生產力是人類社會發展的根本動力,也是一切社會變遷和政治變革的終極原因。習近平總書記指出:“必須繼續做好創新這篇大文章,推動新質生產力加快發展”“發展新質生產力,必須進一步全面深化改革,形成與之相適應的新型生產關系”。貫徹落實習近平總書記重要講話精神,必須科學把握發展新質生產力和形成新型生產關系的辯證法,既狠抓科技創新和產業創新,又通過進一步全面深化改革為發展新質生產力掃除障礙,加快培育和發展新質生產力。
發展新質生產力必須抓住科技創新這個核心要素,以科技創新推動產業創新
新質生產力是由技術革命性突破、生產要素創新性配置、產業深度轉型升級而催生的先進生產力質態,它以高科技、高效能、高質量為特征,代表了生產力的革新趨勢和發展方向。科技創新是發展新質生產力的核心要素。習近平總書記指出:“把科技的命脈牢牢掌握在自己手中,在科技自立自強上取得更大進展,不斷提升我國發展獨立性、自主性、安全性,催生更多新技術新產業,開辟經濟發展的新領域新賽道,形成國際競爭新優勢。”黨的十八大以來,在以習近平同志為核心的黨中央堅強領導下,我國立足新發展階段、貫徹新發展理念、構建新發展格局,加快推動高水平科技自立自強,科技創新能力穩步提高,在集成電路、5G通信、高速鐵路、大飛機、航空發動機、工業母機、能源電力等領域攻克了一批關鍵核心技術,取得了以載人航天、探月工程、深海探測、北斗導航等為代表的一批重大科技成果,成功進入創新型國家行列。同時,我國還形成了超大規模市場、龐大的工程師隊伍、產業體系完備和配套能力強等多方面優勢,研發投入強度提高,研發人員總量連續多年保持世界第一。我國在科技創新方面取得的巨大成就,為加快發展新質生產力奠定了堅實基礎。
習近平總書記強調:“以科技創新推動產業創新”。以科技創新推動產業創新,抓住了發展新質生產力的關鍵。新質生產力的“新”源自科技創新。誰能在創新上下好先手棋,誰就能掌握主動。新質生產力的“新”也源自產業創新。科學只有轉化為技術并應用于生產,才能轉化為現實生產力,其表現形式就是催生新產業、推動產業深度轉型升級。具體來說,新質生產力以創新驅動為主動力。相較于傳統生產力,新質生產力更加注重通過新技術、新模式、新產業、新領域、新動能實現生產力能級躍升,現實途徑是在科技創新和產業創新深度融合中發展新興產業和未來產業、改造提升傳統產業。新質生產力以數字技術與實體經濟深度融合為主要發展方式。充分發揮數字技術的賦能作用,整合創新資源和現有產業基礎,推動經濟發展質量變革、效率變革、動力變革。新質生產力以新產業為主要載體。新質生產力的落腳點在生產力,通過促進科學技術、研發模式、生產方式、業務模式、組織結構等全面創新,不斷催生新產業、壯大新產業。
培育和發展新質生產力,要充分發揮創新的第一動力作用,以國家戰略需求為導向集聚力量進行原創性、引領性科技攻關,打好關鍵核心技術攻堅戰,使原創性、顛覆性科技創新成果競相涌現,培育發展新質生產力的新動能。要更加重視科技創新和產業創新深度融合,立足實體經濟這個根基,做大做強先進制造業,積極推進新型工業化,改造提升傳統產業,培育壯大新一代信息技術、生物技術、新能源、新材料、高端裝備、新能源汽車、綠色環保以及航空航天、海洋裝備等戰略性新興產業,超前布局建設類腦智能、量子信息、基因技術、未來網絡、深海空天開發、氫能與儲能等未來產業,加快構建以先進制造業為支撐的現代化產業體系。要以供給和需求的高水平動態平衡為著力點,促進科技和產業不斷迭代升級,形成更具成長性和持續力的生產力。要促進數字經濟和實體經濟深度融合,縱深推進產業數字化和數字產業化,加強人工智能、大數據、物聯網、工業互聯網等數字技術融合應用,打造具有國際競爭力的數字產業集群。
發展新質生產力必須形成與之相適應的新型生產關系
發展新質生產力必須形成與之相適應的新型生產關系,深化和拓展了馬克思主義關于生產力和生產關系的思想,為培育和發展新質生產力指明了前進方向。馬克思主義認為,生產力決定生產關系,生產關系對生產力具有反作用。新質生產力的發展客觀上會促進形成新型生產關系,而主動完善與發展新質生產力相適應的生產關系、發展新型生產關系,又會反作用于生產力,促進新質生產力的發展。
從我國發展實踐看,生產關系的完善總會帶來生產力的大解放。新中國成立后,完成社會主義改造、建立社會主義制度,為我國一切進步和發展奠定了重要基礎。經過實施幾個五年計劃,我國建立起獨立的比較完整的工業體系和國民經濟體系。黨的十一屆三中全會開啟了改革開放和社會主義現代化建設新時期。我國改革從農村實行家庭聯產承包責任制率先突破,逐步轉向城市經濟體制改革并全面鋪開,確立社會主義市場經濟的改革方向,更大程度更廣范圍發揮市場在資源配置中的基礎性作用,堅持和完善基本經濟制度和分配制度……我國實現了從高度集中的計劃經濟體制到充滿活力的社會主義市場經濟體制、從封閉半封閉到全方位開放的歷史性轉變,在更大范圍、更深層次上解放和發展了生產力。黨的十八大以來,我們黨以更大的政治勇氣和智慧推進全面深化改革,對經濟體制、政治體制、文化體制、社會體制、生態文明體制、國防和軍隊改革、黨的建設制度改革等作出戰略部署,改革呈現全面發力、多點突破、蹄疾步穩、縱深推進的生動局面,重要領域和關鍵環節改革取得突破性進展,各領域基礎性制度框架基本建立,中國特色社會主義制度更加成熟更加定型,國家治理體系和治理能力現代化水平顯著提高。在全面深化改革進程中,我國加快完善社會主義市場經濟體制,構建社會主義市場經濟條件下關鍵核心技術攻關新型舉國體制,依托我國超大規模市場優勢實行更加積極主動的開放戰略,等等。這些完善生產關系的生動實踐,提升了創新資源配置效率,促進了創新成果向現實生產力的高效轉化,進一步解放和發展了社會生產力,高質量發展不斷取得新成效,新質生產力在實踐中形成并展示出對高質量發展的強勁推動力、支撐力。
