摘 要:新質生產力是高質量發展的內在要求和重要著力點,新質生產力的發展離不開與之相適應的人才支撐。新質生產力發展需要形成能夠激發人才要素創新活力的新型生產關系,須打通人才要素自由流動的制度障礙,通過“三位一體”的人才支撐、創新驅動的“四鏈”融合、暢通的人才要素循環,以及開放包容的制度保障,構筑適宜新質生產力發展的人才生態環境,全面激發人才活力,形成人才雁陣空間格局。
關鍵詞:新質生產力 高質量發展 新型生產關系 人才生態環境
【中圖分類號】C964.2 【文獻標識碼】A
新質生產力作為推動高質量發展的內在要求和重要著力點,離不開與之相適應的人才支撐,人才作為第一資源是新質生產力發展的關鍵驅動要素。通過進一步全面深化改革形成與新質生產力發展相適應的生產關系,構筑適宜新質生產力發展的人才生態環境,促進人才要素順暢、高效和高質量流動集聚,對充分激發人才活力、賦能新質生產力具有重要意義。
人才是引領新質生產力發展的關鍵要素
新質生產力是創新起主導作用,擺脫傳統經濟增長方式、生產力發展路徑,具有高科技、高效能、高質量特征,符合新發展理念的先進生產力質態。加快發展創新起主導作用、具有高科技高效能高質量特征的新質生產力,離不開人才的支撐。
發展新質生產力需要能夠形成新質生產力和服務新質生產力發展的各種創新人才,包括直接創造新質生產力的人才和為新質生產力發展提供服務的人才,其中前者包括:創造新質生產力的戰略人才、領軍人才和青年科學家,擁有數智技術能力、操作技能和管理能力的復合型人才,熟練掌握新質生產資料的應用型人才[1];后者則主要指適應新質生產力市場實現價值的創新型服務人才。人才是新質生產力形成和發展中的關鍵主體,起到重要的支撐作用。人才是創新能力的源泉,能夠憑借創新思維和科技研發能力,成為新技術、新產品和新服務的主要創造者和推動者;創造性人才是技術革新的引領者,掌握前沿科技和顛覆性技術,引領產業發展和升級;創新型服務人才善于將專業知識轉化為實際應用,提高生產效率,不斷適應新質生產力的變化,為生產力的持續發展注入動力。
以新型生產關系激活生態內部活力
生產力決定生產關系,生產關系反作用于生產力,新質生產力發展需要形成能夠激發人才要素創新活力的新型生產關系,須打通人才要素自由流動的制度障礙,以更加高效的要素配置形成有利于創新的生態環境。新型生產關系是在新技術革命和產業變革背景下形成的,更加注重人才的主體性、創造性和協同性。
在傳統生產關系中,勞動者往往被束縛在固定的崗位和職責上,其創新潛力和活力受到限制,而新型生產關系則通過更加靈活的組織形式、激勵機制和合作模式,打破固有的束縛,改變勞動者的角色和地位,為人才發展提供更加廣闊的發展空間和機會,也為整個社會的進步和發展注入新的動力。
馬克思和恩格斯在《德意志意識形態》中提出“任何新的生產力,只要它不僅僅是現有生產力的量的擴大(例如開墾新的土地),都會引起分工的進一步的發展”,在新的生產力的推動下,新的社會分工形式將不斷涌現,而適應這種新質生產力的生產關系也將呈現出多樣化的特點。新質生產力在不同產業、不同行業、不同領域會展現出不同的形態,這也將催生更多新業態的涌現。新型生產關系應鼓勵人才之間開展跨學科、跨領域、跨機構的合作與交流,支持多元化人才、非標準人才等的成長和發展。
新型生產關系是在發展過程中逐漸形成的,不能一蹴而就,而是需要營造科技、金融、人才、數據、信息等各類要素協同發展的大市場生態,打破不適應新質生產力發展的制度障礙,讓新型生產關系在市場發展過程中逐漸自然發展形成。
多措并舉構筑適宜新質生產力發展的人才生態環境
“三位一體”深度協同夯實人才支撐
新質生產力是符合新發展理念的先進生產力質態,不是簡單按照傳統路徑進行產業升級或結構轉型“做加法”的業態概念。新質生產力發展需要緊扣產業發展需求,以堅實的產業人才支撐推進具有高科技、高效能、高質量的產業體系形成,這就要求產才協同要“實”。科技創新發展是新質生產力的核心,而自主創新能力是科技創新的內核。必須構建一個與新質生產力發展相匹配的以教育、科技、人才為核心的,三者深度協同發展的創新生態體系和人才生態環境。
