在深入打造“鄉村振興齊魯樣板”之際,山東省濱州市北海經濟開發區馬山子鎮乘勢而上,以“渤海紅帆”黨建品牌建設為統領,深入實施六大攻堅行動,凝聚強勁追趕力量,樹牢服務發展理念,聚焦鄉村振興建設,著力提升民生福祉,助力全鎮經濟社會高質量發展,先后獲評國家衛生鄉鎮、省級農業產業強鎮、濱州市鄉村文化建設樣板鎮等榮譽,2023年鎮域經濟實力位列全國第147位,全國綜合實力千強鎮位列第93名。
吹響“先鋒號”,“渤海紅帆”領航
鄉村振興,黨建鑄魂。鄉村振興工作千頭萬緒,抓好基層黨組織建設是關鍵。馬山子鎮在全鎮開展實施“1+6+N黨建品牌”創建工作,以“抓實黨建統領,抓全過程黨建、抓黨建全過程”為主線,以“渤海紅帆”黨建品牌建設為統領,以“產業富民、社會治理、和美鄉村、集體增收、文化引領、暖心銀齡”6項重點任務為載體,積極引導各村創建具有自身特色的黨建品牌。21個村因地制宜,實現了“一村一品牌”“一支部一特色”的目標要求。馬山子鎮扎實推進共產黨員“淬火工程”,與渤海第一哨開展“黨建共建”,打造紅色教育培訓基地。
拉響“產業弦”,激活鄉村振興新動力
鄉村振興,產業為基。馬山子鎮結合當地資源稟賦和市場需求,強化示范帶動,因地制宜培育特色產業大發展,按照“種養結合、水糧互補”格局,全力促進種植業和養殖業共同發展。2023年建成高標準農田11800畝,糧食播種面積達100400畝,完成大豆玉米復合種植3500畝。持續推進金銀花中藥材特色農業種植,畝凈收益6000元以上。推進土地適度規模化種植,以南瞿阝村和孫家村為試點,流轉土地6750畝,全鎮累計流轉土地面積41750畝。實施“1+3+N”村集體增收工程,推動龍頭企業與合作社“雙促共建”,帶動村民入股分紅。培育黨支部領辦合作社市級示范社2個,爭取市級獎補資金4萬元;建設高井、張趙村兩個“黨建微工廠”,帶動村民就業,村集體增收10萬元以上;全鎮探索出了特色種植、房屋租賃、土地流轉、村企聯建等多種集體增收途徑,年內集體增收超50萬元村達70%以上。
牽住產業“牛鼻子”,激活鄉村振興“強引擎”。馬山子鎮還著力發展特色海洋經濟,服務岔尖現代漁港經濟區項目建設,服務推進總投資10億元的山東友發集團30萬平方米智能化水產育種與產業化開發項目和總投資5.8億元的渤海水產種苗繁育中心一期項目實施。不斷提升鎮區經營環境,推動匯泰海鮮市場規范化運營。建成全市首家“省級休閑海釣釣場”,創建岔尖村省級景區化村莊,濱海休閑旅游業快速發展。重點支持渤海水產、海緣養殖等龍頭企業,推進產業全鏈條發展,帶動全鎮鹽田蝦養殖40余萬畝,培育“脊嶺島鹽田蝦”“海馬”“文蛤”等品牌,成功創成省級農業產業強鎮,岔尖二村獲評省級鄉土產業名品村。
彈響“環保曲”,繪就人居環境美顏新貌
鄉村振興,生態賦能。鄉村全面振興,人居環境整治是先手棋。馬山子鎮一直把人居環境整治作為實施鄉村振興戰略的重要舉措,聚力城鄉融合發展攻堅,實施“農村清潔行動”,由點及片再到村,深耕“金邊銀角”,建設“微景觀”7處。開展村莊“蜘蛛網”線路整治,實現弱線下地80余公里。實施村容村貌提升百日攻堅行動,累計投資20余萬元,整治村莊面上環境。積極開展鎮區環境提升工程,完成鎮區污水管道疏通,積極創建國家衛生鄉鎮,按下人居環境“美顏”鍵。
下好治理“一盤棋”,鋪展和諧美麗“新畫卷”。馬山子鎮牢固樹立“綠水青山就是金山銀山”的理念,堅持高標準打好藍天、碧水、凈土保衛戰,狠抓環保督察反饋問題整改,一批群眾關心關注的環境問題得到有效解決:開展汛前河湖水質超標隱患拉網式排查,持續推動河長制、灣長制“有能有效”。對鎮上42家規模養殖場的生產經營、養殖規模和取證登記情況進行核實。付臺子村高標準養殖小區投資300萬元配套建設畜禽糞污系統化無害化處理項目,年處理糞便25000方,實現了生態保護和產業增收雙提升。落實“清廢行動”排查,完善重點排放企業動態監管機制,空氣質量指標居全市前列。
唱響“文明歌”,激發鄉村振興“新活力”
鄉村振興,文化熏陶。只有文化“活起來”,鄉村的各項發展才會真正“動起來”。馬山子鎮聚焦“一老一小”,以尋找“文化引領者”工作為抓手,實施黨建領航、人才助航、活動啟航、陣地護航“四航”工程,在村內挖掘老藝人、老教師93名作為文化引領者,周末對少年兒童開展書法、繪畫、武術、刺繡培訓,并聘請縣級書畫協會副主席到各村巡回指導,各村累計開展文化培訓633場次,培訓少年兒童1.2萬余人次。
為實現“村村有廣場、處處有設施”的目標,馬山子鎮協調企業捐助20余萬元,為17個村新購置體育器材105套。同時各村累計投資18萬余元,新建占地600㎡的足球場1處,整體亮化提升14處。堅持“廣場清出來、群眾請出來、活動辦起來”,常態化組織廣場舞和鑼鼓等活動230余場次。傳承發展鑼鼓、武術、戲曲、秧歌等傳統文化,定期舉辦廣場舞大賽、民俗文化匯演、籃球比賽等文體活動,開展“二月二”魯北祭海民俗活動。在各村開展“百姓大舞臺”活動,村民自編自導自演,1個月內舉辦18場200余個節目,參演群眾1500余人,現場觀眾超6000人,直播觀看達5000人以上;在各村開展“一村一月一電影”活動,組建機關干部放映志愿隊伍10個,采取問需于民,村民點播的形式放映電影,累計放映11場,觀影人員超過1000人。
創新暖心銀齡機制,成就初心為民“幸福路”。馬山子鎮圍繞服務老年群眾、促進社會和諧兩大重點,創新“五個一”工作機制,升級改造孝善食堂2個,創新開展“5+1”特色助老養老服務機制,實現養老服務城鄉全覆蓋,創建“海的心意”養老服務品牌,實施“初心為民·暖心銀齡”工程,惠及老人4400人,發放資金260余萬元,配套愛心企業捐贈50余萬元。
下一步,馬山子鎮將自覺融入北海發展大局,進一步增強做好鄉村振興工作的責任感、使命感、緊迫感,為打造鄉村振興齊魯樣板、加快建設“品質濱州、幸福北海”貢獻馬山子力量。
作者:周榮庚 濱州北海經濟開發區馬山子鎮黨委書記
【征稿】人民論壇網·國家治理網現廣泛征集評論文章以及關于基層治理典型經驗的總結類文章,投稿郵箱為:gjzlw2023@126.com。優秀文章將發表在人民論壇網·國家治理網的“治理網評”欄目、“國家治理研究院”欄目等。