国产亚洲tv在线观看,精品国产污污免费网站Av,欧美日韩无砖专区一中文字,亚洲欧美日韩国产综合五月天

網站首頁 | 網站地圖

大國新村
首頁 > 中國品牌 > 企業黨建 > 正文

推動綠色低碳轉型 助力實現高質量發展

實現碳達峰碳中和,是黨中央作出的重大戰略決策,是破解資源環境約束突出問題、實現可持續發展的迫切需要,是順應技術進步趨勢、推動經濟結構轉型升級的必然要求。國有企業是國民經濟的重要基礎和支柱,也是我國碳排放的重點單位,如何趕赴時代之約,扛起低碳重任,是國有企業亟待回答的重大現實課題。近年來,四川中煙工業有限責任公司堅持將國家所需和企業所能相結合,堅持企業發展與社會責任相結合,切實履行政治責任、經濟責任和社會責任,著力深化供給側結構性改革,著力降強度控總量,著力推進管理和技術創新,加快推動綠色低碳高質量發展。

培基固元提質

實現碳達峰碳中和,是涉及價值觀念、產業結構、能源體系、消費模式等諸多層面的系統性變革。公司堅持把推動“碳達峰碳中和”目標如期實現作為企業高質量發展的重要戰略,培基固元提質,積極穩妥推進“綠色化”轉型。

強化綠色設計。綠色設計是從源頭優化解決產品全生命周期資源環境問題的根本途徑,也是工業領域實現碳達峰碳中和的重要抓手。公司按照生命周期理念,在產品設計開發階段系統考慮原材料選用、生產、流通、使用、回收和處理等各個環節對資源和環境造成的影響,力求在產品全生命周期中最大限度降低資源能源消耗,推動減污降碳、綠色循環發展。一方面,持續推動產品包裝綠色可降解環保材料研發和應用,積極促進可降解紙質濾棒研發和無二氧化鈦絲束應用,大力推廣無鋁內襯紙應用,大幅增加輔料的可降解性,擺脫了對鋁錠的依賴,目前已實現無鋁內襯紙在3款產品上的應用,預計每年可減少鋁箔使用460噸。同時,著力調整水性油墨體系,已在5款產品上實現了水性油墨的應用,每年可減少使用正丙酯、醋酸乙酯約500噸,溶劑殘留量降低至1.0mg/m?以下。另一方面,積極推進材料輕量化設計,目前,已完成2款產品在盒皮的減量化設計,已在1款產品實現直包膜的全面應用。

打造碳中和產品。產品是根,是企業賴以長久生存之本。公司主動融入國家“雙碳”戰略和綠色發展大局,以“綠色低碳”要求為引領,將“綠色化”納入公司“六化”發展路徑,積極推進產品創新,培育碳中和產品。一方面,通過技術創新、提高全產業鏈清潔能源比例、使用再生材料、減少物流碳排放等措施,最大限度降低產品生產鏈條的碳排放;另一方面,對產品實際排放的碳量進行核算,并通過碳匯購買進行抵消,進而達到產品碳中和目的。目前,有3款產品已成功取得有關方面的“產品碳中和”認證證書。

提升清潔能源。《2030年前碳達峰行動方案》提出,將碳達峰貫穿經濟社會發展全過程和各方面,重點實施“碳達峰十大行動”。其中,能源綠色低碳轉型行動位于“碳達峰十大行動”之首,加快構建清潔低碳安全高效的能源體系是實現碳達峰碳中和的基礎支撐。企業是能源消費大戶,如何高效開發利用清潔能源對助力實現碳達峰碳中和具有重要現實意義。為提高清潔能源使用比重,公司著力推進“分布式光伏”項目建設,在太陽能利用方面實現零的突破。2023年2月,公司首個分布式屋頂光伏項目在西昌廠全面完成基礎建設并實現并網發電,項目日均發電量6270kwh以上,最大日發電量達11820kwh,年光伏發電量220萬度以上。此外,積極開展以“節能、節水、節地、節材、環保”為特征的廠區環境綠色改造,所轄工廠增設太陽能路燈近800盞,綿陽廠運用地源熱泵系統替代傳統中央空調。通過清潔能源和可再生能源的積極利用,公司能源消費結構得到優化,2023年可再生能源使用占比較2020年提升了4.5倍。