首先,從源頭上強化人才的自主培養能力。教育作為培養人才的搖籃,必須緊跟科技創新的步伐,不斷優化教育內容和方式,將最新的科技知識和技術融入到教育體系中,培養出既具備扎實理論基礎又具備實踐操作能力的科技創新人才。同時,還應注重培養學生的創新思維和跨界融合能力,使他們能夠在多元化的知識領域中尋找創新的靈感和突破點。大力實施拔尖創新人才培養計劃,面向未來,積極培養具有家國情懷、德才兼備、具有國際視野和科學精神的卓越人才和青年科學家。
其次,發揮企業在科技創新中的主體作用。企業是科技創新的主體,也是創新成果的應用者和推廣者。因此,要鼓勵企業加大科技研發投入,加強原始創新和核心技術研發,形成自主知識產權和核心競爭力。同時,還需要完善科技創新服務體系,為企業提供高效便捷的科技服務,打通知識、技術、能力、資金、人才、政策等要素在科技創新市場上的加快集聚和自由流動。
第三,實現創新主體間的共享互聯相通,形成產學研用深度融合的良性循環機制。政府、企業、高校和科研機構等各方應加強合作,形成創新合力。政府應提供政策支持和資金扶持,為科技創新創造良好的環境和條件。企業應加強與高校和科研機構的合作,共同開展技術研發和成果轉化。高校和科研機構則應將科技創新與人才培養緊密結合,為社會輸送更多的科技創新人才。
“四鏈”深度融合賦能未來新增長極
創新驅動要求產業人才發展要“新”要“高”。新一輪科技革命和產業變革是新質生產力形成和發展的背景,習近平總書記強調“積極培育新能源、新材料、先進制造、電子信息等戰略性新興產業,積極培育未來產業,加快形成新質生產力,增強發展新動能”,釋放了以“增強發展新動能”助力高質量發展的鮮明信號。要圍繞未來產業的創新發展,積極科學布局產業鏈、創新鏈、資金鏈和人才鏈“四鏈”深度融合,為教育科技人才協同發展提供新網絡、新平臺和新發展空間,創造適宜新質生產力發展的新型人才生態環境。
堅持全面提升自主創新能力的目標導向,科技創新和成果轉化應瞄準改造提升傳統產業、培育壯大新興產業、布局建設未來產業三大方向。傳統產業是我國國民經濟的“基本盤”,通過科技創新和成果轉化,可以推動其向高端化、智能化、綠色化方向發展,提高產品質量和附加值。新興產業是引領未來發展的動力源,要通過不斷的技術突破和模式創新,培育一批具有國際競爭力的新興產業。前瞻性地布局建設未來產業,搶占科技制高點,為未來的經濟社會發展奠定堅實基礎。聚焦行業關鍵領域和核心技術,特別是針對那些制約產業發展的關鍵技術,提升產業鏈和供應鏈的韌性及安全水平。重視基礎研究和原始創新,圍繞具有先發優勢的潛在關鍵技術和引領未來產業的前沿技術,加強戰略謀劃和前瞻布局,在高校、科研院所和企業之間打通聯合研發的通道,發揮資本賦能作用,助力重點環節企業打通產業鏈、創新鏈、資金鏈和人才鏈,對投入大、需求少、周期長的創新性研究提供配套的支持和保障。
統一要素大市場暢通人才要素循環
新質生產力發展對人才的需求趨向于高端化、專業化和多元化,通過鼓勵人才合理流動和柔性流動,推進優化人才生態建設,提升創新要素利用效能。應從人才評價、使用、流動、獎勵等方面形成柔性開放的基礎規則,在制度、管理、服務、信息等方面形成統一的基本標準,引導更多創新資源向戰略性新興產業及未來產業集聚。這就要求政府牽頭統籌各部門資源,聯合高校、科創園區、企業等創新主體和科技創新企業市場主體,聯合集結各類科研優勢組織形成產學研協同人才培養力量,共同搭建協同研發平臺、科技成果轉化平臺、科技融資平臺等,打通教育、科研、人才和市場主體之間的通道,通過市場化項目將科研和人才培養項目與市場、投融資、生產管理團隊對接,制定完善科學合理的成果轉化標準、流程和操作指南,同時鼓勵和引導財政資金、銀行理財基金、社保資金、國有企業、科研機構、民營中小企業和其他多種社會資源參與到科技創新活動和創新人才培育中,讓市場機制充分發揮作用促進各類要素與人才要素協同流動、協作開發和高效利用。消除地域限制、戶籍制度等障礙,打破人才流動的壁壘,促進人才要素的自由流動,建立全國范圍內的人才信息共享平臺,推動人才資源的優化配置。
