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摘要】中華民族現代文明是古代文明的延續和發展,是中華優秀傳統文化的現代形態,與中華民族共同體意識的歷史發展關系密切。作為思想淵藪、精神源泉和文化滋養,中華優秀傳統文化是中華民族現代文明建設的歷史根由和重要基礎。中華民族現代文明是中華民族共同體的現代文明,包括了華夏大地上的各民族,中華民族現代文明發展離不開各民族的歷史貢獻。在新的歷史條件下,我們應該深度挖掘、正確闡釋中華民族共同體意識與中華民族現代文明的緊密關聯,為進一步鑄牢中華民族共同體意識、推進中華民族現代文明建設作出積極的歷史性貢獻。
【關鍵詞】中華民族現代文明 中華民族共同體 中華民族共同體意識 中華優秀傳統文化
【中圖分類號】D633;G122 【文獻標識碼】A
【DOI】10.16619/j.cnki.rmltxsqy.2024.11.006
【作者簡介】張濤,北京師范大學中國易學文化研究院院長、教授、博導。研究方向為中國古代史、中國思想文化史、古典文獻學、經學研究、易學文化。主要著作有《秦漢易學思想研究》《經學與漢代社會》《易學·經學·史學》《易學研究新視野:從綜合百家到融通三教》《易學思想詮釋與歷史文化探微》等。
2022年10月28日,習近平總書記在考察安陽殷墟遺址時指出:“殷墟我向往已久,這次來是想更深地學習理解中華文明,古為今用,為更好建設中華民族現代文明提供借鑒。”[1]2023年6月2日,習近平總書記出席文化傳承發展座談會并發表重要講話,明確指出:“在新的起點上繼續推動文化繁榮、建設文化強國、建設中華民族現代文明,是我們在新時代新的文化使命”,“對歷史最好的繼承就是創造新的歷史,對人類文明最大的禮敬就是創造人類文明新形態。”[2]中華民族現代文明是中華民族古代文明的連續生長,是歷史悠久、內涵豐富的中華文明的現代形態。建設中華民族現代文明是歷史的必然,也是時代的要求,意義重大。
中華優秀傳統文化有很多重要元素,其中就包括九州共貫、多元一體的“大一統”傳統??贾T史籍,正是這種由古代中華大地上各族人民共同凝聚的中華民族共同體意識,以及共同創造的中華優秀傳統文化,為如今的中華民族現代文明提供了豐厚的精神底蘊,奠定了堅實的文化根基。只有準確把握中華民族現代文明與中華優秀傳統文化、與中華民族共同體意識及其歷史發展之間內在的深刻淵源和緊密關聯,才能更好地推進中華民族現代文明建設。
中華優秀傳統文化為中華民族現代文明奠定了歷史根基
中華民族現代文明與中華優秀傳統文化存在密切的內在關聯。習近平總書記強調:“在五千多年中華文明深厚基礎上開辟和發展中國特色社會主義,把馬克思主義基本原理同中國具體實際、同中華優秀傳統文化相結合是必由之路”,“只有全面深入了解中華文明的歷史,才能更有效地推動中華優秀傳統文化創造性轉化、創新性發展,更有力地推進中國特色社會主義文化建設,建設中華民族現代文明。”[3]中華民族現代文明并非無根之木、無源之水,而是以中華優秀傳統文化為母體的自然生發。古今歷史已經雄辯地表明,博大精深、歷久彌新的中華優秀傳統文化,鑄就了中華民族現代文明的堅實根基。
2022年7月,習近平總書記在新疆考察時指出:“中華文明博大精深、源遠流長,是由各民族優秀文化百川匯流而成。”[4]中華優秀傳統文化是自古以來中華大地上眾多民族共同創造的智慧結晶,九州共貫、多元一體的“大一統”傳統是其中的重要元素。事實上,“大一統”是我國古代政治文化傳統的核心理念之一,最早見于《春秋公羊傳·隱公元年》,“何言乎王正月?大一統也”。“大一統”并非僅指客觀物質層面的疆域統一,其核心是期望實現制度文化層面的政令、思想、歷法以及度量衡等方面的統一,集中承載了古人對多民族統一國家的極力推崇和理想追求。同時,《春秋公羊傳·隱公元年》《春秋公羊傳·僖公二十四年》還提出了“王者無外”的理念,與“大一統”思想相互輔翼,異曲同工。“大一統”傳統、“王者無外”理念也為中華民族現代文明提供了重要的思想源泉和文化根基。