節能減排增效

“十四五”時期,我國生態文明建設進入了以降碳為重點戰略方向、推動減污降碳協同增效、實現生態環境質量改善由量變到質變的關鍵時期。公司從全局高度定向、定位,對標碳達峰碳中和目標,在減污降碳協同增效、綠色低碳循環發展等方面下功夫,突出把握節能減排工作的約束性、常態化要求,促進節能減排降碳,積極推進“低碳化”發展。

加強污染治理。打好污染防治攻堅戰關系人民群眾切身利益,是建設美麗中國的關鍵舉措。企業是發展的主體,也是污染減排的責任主體、環境治理中的關鍵環節。公司注重把環境保護融入企業生產經營管理全過程,使環境保護成為企業的重要決策因素,堅持在發展中加強環境保護,在保護環境中促進企業發展。積極探索以源頭減量、分類處置、資源化利用為導向的污水治理路徑,下轄5家工廠啟動4個污水處理項目,共建共享污水處理設施,提升污水處理能力和中水循環利用率,實現污水零排放。什邡廠新建污水處理站采用物化、生化和MBR(膜生物反應器)膜系統深度處理,能使COD(化學需氧量)達到50mg/L以下,氨氮達到5mg/L以下,回用中水用于廠區綠化、澆灑地面、景觀用水等。

降低物流排放。實現碳達峰碳中和是一項復雜的系統性工程,涉及多個領域和多個環節。其中,物流是供應鏈中必不可少的環節。為推進物流運輸降碳,公司將綠色發展理念滲入包裝運輸、搬運、流通加工與配送等物流活動之中,推動企業“低成本、高效率”匹配供需兩端。加速推廣綠色物流,在什邡廠涉及的3條廠內短轉運輸線路開展新能源車應用,目前,已投入5臺新能源汽車,其中電能源車3臺,氫能源車2臺。同時,著手推廣新能源車在廠際間不同業務類型運輸的應用。在供應物流運輸方面,探索采用鐵路、水路等低碳運輸方式,依靠鐵路、水路運輸成本低、運量大、環境污染程度小等優點,進一步降低供應物流運輸的碳排放量。

推進循環減量。黨的二十大報告指出,實施全面節約戰略,推進各類資源節約集約利用,加快構建廢棄物循環利用體系。加強資源循環利用體系建設,提升資源利用水平,不僅有利于降低企業的生產經營成本,而且對實現碳達峰碳中和目標具有支撐作用。公司緊緊抓住資源利用這個源頭,堅持“減量化、再利用、資源化”三大原則,推進資源總量管理、科學配置、全面節約、循環利用,全面提高資源利用效率,著力打造“資源節約型、環境友好型”企業。一方面,聚焦提升廢棄物綠色高效循環利用水平,在資源化處理廢棄物上進行積極探索和實踐,開展微生物對行業原料廢棄物發酵綠色處置與應用科技項目研究,企業廢棄物再回收和綠色化處置率保持在30%左右;另一方面,不斷擴大包裝箱循環利用覆蓋面,積極推進跨品牌包裝箱循環利用和改進箱體設計,不斷提升循環包裝箱復用率。此外,公司大力推進“無紙化”辦公,通過廣泛使用云協同辦公平臺等系列措施,降低紙張消耗。

科技創新賦能

實現“雙碳”目標,科技創新是關鍵引擎。當今世界正經歷新一輪科技革命和產業變革,綠色低碳清潔能源技術不斷涌現,為助力產業結構優化升級和低碳轉型發展提供了重要支撐。為答好科技創新答卷,公司堅持把創新作為企業發展的不竭動力,扎實推進企業科技自立自強,持續深化技術創新中心、聯合實驗室等創新平臺建設,以科技創新賦能綠色低碳發展。

