近年來,在舞臺上能說、會道、講段子的脫口秀人才逐漸受到“80后”“90后”的青睞,可以說,脫口秀本來已經找對了發展的“快車道”。但是去年笑果文化的一紙處罰,卻給整個脫口秀行業潑了一層“涼水”,這一年來脫口秀的發展勢頭也明顯放緩,這就給我們各行各業敲響了警鐘。
要“脫”穎卻不能“脫”軌
能脫穎而出就意味著有過人之處,有特殊的才能。任一行業的人才要想脫穎而出,首先離不開先天的稟賦,卻更需要后天的辛勤努力,這本身是值得肯定的事。但如果人才在后天錘煉鍛造中,“火候”不到位則容易產生“偏折”,從而產生才情“脫穎”卻價值“脫軌”的情形。人首先是社會的動物,必須在一定的社會價值框架內成長,如若脫離了社會基礎的價值“偏好”,就會像一列脫軌的列車,最終釀成大錯。
有“口”才卻不能沒“德”才
口才是語言表達能力的體現,是對外展示個體認知、價值和觀點的核心能力,人才本身就需要一定的語言能力來呈現自我的價值。然“言是思之果,思是言之始”。一個人的口才,表面上只是個人的一種語言行為,深層次而言卻是個體道德準則的折現,優秀的語言表達除了傳遞“工具理性”外,更要傳遞出個體的“道德理性”。笑果的出事演員,“口嗨”“低俗”只是表象,深層次就是道德觀念上沒有形成對人民子弟兵的敬畏之心、尊重之意、感恩之情,這樣創作出來的沒有以道德判準作為支撐的“包袱”,終將成為自身的“枷鎖”。
做“秀”才先得成“人”才
“秀”的本質是一種輸出能力,是一種人才展示自我的方式。人才需要將自己的所思、所學、所為向全社會輸出,成為“經世致用”。但“學藝先學德,做戲先做人”,能在臺上秀,自己的努力固然值得肯定,但是環境寬松、社會搭臺、觀眾支持也是重中之重。因此能在臺上輸出自我,一方面演員的才情得對得起自己的辛苦付出,另一方面演員的價值素養更應該配得上觀眾的包容喜愛。任何一個人能在“社會舞臺上”展示的前提,必然首先得是個三觀正確的“社會人”,若自身價值品性無法得到社會認可,再好的“秀”才也終將成為黃粱一夢、曇花一現。
因此,不論是“半路出家”的脫口秀演員,還是出道以來一直從事的“行家里手”,各種平臺始終不能放過對人才本身教育和塑造,尤其是價值觀、世界觀層面的塑造。
(金東區委組織部 鄭正昊)