黨的十八大以來,以習近平同志為核心的黨中央把維護人民健康擺在更加突出的位置,召開全國衛生與健康大會,出臺《“健康中國2030”規劃綱要》,明確了建設健康中國的大政方針和行動綱領,人民健康狀況和基本醫療衛生服務的公平性可及性持續改善。當前,我國已建成世界上規模最大的醫療衛生服務體系、醫療保障體系,2021年居民人均預期壽命增長到78.2歲,人民健康水平顯著提高,為實現中華民族偉大復興奠定了堅實的健康根基。黨的二十大報告就全面建成社會主義現代化強國作出總的戰略安排,明確了到二〇三五年建成“健康中國”,強調“把保障人民健康放在優先發展的戰略位置,完善人民健康促進政策”。習近平總書記關于健康中國建設的重要論述,系統闡述了中國特色衛生與健康發展道路問題,為我們構建大衛生大健康格局、全方位護佑人民健康提供了根本遵循。
一、深刻理解把握大衛生、大健康觀念的核心涵義
習近平總書記在全國衛生與健康大會上指出,“建設健康中國,既要靠醫療衛生服務的‘小處方’,更要靠社會整體聯動的‘大處方’,樹立大衛生、大健康的觀念,把以治病為中心轉變為以人民健康為中心,關注生命全周期、健康全過程”。深刻理解把握“大衛生、大健康”這一觀念的核心涵義,對于明確健康中國建設的戰略路徑、重點工作具有重要意義。
大衛生是健康中國的基礎性戰略。“大衛生”觀念要在政策制定實施中充分體現健康優先,實現健康治理的根本性變革。第一,“大衛生”是指衛生健康觀念融入所有社會主體,政府、社會、個人將維護健康作為優先事項,全部參與健康維護和健康促進的具體行動。第二,“大衛生”是指全方位防控健康風險因素,醫療衛生健康干預措施的范圍和形式更加全面和多樣,包括個人行為生活方式、醫療服務質量、醫療保障、衛生環境等。第三,“大衛生”是指衛生健康活動服務內容需要涵蓋健康教育、健康促進、預防、控制、診斷、治療、康復等衛生服務全過程。第四,“大衛生”是指衛生健康活動覆蓋的范圍涉及全球、全人類,是推動世界各國共同維護人類公共衛生安全的衛生健康基本價值觀,是構建全球公共衛生治理體系的務實合作行動。綜合起來看,“大衛生”是我國衛生健康治理理念和治理機制的根本性變革,是推進健康中國建設、構建人類衛生健康共同體的基本戰略。
大健康是健康中國的根本性目標。習近平總書記指出,“要把人民健康放在優先發展的戰略地位,以普及健康生活、優化健康服務、完善健康保障、建設健康環境、發展健康產業為重點,加快推進健康中國建設,努力全方位、全周期保障人民健康,為實現‘兩個一百年’奮斗目標、實現中華民族偉大復興的中國夢打下堅實健康基礎”。“大健康”觀念強調構建個人健康、全民健康、全面健康的多維度、多層次健康中國發展目標體系,充分體現了健康中國目標的整體性、系統性、全面性。在個體層面,“大健康”是指個體身體健康、心理健康、社會適應健康等,即身體、精神和社會適應方面的完好狀態,身體方面沒有疾病和虛弱,社會方面品德端正、人格健全、社會人際關系和諧等。在群體層面,“大健康”是指全民健康水平的良好狀態,不僅指人民群眾的平均健康水平高,同時也蘊含著健康公平,處于共同健康的狀態。在系統層面,“大健康”是指人民群眾生活環境的健康,包括衛生健康服務系統的友好性、社會生活環境的友好性、生態環境的友好性等。“大健康”強調了健康中國建設需要全面構建以人民健康為中心的發展目標,進而為實現中華民族偉大復興奠定健康根基。
二、構建大衛生大健康格局是推進衛生健康事業高質量發展的必然要求