搭建創新平臺。創新平臺是集聚創新資源、匯聚創新人才、開展技術創新的有效載體,能最大限度地攻關技術、最具效率地擴散創新、最大力度地支撐產業。公司先后搭建了國家級“博士后科研工作站”、四川省“院士工作站”、“降焦減害四川省重點實驗室”等多個科技創新平臺,與江南大學、四川大學等機構開展深層次合作,成立了綠色低碳創新工作室,積極開展綠色低碳創新項目研究。2022年公司榮獲行業科技進步二等獎1項,授權專利279件,新建9個博士創新工作室、8個青年創新工作室,推動科技創新這一“關鍵變量”逐步成為發展的“最大增量”。企業高質量發展,關鍵在人才,公司把創新人才隊伍建設作為戰略任務來抓,啟動實施了科技領軍人才培養工程,為企業綠色低碳和高質量發展提供了人才支撐。

突出技術引領。實現節能降碳,先進技術的研發和推廣應用成為關鍵。公司科學把握“近”與“遠”、“破”與“立”的辯證關系,深入開展節能降碳新技術應用研究,不斷提升企業發展的“含金量”“含綠量”,降低“含碳量”。2022年,企業投入科研經費1.8億元,在關鍵核心技術攻堅方面持續發力,參與行業科研項目33項,研發和儲備一系列新品,可知可控、可實質性替代性來源的香精香料使用比例達到80%,研發新型相變膜紙材料,打破單一相變降溫材料專利壁壘,實現“從0到1”的原創突破。以“十四五”綠色低碳循環發展重點項目為主要抓手,先后發布重點項目共計49個,旨在通過更新、技術改造空調、鍋爐、空壓機、制冷機等主要用能設備,不斷提高資源配置與設備運行效率,全面提升公司節能降耗專業技術水平,挖掘節能減排降碳潛力。什邡廠緊扣新工廠搬遷建設契機,貫徹行業“三星級綠色工房”標準,在新工廠運用綠色低碳主要技術與設計29項,清潔建材、節能規劃、屋面綠化、一體化施工與高熱工性能結構等綠色設計全面落實落地,能源集控、智能照明、低氮鍋爐、涼霧加濕、直供冷技術、空氣源熱泵、全局熱回收、非晶合金干式變壓器、聯合污水處理與中水消納等節能技術高效投運。通過綠色化智能化技術改造,公司萬元工業增加值能耗較2020年下降8.4%,萬元工業增加值二氧化碳排放較2020年下降10.1%。

推動數字賦能。推進碳達峰碳中和,企業數字化轉型至關重要。一方面,數字化技術可以助力企業實現生產過程的自動化和智能化,提高生產效率和能源利用效率,降低生產成本和環境污染;另一方面,數字化技術也可以幫助制造業企業更好地管理和優化供應鏈,降低碳排放。公司突出標準化、清潔化、低碳化、綠色化、高效化,持續打造綠色低碳智慧企業、智能制造、智慧能源、智能研發、智慧物流,推動數字化與綠色化深度融合。2020年9月,啟動什邡廠易地技改項目,提出打造一流數字化智能工廠的目標,圍繞智能制造8個環節、9個場景推進“智慧生產、智慧物流、智慧園區”變革。2023年,什邡廠通過智能制造能力成熟度(CMMM)四級標準符合性評估,成為行業首家達到該標準的智能工廠。2021年啟動能源環境管理系統的建設,通過數字孿生可視化技術,依托工業互聯網和騰訊云平臺,采用3D建模技術,全景式呈現企業能源系統數字化運營情況,助力公司精準掌握用能詳情,實時監測能源設備設施運行工況。目前,能源環境管理系統已實現對公司2種碳排放指標、8種能耗指標、40余種能源績效指標、80余種設備能耗指標、主要能耗設備24小時實時監測,推動能源系統智能告警、能效對標和能效分析。同時,公司開發了能源、二氧化碳總量和強度的雙控管理模塊,按月分解能源和碳排放量目標指標,通過大數據分析及時預測掌握全年目標指標進度,優化提升企業能源、碳管理效率。在此基礎上,平臺拓展對接了公司生產和財務系統,實現了終端數據的實時采集、傳輸、分析和展示,確保了能源環境數據的融會貫通,大幅提升了管理效率;此外,創新性增設了能源雙控+碳排放雙控模塊,協助進行數據趨勢分析預測,為能源和碳排放雙控提供更加科學的數據支撐。

