當前全球新能源產能遠遠不能滿足市場需求,特別是眾多發展中國家對新能源產品的潛在需求巨大。封鎖科技進步、打壓優質產能不是經濟發展的正途
氣候變化是全球性挑戰,應對氣候變化、實現綠色低碳轉型需要更多優質產能支撐。當前全球新能源產能遠遠不能滿足市場需求,特別是眾多發展中國家對新能源產品的潛在需求巨大。一些人炒作所謂中國新能源“產能過剩”,并以此為借口采取貿易保護措施,不利于全球綠色產業發展,損害國際社會應對氣候變化的共同努力。
中國新能源產業的發展,因應了各國緩解能源危機、應對氣候變化的需要,為全球綠色低碳轉型作出重要貢獻。2022年,中國出口的風電、光伏產品為其他國家減排二氧化碳約5.73億噸。國際可再生能源署報告指出,過去10年,全球風電和光伏發電項目平均度電成本分別累計下降超過60%和80%,其中很大一部分歸功于中國創新、中國制造、中國工程。在哈薩克斯坦,中國企業參與投資建設的謝列克風電場總裝機規模60兆瓦,年均減少16萬噸以上的二氧化碳排放;在阿聯酋,中國企業總承包的艾爾達芙拉光伏電站可滿足20萬戶居民用電需求,每年減少碳排放240萬噸……中國綠色產能給各國帶來的是積極的溢出效應。
所謂“世界其他國家難以吸收中國產能”的論調根本不成立。為了完成氣候變化《巴黎協定》設定的全球氣溫上升幅度控制目標,助力各國兌現碳達峰碳中和承諾,全球需要加大清潔能源領域的資源投入,加大新能源產品的供給。比如,新能源汽車產業的全球市場需求就很大。根據國際能源署測算,2030年全球新能源汽車需求量將達4500萬輛。匈牙利外長西雅爾多指出,“產能過剩”是假,“產能緊缺”才是真,所謂中國新能源“產能過剩”是子虛烏有。
中國綠色產能不僅未對其他國家產業發展構成威脅,而且通過廣泛合作和良性競爭促進了其他國家的產業發展。瑞士《新蘇黎世報》首席經濟學家彼得·菲舍爾認為,正是在中國的幫助下,西方獲得了性價比更高的太陽能電池板和風力渦輪機,創新的中國新能源汽車可以促進歐洲汽車制造商轉型,消費者是最終受益者。美國《外交學者》雜志網站報道說,東南亞國家積極爭取中國電動汽車企業的合作,“不僅加強了從化石燃料汽車向電動汽車必然的轉型,還通過技術交流促進了經濟增長”。
一邊大談應對氣候變化的迫切性,一邊給中國新能源產業扣上“產能過剩”的帽子,這種自相矛盾的做法,只能說明一些人所謂“產能過剩”的指責,不過是保護主義的托詞而已。事實早已證明,這種做法損人不利己。奉行保護主義政策,設置貿易壁壘,不僅擾亂綠色產業全球投資布局,影響綠色資源要素在全球范圍內的配置效率,帶來低效產能和重復建設,增加本國低碳轉型成本,還將拖累全球清潔能源發展步伐,給世界經濟造成巨大負面影響。彭博社日前報道指出,過去10年美國采取鋼鐵保護主義措施,并未阻止美國金屬制造業就業崗位減少,還增加了美國經濟其他領域成本,降低了行業競爭力,如果將這一政策應用于新能源產業,將進一步削弱美國應對氣候變化的能力。美國彼得森國際經濟研究所高級研究員尼古拉斯·拉迪指出,“產能過剩論”為保護主義提供了借口,對全球貿易而言是潛在的危險。
封鎖科技進步、打壓優質產能不是經濟發展的正途。中國堅持對外開放的基本國策,愿與各方一道堅持公平競爭,實現互利共贏。希望有關國家秉持開放心態,切實遵守市場經濟原則和國際經貿規則,為中國企業提供公平、透明、開放、非歧視的營商環境。
《 人民日報 》( 2024年05月21日 第 17 版)