從先秦時期開始,人們便有意識地建構以炎黃為共祖的民族譜系,“華夷共祖”“天下一家”等觀念逐漸深入人心,客觀上推動了中華文明的形成和早期發展,不斷孕育熏陶著中華文明的獨特氣質。春秋戰國時期,隨著政治經濟社會的急劇變動,周王朝的政治格局日益崩潰,但天下歸一的“大一統”觀念已成為人們的普遍心理和集體追求。例如,在回答梁惠王“天下惡乎定”的問題時,孟子答曰“定于一”(《孟子·梁惠王上》),便是這種觀念的典型反映。秦始皇掃滅六國、一統天下之后,得益于統一文字、貨幣、度量衡等政令,生活于同一版圖,沐浴于同一文化,不同族群之間的文化認同更加牢不可破,風采各異的各民族傳統文化也進一步充實了中華優秀傳統文化的主體內容。漢朝繼承并發展了秦朝的制度和建設成果,尤其是經過西漢前期的休養生息,漢武帝積極推行“罷黜百家,獨尊儒術”的統治政策和治國理念,從制度層面有效地強化了“大一統”思想和“王者無外”理念,也促使儒家思想成為中華優秀傳統文化的主流形態。司馬遷撰著《史記》提出四方各族均為黃帝后裔,并構建了以黃帝為核心的“華夷共祖”民族譜系。不難想見,史家纂述折射出這樣一種社會心理,即各民族存在同根共源的血脈關聯,這也為中華民族共同體意識的不斷鞏固和發展提供了現實依據,促使中華優秀傳統文化具有了更為堅實的向心力、凝聚力和影響力。
魏晉南北朝時期,“華夷共祖”的文化譜系不斷得到延續和發展,有力地推動了中華民族共同體意識的持續強化。當時,民族之間的聯姻頗為頻繁,北朝后期當權的關隴集團中許多人兼有鮮卑族與漢族血統,成為不同民族心靈相通、血脈交融的歷史縮影。更為重要的是,各具特色的民族傳統也為中華優秀傳統文化注入了更多的新鮮血液。例如,少數民族音樂逐漸在中華民族音樂史上扮演起更為重要的角色。龜茲樂、高昌樂、西涼樂等傳入內地,深受歡迎,更得到君王、貴族的酷愛和追捧,北齊文宣帝高洋甚至親自擊鼓伴奏。其中的樂器構成,鐘、磬是由涼州保存、傳承下來的中原傳統樂器,曲頸琵琶、豎頭箜篌等則來自西域,此時樂舞藝術的創新發展已經與中華民族大交融密不可分。又如,在繪畫、雕塑等領域,這一時期更是涌現出大同云岡石窟、敦煌莫高窟、柏孜克里克千佛洞等享譽全球的藝術瑰寶,無不蘊含著各民族尤其是西域民族的高超智慧和絕佳水準??偟膩碚f,歷經數百年的民族交往交流交融,以匈奴、鮮卑、羯、氐、羌等為代表的四方民族不斷與漢族融合,使中華民族得到不斷繁衍和持續壯大,為中華文明的進一步傳承、發展貢獻了力量。
隋唐時期,中華大地展現出更為豪邁的包容氣象,尤其是隨著開明寬仁的民族政策的穩步推行,中華民族共同體意識有了進一步發展。被四夷君長尊奉為“天可汗”的唐太宗說:“自古皆貴中華,賤夷狄,朕獨愛之如一。”(《資治通鑒·唐紀十四》)后來唐玄宗則強調:“無隔于夷夏,柔服四裔,底綏萬邦,慕義向風。”(《冊府元龜》卷九九二)這些都成為中華民族大家庭中的美談佳話??梢哉f,唐朝皇帝已經受到了東亞、中亞等廣袤區域共同的擁戴,延續和發展了十六國以來逐漸形成的兼容胡漢的政治文化,大大促進了中原地區政治傳統與北方草原民族文化的緊密結合,中華優秀傳統文化的豐富性、統一性和創新性都得到很大提升。作為朝廷政策的執行者,邊疆地區官員將士的墓志銘為我們考察各民族互動交融提供了可靠依據。例如,《大唐故何府君(溢)墓志銘》載,“柔氐羌之殊種,煽仁義之大風。化蒞三年,華夷一致”[5]。從中可以想見此時當地各民族共沐華風、和諧發展的美好圖景。據《舊唐書·輿服志》記載,當時“貴人御饌,盡供胡食,士女皆竟衣胡服”。少數民族地區的各類食物和衣飾大大豐富了中華大地的飲食結構和生活方式,胡風飲食和服飾盛行一時。“中國百姓,天下本根;四夷之人,猶于枝葉。”(《舊唐書·李大亮傳》)各民族文化融會于中華文明的歷史進程當中,共同推進中華優秀傳統文化向更高層次、更大范圍不斷發展和壯大。漢唐時期中華民族共同體意識與中華優秀傳統文化之間的歷史互動,也在一定意義上為中華民族現代文明奠定了牢固根基。
