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摘要】2023年底一場“農業大摸底”在全網火熱上演,涌現出不少“新土特產”。“新土特產”的大規模涌現,既有中國特色農業產業長期積蓄發展的必然性,也有現代營銷手段加持、“流量密碼”青睞的偶然性。站在邁向高質量發展階段的關鍵點,我國國內產業發展環境也將出現一些新變化,特色農業產業須準確把握新形勢、新要求,構建強大的特色農業產業鏈、增強特色農業產業帶動能力、推動特色農業產業生態化綠色化轉型、推動特色農業產業品質化品牌化拓展,助推鄉村全面振興。
【關鍵詞】特色農業產業 “新土特產” 鄉村全面振興
【中圖分類號】F323 【文獻標識碼】A
2023年底一場“農業大摸底”在全網火熱上演,從廣西的砂糖橘和沃柑、黑龍江的蔓越莓,到產自甘肅張掖的南美對蝦、產自四川雅安的魚子醬、產自安徽六安的鵝肝、產自山西臨猗的大閘蟹等,陸續進入大眾視野。土特產從小產地走向大市場,反映出的是特色農業產業的快速發展。據統計,截至2021年底,我國雜糧雜豆、果蔬茶菌等特色種植基地12.05億畝,年度生產特色農產品13.85億噸,養殖特色牲畜669.52萬頭,生產特色水產品2470萬噸,特色產業一產總產值達到9.7萬億元,有效帶動農民增收,豐富了人們餐桌食物品種①。截至2023年10月,我國已建設180個優勢特色鄉村產業集群,全產業鏈產值超過4.6萬億元,輻射帶動1000多萬戶農民②。農業生產空間不斷擴大,產品運輸能效不斷提升,對農戶收益的帶動能力不斷增強,特色農業產業正在成為我國鄉村產業體系中極具潛力的增長極。
歷年中央一號文件把發展特色產業作為提升鄉村產業發展水平和農民增收的重要舉措。2024年中央一號文件明確提出:“鼓勵各地因地制宜大力發展特色產業,支持打造鄉土特色品牌。”可以說,特色產業已經成為促進鄉村全面振興的重要抓手之一。從供給端來看,特色農業產業通過生產高值農產品、利用營銷新模式、催生農業新業態,實現產業鏈的延長和價值鏈的提升,在助農增收的同時,服務于農業現代化的總體布局。從需求端來看,特色農業產業通過全方位多途徑開發食物資源,豐富和優化了農產品結構,能夠更好地滿足人民群眾綠色化、多樣化、高品質的生活需要,推動食物供需向高水平動態平衡。
黨的二十大報告明確指出:“發展鄉村特色產業,拓寬農民增收致富渠道。”③習近平總書記指出:“發展特色產業是實現鄉村振興的一條重要途徑,要著力做好‘土特產’文章,以產業振興促進鄉村全面振興。”考慮到特色農業產業高質量發展對助推農業現代化、促進鄉村全面振興、實現全體人民共同富裕、踐行大食物觀具有重大意義,本文聚焦以下幾個問題進行分析:“新土特產”相較于傳統土特產有何特點?涌現的原因是什么?我國特色農業產業發展將面臨哪些新要求?發展路徑如何?
