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中小企業能辦大事”。釋放創新活力,激活中小企業高質量發展原動力,賦能中小企業提質增效重在久久為功、堅持不懈。奮進當下,相信在消費提振、政策加持、數字賦能等多重因素疊加下,廣大服務機構傾力支持,有利于中小企業更加堅定發展信心,大力弘揚企業家精神和工匠精神,聚焦主業、精耕細作、做大做強。
在歷史進程和發展實踐中認識中小企業的重要意義
中小企業是國民經濟結構的重要組成部分,是高質量發展的堅實基礎
中小企業好則經濟好,中小企業活則經濟活。這既是發達國家市場經濟發展的共性經驗,也是我國改革開放40多年來社會主義市場經濟發展的實踐經驗。縱觀全球發展,擁有健康而有活力的中小企業群體是一個國家和地區保持長期穩定和繁榮的重要條件。不論是在經濟高速增長階段,還是從高速增長邁向高質量發展的新階段,中小企業一直是中國經濟發展的生力軍。回首崢嶸歲月,在各個歷史階段都有眾多優秀中小企業和優秀企業家脫穎而出。廣大中小企業具有靈活的經營機制、敏銳的市場洞察力、細分的專業優勢,蘊含巨大的競爭優勢和增長潛力,是發展新質生產力和經濟高質量發展的重要引擎。
中小企業是創新創造的重要主體,是發展新質生產力的生力軍
中小企業是發展新質生產力的生力軍,處在產業實踐的最前沿、市場創新的最前沿。通過將創新理念、先進工具、實踐方法應用于生產過程并總結升華,中小企業支撐和推動著我國經濟高質量發展、效率變革、動力推進。當前,新一輪產業變革加速演進,要建設現代化產業體系,亟需帶動身處產業鏈供應鏈各環節中的中小企業,讓中小企業在每一個關鍵環節大展身手、銳意創新,勇當供應鏈上的“專家”和“小巨人”,推動產業鏈發展水平再進階。
中小企業是改善民生的重要平臺,是解決就業創業的重要載體
中小企業聯系千家萬戶,是推動創新、促進就業、改善民生的重要力量,也是保障城市運轉、促進經濟繁榮的關鍵一環。就業是民生之本,既關乎千家萬戶的幸福,也關乎經濟發展大局。中小企業數量大、分布廣、觸達深,是吸納就業的主力軍和重要“蓄水池”。不斷涌現和發展的“專精特新”中小企業成為高層次人才的創新創業平臺,吸納了大批專業性強的高校畢業生和高技能型人才。此外,布局基層和產業鏈末端的中小企業,為基數龐大的基層勞動群體提供了大量工作崗位和就業機會。隨著數字經濟的快速發展,平臺企業上的中小微商家也成為重要的就業吸納主體,并不斷涌現出新的就業形態和就業模式。近年來,黨中央密集出臺了一系列支持、幫扶和救助中小企業發展的政策,從加大專精特新中小企業培育力度,到促進科技成果轉化和中小企業數字化轉型,再到促進大中小企業融通創新,一手抓幫扶、一手抓發展,助力中小企業爬坡過坎、成長壯大。
推進中小企業高質量發展需要良好的營商環境
持續優化營商環境和打造創新生態體系。習近平總書記強調:“促進形成公平競爭的市場環境,為各類市場主體特別是中小企業創造廣闊的發展空間”。黨的二十大擘畫了以中國式現代化全面推進中華民族偉大復興的宏偉藍圖。“完善產權保護、市場準入、公平競爭、社會信用等市場經濟基礎制度,優化營商環境”“營造市場化、法治化、國際化一流營商環境”,這為我們服務中小企業工作指明了方向。
市場回暖,離不開政策送暖。去年發布的《中共中央 國務院關于促進民營經濟發展壯大的意見》明確提出,針對民營中小微企業和個體工商戶建立支持政策“免申即享”機制。2023年中央金融工作會議提出,“把更多金融資源用于促進科技創新、先進制造、綠色發展和中小微企業”。中小企業發展指數平均值企穩回升,印證了一系列宏觀政策落地顯效,使中小微經營主體的發展環境得以進一步改善。
增強企業活力,關鍵在于激發經營主體的內生動力。中小微經營主體要經受住市場的考驗,本身就要具有自強不息的奮斗精神。去年以來,中小微經營主體苦練內功、全力而為、向上生長,推動旅游、餐飲、住宿、外貿等市場持續回暖。大量新技術、新產業、新業態、新模式,也都源自中小企業的長期積累和摸索。如今,越來越多的中小微經營主體向價值鏈中高端邁進,走上高質量發展的道路。
2023年中央經濟工作會議提出,要以科技創新推動產業創新,特別是以顛覆性技術和前沿技術催生新產業、新模式、新動能,發展新質生產力。當前,推動經濟回升向好,需要克服有效需求不足、部分行業產能過剩、社會預期偏弱、風險隱患仍然較多等困難和挑戰。然而,機遇大于挑戰,有利條件強于不利因素。下一步,還需要采取更有效的措施支持中小微企業和個體工商戶發展,持續激發他們的內生動力和創新創造積極性主動性,進一步為他們減輕負擔,提供更好的營商環境。面向未來,“小塊頭”必將迸發出“大能量”,為我國高質量發展注入強勁動能。
