來義烏之前,記者同很多人一樣,對它的了解,是從“小商品”開始的。歷史悠久的“雞毛換糖”風俗,“馬路市場”“興商建縣”的往事,“只有想不到,沒有買不到”的“購物天堂”傳奇,創業創新、商海逐浪的“淘金”軼事,讓這座小城早已聲名遠播。
走在五月的義烏,空氣里彌漫的,不僅有婉約溫潤的江南味道,還有一種獨特的靈動與活力。“小商品”往往將人的想象力局限在哄鬧、逼仄的批發市場,但這座以小商品著稱的縣城卻充滿了秩序感、國際范兒。發生在這里的故事看上去實在有些“不合常理”:這里不是交通要沖,線路里程最長的中歐班列卻從這里始發;面積僅1100余平方公里的縣級市,卻是國家級國際貿易綜合改革試驗區、享譽全球的“世界超市”;三面環山的浙江內陸小城,既不靠海也不沿邊,卻與全球230多個國家和地區有貿易往來,硬是闖出了一條開放之路……
義烏擁有世界最大的小商品批發市場,是“中國制造”走向全球的重要門戶。到今天的義烏看一看就會知道,這里不只有小商品。從奔馳的列車到繁忙的場站,從矗立的商貿城到全新的平臺,它正和著新時代的節拍,時刻注視著外面的世界,朝著更大的市場不斷“拓疆”。
要開放,就要闖出一條“新通道”
上午9點的鐵路義烏西站,集裝箱已經排成了長龍,巨大的龍門吊正有條不紊地將集裝箱吊裝至整裝待發的貨運班列上。隨著汽笛長鳴,滿載貨品的“義新歐”中歐班列從這里啟程,將在古老的亞歐大陸上,經過20天左右的馳騁,最終抵達西班牙馬德里。
看到這番情景,很難想象,眼前繁忙的義烏西站,曾經只是浙贛線上一個不起眼的貨運小站。隨著商品交易市場越做越大,“通道不暢”的問題現實地擺在了義烏面前。
“‘義新歐’開通以前,義烏商品出口,一般先陸路轉關,到上海、寧波等港口后再走海運。這不僅繞路,各國間的通關手續也很繁瑣。”“義新歐”中歐班列運營方的相關負責人告訴記者,“用一趟火車把貨從義烏送到歐洲,在當時,這是市場的呼聲,但也是一個極其大膽、現實難度極大的事情。”畢竟,義烏距離馬德里13000多公里,火車出境后,要途經多個國家,面臨通關、換軌和氣候變化等一系列問題。而10多年前的義烏,連鐵路海關監管場站都沒有,缺乏開通國際聯運班列的最基礎條件。如何實現這個“天方夜譚”?如何以擴大開放推動改革深化?時代的浪潮,考驗著這座迫切渴望進一步開放的小縣城。
躊躇之中,義烏迎來了重大機遇。
2013年9月,習近平總書記出訪中亞。在哈薩克斯坦納扎爾巴耶夫大學,他提出共建“絲綢之路經濟帶”的倡議。這使義烏看到了建成國際鐵路通道的珍貴契機。在相關部門的支持下,義烏集聚起各方企業、商會等資源力量,“義新歐”漸漸從藍圖變為實際行動。
2014年9月26日,習近平總書記在會見時任西班牙首相拉霍伊時指出:“‘義新歐’鐵路計劃從浙江義烏出發,抵達終點馬德里,中方歡迎西方積極參與建設和運營,共同提升兩國經貿合作水平。”
同年11月18日,首列烙著“義新歐”標識的火車班列從義烏出發,途經哈薩克斯坦、俄羅斯、白俄羅斯、波蘭、德國、法國,直奔馬德里。就這樣,一趟“義新歐”,闖出了一條對外開放的新通道。
云帆高張,晝夜星馳。今年已經是“義新歐”運行的第10個年頭。在“義新歐”中歐班列始發港,展示著一幅大大的運行示意圖。圖上,以義烏為起點,猶如地瓜的藤蔓一般,向四面八方延伸出19條線路。這是10年間“義新歐”中歐班列“開疆拓土”的成果。從一條線到一張網,我國對外貿易的發展空間越來越大。