何謂“新土特產”
土特產是“新土特產”的基礎,為清晰理解土特產概念的內涵與外延,需要理解“土”“特”“產”三個關鍵字。其中,“土”的含義是基于一方水土,開發鄉土資源。我國幅員遼闊,氣候、地形、地貌、民風千差萬別,農業類型也多種多樣。比如,根據地貌特征,特色農業可分為山地、平原、水域農業;根據區域特征,又可分為河谷、壩子、立體、基塘農業。不同的農業類型具有不同的特征,特色農業產業根植于不同的水土資源和種植傳統、生產傳統。“特”的含義是突出地域特點,體現產品優勢。特色農業產業發展要結合地域特點,利用當地獨特的自然條件和風土人文、經年累積的差異化技術,將小規模的產品優勢累加為區域的產業優勢,重點突出“人無我有”“人有我優”“人優我新”的產業特點。這既是其與常規農業產業相比的競爭優勢,也是特色農產品獲得額外溢價的關鍵所在。“產”的含義是形成產業、建成集群。特色農業產業發展要將分散的勞動力、土地、技術等集中起來,統籌生產、加工、流通、銷售等各個環節,形成具有統一標準、上下游高效協同的特色產業鏈。這是特色農業產業的內在發展要求,也是其必然發展趨勢。④
“新土特產”是傳統土特產的延伸與發展,在具備傳統土特產基本內涵的同時,也呈現了一些新特點。一是突破了傳統產地的限制。“新土特產”出現于農業現代化加速推進的大背景下,現代農業的特點之一就是利用先進的科學技術和生產要素裝備農業。生物育種技術、先進農業設施等的應用,使得一些原本不具備生產條件的產業得以落地生根、形成規模,南蟹北養、藏紅花“下高原”等產業蓬勃發展,生產出此前當地難以產出的“新土特產”。二是更多地應用新型組織模式。模式創新是提升特色農業產業價值的重要方式:圍繞生產環節,“龍頭企業+合作社+農戶”“龍頭企業+農戶”等契約化、穩定化的生產組織模式逐漸普遍;圍繞加工環節,強調需求反應速度的個性化定制、柔性制造逐步推廣;圍繞銷售環節,“電商+產業”“電商+旅游”等廣泛利用數字化、信息化賦能的模式錯落涌現;等等。三是產品路線向高端化發展。可以看出,不論蔓越莓、車厘子,還是南美對蝦、大閘蟹等,都是國內國際市場上比較優質高端的產品。隨著人民收入水平的不斷提升和消費觀念的轉變,綠色、有機、地理標志等級保護的農產品吸引力越來越大,品類高端、品質優良成為“新土特產”的突出特征。
綜上,土特產是根植于一方水土的區域風物,但“新土特產”擁有一些傳統土特產不具備的特征。究其根本,傳統土特產形成在運輸、倉儲等技術較為有限的時期,產銷均局限在較小的時空范圍內,其產品溢價有限,主要源于時空制約下的相對稀缺性。相較而言,當下物流的快速發展已經推動形成了多樣的消費選擇,科技創新突破了傳統產地的限制,特色農業產業由區域性市場向全國性市場轉變。
“新土特產”涌現的原因
在新事物的產生和舊事物的滅亡過程中,一定蘊含著必然與偶然的辯證關系。此輪“新土特產”涌現的背后,既有中國特色農業產業長期積蓄發展的必然性,也有現代營銷手段加持、“流量密碼”青睞的偶然性。
提升產業發展水平是基礎。標準化生產提升了產品品質,這是產業做大做強的基礎與保障。當前涌現的“新土特產”,多是質優價廉、競爭力較強的產品品類。以“世界超級抹茶工廠”貴州銅仁為例,該地區有著悠久的種茶、制茶、飲茶歷史。共建“一帶一路”倡議提出后,貴州向精深加工的抹茶產業發力,生產對接國際標準,并與多國建立長期合作。數據顯示,貴州抹茶產量占中國抹茶總產量的四分之一。貴州銅仁已建成高標準抹茶原料基地3萬畝、碾茶初制生產線30條,擁有世界最大單體抹茶生產車間,全球最先進抹茶精制生產線2條,年產抹茶近1000噸⑤。