以開放包容的制度保障良好人才環境
新質生產力的形成和發展依賴于科技創新,而人才是科技創新活動中的根本力量,這就更加強調人才隊伍需要具備創新精神和責任擔當,需要具備“敢為人先”的勇氣和毅力[2]。科技創新活動是一個漫長且困難的過程,這個過程中需要包括資本、技術、政策等各類要素的長期支持,新質生產力發展既需要科技創新和人才要素的合理配置,也需要營造“鼓勵創新、寬容失敗”的開放包容的制度安排。
一方面,應堅持全面提升自主創新能力的目標導向,科技創新和成果轉化應瞄準國家戰略需求和市場需求,聚焦行業關鍵領域和核心技術、戰略性新興產業和未來產業,在高校、科研院所和企業之間打通聯合研發的通道,助力重點環節企業打通資金鏈、人才鏈和創新鏈,對投入大、需求少、周期長的研發提供相應支持和保障,延長基礎性研究、開創性研究項目實施周期,完善科研管理辦法,充分考慮項目的創新和成長潛力,突破傳統方式對項目進行考評限制,構建完善的容錯機制。
另一方面,加大對于中小微科創企業的支持,充分發揮企業的市場主體作用,打造“熱帶雨林式”的創新創業生態,以項目為牽引,貫通人才和產業、科技、金融政策,助力人才創業提速增效,針對落地企業或重大項目,給予在項目落地、科技研發、知識產權、投融資等方面的一攬子支持,注重人才政策的周期性和科學性。
中央經濟工作會議特別強調“以進促穩”和“先立后破”的工作思路,塑造新質生產力欲速則不達。新質生產力的形成和發展將帶來新一輪技術迭代和顛覆性創新,產業技術結構日趨復雜,進一步帶來人才需求和供給結構變化,以人工智能為代表的新生產技術將讓傳統重復性工作被替代,這就要求逐漸形成配套相關的人才轉型培養機制,搭建人才持續學習和繼續教育通道,穩中有進地形成適應創新性工作的勞動力結構。
形成新質生產力發展的人才雁陣空間格局
我國既有發揮市場經濟效率的基礎,又有黨的集中統一領導下的新型舉國體制優勢,這是實施創新驅動發展戰略的必然要求,是實現科技自立自強的現實需要[3],也是形成新質生產關系的重要基礎。
隨著科技的飛速發展和產業結構的深刻變革,人才資源的合理配置顯得尤為重要。為推動持續發展并適應不斷變化的國際競爭和產業革命,必須精心構建和優化人才雁陣格局。深入理解和把握不同地區、不同產業的特定需求,在此基礎上實現人才與產業之間的深度融合,形成強大的整體合力,并優化人才資源的配置。為了抓住當前的發展機遇,應避免盲目跟風,防止因“一擁而上”而導致的資源錯配和重復投資,以嚴謹、穩重和理性的態度,精準地管理和利用人才資源,為我國持續發展和增強國際競爭力提供堅實支撐。
以北京、上海和深圳為首的“領頭雁”城市,要充分發揮領航作用,率先深化改革,塑造新型生產關系,并加速新質生產力的培育與發展。發揮策源地作用,圍繞提升產業基礎高級化、產業鏈現代化目標,專注增強科技創新策源功能。同時,促進區域產業智能化改造和數字化轉型,深化京津冀、長三角和粵港澳都市圈核心城市功能,積極探索與其他更廣泛區域的高效對接路徑。為加快建設世界重要人才中心和創新高地,需共建跨區域科創平臺網絡,強化企業在科技創新中的主體地位,依托具備全球競爭力的科技創新企業和科研院所,發揮區域協同優勢,推進數字經濟與實體經濟的深度融合,加速培育具有國際競爭力的數字產業集群。
【本文作者為復旦大學全球科創人才發展研究中心主任、教授,上海市人才理論研究基地首席專家;本文是國家社科基金重大項目“大數據時代國際人才集聚及中國戰略對策研究”(項目編號:16ZDA057)的階段性成果;上海建橋學院副教授李顯顯對本文亦有重要貢獻】
注釋略
責編:馮一帆/美編:石 玉