唐亡之后,中華大地再次陷入分裂、割據狀態,但各民族傳統文化始終為中華優秀傳統文化的繼續發展提供著現實路徑。以遼朝為例,遼太宗確立“因俗而治”的行政原則,即“以國制治契丹,以漢制待漢人”(《遼史·百官志一》),并由此形成了南北兩套行政體系,既延續了契丹傳統,又接納了中華文化,在客觀上為民族融合和歷史認同提供了重要契機。有元一代,統治者始終本著堅持正統、附會漢法、施行仁政的基本理念,致力于統一多民族國家的建設和發展,這在他們纂修前朝正史的過程中表現得尤為明顯。我們知道,后朝為前朝纂修史書是我國古代傳承不絕的文化傳統,尤其隋唐以來官修史書逐漸成為定制,纂修史書也就更多地體現了官方意志。元朝統一之前,宋遼金等政權長期對峙并存,客觀上為后人認識該時期的政權合法性問題帶來了挑戰和困惑。不過元人在修史時并未簡單局限于狹隘的正統觀、歷史觀,而是坦率地將《宋史》《遼史》《金史》并列為正史,各為一史,各系年號,獨自成書,以廣博的學術胸襟和豪邁的文化氣魄在一定程度上消解了關于前朝政權合法性的歷史難題,也為文化交流和民族融合奠定了包容的基調,再次增強了中華優秀傳統文化的向心力、凝聚力和影響力。
清朝進一步完善了民族治理模式,并結合實際不斷調整民族政策,客觀上有效促使中華民族共同體意識得到空前強化、中華優秀傳統文化實現整體躍升。作為來自東北地區的滿族所建立的全國性統一政權,清朝統治者堅持以中華為本位,并持續不斷地將其他民族成分注入中國傳統政治體制,于是對多民族文化精華的兼容并包就成為清朝政治體制的典型特征。以清朝皇帝的身份為例,清朝皇帝開創性地集皇帝、汗和轉輪圣王于一身,呈現出多方面的復合性、兼容性。此時滿漢等多語種合璧的碑銘石刻、經學典籍等,則可視為各民族文化不斷融合的實物佐證。我們看到,經過長期的交往交流交融,各民族多姿多彩、特色鮮明、價值獨到的文化逐漸融會在一起,成為一個整體,這就進一步豐富和發展了歷史悠久、氣象萬千、璀璨輝煌的中華優秀傳統文化,從而為中華民族現代文明建設積蓄了深厚底蘊和磅礴力量。
值得注意的是,千百年來,我國的“大一統”傳統是與中華文化認同之道緊密聯系在一起的。以孔子、孟子和先秦儒家為代表的杰出思想家們早就強調,夷夏之防、夷夏之辨并非種族之別,而主要是文化差異。也就是說,進入中華民族大家庭的標準,并非種族、血緣、地緣,而是文化。只要接受了中華文化中的禮俗文化和典章制度等,就是中華民族中的一員。在談到南北朝時期的民族融合時,陳寅恪指出:“北朝胡漢之分,不在種族,而在文化,其事彰彰甚明,實為論史之關要。”[6]“漢人與胡人之分別,在北朝時代文化較血統尤為重要。凡漢化之人即目為漢人,胡化之人即目為胡人,其血統如何,在所不論”,也就是“只視其所受之教化為漢抑為胡而定”[7]??梢姰敃r文化對于區分胡漢至為重要。到了清朝,更有雍正帝強調,政權的合法性和合理性并不在于地域之分和種族之別,而在于道德層次和文化水平:“自我朝入主中土,君臨天下,并蒙古極邊諸部落俱歸版圖,是中國之疆土開拓廣遠,乃中國臣民之大幸,何得尚有華夷中外之分論哉!”(《大義覺迷錄》卷一)天下之君,有德者居之,根本不存在華夷中外之別。民族融合始終是順應時代潮流的大勢所趨,中華文化的認同之道也一直與時偕行、綿延不斷、發揚光大。
中華民族現代文明是古代文明的延續和發展,是源遠流長的中華文明的現代形態。自古以來,“大一統”“王者無外”就是中華民族始終謹守和秉持的重要共識,在我國具有極為深沉、厚重的情感基礎、文化積淀和歷史意蘊,各民族的交往交流交融和緊密團結也是歷史發展的必然趨勢,為中華優秀傳統文化不斷豐富發展提供了不竭動力。在長期發展過程中,中華優秀傳統文化的傳承、傳播及其所凝練出的豐富精神內核和強大思想能量,為建設中華民族現代文明提供了必要的思想淵源、理論依據和歷史經驗,并從中彰顯出自身的巨大影響、無窮魅力和永恒價值。
中華民族現代文明離不開中華大地上各民族的歷史貢獻