此外,農業現代化的關鍵在于科技進步和創新,而科技進步能夠大幅度拓展特色農產品的生產范圍。新種源的引入、新技術的應用、新設施的推廣,不僅有利于生產出更高品質的特色農產品,還能讓農業生產在很大程度上突破自然條件的限制,創造出更多的可能。比如,貴州抹茶產業的發展充分展現了研發能力的重要性,貴州省依托貴州大學、農科院等科研院所以及貴茶有限公司等重點龍頭企業,與日本合作打造國際抹茶研發中心,圍繞品種選育、茶園管護、產品線升級、新產品研發、質量安全等核心關鍵環節,開展科技攻關,推動抹茶及抹茶產品質量對接國際標準。西北沙漠中出產的澳龍、螃蟹、三文魚、南美對蝦等海鮮,更是科技創新應用的重要體現。在缺水的新疆,利用有限的河流、湖泊、天然坑塘等,控制好水溫、水質,并進行精細化管理,天山純凈的水質反而能夠成為沙漠海鮮的重要賣點,市場歡迎度很高。
國內國際雙循環相互促進是前提。市場需求是產業發展的“引擎”,沒有廣闊的市場需求,特色農業產業發展就無處著力。從國際市場來看,2013年以來,我國以“一帶一路”建設等國際合作平臺為載體,逐步加強與東盟、東北亞、中東和非洲地區的貿易合作,發揮我國比較優勢,出口特色農產品,國際市場快速拓展,出口總量持續增長,產品品種豐富多樣。比如,魚子醬、抹茶、鵝肝、黑松露等契合外國飲食習慣的特色農產品供不應求。在世界魚子醬生產版圖中,四川雅安近年來異軍突起:年產魚子醬50噸,遠銷30多個國家和地區,創匯近1140萬美元。如今全球市場上,我國生產的魚子醬比例超過50%。⑥從國內市場來看,居民消費意愿、消費能力正隨著收入水平的提高而逐漸增強,人民日益增長的美好生活需要拉動高品質產品需求。質優價廉、極具性價比的國產特色農產品能夠進一步激發居民的購買欲,有利于挖掘國內潛在的市場需求。
同時,作為連接生產和消費的橋梁和紐帶,流通條件的優劣也直接影響國內國際雙循環相互促進。優良的流通條件能夠顯著延長產品的保鮮時間,增加貿易半徑,降低運輸損耗和交易成本,提升產品質量和附加值。近年來,我國道路交通基礎設施快速發展,很多地區持續加強冷藏保鮮設施建設、發展冷鏈物流,不僅便利了國內特色農產品的跨區域銷售,也促進了出口網絡從沿海沿邊地區向內陸地區延伸。從“田頭小站”到冷鏈物流骨干網絡,從區域物流節點到中歐班列、國際公路直達專車,各類流通設施的建設搭建了從田間地頭到省內省外、國內國外的多級流通體系,助力了“新土特產”的銷售。
新媒體不斷引發“爆點”是契機。事實上,經過長久的發展,當前我國土特產的品質并不差,部分還能暢銷海外。但是,由于產業鏈條較短、龍頭企業較為匱乏、對品牌建設和差異化營銷重視度不足等原因,土特產的品牌效應尚未充分顯現,知名度仍需不斷提高。生產和消費之間的信息不對稱是造成傳統土特產難以“出圈”的重要原因之一。而“新土特產”則主要借助互聯網以及新媒體發展的“東風”。“互聯網+”帶來了現代營銷推廣技術手段,打通了傳統土特產的信息傳遞壁壘,打破了一些消費者固有的認識誤區,降低了消費者的信息搜尋成本和購買風險,提高了其對特色農產品的認知度、滿意度和忠誠度,激發了其購買欲望。
“新土特產”涌現的另一個重要原因是對消費認知變革的正確把握。在自媒體時代,年輕消費者更有望成為“新土特產”消費的主力,從新冠疫情期間的“露營+”,到2022年的淄博燒烤,再到2023年的哈爾濱冰雪游,年輕消費者的潮流消費理念一直是社會關注的熱點。年輕消費者的“造梗”能力更是一次次把“新土特產”推上“風口”,帶來了搜索量、銷售量和銷售額的大幅增加。淘寶天貓數據顯示,2024年1月10日左右,蔓越莓搜索量同比上漲958%,成交翻倍。連帶周邊商品蔓越莓汁和蔓越莓干的同比搜索量也分別上漲了228%和136%⑦。
我國特色農業產業發展面臨的新形勢、新要求
當前,我國所處的國際政治經濟格局深度演變,國際貿易或將面臨一些不利形勢。站在邁向高質量發展階段的關鍵點,我國國內產業發展環境也將出現一些新變化,特色農業產業必須準確把握新形勢、新要求,方能更好地乘勢發展。
