,提高產業發展水平和競爭力。[10]

何為農業領域新質生產力?農業領域新質生產力是新質生產力在農業領域的體現,但同時由于農業本身在經濟社會特征上的獨特性,農業領域新質生產力也與一般的新質生產力存在差異。

從一般意義上看,農業領域新質生產力是指以現代科技為支撐、以農業科技創新為核心、以農業生產方式變革為關鍵、以提高農業全要素生產率為目標、以促進農業高質量發展為導向,形成的具有新技術、新要素、新模式、新業態、新動能等特征的現代農業生產力。農業領域新質生產力的“新”包括“農業新勞動者”“農業新勞動工具”和“農業新勞動對象”,表現為技術應用新、產業業態新、發展模式新、價值創造新。[11]農業領域新質生產力質態包括勞動者從傳統農民向高素質農民躍升、勞動資料從常規投入品向新型投入品躍升、勞動對象從常規動植物品種向高產優質耐逆動植物品種躍升、生產要素組合從傳統種養業向新產業新業態新模式躍升。[12]農業領域新質生產力通過新興生產要素與傳統生產要素融合、推動產業組織業態革故鼎新與深入發展、推動農產品供應鏈上供給與需求優化匹配來推動農業高質量發展[13],而通過農業高質量發展又可以推動新技術和新發展理念加快向農業領域滲透。[14]農業領域新質生產力呈現以高素質勞動力為主體、以顛覆性創新為技術、以多要素滲透融合為配置、以農業邊界突破與產業鏈條延伸為結構、以數智化和綠色化轉型為形態的特征。[15]農業領域新質生產力外在表現為高科技、高質量、高水平、高效率、高競爭力。具體地,可以從以下幾方面來理解農業領域新質生產力的內涵。

第一,農業技術的革命性變革是農業領域新質生產力形成的基礎和前提,特別是數字和智能化技術、生物技術等突破性農業技術。農業領域新質生產力要以農業科技化、數字化、網絡化和智能化為主線,整合科技創新資源,引入新技術、新設備、新模式等手段。[16]人工智能與生物技術相結合改變了動植物新品種選育,給食品工業帶來變革,也催生了新的服務業。[17]數字技術、育種技術、農機裝備技術、合成生物技術將是農業領域新質生產力的主要實踐應用場景。[18]

第二,要素的創新性優化組合配置是農業領域新質生產力形成的關鍵。這里的要素可以是勞動力、土地、農藥、化肥、機械等傳統要素,同時也包括知識、技術、管理、數據、品牌等新型要素。農業領域新質生產力要求進一步發揮傳統農業生產能力,并通過革新農業生產中的技術應用和組織模式,實現農業勞動者、勞動資料、勞動對象及其組合的優化和升級。[19]

第三,農業全要素生產率的提高是農業領域新質生產力的核心目標。發展農業領域新質生產力旨在推動產業轉型升級,擺脫傳統農業生產力的發展路徑,其本質是生產力的大幅度提升。農業領域新質生產力以涉農產業鏈供應鏈技術的革命性突破為引擎,以生產力要素配置創新的突破為支撐,以產業深度轉型升級為歸宿,以涉農產業鏈供應鏈全要素生產率的大幅提升為核心標志。[20]

第四,農業領域新質生產力也包括在生產力大幅度提升過程中所經歷的生產關系調整。農業領域新質生產力既包含由新技術和新要素組合所形成的新的物質層面的再創造,也包括與這一過程相匹配的鄉村社會關系。[21]發展農業領域新質生產力需要塑造適應新質生產力的農業生產關系,要打通束縛農業領域新質生產力發展的堵點卡點。

農業領域新質生產力的獨特性。與一般的新質生產力相比,我國發展農業領域新質生產力還有以下兩方面獨特性。

一是由于農業的物質生產方式和社會屬性與其他行業不同,農業生產的周期性長、效益相對低、風險大。從物質生產方式看,農業生產具有很強的季節性和地域性,這決定了農業市場的時空自然分隔,從而限制了農業資源的自由流動和邊際改善的可能性[22];從社會屬性看,農業嵌入在鄉村社會獨特的社會結構中,這和其他的城市行業經濟有很大的區別。[23]農業生產最大的特征就是自然再生產過程與經濟再生產過程的交織,直接決定農業投入產出的自然投入;同時,經濟投入通過改變自然投入的數量和利用效率影響產出,這也與一般行業的投入產出關系取決于技術不同。[24]與之相對應的,農業科技也具有公共性、基礎性、社會性、長周期性、自然屬性和生命屬性等特點,農業科研的發展路徑與其他產業科研有所不同。因此,農業生產要素、生產過程、組織分工協作等方面都需要進行創新性轉化,努力打破傳統農業的上述特征,緩解農業生產中的季節性和地區性,增強農業資源的自由流動,以適應農業領域新質生產力的發展。