習近平總書記指出,“高質量發展是全面建設社會主義現代化國家的首要任務”。構建大衛生大健康發展格局,具有重要的科學依據,是經過實踐檢驗的寶貴經驗,是衛生健康系統堅持“四個自信”的重要著力點,是推進衛生健康事業高質量發展的必然要求。
大衛生大健康是黨領導衛生健康事業的寶貴經驗。從中國共產黨領導衛生健康事業發展的百余年歷程看,加強疾病的早期預防和控制、保持清潔的環境衛生、積極開展個人衛生宣傳、提高居民的健康防護意識、抵制不良習俗、開展健康科學教育等,均是中華民族擺脫壓迫、擺脫疾病羸弱、應對重大傳染病風險、改善人民健康的重要經驗,也是創建大衛生大健康模式的生動寫照。新民主主義革命時期,毛澤東同志強調“建設較好的紅軍醫院是鞏固好根據地的三大措施之一”,中國共產黨自力更生建設紅軍醫院和工農醫院,采取中西醫結合等辦法,研制簡單的藥品和器械,積極開展衛生防疫運動,清掃環境,破除迷信,開展禁止吸食大煙等運動。社會主義革命和建設時期,重構醫療衛生體系,開展愛國衛生運動,消除傳染病流行風險,實施衛生援助,拓展國際發展空間。改革開放和社會主義現代化建設新時期,通過深化醫藥衛生體制改革等多種重大舉措,我國不斷提高衛生健康系統的活力和效率,強化服務能力建設,發展社會辦醫,健全醫療保障體系,提高法制化管理水平等,大衛生大健康發展特征更加明顯。進入新時代,提出推進健康中國建設,強調健康融入所有政策,以“普及健康生活、優化健康服務、完善健康保障、建設健康環境、發展健康產業”為重點,推進健康中國建設,結合應對新冠疫情等重大公共衛生事件,推進新時代愛國衛生運動,構建了系統全面的大衛生大健康發展格局。從歷史的角度看,大衛生大健康模式對于中華民族從站起來、富起來到強起來,發揮著重要作用,是必須堅持的基本戰略。
大衛生大健康是應對健康風險因素多元化的科學方法。健康的影響因素多元化程度高、不確定性強、個體差異大,單一的醫療手段在維護人民群眾健康中的作用相對有限,需要通過更加有效的措施,維護人民群眾的健康。從健康影響因素的角度看,衛生健康服務系統可及性以及醫療服務技術所起的作用也相對有限,其他影響因素還包括基因遺傳、個人行為生活方式、工作和教育等社會生活條件、自然生活環境等,從行為生活方式等角度構建全方位健康風險防控機制,保證了健康中國戰略實施機制的科學性。從提高衛生健康系統運行效率的角度看,大衛生大健康格局更加強調預防的作用,利用最有效的健康干預機制,采用“預防為主”的策略,能顯著提升衛生健康資源的使用效率,具有很高的適用性和價值性,保證了健康中國戰略推進機制的高效性。綜合起來看,大衛生大健康模式抓住了主要矛盾和矛盾的主要方面,著眼于采取最有效和“最省錢省力省心”的辦法,全方位應對健康風險挑戰,是提高健康風險應對能力、提高衛生健康系統運行效率的有效機制。
大衛生大健康是應對重大公共衛生風險的有效機制。從新冠疫情防控的經驗看,我國采取大衛生大健康的應對機制,充分調動各個部門、各個行業的積極性,從海關防疫、交通防控、公共場所消毒、社區防控等,有效應對了百年未遇的重大傳染病,顯示出大衛生大健康模式在應對重大公共衛生風險中的巨大優勢,體現出中國特色社會主義制度的巨大優越性。在此過程中,充分提高人民群眾的積極性和主動性,引導人民群眾積極參與疫情防控,配合疫情防控,實現全民參與、全民接種,大大提高人群免疫力,最大限度保護了人民群眾免受重大疫情的沖擊和侵害,體現了大衛生大健康模式在應對重大公共衛生事件中的巨大作用,是中國共產黨堅持人民至上、生命至上的生動體現,也是堅持以人民為中心的發展思想的充分體現。
