一、文化教育融入高校英語教育專業教學的重要性
高等教育人才培養的需要。在全球化背景下,高等教育面臨的挑戰和機遇并存,人才培養模式亟需創新。高校英語教育作為人才培養的重要組成部分,應充分反映時代要求,培養既具備扎實英語語言技能,又能適應國際交往需求的復合型人才。因此,文化教育的重要性日漸凸顯,它不僅有助于學生深入理解目標語言國家的文化背景,還能培育學生的跨文化交際能力,為他們將來在多元文化環境中工作和生活打下堅實的基礎。
高校教育階段是培養學生自學能力和創新思維能力的關鍵時期。將文化教育融入高校英語教學,不僅有助于拓寬學生的國際視野,增進對不同文化的理解與尊重,而且能有效提升他們解決實際問題的能力和國際競爭力。通過文化教育,學生能夠在語言學習的同時,獲得更多關于外部世界的知識,進而培養出適應快速變化社會發展的綜合素質。因此,高校人才培養的需求決定了文化教育不可或缺的地位。
英語專業學生專業成長的需要。語言與文化緊密相連,學生的語言能力提升離不開對語言所承載文化的深入理解。因此,在英語教學中融入文化教育,有助于英語專業學生構建更為全面的語言知識體系,提高其語言運用的實際效能。具備了充分的文化意識與跨文化交流能力,學生能更好地適應未來國際化的工作環境,發揮語言技巧以外的綜合優勢,滿足職業發展中對于語言應用能力的期望。
此外,文化教育的融入對于培養學生的批判性思維與創新能力也至關重要。通過不斷接觸和比較不同的文化觀念,學生能在認識差異中培養獨立思考的習慣,激發創新思維的潛能。這種對文化多樣性的尊重和理解,將直接促進學生的個人成長,增強其在社會和專業領域中的競爭力。因此,文化教育對英語專業學生的專業成長來說,是一項不可或缺的內在需求。
英語教育專業學生未來職業的需要。英語教育專業學生未來的職業發展不再局限于傳統教學領域,而是延伸到了商務、翻譯、國際交流等多元化職業道路。這一轉變使得學生必須具備跨越語言障礙進行有效溝通的能力,并且在不同文化背景下展現敏銳的適應性和靈活的跨文化交往技巧。由此,文化教育的內涵在英語專業教學中顯得尤為重要,必須作為加強學生職業競爭力的關鍵一環被納入課程體系。
掌握英語國家的文化背景、價值觀念和社會規范,能夠讓英語教育專業學生在面對國際化職業挑戰時更為從容,無論是在跨國企業、國際組織還是在學術交流中,都能以更加得體和精準的方式進行交流,從而獲得更加明確的職業規劃和更廣闊的發展平臺。因此,打造具備國際視野和文化適應力的教育專業人才,不只是高等學府的目標,也是英語教育專業對未來職業市場的響應。
二、文化教育融入高校英語教育專業教學的途徑
尋找生活素材。融合文化教育與英語教學的有效策略之一是尋找生活素材。日常生活中蘊含著豐富的文化資源,這些素材可以是影視作品、新聞報道、節日活動、歷史故事以及常見的社交習慣等實際情境。通過生動具體的實例向學生展示語言的實際用途,教師能夠創設情景化的學習環境,將抽象的文化知識具體化,使學生能夠在感知中學習,在學習中感知。這種教學方法不僅能增加學生對英語文化的興趣和理解,也有助于培養他們將知識應用于實際生活的能力。
在實際教學中,生活素材的選取應與學生的經驗和興趣相契合,以此刺激學生的參與意愿并激發其自主學習的動力。例如,可將英語國家的飲食文化、節日習俗融入課堂討論,讓學生參與到真實場景的模擬中,達到學以致用的效果。此外,教師可以引導學生關注國際時事,討論不同文化對相同事件的不同反應和觀點,從而培養學生全球視角下的文化敏感性和批判性思維。