農業現代化加速推進,要求特色農業產業提升產業鏈、供應鏈現代化水平。當前,我國農業現代化正處于高速發展的階段,機械化、自動化、生物技術和信息技術等先進技術的廣泛應用為農業帶來了深刻的變革。隨著現代化技術的不斷更新,特色農業產業也將面臨更大的挑戰,不但需要在生產、加工、流通、銷售等各個環節進行產業優化升級,以適應技術的快速更迭,更要通過技術的研發應用來鞏固和提升特色農業產業的獨特優勢。進一步來看,特色農業產業在發展過程中會遇到區別于常規農業產業的難題,即特色農業產業的“特色”如何在融合新技術、新模式的過程中得以保留和升華。這就要求特色農業產業要“因品制宜”,不能以統一的模式來進行產業鏈優化升級,需要精準定位具體農產品,對不應被改動的生產環境、傳統技藝等進行重點保護,確保特色農業產業的優化升級提效不降質。
全體人民共同富裕扎實推進,要求特色農業產業帶動能力不斷增強。全體人民共同富裕是中國特色社會主義的本質要求,是中國式現代化的重要特征。黨的十八大以來,中國共產黨團結帶領中國人民朝著實現共同富裕的目標不懈努力,全面建成了小康社會,歷史性地解決了絕對貧困問題,進入了全面建設社會主義現代化國家、向第二個百年奮斗目標進軍的新發展階段。但從長期來看,促進共同富裕,最艱巨最繁重的任務仍然在農村。鞏固拓展脫貧攻堅成果,確保不發生規模性返貧,促進農村脫貧人口持續增收,是實現共同富裕回避不了、必須解決的問題。
特色農業產區與脫貧地區高度重合,大量農村脫貧人口收入來自特色農業產業。提高特色農業產業效益,實現特色農業產業高質量發展,對于提高產區農民收入、釋放產業富農效應至關重要。需要指出的是,低水平同質、優質不優價是當前特色農業產業發展存在的突出問題,也是制約產業效益提升的重要障礙。在扎實推進全體人民共同富裕的背景下,特色農業產業發展應著力延長產業鏈,強化以工補農、以城帶鄉,增強農產品就地轉化增值能力;系統推進標準體系建設,提升標準化生產水平,造就標準化的好產品;扶持一批龍頭企業,培育具有地域特色的“拳頭品牌”,創新品牌推介方式,提升特色農產品和服務的品牌溢價能力。
“雙碳”目標循序推進,要求特色農業產業綠色低碳發展。農業既是溫室氣體排放源,也是唯一創造碳匯的領域。據統計,農業生產活動產生的溫室氣體排放占全國總量20%左右,碳排放占全國碳排放總量13%左右。2013年我國農業總碳匯約1.58億噸,之后逐年小幅下降,2020年農業總碳匯約為1.57億噸。⑧中國農業銀行發布的數據顯示,截至2021年5月,我國農業碳匯市場已經累計交易碳匯約117萬噸,總金額為7400多萬元⑨。邁上高質量發展新征程,“雙碳”目標要求和歐盟“碳關稅”等對我國特色農業產業發展方式提出了新要求,倒逼產業綠色轉型,農業發展已經進入加快轉變發展方式的新階段。這就要求在特色農業領域,深入學習貫徹習近平生態文明思想,牢固樹立和踐行綠水青山就是金山銀山的理念,順應低碳化、綠色化發展方向,堅持走低碳農業、循環農業、有機農業的發展路徑,保護修復農地、森林、草原、濕地等資源,推動農業農地從“碳源”型向“碳匯”型生態系統轉變。
消費認知快速變革,要求優化農產品供給結構、轉換農產品營銷思路。當前,隨著我國經濟持續增長和居民收入水平不斷提高,人民對美好生活的需要日益增長,消費者健康環保意識不斷提升,綠色、有機、優質產品的影響力越來越大,讓消費者買得放心、吃得美味成為特色農產品具有吸引力的必備特征。與此同時,特色農產品的主要消費群體正在逐漸年輕化,年輕消費者的購物偏好和購買渠道具有明顯特征,即新穎、健康、便捷、性價比是當代年輕消費者的主要考慮因素,網絡購物則是其主要購買渠道。此外,年輕消費者對文化和歷史具有超預期的認同感,發展傳統地方性老品牌能夠帶給年輕消費者獨特的消費體驗。消費市場迭代升級,供給就會發生相應的改變。因此,應更好發揮市場需求導向作用,減少低端無效供給,提升產品品質;挖掘和提升農村優質特色農產品資源價值,增強產品文化底蘊;關注產品包裝、設計、營銷等環節,著力打造品牌、開拓市場,打造鄉村全面振興“新引擎”。
未來我國特色農業產業的發展路徑
在把握新形勢、新要求后,為更好地促進特色農業產業發展,本文提出四條關鍵發展路徑。