二是“大國小農”的國情,決定了我國發展農業領域新質生產力的路徑與其他國家不同。例如,近年來西方發達國家更多關注解決農業生產的外部性問題,對農業生產本身的關注相對較低;而在我國,農業生產和農業農村轉型的宏觀問題還有待解決。[25]在傳統農業和傳統小農占絕對主導的國情農情下,相對于其他發達國家,我國發展農業領域新質生產力的難度更大。

全面把握發展農業領域新質生產力的主要著力點

突破傳統農業理念和思維,樹立系統性的大食物觀和大農業觀。2024年3月,習近平總書記在湖南考察時強調:“堅持大農業觀、大食物觀,積極發展特色農業和農產品加工業,提升農業產業化水平。”這為突破傳統農業理念和思維,發展農業領域新質生產力指明了方向。傳統農業理念和思維往往局限于狹隘的農業生產領域,忽視了農業與食品產業、生態環境、資源利用、農村發展等方面的內在聯系,這種割裂的思維方式難以適應農業高質量發展的需要。為突破傳統農業理念和思維,樹立系統性的大食物觀和大農業觀,進而助力發展農業領域新質生產力,需要從以下幾個方面著手。

首先,要從全產業鏈的視角審視農業問題。農業不僅是農產品的生產過程,更涵蓋了從農資供應、農業生產到加工流通、消費等全產業鏈條。要樹立系統思維和全鏈條意識來把握農業生產與經營活動,優化產業鏈布局,提升產業鏈整體效率和綜合效益。

其次,要樹立農業與生態環境協同發展理念。農業生產離不開自然資源和生態環境,傳統農業發展模式往往以犧牲資源和環境為代價。大農業觀要求處理好農業發展與資源環境的關系,充分發掘農業的生態價值,如提升生態碳匯能力等,走生態優先、綠色發展之路,推動農業可持續發展,實現農業生態系統良性循環。

最后,大食物觀和大農業觀要求堅持農林牧漁并舉,關注包括非耕地資源在內的各類農業資源,發展特色農業。尤其要瞄準一些新型未來食物,打造新的全球競爭賽道。同時,要改革完善農業支持政策,實現產量增加、營養提升、環境可持續發展等多重目標。

此外,要堅持把農業放到農村發展的大背景中來審視。農業是農村的主導產業,農業現代化與農村現代化相輔相成。大農業觀要求統籌考慮農業與農村其他產業的關聯耦合,促進農村一二三產業融合發展,拓展農業多種功能,打造農業全產業鏈和農村產業復合型現代化。

勞動者層面:培育新型農業勞動者和企業家。發展農業領域新質生產力,關鍵在于培育一批掌握現代農業科學技術、具備創新創業精神的新型農業勞動者和企業家,這是由農業領域新質生產力的內在要求決定的。

在勞動者要素方面,要著力打造一支高素質的新型職業農民隊伍。通過加大農業科技教育培訓力度,提升農民的文化素質和技術技能,培養農民的市場意識和經營能力,使之成為農業生產經營的骨干力量。要重點培育一批能夠創造新質生產力的農業戰略人才,以及能夠熟練掌握和運用現代農業科技成果的應用型人才。同時,發揮新型農業經營主體的引領帶動作用,通過農民合作社、家庭農場、農業企業等形式,促進小農戶與現代農業發展有機銜接,帶動廣大農戶共同提升農業組織化、專業化水平。

在創新企業家方面,必須充分發揮農業企業家的主體作用。農業企業在發展新質生產力方面的作用,要遠大于其在傳統農業生產力中的作用。農業企業不僅是先進生產力的載體,更是技術創新和模式創新的主力軍。要大力培育一批創新型農業企業家,激發他們投身現代農業發展的熱情。鼓勵農業企業加大研發投入,促進產學研深度合作,加快農業科技成果轉化應用。引導農業企業努力成為應用型研發的主體,掌握更多農業領域核心技術,擁有更多自主知識產權,在農業關鍵領域和卡脖子環節形成更多原創性突破。