激活服務力,擦亮中小企業服務品牌
中國式現代化的時代畫卷已經展開,中小企業高質量發展的新征程已經開啟。發展之道,要在服務。近日,工信部近日印發關于開展2024年全國中小企業服務月活動的通知,中國中小商業企業協會承擔了多項服務工作,在6月27日聯合國中小微企業日期間還將舉辦中小企業服務品牌宣傳周活動,以更大的力度、更實的措施,充分煥發中小企業服務機構活力、釋放中小企業服務品牌價值。
一是開展政策服務品牌推介。各相關部門在服務企業政策方面作了很多扎實的工作,形成了很多富有特色和創見的品牌。國家和地方政府出臺減稅降費等政策措施,讓納稅人和繳費人充分享受政策紅利,做到了應享盡享、應減盡減,提振了企業信心,助力了企業發展,增強了企業依法誠信納稅和參保繳費意識,切實提升了企業家的獲得感,增強了全社會對企業家貢獻的認同感。
二是開展金融服務品牌推介。推動降低企業融資成本,很多金融機構作出了積極努力,推出了很多普惠金融措施,為企業獲得資金支持創造有利條件,有效滿足了企業合理融資需求,形成了一系列服務中小企業的金融案例和普惠金融品牌,本次宣傳周將集中展示推介一批典型品牌。
三是開展科技創新服務品牌推介。大量的科技服務機構在服務企業方面增強科技創新意識,提高企業自主創新能力,培育科學企業家,打造以企業為主體的“官、產、學、研、用”協同創新體系方面,作出了卓越的貢獻。此次宣傳周將推介一批典型科技服務機構,進而增強提升高校和科研院所為企業主動服務的意識。積極推動高校、科研院所公共研發平臺向企業和社會開放,實現協同創新發展。
四是開展人才引培服務品牌推介。推介宣傳一批堅持從實際需求出發,幫助企業解決緊缺人才需求難題,探索精準引才模式的典型機構。推動深化產教融合,推廣“雙元制”,搭建高校、科研院所與企業對接平臺,暢通人才對接渠道。
五是開展營商環境服務品牌推介。“法”護營商,“優”無止境。營商環境好不好,體現在“少跑腿”甚至“不跑腿”的辦事效率上,蘊含于各類經營主體的法律地位平等、權利保護平等和發展機會平等的秩序中。推介宣傳包括地方政府、法律服務機構在內的典型案例,成為中小企業投資創業與長期合作的首選品牌。
六是開展企業出海服務品牌推介。隨著數字經濟的快速發展,中小企業出海不再是“單打獨斗”,平臺企業在協同助力中小企業出海過程中發揮著重要的牽引帶動賦能整合作用。以平臺企業為牽引所形成的商品、服務、技術協同生態化出海的格局正在形成,中小企業成為協同出海鏈條上的重要生力軍。如今,更多中小企業可以得到更加專業、多元、精準的出海指導和助力,進而可以更好地專注于具有全球競爭力的技術、產品和服務的創新創造。為幫助中小企業在走出去過程中解決面臨的困難和問題,如對目的地缺乏了解、語言和文化障礙等,需要一大批相關服務機構予以配套支持。為鼓勵和引導中小企業積極參與國際競爭,融入全球價值鏈,宣傳周期間,將邀請頭部企業、服務機構等力量,舉辦專題活動,共同助力中小企業出海揚帆。
七是開展數字化服務品牌推介。生產數字化、管理數字化、營銷數字化……如今,越來越多中小企業搭上數字化“快車”。今年政府工作報告提出,深入開展中小企業數字化賦能專項行動。中小企業是經濟社會高質量發展的生力軍,是促進數字經濟與實體經濟融合發展的重要力量。面對中小企業數字化轉型基礎參差不齊、需求千差萬別等情況,互聯網平臺企業、工業互聯網平臺企業、大型企業、數字化轉型服務商等供給方需發揮各自在基礎設施、數字技術、行業積累等方面的優勢,面向中小企業差異化需求,持續豐富轉型“工具箱”,提升產品服務的針對性。在這方面涌現了很多典型案例和品牌,非常值得推介。
八是開展大中小企業融通創新品牌推介。何為大中小企業融通創新?這是釋放大企業創新活力、激發中小企業創新潛力的有效渠道,是提升產業鏈供應鏈穩定性和競爭力的重要途徑。因此,這是一項“必答題”,但同時,這也是一項新課題,不少企業和地方還處在探索和觀望階段。面對這項新任務、新挑戰,如何做好“解題人”,交出“高分卷”,成為“尖子生”,這次會議將給出答案。
未來,希望中小企業深耕細分領域,在專精特新企業發展之路上能順應時代大勢,以“擇一事終一生”的執著專注,向下扎根、向上生長;以“偏毫厘不敢安”的一絲不茍,“千萬錘成一器”的卓越追求,成就行業的隱形冠軍、單項冠軍,為推進強國建設、民族復興增神采、添錦繡。(作者:中國中小商業企業協會執行會長 任興磊)