管理破壁聚力

實現“雙碳”目標是一場廣泛而深刻的變革,不是輕輕松松就能實現的。公司緊緊抓住“完善組織領導,創新管理體制”這個“牛鼻子”,為綠色低碳高質量發展提供了體制機制保障。

加強組織領導。堅強有力的組織領導,是各項工作落到實處、取得實效的關鍵和保證。公司堅持把綠色低碳發展作為全局性定位、全方位要求、全過程引領,加強前瞻思考、戰略布局和整體推進,強化組織領導,成立了“綠色低碳發展領導小組”,由黨組書記、總經理任組長,公司其他領導任副組長,各部門、單位一把手任成員,為綠色低碳發展提供了“強引擎”。同時,增設“能源環保部”專責部門,積極推進綠色工房和綠色廠區建設,在基礎設施新建、改擴建、易地技改過程中強化“增綠增匯”要求,廣泛開展綠色低碳全員行動,營造綠色低碳生活新風尚。什邡廠將每月12日定為工廠綠色低碳日,通過組織開展多種形式的低碳活動,著力提升職工的低碳意識。

做好科學規劃。規劃是指南針和導航儀,對企業的發展具有重要的意義和作用。為推進綠色低碳發展,公司專門印發了“十四五”綠色低碳循環發展工作方案,明確到2025年,能源利用效率較大提升,二氧化硫、氮氧化物、化學需氧量、氨氮等主要污染物排放總量持續減少,清潔能源比例不斷上升,相關綜合能耗優于行業平均水平,萬元工業增加值能耗比2020年降低15%,萬元工業增加值二氧化碳排放降低18%。在此基礎上,還制定了“十四五”節能減排降碳及污染防治規劃、碳達峰碳中和行動方案,進一步確定了生產方式轉型、產品結構轉型、能源結構轉型、綠色物流轉型、綠色供應鏈轉型“五大綠色化轉型”方向,明確了公司綠色低碳轉型“三步走”戰略目標:一是以嚴控單位能耗強度和單位碳排放強度為主,確保公司2027年高質量實現碳達峰;二是將重點轉向碳排放總量和強度雙控,為碳中和奠定基礎;三是積極實施減排量開發計劃,順利實現碳中和,為公司綠色低碳發展提供行動指南。

完善管理制度。管理制度為組織提供了指導和規范,能夠確保各個部門和員工之間的協調合作,并有效地實現組織的目標。公司堅持以管理制度創新激發公司活力,賦能綠色低碳發展。確立了“3211”工作法,即以環境管理體系、能源管理體系、碳管理體系建設運行為基礎,以技術管理進步和數字化智能化為手段,以綠色低碳循環發展的重點項目為抓手,以規劃目標任務為引領,推動公司綠色低碳高質量發展。同時,強化責任落實,完善管理體系,深入推進環境保護工作,在公司內部形成“縱橫”全覆蓋的網格式環境保護責任體系,從排污許可、節能減排、建設項目、環保隊伍以及宣傳教育等方面,多舉措推進環境保護工作。為破除科技創新體制機制障礙和制度藩籬,公司建立了信息共享、支撐有力的“1+2+4”科技創新服務體系,即一個科技管理服務信息門戶,人才培養與成果轉化兩個機制,科技交流、科研文獻、科研項目、科研物資采購四個公共服務平臺。在此基礎上,精簡各類報表,強化科研合作、科研采購和科研項目專職服務,切實推動科研“減負增效”。

推動經濟社會發展綠色化、低碳化是實現高質量發展的關鍵環節。推進綠色低碳發展,既是企業肩負的社會責任,也是企業可持續發展的內在要求和重要機遇。未來,公司將進一步做好“綠色低碳發展”必答題,為實現“雙碳”目標、推動高質量發展作出新貢獻。

(作者單位:四川省委黨校,四川中煙工業有限責任公司)

[責任編輯:潘旺旺]

    1. <menu id="zcyhi"></menu>