小農戶、家庭農場、農業企業等不同經營主體要發揮各自優勢,形成分工協作新格局。小農戶要立足于特色優勢產業,通過借力新型經營主體實現適度規模經營;家庭農場要發揮貼近生產一線和農戶的優勢,成為先進生產力的試驗田;農業企業則要利用資本、技術、人才、市場等方面的比較優勢,在現代農業產業體系建設中發揮骨干引領作用。

勞動工具與資料層面:強化農業前沿科技的研究與運用。強化農業前沿科技的研究與運用,是發展農業領域新質生產力的關鍵環節。習近平總書記強調,“要以科技創新引領產業創新,積極培育和發展新質生產力”,要“加強基礎研究和應用基礎研究,打好關鍵核心技術攻堅戰,培育發展新質生產力的新動能”,“必須加強科技創新特別是原創性、顛覆性科技創新,加快實現高水平科技自立自強,打好關鍵核心技術攻堅戰,使原創性、顛覆性科技創新成果競相涌現,培育發展新質生產力的新動能”。

當前,農業科技創新對農業產業創新的引領作用還不夠突出,主要表現為我國農業科技進步貢獻率與主要農業強國尚有差距,農業科技成果產業化應用比例偏低。2023年我國農業科技進步貢獻率為62.4%,而主要農業強國的平均水平在85%以上;農業科技和產業“兩張皮”現象明顯,2019年農林牧漁行業科技成果的產業化應用比例僅為40.55%。[26]立足我國農業發展階段性特征,強化農業前沿科技攻關,完善農業科技創新體制機制,推動形成農業科技協同創新、成果轉化應用的良性循環,是破解制約農業高質量發展問題瓶頸的關鍵所在。必須充分發揮科技創新的驅動作用,加強顛覆性、前沿性農業科技創新,為培育農業領域新質生產力注入強勁動力,加快推進農業現代化。[27]

首先,要聚焦農業領域“卡脖子”技術和前沿技術,加強農業基礎研究和應用基礎研究。通過加大投入、優化布局、創新機制,在生物育種、智慧農業、設施農業、綠色投入品等領域取得重大原創性突破,攻克一批“從0到1”的關鍵核心技術。同時,加快新一代信息技術、生物技術、新材料等現代科技與農業的深度融合,孕育更多變革性技術成果,搶占未來農業科技制高點。

其次,要完善農業科技創新體系,健全政產學研用深度融合機制。進一步明晰各類農業科研機構功能定位,推動形成梯次分明、分工協作、適度競爭的創新格局。促進科研、教學、推廣深度融合,建立產學研用緊密銜接的創新聯合體,打通從基礎研究、應用開發到產業化應用的農業科技價值鏈。建立以企業為主體、市場為導向、產學研深度融合的農業技術創新體系,加快推動科技成果轉化為現實生產力,從根本上破解科技和產業“兩張皮”問題。

再次,要創新農業科技人才培養使用機制。實施農業科技領軍人才培養計劃,重點培養一批站在世界農業科技前沿、具有國際視野和戰略眼光的領軍型科技人才。建立健全人才評價和激勵機制,充分調動廣大農業科技工作者的積極性創造性。加快培育高素質農民,大力發展農業職業教育,提升農民科技文化素質,增強農業科技成果應用能力。

最后,要發揮農業科技進步在農業生產要素優化配置中的關鍵作用。通過科技創新拓寬農業發展時空邊界,推動勞動者、勞動工具和勞動對象實現優化組合,破解農業生產中資源約束趨緊、人力成本上升、生態環境壓力加大等難題,不斷提升農業全要素生產率。

勞動對象層面:培育拓展涉農新產業、新業態、新商業模式。從產業維度和農業高質量發展的視角看,農業領域新質生產力的形成取決于解決該產業內部的要素組合問題的產業形態重構力、解決產業之間的功能協同問題的產業結構重塑力、解決產業持續推進轉型的動力來源問題的產業躍遷支撐力。[28]發展農業領域新質生產力,要超前布局農業戰略性新興產業和未來產業,加快形成“戰略性新興農業產業+傳統優勢農業產業+特色優質農業產業”的現代農業產業體系,特別是要培育拓展涉農新產業、新業態、新商業模式。

現階段,我國農業領域的新產業、新業態、新商業模式亟待進一步發展。根據國家統計局數據,2022年第一產業中的“三新”經濟(新產業、新業態、新商業模式)增加值8457億元,較上年增長6.9%,占整個“三新”經濟的4.0%;第一產業增加值88345億元,比上年增長4.1%,占GDP的7.3%;第一產業中的“三新”經濟占比9.57%,低于“三新”經濟占GDP的比重(17.36%);第一產業雖在“三新”經濟中的占比不高,但增長速度比第一產業要快。培育拓展涉農新產業、新業態、新商業模式要做好以下幾點。

