国产亚洲tv在线观看,精品国产污污免费网站Av,欧美日韩无砖专区一中文字,亚洲欧美日韩国产综合五月天

網站首頁 | 網站地圖

大國新村
首頁 > 經濟金融 > 經濟評論 > 正文

寫好“人文經濟學”這篇大文章

前不久舉行的第二十屆中國(深圳)國際文化產業博覽交易會,展出超12萬件文化產品,首次設立的“文創中國”專題展區吸引眾多觀眾打卡……新業態百花齊放、新產品精彩紛呈,折射出我國文化產業高質量發展的豐碩成果和旺盛活力。

“人文經濟學”,習近平總書記提出的這一重大課題,蘊含著推動物質文明和精神文明協調發展的辯證法。“建設中華民族現代文明,是推進中國式現代化的必然要求”“探索文化和科技融合的有效機制,加快發展新型文化業態,形成更多新的文化產業增長點”……在習近平文化思想的指引下,堅持以文化人、以文惠民、以文潤城、以文興業,推動人文與經濟良性互動、相得益彰,正在為高質量發展注入澎湃動能、厚植中國式現代化道路的人文底色。

12.9億人次!這是2023年我國博物館接待的觀眾總量。2023年全年新增備案博物館268家,全國備案博物館達6833家。“觀乎人文,以化成天下”。豐富人民精神世界,是中國式現代化的本質要求之一。從三星堆博物館新館、殷墟博物館新館、陜西歷史博物館秦漢館等陸續開放,帶動“博物館熱”不斷升溫,到城市書吧、農家書屋等新型公共文化空間持續擴展,豐富老百姓家門口的文化糧倉……實踐啟示我們,寫好“人文經濟學”這篇大文章,關鍵要堅持以人民為中心,不斷滿足人民日益增長的美好生活需要,為人民提供更多更好的精神食糧。

福建泉州,千年的海洋文化、海絲文化、閩南文化交相輝映。蟳埔漁村簪花傳統火爆出圈后,吸引許多游客前往泉州游世遺、戴簪花、品美食,2023年全市旅游總收入首次突破千億元,比上年同期增長近七成。河南鄭州,“只有河南·戲劇幻城”以全景式體驗、互動式觀劇,帶領游客沉浸式感受厚重的中原文化,今年“五一”假期,吸引了超50萬人游覽,綜合收入同比增長40%。堅持以文塑旅、以旅彰文,文化和旅游融合發展實現了社會效益和經濟效益的統一。面向未來,持續探索文化經濟化、經濟文化化互促共進機制,把文化優勢源源不斷轉化為經濟優勢、發展優勢,定能助力文化與經濟良性互動、共生共榮。

中華優秀傳統文化是中華文明的智慧結晶和精華所在,是中華民族的精神命脈,是我們在世界文化激蕩中站穩腳跟的根基。從蘇工、蘇作中傳承“致廣大而盡精微”的理念,江蘇蘇州推動“專精特新”企業發展,織就經濟繁榮與人文鼎盛的“雙面繡”,2023年入圍國家專精特新“小巨人”企業新增230家。從東方美學、傳統服飾文化中尋找靈感、汲取滋養,山東曹縣形成集原創研發、設計制作、網絡營銷等于一體的漢服產業鏈,乘著“漢服潮”“電商風”,今年以來漢服網上銷售額已達19.8億元。實踐告訴我們,在傳統與現代的結合上下功夫,做到既有歷史文化傳承,又有高科技創新和高質量發展,代表著未來的發展方向。只要我們堅持守正創新,推動中華優秀傳統文化創造性轉化、創新性發展,充分展示中華民族的獨特精神標識,定能更好構筑中國精神、中國價值、中國力量。

習近平總書記指出:“泱泱中華,歷史何其悠久,文明何其博大,這是我們的自信之基、力量之源。”新征程上,中國式現代化賦予中華文明以現代力量,中華文明賦予中國式現代化以深厚底蘊,我們完全有信心、有能力、有條件寫好“人文經濟學”這篇大文章,為民族復興立根鑄魂,在推進中國式現代化進程中推動中華文明重煥榮光。

[責任編輯:王卓怡]

    1. <menu id="zcyhi"></menu>