作者:徐占忱(中國國際經濟交流中心世界經濟研究部部長、“一帶一路”研究部部長)
共建“一帶一路”,是習近平總書記深刻思考人類前途命運以及中國和世界發展大勢,推動中國和世界合作共贏、共同發展作出的重大決策。黨的二十大報告圍繞推進高水平對外開放作出重要部署,強調推動共建“一帶一路”高質量發展。中央經濟工作會議提出,抓好支持高質量共建“一帶一路”八項行動的落實落地,統籌推進重大標志性工程和“小而美”民生項目。作為極具包容性的全球公共產品和國際合作平臺,共建“一帶一路”倡議順應全球治理體系變革的時代要求,著眼于各國人民追求和平與發展的共同夢想,給世界提供了一項充滿東方智慧的共同繁榮發展方案,為全球發展開辟新空間。10年多來取得的輝煌成就,不僅展現出其理念的先進性,而且顯示了中國攜手各方務實推進的強大實踐能力。未來,要推動高質量共建“一帶一路”合作走深走實,建設一個開放包容、互聯互通、共同發展的世界,推動構建人類命運共同體,為實現世界各國的現代化作出不懈努力。
堅持合作共贏
隨著世界多極化、經濟全球化、社會信息化、文化多樣化深入發展,各國相互聯系和彼此依存比過去任何時候都更頻繁、更緊密。同時,世界和平、發展、治理、信任赤字有增無減,全球化遭遇逆流,保護主義抬頭,人類社會面臨前所未有的挑戰,需要更加公正合理、更趨平衡、更具韌性、更為有效的全球治理體系。高質量共建“一帶一路”順應經濟全球化的歷史潮流,符合人類整體利益,蘊含著和平合作、開放包容、互學互鑒、互利共贏的絲路精神,開創了國際交往的新理念新范式,彰顯出獨特的時代價值。
2013年,共建“一帶一路”倡議一經提出,就得到各方積極響應。政策溝通、設施聯通、貿易暢通、資金融通、民心相通“五通”,顯現出破解全球發展困局的引領性和創新性,其倡導的開放性、包容性、平等性,給陷于困境中的全球治理注入新的動力。
共建“一帶一路”堅持共商共建共享原則,倡導并踐行適應時代發展的全球觀、發展觀、安全觀、開放觀、合作觀、文明觀、治理觀,跨越了不同文明、文化、社會制度和發展階段差異,匯聚了全球發展的最大公約數;開放綠色廉潔理念深入人心,成為國際社會共識;圍繞高標準惠民生可持續目標的實踐,增進了共建國家發展能力,給共建國家人民帶來了實實在在的獲得感。共建“一帶一路”倡議提出以來,在全球范圍內拉動近萬億美元投資規模,形成3000多個合作項目,幫助近4000萬人擺脫貧困。
共建“一帶一路”為全球發展開辟了新空間。以“六廊六路多國多港”為基本架構,以鐵路、公路、機場、港口、管網為依托,推進多層次、復合型基礎設施網絡建設,涵蓋陸、海、天、網的全球互聯互通網絡加快形成,有效促進了各國商品、資金、技術、人員大流通,為全球發展注入強大動能。10年多來,中國已同150多個國家和30多個國際組織簽署200多份共建“一帶一路”合作文件,同一批國家構建全球互聯互通伙伴關系,為變亂交織的世界注入強大的穩定性力量,推動經濟全球化向著更加開放、包容、普惠、平衡、共贏方向發展。
我國正在以中國式現代化全面推進強國建設、民族復興偉業,中國式現代化的出發點和落腳點是讓14億多中國人民過上更加美好的生活。對世界來說,這意味著更加廣闊的市場和前所未有的合作機遇,也將為世界各國的現代化注入強大動力。共建“一帶一路”是攜手構建人類命運共同體的現實路徑和實踐平臺,將為全球共同實現和平發展、互利合作、共同繁榮的現代化圖景作出更大貢獻。
展現實踐成果
只有在實踐中求真知,在探索中找規律,才能不斷形成新經驗、深化新認識、貢獻新方案。共建“一帶一路”有著鮮明的實踐導向。自倡議提出以來,相關國際合作從無到有,從夯基壘臺、立柱架梁的“大寫意”邁入落地生根、持久發展的“工筆畫”階段,從亞歐大陸延伸到非洲和拉美,從硬聯通擴展到軟聯通,沿著高質量發展方向不斷前進,取得實打實、沉甸甸的成果,極大增強了共建“一帶一路”國家的信心。
以共建“一帶一路”為實踐平臺推動構建人類命運共同體,符合時代進步的邏輯。作為當代最廣泛的全球公共產品,共建“一帶一路”聚焦發展這個根本性問題,釋放各國發展潛力,實現經濟大融合、發展大聯動、成果大共享。中歐班列、雅萬高鐵、中老鐵路等一大批標志性工程有力促進共建國家和地區互聯互通,一批“小而美”民生項目持續惠及共建國家人民。這些充分證明,共建“一帶一路”始終堅持以構建人類命運共同體為最高目標,積極推動同多個國家和地區構建雙邊及區域性命運共同體,有力促進世界和平安寧和共同發展。
共建“一帶一路”倡議根植歷史,更面向未來,源于中國,更屬于世界。當前,世界百年未有之大變局加速演進,世界經濟面臨的不穩定不確定性因素明顯增加。推動共建“一帶一路”高質量發展,要根據形勢和條件變化推進實踐創新,不斷夯實發展根基。要加強制度供給和各方需求的適配度,穩步拓展合作領域,挖掘合作潛力,提升合作水平。
不斷取得實效
美好的藍圖變成現實,需要扎扎實實的行動。推動高質量共建“一帶一路”不斷取得新成效,必須堅持目標導向、行動導向,秉承開放包容,提升合作質量,拓展合作領域,深化互聯互通,著力推進綠色、創新、健康絲路建設,同世界各國實現互利共贏。
推動共建“一帶一路”高質量發展,加大改革力度,擴大高水平對外開放,完善“一帶一路”國際合作機制,穩步擴大規則、規制、管理、標準等制度型開放,支持建設開放型世界經濟,積極參與國際經貿規則談判,推動形成開放、多元、穩定的世界經濟秩序。堅持開放包容,深入推進跨境服務貿易和投資高水平開放,深化同共建“一帶一路”國家的文明對話。統籌推進標志性工程和“小而美”民生項目,發揮好大項目引領帶動效應,根據實際需要打造更多聚人心、接地氣的項目,不斷增強共建國家人民的獲得感。
此外,順應新一輪科技革命和產業變革趨勢,發揮好我國門類齊全的工業體系和超大規模市場優勢,進一步激發創新創造活力,為共建國家帶來新的發展機遇。加強數字領域合作,推動共建國家數字化轉型,努力縮小新興經濟體和發展中國家與發達國家間的技術鴻溝,助力其創造新就業、催生新產業、搶占新賽道。推動“健康絲綢之路”建設,切實提高共建國家人民健康福祉,提升應對重大全球性公共衛生事件能力。進一步擦亮高質量共建“一帶一路”綠色底色,持續深化綠色基建、綠色交通、綠色能源等領域合作,助力共建國家實現綠色轉型,提升共建國家應對和適應氣候變化能力,加強生物多樣性保護,推動共建人與自然生命共同體。