首先,發展農業新質生產力,要順應消費需求變革,以消費為中心培育農業新產業。一是圍繞合成生物學、生物信息學、生物制造、數字農業、綠色低碳農業、細胞農業、醫學農業等前沿技術,加速培育生物種業、智能農機、農業數據、生物飼料、生物肥藥、農業疫苗、新型食品等戰略性新興產業。二是重點發展食藥產業,研發特殊膳食食品、功能食品、個性化健康食品等,滿足消費者營養健康需求。三是推動人工智能與生物技術融合,促進種業變革、食品工業升級和農業服務業創新,催生農業產業變革。

其次,發展農業領域新質生產力,要立足新技術新需求,拓展涉農新業態。一是發展數字農業,利用物聯網、大數據、人工智能等現代信息技術,實現農業生產經營數字化、網絡化、智能化。二是發展創意農業,將農業與旅游、文化、教育等深度融合,拓展觀光農業、體驗農業、農事活動等新型業態。三是發展循環農業,促進種植業、畜牧業、加工業循環利用,構建資源節約、環境友好的農業發展模式。四是發展定制農業,提供個性化、定制化農產品和服務,實現農業生產與消費精準對接。

再次,發展農業領域新質生產力,要突破傳統經營方式,創新涉農新模式。一是創新農業產業化模式,通過龍頭企業帶動、農民合作社聯結,推進農業產前、產中、產后融合發展。二是創新農商互聯模式,利用電商平臺、社交網絡,打通農產品上行和工業品下鄉雙向流通渠道。三是創新生鮮電商模式,利用冷鏈物流、倉儲技術,實現農產品產地直發,滿足優質農產品消費需求。四是創新社會化服務模式,發展農資供應、農機作業、病蟲防治、技術培訓等社會化服務,提高農業生產專業化水平。五是創新訂單農業模式,實現農產品產銷對接,保障農民收益。六是創新共享農業模式,發展農業生產托管、農機合作社等新型經營主體,實現農業生產要素高效配置和利用。

結語

發展新質生產力是我國進入高質量發展階段的必然要求,新質生產力的提出是對科學技術與生產力之間理論關系規律性認識的進一步升華。現階段,農業農村仍然是我國現代化建設的短板,發展農業領域新質生產力符合農業發展新要求和新目標,為促進農業現代化提供了新的思路和機遇。發展農業領域新質生產力反映了我國農業發展由數量擴張向質量提升的轉變。面對新一輪技術革命和產業變革的機遇,必須通過加快發展農業領域新質生產力來促進農業現代化,為推進中國式現代化進程提供有力支撐。

農業領域新質生產力是以現代科技為支撐,以農業科技創新為核心,以農業生產方式變革為關鍵,以提高農業全要素生產率為目標,以促進農業高質量發展為導向,形成的具有新技術、新要素、新模式、新業態、新動能等特征的現代農業生產力。農業技術的革命性變革是農業領域新質生產力形成的基礎和前提,要素的創新性優化組合配置是農業領域新質生產力形成的關鍵,農業全要素生產率的提高是農業領域新質生產力的核心目標。同時,農業領域新質生產力也包括在生產力大幅度提升過程中所經歷的生產關系調整。由于農業自身的獨特性以及我國“大國小農”的國情,相對于其他行業和其他國家,我國發展農業領域新質生產力的難度更大。

發展農業領域新質生產力,必須把握當前農業發展的時代特征,立足農業現代化的需要,遵循農業發展的客觀規律,堅持創新、人才、產業三大驅動,著力構建與農業領域新質生產力發展相適應的體制機制。在思維層面,要突破傳統農業理念,樹立系統性的大食物觀和大農業觀;在勞動者層面,要培育新型農業勞動者和企業家;在勞動工具與資料層面,要強化農業前沿科技的研究與運用;在勞動對象層面,要培育拓展涉農新產業、新業態、新商業模式。通過聚焦生物產業、智慧農業、設施農業等農業領域新質生產力重點領域,以科技創新催生新產業新模式新動能,促進農業勞動者、勞動資料和勞動對象及其優化組合的躍升,不斷提升農業全要素生產率,升級傳統農業產業、壯大新興農業產業,培育未來農業產業。