構建強大的特色農業產業鏈。著眼于提高特色農業產業發展的韌性水平,生產環節要積極改善生產要素質量和配置水平,系統分析品類品種、優勢產區、產業布局、種養規模等因素,深化全國農業區域專業分工,優化品種結構和基地布局;加工環節要統籌發展初加工、精深加工和綜合利用加工,推進特色農產品多元化開發、多層次利用;流通環節要進一步加大流通基礎設施建設力度,補齊交通物流短板,發展冷鏈運輸,增加產品貿易半徑,推動數字技術在流通領域的應用,提升流通的智能化水平;銷售環節要重點關注消費結構、消費偏好、消費周期等因素,關注產品設計、包裝和品牌的塑造,加深文化內涵,發展訂單農業、個性化定制、柔性制造等,實現產銷對接。
增強特色農業產業的帶動能力。著眼于增強特色農業產業的強農帶農能力,要提高特色農產品加工轉化率,延伸產業鏈條,發展長鏈型、高附加值、農民主體性的特色農業產業,提高產業附加值。要發展一批關聯性強的產業,尤其是能與相關二、三產業協同發展的產業,創新發展“農業+加工流通”“農業+教育”“農業+文化”“農業+信息產業”等農業產業融合新業態,進而帶動區域經濟整體發展。
推動特色農業產業生態化、綠色化轉型。著眼于轉變特色農業產業發展方式,要推動由傳統的高碳農業生產方式轉變為低碳農業生產方式,加強基礎研究和綠色低碳技術攻關,推進綠色低碳技術和模式的應用,加大低排放農機補貼支持力度,構建綠色產業金融服務體系。要推動由傳統的“資源—產品—廢棄物”的線性生產方式向“資源—產品—廢棄物—再生資源”的循環生產方式轉變,提高農田生態系統的生物多樣性,推動種植業和養殖業有機耦合,鼓勵農業系統內部的資源回收和再利用。要推動由無機農業向有機農業轉變,減少使用人工合成的肥料、農藥、生長調節劑、畜禽飼料添加劑等,更多地使用有機肥,提供更加優質安全、健康營養的特色農產品。
推動特色農業產業品質化、品牌化拓展。著眼于提升特色農業產業供給品質,要建立特色農產品生產檢驗標準體系,將傳統粗放式經營轉變為可量化復制的標準式經營。樹立品牌意識,不僅要以好產品造就好品牌,還要挖掘文化內涵、講好文化故事,推進特色農業產業品牌化、差異化發展,增強產品競爭力。要推動設計研發、商貿物流、科技服務等生產性服務業發展,促進生產性服務業和特色農業產業融合發展、協同發展,最大化地發揮數據等新型生產要素的賦能作用。要充分利用新媒體平臺與直播、短視頻等營銷方式,不斷打造網絡“爆點”。
(作者為中國農業大學農業經濟研究所副所長、教授;中國農業大學國家農業農村發展研究院博士研究生陳文卓對本文亦有重要貢獻)
【注:本文系國家自然科學基金面上項目“大豆玉米‘雙短缺’背景下大豆擴種政策效果與風險防范研究”(項目編號:72373142)階段性成果】
【注釋】
①《以特色產業發展推動鄉村振興——農業農村部鄉村產業發展司有關負責人談如何做好“土特產”文章》,新華網,2023年1月14日。
②《特色產業激發鄉村發展新活力》,央視網,2023年10月9日。
③習近平:《高舉中國特色社會主義偉大旗幟 為全面建設社會主義現代化國家而團結奮斗——在中國共產黨第二十次全國代表大會上的報告》,《人民日報》,2022年10月26日。
④習近平:《加快建設農業強國 推進農業農村現代化》,《求是》,2023年第6期。
⑤《滿足多元化茶葉消費需求——貴州抹茶產業內涵外延并舉擴張觀察》,《貴州日報》,2023年5月26日。
⑥《家鄉特產大摸底,“外人”竟是我自己!》,中國新聞網,2024年1月13日。
⑦《當砂糖橘、蔓越莓在流量中相遇后》,《工人日報》,2024年1月24日。
⑧孫世芳:《以低碳帶動農業綠色轉型》,《經濟日報》,2021年11月3日。
⑨尹成杰:《關于實現“雙碳”目標下農業碳匯的思考》,《農民日報》,2023年6月2日。
責編/孫渴 美編/楊玲玲
聲明:本文為人民論壇雜志社原創內容,任何單位或個人轉載請回復本微信號獲得授權,轉載時務必標明來源及作者,否則追究法律責任。