分課程進行滲透。將文化教育滲透到不同的課程中是實現高校英語教學深度融合的有效方式。在教學安排上可以實現跨學科的課程設計,配合各類英語使用場景,例如英語聽說、閱讀、寫作乃至翻譯和文學等課程,都可以融合相應的文化教育內容。語言學習不再僅限于詞匯和語法的訓練,而是延伸到文化背景知識的介紹與討論,使學生能在更寬廣的語境中掌握語言的實際運用。
例如,在英語聽說課上,教師可以結合實際的國際會議錄像,讓學生了解不同文化背景下的交流風格;在閱讀課上,分析英語國家的經典文學作品,探討其中的文化意涵;在寫作課上,指導學生如何在作文中適當體現目的語言的文化色彩。貫穿各類課程的文化教育,不僅能夠提高教學的實際效果和課程的吸引力,還能夠讓學生在綜合語言技能提升的同時,積極構建跨文化交際的框架體系,為其未來的學術或職業發展打下堅實基礎。
中西文化對照中拓展教學內容。在高校英語教學中,通過中西文化的對比分析拓展教學內容是一種極具效果的方式。這不僅能增強學生對西方文化特有元素的認識和理解,同時也為學生提供一鏡之隔的視角,更深刻地認識和反思自身文化的獨特性。通過對中西文化不同領域的比較,學生能在對比中學習語言,如在比較兩種文化中的餐桌禮儀、節日慶典乃至不同國家的教育體系時,學生能更全面地理解語言習得背后的文化差異。
此外,中西文化對照不僅限于知識層面的積累,更應關注價值觀念的異同。在英語寫作和口語表達中引導學生思考并尊重文化多樣性,培養其跨文化交際的能力和平等、友善的國際視野。當學生把語言學習作為了解世界、與世界對話的工具時,他們的語言技能便能在真實交流中得到錘煉,英語能力的提升也會同文化素養的增長相輔相成。
將文化教育元素融入教學方式方法上。在文化教育與高校英語教學的融合過程中,課堂討論作為一種互動性強,能夠激發學生主動思考和深入交流的教學方法,扮演著不可或缺的角色。通過課堂討論,學生能夠將所學的語言知識與文化背景相結合,實現知識的活用。教師在授課過程中引入與文化相關的議題,如社會習俗、歷史傳統和當代社會問題等,鼓勵學生自由發言、辯論,這樣的教學模式有助于培養學生的批判性思維和獨立見解,也促進了學生之間的思維碰撞與知識分享。
此外,課堂討論環節可以讓學生在安全的課堂環境下,嘗試使用英語進行復雜的觀點表達和深入地交流,這對提高學生的語言表達能力和建立起語言自信心至關重要。在老師合理引導與控制的情境下,不同文化觀點的碰撞不僅可以擴寬學生的英語使用場景,也能增加他們對不同文化理念的理解和包容性,這些對于學生未來在多元文化背景下的溝通與協作都具有重要意義。
將文化教育元素加入第二課堂活動。在英語教學中加入第二課堂活動,借助校內外的豐富資源,將文化教育元素有機融合,對于學生自主學習和全面發展具有顯著意義。第二課堂以其非正式的學習環境,使學生在輕松自由的氛圍下參與各類文化體驗活動,比如英語角、國際文化節、外籍教師講座,以及參與英語戲劇社團等。這些富有創意的實踐活動讓學生在英語學習之余,親身體驗和深入探索不同文化,從而增強自己對語言背后文化的理解力和應用力。
由課堂延伸而來的文化學習經歷,承載著理論與實踐相結合的教學理念。學生通過參與規劃和組織各式文化活動,不僅提升了英語實際運用能力,更鍛煉了組織協調與團隊協作的技巧,培養了獨立思考與解決問題的能力。這樣的教育模式,有效促進了學生文化素養與職業技能的雙向提升,為他們將來步入社會和職場奠定了堅實基礎。
【基金項目:2023年教育部產學合作協同育人項目“新文科背景下依托虛擬仿真技術創建南京紅色文化翻譯實踐學院”(立項編號:231101339033434)】
(作者:李鳳,金陵科技學院外國語學院副教授)