眾所周知,中華優秀傳統文化是中華大地上各族人民群眾共同創造的文化結晶,同時也早已廣泛、深入地融入各族人民群眾的血液和靈魂當中,成為中華民族共同體意識持續強化和不斷鞏固的精神源泉,也為中華民族現代文明建設積蓄了充沛的文化能量?;仡櫄v史,我們能夠清晰地看到各民族對于保存、延續并創新、發展中華優秀傳統文化所發揮的重要作用,并為建設中華民族現代文明提供了寶貴而豐厚的思想資源和文化滋養。我們尤其要關注古今少數民族獨特的個性化貢獻。在列入《人類非物質文化遺產代表作名錄》的中國項目中,少數民族的占到了三分之一,值得高度重視。
班固《漢書·藝文志》提到“仲尼有言:‘禮失而求諸野。’”如果先進的禮樂文化在某地區不幸遺失了,可以去邊裔之地探尋是否得到了保存和延續,這是我國古人對于不同地區存在文化差異的樸素認識。《左傳·昭公十七年》記載有一則孔子在這方面的具體事例:郯子熟悉古代以鳥名官之制,“仲尼聞之,見于郯子而學之。既而告人曰:‘吾聞之:天子失官,學在四夷,猶信。’”通過請教郯子,孔子不禁感慨邊裔之地果然保存著不少已被人淡忘的華夏文化傳統。后世學者普遍認同該理念,并將其運用于著書立說,也就是通過征引邊裔民族習俗考證古代名物制度,像鄭玄注“三禮”、杜預注《左傳》等便頗具代表性。由此可見,邊疆地區少數民族文化不僅是中華優秀傳統文化中不可或缺、不容忽視的重要內容,而且也是更好地保存、延續、傳承中華優秀傳統文化的積極因素和寶貴資源。
自古以來,中華大地上各民族就在不斷進行交往交流交融,各民族文化也在這一過程中互相影響、彼此融攝、共同發展。以《易經》文化為例,有學者發現壯族先民的雞卦與《易經》存在頗多相似、相通之處。“雞卦”,又叫“雞卜”,壯語稱“師多再”,是延續了千百年的壯族古代占卜術,如今我國部分地區仍保留著這一習俗。像大年初二打牙祭、出門做生意以及婚喪嫁娶等事宜都會看卦占卜,成為壯族民俗文化的重要組成部分。雞是古人生活中的尋常家禽,同時也被賦予了一定的神秘色彩和特殊意義:“雞者,東方之牲也。歲終更始,辨秩東作,萬物觸戶而出,故以雞祀祭也。”(《風俗通義·祀典》引《青史子》)壯族雞卦與這一理念應該存在某種一致性、相通性。還有學者認識到壯族雞卦在探究《連山易》《歸藏易》方面的重要價值,[8]這也很好地體現了邊疆少數民族對于保存、傳承中華優秀傳統文化所作出的積極貢獻。
同壯族雞卦類似,彝族十月太陽歷與漢族陰陽五行八卦之間也多有一致之處,二者可能存在某種緊密關聯。彝族十月太陽歷將一年分為10個月,每月36天,合計360天,余下的5~6天為過年日,這是彝族先民通過對太陽、月亮、北斗等天體的長期觀察,逐漸積累形成的獨具特色的歷法體系,見載于畢摩經及《西南彝志》《宇宙人文論》等彝族文化經典。有學者論證《夏小正》與彝族古歷同屬一類,表明彝族歷法與漢族歷法存在共同的文化淵源。[9]關于彝族八卦,以往人們認為“先天八卦”是宋代道士編造出來的,此前只有“后天八卦”,但如今有學者以四川涼山出土彝族八卦作為實物依據,論證彝族八卦即“先天八卦”,而且最遲在唐代就已經出現。至于宋代道士編造“先天八卦”的傳統觀點,更妥當的解讀應當是五代宋初時彝族八卦由道士介紹、推廣到漢族地區。[10]現在看來,該論雖不中亦不遠矣,合理性和說服力俱在。
古往今來,少數民族對于中華民族傳統美德也有著重要的傳承和推廣之功。南詔是西南少數民族所建政權,有著明顯的重視道德仁義的思想傾向和政策導向。唐朝初年,南詔君臣曾共立“德化碑”,現矗立于南詔都城太和城內,碑中有云:“小能勝大,禍之胎;親仁善鄰,國之寶。”“夫德以立功,功以建業。”不難發現,其中不乏《左傳》《孟子》等傳統經典中仁政學說、德治思想的影響和沾溉。國家圖書館收藏有彝文《勸善經》17冊,該書取自漢文《太上感應篇》,結合彝族風俗習慣、哲學思想、倫理道德進行宣傳說教,其中也彰顯出以《周易》積善余慶、遏惡揚善為代表的積善、揚善、求善、行善、勸善等理念在我國各民族思想文化中具有突出地位和普遍意義。