(本文系國家社會科學基金重大項目“新形勢下我國農業食物系統轉型研究”的階段性成果,項目批準號:22&ZD085;中國農業大學農產品市場研究中心研究員龍文進對本文亦有貢獻)

注釋

[1][6]高旺盛:《以發展農業新質生產力引領農業科技高水平自立自強》,2024年4月15日,https://mp.weixin.qq.com/s/J0tc554c1-SFHhdUsipPQg。

[2]高旺盛等:《世界農業強國評價指標構建與中國對標分析》,《中國農業大學學報》,2023年第11期。

[3]姜長云:《農業強國》,北京:東方出版社,2023年,第2頁。

[4]陳錫文:《當前農業農村的若干重要問題》,《中國農村經濟》,2023年第8期。

[5]林萬龍、董心意:《以新質生產力引領農業強國建設的若干思考》,《南京農業大學學報(社會科學版)》,2024年第3期。

[7]劉志彪、凌永輝、孫瑞東:《傳統產業改造:發展新質生產力的重點選擇策略——兼論對農業現代化的啟示》,《農業經濟問題》,2024年第4期。

[8]鄭永年:《如何科學地理解“新質生產力”?》,《中國科學院院刊》,2024年第5期。

[9]洪銀興:《新質生產力及其培育和發展》,《社會科學文摘》,2024年第5期。

[10]黃祖輝、趙興泉:《認識新質生產力、培育農業新質生產力》,2024年4月30日,https://mp.weixin.qq.com/s/TjsrZLUU53N2sxcPFUKK1Q。

[11][14][18]毛世平、張琛:《以發展農業新質生產力推進農業強國建設》,《農業經濟問題》,2024年第4期。

[12]葉興慶:《把準農業領域發展新質生產力的著力點》,《中國農業綜合開發》,2024年第4期。

[13][19]馬曉河、楊祥雪:《以加快形成新質生產力推動農業高質量發展》,《農業經濟問題》,2024年第4期。

[15][16]羅必良、耿鵬鵬:《農業新質生產力:理論脈絡、基本內核與提升路徑》,《農業經濟問題》,2024年第4期。

[17]王小林、謝妮蕓:《未來產業:內涵特征、組織變革與生態建構》,《社會科學輯刊》,2023年第6期。

[20]姜長云:《農業新質生產力:內涵特征、發展重點、面臨制約和政策建議》,《南京農業大學學報(社會科學版)》,2024年第3期。

[21][23]高原、馬九杰:《農業新質生產力:一個政治經濟學的視角》,《農業經濟問題》,2024年第4期。

[22][24][25]鐘甫寧:《重新構建農業經濟學的思路》,《農業經濟問題》,2023年第3期。

[26]中國農業科學院:《中國農業產業發展報告2023》,北京:中國農業科學技術出版社。

[27]劉長全:《顛覆性農業技術促進農業現代化的作用機制與實踐路徑》,《學習與探索》,2023年第8期。

[28]高帆:《新質生產力與我國農業高質量發展的實現機制》,《農業經濟問題》,2024年第4期。

參考文獻

《加快發展新質生產力 扎實推進高質量發展》,2024,《人民日報》,2月2日,第1版。

《堅持改革創新求真務實 奮力譜寫中國式現代化湖南篇章》,2024,《人民日報》,3月22日,第1版。

《在更高起點上扎實推動中部地區崛起》,2024,《人民日報》,3月21日,第1版。

責 編∕張 貝 美 編∕梁麗琛

Developing New Quality Productive Forces in Agriculture

to Promote Agricultural Modernization

Fan Shenggen

Abstract: The new quality productive forces in the agricultural sector are the fundamental driving force leading the transformation of modern agriculture and an important tool for achieving high-quality agricultural development. Developing new quality productive forces in agriculture aligns with the new requirements and goals of agricultural development, providing new ideas and opportunities for promoting agricultural modernization. Due to the unique characteristics of agriculture and China's national condition of "large country with small-scale farming," the difficulty of developing new quality productive forces in agriculture in China is greater compared to other industries and countries. To develop new quality productive forces in agriculture, it is necessary to break through traditional agricultural thinking, establish a systematic approach of "big food" and "big agriculture", cultivate new types of agricultural workers and entrepreneurs, strengthen research and application of cutting-edge agricultural technologies, and actively foster and expand new agricultural industries, new business forms, and new business models.

Keywords: new quality productive forces in agriculture, agricultural modernization, the big food approach, the big agriculture approach

[責任編輯:張貝]

    1. <menu id="zcyhi"></menu>