新質生產力的基本內涵是勞動者、勞動資料、勞動對象及其優化組合的躍升,核心標志是全要素生產率大幅提升。形成與之相適應的新型生產關系,就要對勞動者、勞動資料、勞動對象等生產要素進行更高效率的配置,使勞動者充分發揮主觀能動性、創造力,在地區之間、行業之間自由有序流動;使勞動資料、勞動對象能夠合理配置到各類勞動者手中,實現諸要素便捷流動、高效配置。對生產要素進行更高效率的配置,就要處理好政府和市場的關系,使市場在資源配置中起決定性作用,更好發揮政府作用。使市場在資源配置中起決定性作用,要求著力解決市場體系不完善、政府干預過多和監管不到位問題,大幅度減少政府對資源的直接配置,推動資源配置依據市場規則、市場價格、市場競爭實現效益最大化和效率最優化。更好發揮政府作用,不是要弱化或取代市場作用,而是要彌補市場失靈,為市場有效配置資源和經濟有序運行創造良好環境,為企業提供公平競爭的市場環境,激發市場活力和社會創造力,促進各類先進優質生產要素向培育和發展新質生產力集聚。總之,形成新型生產關系,就是在堅持社會主義生產關系重大原則、堅持和發展社會主義基本經濟制度的基礎上,根據新質生產力的發展要求對生產關系進行完善和提升。
以進一步全面深化改革推動新質生產力加快發展
習近平總書記指出:“改革開放是一場深刻而全面的社會變革”“既涉及生產力又涉及生產關系,既涉及經濟基礎又涉及上層建筑”“必須進一步全面深化改革開放,不斷解放和發展社會生產力、解放和增強社會活力”。習近平總書記的重要論述,對以進一步全面深化改革推動新質生產力加快發展提供了根本遵循。生產力發展是遵循經濟規律的漸進過程,不能脫離實際、急于求成。要把握并用好生產力和生產關系、經濟基礎和上層建筑矛盾運動規律,通過進一步全面深化改革推動生產關系和生產力、上層建筑和經濟基礎更好相適應,為科技創新和科技成果轉化營造良好環境,著力打通束縛新質生產力發展的堵點卡點,破除阻礙新質生產力發展的體制機制障礙。在實踐中,要堅持全局觀念,樹立系統思維,把發展新質生產力和形成與之相適應的新型生產關系統籌起來謀劃和推動。具體可在以下幾個方面著力。
構建高水平社會主義市場經濟體制。加快建立高標準市場體系,完善產權保護、市場準入、公平競爭、社會信用等市場經濟基礎制度,健全宏觀經濟治理體系和推動高質量發展體制機制,完善支持全面創新、城鄉融合發展等體制機制,創新生產要素配置方式,讓各類先進優質生產要素向發展新質生產力順暢流動。完善落實“兩個毫不動搖”的體制機制,激發各類經營主體的內生動力和創新活力。完善中國特色現代企業制度,培育更多世界一流企業。健全要素參與收入分配機制,激發勞動、知識、技術、管理、資本和數據等生產要素活力,更好體現知識、技術、人才的市場價值,營造鼓勵創新、寬容失敗的良好氛圍。
深化教育體制、科技體制、人才體制等改革。把握建設教育強國、科技強國、人才強國的內在一致性和相互支撐性,統籌實施科教興國戰略、人才強國戰略、創新驅動發展戰略,深化教育體制、科技體制、人才體制等改革,暢通教育、科技、人才的良性循環,為發展新質生產力提供有力支撐。深化教育體制改革,大力加強基礎學科、新興學科、交叉學科建設,進一步加強科學教育、工程教育,加強拔尖創新人才自主培養;推進職普融通、產教融合、科教融匯,培養更多高素質技術技能人才、大國工匠、能工巧匠,進一步提升教育對高質量發展的支撐力、貢獻力。深化科技體制改革,發揮新型舉國體制優勢,強化國家戰略科技力量,強化企業科技創新主體地位,加強基礎研究和應用基礎研究,推動實現高水平科技自立自強。深化人才發展體制機制改革,創新人才培養、評價、流動、激勵、引進、保障機制,加快構建具有國際競爭力的人才制度優勢,最大限度把廣大人才的報國情懷、奮斗精神、創造活力激發出來;實施更加開放的人才政策,放開視野選人才、不拘一格用人才,為人才提供一流的創新平臺和發展環境。
擴大高水平對外開放。合理縮減外資準入負面清單,依法保護外商投資權益,持續建設市場化、法治化、國際化一流營商環境,塑造更高水平開放型經濟新優勢。依托我國超大規模市場優勢,以國內大循環吸引全球資源要素,增強國內國際兩個市場兩種資源聯動效應,提升貿易投資合作質量和水平。穩步擴大規則、規制、管理、標準等制度型開放,為發展新質生產力營造良好國際環境。(作者杜飛進,為北京市習近平新時代中國特色社會主義思想研究中心首都師范大學研究基地特約研究員)