[11]對于中國古代科學技術的發展,少數民族也作出過重要貢獻。明安圖是清代著名蒙古族科學家,在欽天監工作期間,曾參加著名天文算法巨著《律歷淵源》的編纂以及《歷象考成后編》《儀象考成》等天文歷書的編修工作,為天文學發展殫精竭慮。他在數學研究上的成果則被稱為“明氏新法”“弧矢不祧之祖”,對中國近代數學發展產生了深遠影響。內蒙古呼和浩特五塔寺有一幅石刻蒙古文天文圖,署“欽天監繪制”,據研究可能是明安圖在欽天監工作期間繪制的草稿,由喇嘛從北京帶回上石。它是目前所見唯一一幅石刻蒙古文天文圖,彌足珍貴,也成為少數民族科學家為中國傳統科學技術發展所作貢獻的生動寫照。
應該說,各個民族都為后世留下了寶貴的成功經驗、思想智慧和文化遺產,少數民族文化對于傳承延續、創新發展中華優秀傳統文化的積極貢獻還體現在文學、史學等諸多領域。在文學方面,《敕勒歌》和《木蘭辭》等反映民族融合的作品也極大地豐富了中華民族的文學遺產。其中,《敕勒歌》是胡歌漢譯的典型,是南北朝時期北方游牧生活的寫照,《木蘭辭》中的花木蘭則生動地展現了民族融合趨勢下的中原女子的形象,都折射出民族融合的不斷深入和中華文明的持續發展。在史學領域,蒙古族《蒙古秘史》《蒙古黃金史》《蒙古源流》、藏族《西藏王統記》《西藏王臣記》、滿族《滿文老檔》及彝族《西南彝志》等各民族的代表性史籍,詳細載述了各民族的發展歷程,從而成為我國古代史學遺產中重要的組成部分。事實上,少數民族史籍與漢族史籍從各自視角記載、書寫了中華大地上的歷史文化,與中原史籍之間有著明顯的互相補益的特點。因此,有學者敏銳地指出,自古以來華夏大地上發生的動人心魄的歷史事件、意義重大的歷史進程等,假如沒有民族文字古籍、漢文古籍和少數民族口傳古籍三方面的材料,就得不到全面、完整的記錄。[12]也就是說,民族古籍保存了各民族創造的思想精華和文化成果,也在以不同方式不斷豐富、充盈著中華民族思想文化寶庫。
總之,在長時期的互動交融過程中,各少數民族為中華優秀傳統文化的豐富和發展不斷注入新鮮血液,提供創新能量,中華民族共同體意識隨著時代演進而不斷凝聚和強化,中華文明也得以展現出日新月異、生生不息、海納百川的氣度和魅力。古代各民族文化傳統與中華優秀傳統文化之間內在的深刻關聯,為中華文明所具有的突出的創新性和包容性增添了諸多生動形象的注腳,同時也促使人們對古代各民族傳統文化進行批判性吸收、繼承和現代性抽繹、表達,并充分吸納各個民族的傳統經驗、思想要義和文化精髓,從而為建設中華民族現代文明提供更多的有益借鑒和重要啟示。
中華民族現代文明是中華民族共同體發展的新的歷史階段
在文化傳承發展座談會上,習近平總書記強調,要深刻把握中華文明的突出特性,即連續性、創新性、統一性、包容性、和平性。[13]這既是對中華文明突出特性的高度凝練和經典概括,又是對中華民族共同體理論內涵的又一次豐富和完善,為深刻理解中華民族提供了全新的文明視角,[14]亦為鑄牢中華民族共同體意識奠定了堅實的實踐邏輯。從中華民族共同體與中華民族現代文明之間的緊密聯系來看,中華民族現代文明可謂中華民族共同體新的發展階段。
中華民族現代文明是中國古代文明的延續和發展,是源遠流長、博大精深的中華優秀傳統文化的現代形態。文化是民族的靈魂,是維系國家統一和民族團結的精神紐帶,是民族生命力、創造力和凝聚力的集中體現。文化的力量是民族生存和國家強盛的根本力量。在中華文明統一性的土壤上,在追求“大一統”的歷史進程中,民族精神世代傳揚,形成了特征顯著、標識明確、思維獨特、價值穩定的中華文明,形成了中華民族共同體的文化規定性與文明標識性,保障了中華民族共同體意識的不斷強化,保障了中華文明突出的連續性。中華民族現代文明是在黨領導中國人民探索中國式現代化道路過程中形成的,是蘊含著馬克思主義魂脈、延續了中華優秀傳統文化根脈的文明新形態。中國共產黨是馬克思主義堅定的信仰者和踐行者,也是中華優秀傳統文化忠實的傳承者和弘揚者。各民族共同創造的中華優秀傳統文化,為中華民族現代文明建設鑄就了牢固根基。換言之,中華民族現代文明是中華優秀傳統文化在新的歷史條件下的涅槃重生,是中華民族共同體意識持續深化、不斷升華的必然結果。