據義烏鐵路口岸的工作人員介紹,當前,“義新歐”義烏平臺的開行量已經超過6800次,規模不斷擴大、層次不斷提高,正朝著高質量發展的目標疾馳。數以萬計的“中國制造”乘著“義新歐”班列運往沿途國家,又在返程時,滿載紅酒、橄欖油、汽車配件等“洋貨”運抵義烏,搭建起買全球、賣全球的平臺,奏響了一段雙向奔赴的融合交響曲。現在,馬德里、華沙、柏林、杜伊斯堡等“一帶一路”沿線城市的名字,不斷在義烏的“外貿朋友圈”里“刷屏”。外部環境不斷復雜化,“義新歐”卻開出了加速度,展現了我國經濟強大的韌勁。據海關總署網站的消息,2023年全年,杭州海關累計監管“義新歐”中歐班列進出口貨運量達120.49萬噸,同比增長8.7%。
兩千多年前,絲綢之路上駝鈴陣陣,記錄了我國與亞歐各國友好交往、文明互鑒的輝煌篇章;兩千多年后,穿梭往返的中歐班列不斷提速,傳遞了友誼和商機,見證著我國永不停歇的開放步伐。
他們不是“外人”,是“新義烏人”
“一個普通阿拉伯青年人,把自己的人生夢想融入中國百姓追求幸福的中國夢中,執著奮斗,演繹了出彩人生,也詮釋了中國夢和阿拉伯夢的完美結合。”在中阿合作論壇第六屆部長級會議開幕式上,習近平總書記曾講述過一個在義烏創業的阿拉伯青年穆罕奈德的故事。10年過去了,這個曾被習近平總書記“點贊”的青年人,正在義烏市區的稠州北路上經營著一家新餐館,繼續奔跑在義烏的創業熱潮中。
周五傍晚,夜幕初垂,稠州北路已經人頭攢動,上百家各國風味的餐廳在街邊排開。熙攘人群中,不時傳來漢語、英語、阿拉伯語,加上空氣中彌漫著的異域美食香氣,讓人不禁心生恍惚,仿佛置身國外。提到自家餐廳的名字“貝迪”(BEYTI),穆罕奈德說,“‘貝迪’在阿拉伯語中的意思是‘我家’,就像請客人到我家里吃飯,希望大家來餐廳有回家的感覺。”當前,義烏的國際美食以其獨特的魅力吸引著五湖四海的食客前來打卡。根據義烏市文化和廣電旅游體育局發布的數據,今年“五一”假期期間,義烏共接待游客145.78萬人次,而領略國際美食幾乎成為到義烏旅行的一個必選項目。
在義烏的街頭巷尾,世界各地在此扎根的“新義烏人”隨處可見。義烏市商務局相關負責人向記者介紹,義烏吸引了100多個國家和地區的1.5萬名外商在此常駐,各類外資主體有8000多家。他們為經商致富的夢想而來,用自己的雙手和熱情,為這座城市增添了多元的色彩,影響著當地的生活文化,成為國與國之間經貿、文化交流的使者,續寫著文明交融的佳話。
在義烏,有一個獨特的群體——“國際老娘舅”。隨著民間交往不斷拓展,涉外商事糾紛、日常生活中的摩擦不可避免,定分止爭怎么做?在這方面,義烏有一個創造性的做法——“以外調外”,也就是由在義烏經商的外商擔任調解員,參與涉外糾紛的化解。“國際老娘舅”是當地人對外籍調解員的親切稱呼。早在2013年,由義烏市委政法委統籌,司法局牽頭、多部門聯動,設立全國首家涉外糾紛人民調解委員會,成立了一支外籍調解隊。想要成為“國際老娘舅”,需要經過嚴格的篩選審核:會包括中文在內的三種以上語言,無違法違紀記錄,講誠信……他們參與糾紛調解,破除了語言上的障礙,增加了調解的親和力,大大提高了調解的成功率。在一次次深入參與調解的過程中,他們也感受著中國式治理的獨特魅力,將人民調解這朵“東方之花”澆灌得更加絢爛。
新征程上,義烏的國際化營商環境不斷優化。2023年,《義烏市優化國際化營商環境涉外服務十項舉措》施行,涵蓋優化制度保障、深化政務便利、強化人才培養等內容。對外商,義烏永遠敞開著“歡迎你”的包容胸懷。目前,義烏在境外客商入境需求、外商社會融入、外籍人才留義發展等方面深化改革,形成了有特色的涉外管理服務模式。比如打造網上移民服務中心,實現外商注冊企業、工作許可、居留許可等“一件事”聯審聯辦,同時還首創寓管理于服務的“外籍商友卡”,外商憑卡享受消費繳費、投資理財等便利服務,賦予外國人同享市民待遇。開放的度量、務實的舉措,使包括穆罕奈德在內的外國客商堅信,義烏未來有無限的發展潛力。
越山河之遠,聚四海之人,這是貿易與財富的吸引,也是營商環境與文化文明的魅力。