正是在中華大地上各民族交往交流交融的悠久歷程中,在我國統一多民族國家演進、發展的歷史征途上,中華民族逐漸形成了多元一體格局,形成了中華民族共同體意識?;厮輾v史,大體說來,我國先后出現過三次民族大融合,第一次是在魏晉南北朝時期,匈奴、鮮卑、羯、氐、羌、烏丸、蠻、越等少數民族與漢族實現了部分融合,第二次出現在五代十國宋遼金元時期,與漢族相融合的是契丹、女真、黨項、沙陀、部分蒙古族及部分西域民族等,第三次是在清代,滿族以及北部、西部的少數民族部分地與漢族實現融合。[15]在上述三次民族大融合中,每一次融合都比上一次范圍更廣、規模更大、力度更強,吸納的民族成員也更多,有力推動著多元一體的中華民族不斷強盛、壯大,進而發展成為當前由56個民族共同組成的中華民族共同體。各民族血脈相連、命運與共,使中華民族成為一個你中有我、我中有你、誰也離不開誰的大家庭,各族人民群眾相互欣賞、相互學習、相互取鑒,像石榴籽那樣緊緊地擁抱在一起。如今,中華民族積極回應時代主題,解決現實難題,建設中華民族現代文明,同樣離不開56個民族同心同德、團結一心,推動民族互助,促進民族和諧,進一步鑄牢中華民族共同體意識。
“周雖舊邦,其命維新。”古往今來,中華大地上各民族共同創造了中華文明,綿延不斷的中華文明始終滋養著中華民族大家庭。中華文明是各族人民共同培育、傳承、發展起來的,而中華民族共同體意識的形成和強化,又推動著中華文明更好地生生不息、守正創新,二者保持著高度的協同性、一致性。中華民族共同體形成和發展與中華文明的歷史演進同步,中華民族共同體基因的融通和擴大與中華文明的持續發展同步,中華民族共同體意識的凝聚和鞏固與中華文明的整體躍升同步。當今時代,鑄牢中華民族共同體意識依然同建設中華民族現代文明相輔相成、相得益彰、密切關聯。各族人民群眾對中華民族、中華文化的認同感和自豪感,是建設中華民族現代文明的重要動力源泉,以此應對建設進程中的各類挑戰、各種困難,會無往而不勝。同時,中華民族現代文明建設也會不斷推動中華民族共有精神家園的構筑,增強各族人民群眾的凝聚力和向心力,使中華文明歷久彌新、永續發展。可以說,中華民族現代文明既廣泛融會了各民族文化的核心精華,又充分聚合了各民族文化的具體形態,標志著中華民族共同體發展到了一個新的歷史階段。
綜上,中華優秀傳統文化源遠流長、博大精深、魅力無窮,是中華民族大家庭和睦相處、和衷共濟、和諧發展的歷史根基,也是中華民族現代文明的文化源泉和思想淵藪。當代中國是歷史中國的延續和發展。讀史使人明志,歷史是最好的教科書,我們要敬畏歷史,重視歷史,研究歷史,善于總結歷史經驗,把握歷史規律,堅定歷史自信。進入新時代,我們應該以習近平文化思想為根本遵循,挖掘、闡釋中華優秀傳統文化的靈魂和精髓,總結、提煉中華民族共同的歷史文化記憶和寶貴的情感價值理念,進一步推進中華優秀傳統文化創造性轉化和創新性發展,不斷鑄牢中華民族共同體意識,努力建設中華民族現代文明。
(本文系國家民委民族研究重點項目“中華民族優秀傳統文化與鑄牢中華民族共同體意識關系研究”的階段性成果,項目編號:2022-GMA-004)
注釋
[1]《2023年度十大學術熱詞》,《中國社會科學報》,2024年1月2日。
[2][3][13]習近平:《在文化傳承發展座談會上的講話》,《求是》,2023年第17期。
[4]習近平:《加強文化遺產保護傳承 弘揚中華優秀傳統文化》,《求是》,2024年第8期。
[5]周紹良主編:《唐代墓志匯編》,上海古籍出版社,1992年,第2284頁。
[6][7]陳寅?。骸端逄浦贫葴Y源略論稿 唐代政治史述論稿》,北京:生活·讀書·新知三聯書店,2001年,第46、200~201頁。
[8]黃懿陸:《中國先越文化研究——從壯族雞卦看〈易經〉起源》,昆明:云南人民出版社,2007年,前言第7頁。
[9]陳久金:《陳久金天文學史自選集》(上),濟南:山東科學技術出版社,2017年,第288~307頁。
[10]陳久金、盧央、劉堯漢:《彝族天文學史》,昆明:云南人民出版社,1984年,前言第6頁。
[11]張濤:《易學研究新視野:從綜合百家到融通三教》,北京:社會科學文獻出版社,2019年,第244~247頁。
[12]王海濱:《淺析民族古籍的特征及價值》,朱崇先主編:《古典文獻學理論探索與古籍整理方法研究》,北京:民族出版社,2013年,第61頁。
[14]本書編寫組:《中華民族共同體概論》,北京:高等教育出版社、民族出版社,2023年,第15頁。
[15]張濤:《易學思想詮釋與歷史文化探微》,北京:東方出版社,2022年,第322頁。
The Historical Development of the Sense of Community for the Chinese Nation
and Modern Chinese Civilization
Zhang Tao
Abstract: Modern Chinese civilization is the continuation and development of Chinese ancient civilization. It is the modern form of the fine traditional Chinese culture and closely related to the historical development of the sense of the Chinese nation as one united community. As a source of thought, spirit, and cultural, the fine traditional Chinese culture is the historical origin and important foundation for developing a modern Chinese civilization. Modern Chinese civilization is the modern civilization of the community for the Chinese nation, including all nationalities in China. It cannot develop without the contributions of all nationalities. Under new historical conditions, we should make a profound study and correct interpretation of the intrinsic relationship between the sense of community for the Chinese nation and modern Chinese civilization. We should also make positive historical contributions to consolidate our sense of community for the Chinese nation and develop a modern Chinese civilization in a better way.
Keywords: modern Chinese civilization, a community for the Chinese nation, the sense of community for the Chinese nation, fine traditional Chinese culture
責 編∕韓 拓 美 編∕周群英