擁抱變革,“品牌出海”更有底氣
市場,是義烏最大的優勢。如果說不斷發展的海陸空交通助力義烏駛向廣闊的國際市場,實現了與世界的“硬聯通”,那么不斷適應新技術新變革打造的蓬勃線上市場,則更深層次地、立體化地跨越了空間距離、突破了心理疆界,帶著義烏強勢闖入了數字新世界。
義烏處在世界貿易的浪尖,2011年到2023年,義烏的外貿進出口額由255.04億元增長至5660.5億元,增長了21.2倍。敏銳的觸覺使其往往能早早感知到國內國外市場需求的冷暖。而通過商品交易形成的“義烏指數”,不僅反映了市場的活躍程度,更是被網友戲稱為“東方神秘力量”,有時甚至成為判斷國際熱點事件走向的參考指標。
山越高越難爬,車越快越難開。近年來,面對復雜嚴峻、充滿不確定性的外部形勢,加上互聯網、人工智能強勢崛起,義烏也遇到了“成長的煩惱”,傳統經營模式正面臨越來越大的挑戰。如何擺脫路徑依賴,實現更高水平的對外開放?義烏的態度,與歷史上每一次迎接挑戰時的回應都一樣:擁抱變革。
2020年10月,義烏依托小商品市場的整體資源優勢,上線數字貿易綜合服務平臺——Chinagoods,進一步把市場“搬”到線上,這是義烏打造商貿流通新平臺新業態新模式的代表性成果。義烏小商品城研究院的相關人員介紹,“Chinagoods平臺對接市場7.5萬家實體商鋪,服務產業鏈上游200多萬家中小微企業,對接供需雙方在生產制造、展示交易、倉儲物流、金融信貸、市場管理等環節的需求,提供全場景、數字化全鏈路的國際貿易綜合服務,給企業打開了新門路”。隨著產品在平臺的曝光量持續增長,“線上引流”而來的境外采購商絡繹不絕。
傳統的品牌出海對于單個中小微企業主體來說,成本高昂,難度巨大,要面對多重風險。由政府支持打造的數字平臺,有能力集聚品牌效應,集聚龐大的中小微主體,以“小手拉大手”的方式,幫助他們應對國際市場的挑戰。于是,“品牌出海”不再僅僅是一次次簡單的貿易行為,而是整體生態聯動下的全產業鏈“共舞”。
不久前,一則關于義烏老板娘的視頻火了。在視頻中,這位義烏本地人無縫切換各國語言,如數家珍介紹自家商品。在義烏國際商貿城二區,記者見到了視頻的主人公張吉英,一位雨傘店的老板娘。提及這段視頻,她笑言:“我哪里會說這么多國語言,是技術幫的忙。”原來,義烏國際商貿城推出了商品貿易領域大語言模型和AI智創服務平臺。商戶將錄制好的中文視頻上傳平臺,可迅捷地轉化成30多種語言的版本,輸出時還會根據發音調整嘴型。技術升級給貿易方式帶來巨大變革的同時,也給義烏從事傳統貿易的店主們打開了新科技的大門,成為他們“出海”的幫手。張吉英說,“現在,我們做國際生意的信心更足了”。
與義烏國際商貿城五區一街之隔的福田街道,一個名為“全球數貿中心”的新園區,正在拔地而起。這將是義烏的第六代市場,它順應數字貿易的發展趨勢、超越實體市場概念,打破產業、辦公與生活的傳統空間界限。根據規劃,這里的政務、商務、生活服務將進一步接軌國際,為全球貿易商提供更豐富的商業場景、更精準的貿易商機、更完善的成長體系。
義烏再次站在了市場發展的新賽道上。經歷了商品市場的五次迭代升級后,義烏在數字時代的大潮里,正更加全面、主動、自信地融入全球,醞釀著新一次“點石成金”。
習近平總書記指出,“開放是人類文明進步的重要動力,是世界繁榮發展的必由之路。”新時代以來,我國開放的大門越開越大,激活了發展的澎湃春潮,也激活了世界經濟的一池春水,義烏的實踐正是我國對外開放的一個生動縮影。今天,“中國號”這艘巨輪正駛向更開闊的水域,必將進一步以開放推動高質量發展、以開放匯合作之力、以開放聚創新之勢、以開放謀共享之福,帶來更加進步和繁榮的中國和世界。