大衛生大健康是滿足人民健康愿望的時代需要。當前,人民群眾更加重視生命質量和健康水平,衛生健康服務需求呈現多樣化、個性化、差異化的特點,人民群眾對政府保障人民健康、提供基本醫療衛生服務和健康保健服務寄予更高期望。從衛生系統的基本職責和定位看,人民群眾對醫療服務質量和水平的關注程度日益提高,希望得到更高水平的醫療服務、心理健康服務、醫療保障服務、藥品供應服務,更加注重地區之間的醫療衛生服務水平的差異,跨區域流動現象較為明顯,需要采取更加有效的方式解決優質醫療衛生資源不充分、不平衡的問題。只有采取大衛生大健康模式,注重從全國層面、跨地區層面完善機制,才能實現衛生健康系統的公平發展,實現共同健康。從非衛生系統的職責和任務看,人民群眾對空氣污染、水污染、土壤污染、交通意外傷害等影響健康的環境因素關心關注程度日益增強,進一步強化相關部門對健康工作的重視程度,持續推進健康融入所有政策,充分調動各個部門的積極性,對于解決好影響人民群眾健康的問題至關重要。基于人民群眾的健康需求和期望,黨和政府強化大衛生大健康發展理念,充分體現了我們黨與時俱進的鮮明特征,堅持從客觀實際出發、堅持實事求是的重要品格。
大衛生大健康是發展新質生產力的重要內容。科技是人類對抗疾病的有力工具,人類戰勝重大疾病和疫情離不開科技進步。發展新質生產力的核心手段是推動科學技術創新,面向人民生命健康是我國科技創新的四大戰略方向之一。要充分調動科技創新機構對衛生健康問題的關注程度,努力解決人民群眾面臨的重大衛生健康問題,保障人民群眾具有較高的健康水平、智力水平、創新水平,為提高全社會的生產力水平奠定良好的基礎。要不斷提高科技創新機構對衛生健康科技創新的關注程度,提高健康科技創新投入。未來的科技創新,基于規模巨大的人口市場和衛生健康服務需求,生物醫藥是重要的突破口和增長點,是培育新質生產力的重要發展方向之一,必須引起足夠的重視,投入足夠的資源。
三、構建大衛生大健康格局的戰略路徑
構建大衛生大健康格局,是推動衛生健康事業高質量發展,建設健康中國的重要戰略安排。構建大衛生大健康格局,全方位護佑人民健康,需要進一步明確構建大衛生大健康格局的戰略路徑和落實機制,夯實國家富強和民族復興的健康根基。
堅持和加強黨的全面領導。習近平總書記指出,“推進健康中國建設,是我們黨對人民的鄭重承諾。各級黨委和政府要把這項重大民心工程擺上重要日程,強化責任擔當,狠抓推動落實”。堅持和加強黨的全面領導是做好衛生健康工作的根本保證。我們黨從成立之時起就把發展衛生健康事業、保障人民健康同爭取民族獨立、人民解放和國家富強、人民幸福的偉大目標緊緊聯系在一起。黨領導衛生健康事業的典型經驗表明,堅持走群眾路線,是我國衛生健康工作取得成功的關鍵和法寶。要充分調動各方面的積極性,依托雄厚的群眾基礎和有效的群眾動員機制,提高大衛生大健康格局的推進效率和實施效果,保證健康中國建設和現代化強國之路行穩致遠。要始終強調各級黨委和政府,特別是一把手的責任和作用,狠抓推動落實,建立健全黨委統一領導、黨政齊抓共管的工作格局,保證多部門協調和推動機制落實到位。推動建立“黨建+”工作模式,利用黨建和業務工作融合,促進各項業務工作協同推進,建立有效的信息溝通交流機制,形成多部門協調、同向發力的動力機制,將黨的領導貫徹落實到構建大衛生大健康格局的全過程。
堅持以人民健康為中心。《“健康中國2030”規劃綱要》提出,健康中國戰略的核心是“以人民健康為中心”。全心全意為人民服務是黨的根本宗旨,我國的衛生健康工作始終堅持“一切為了人民健康”的根本宗旨。推進大衛生大健康發展格局,堅持以人民為中心的發展理念,進一步強化衛生健康事業發展以及社會各個行業的基本價值觀,有利于在更加宏觀的層面、更加根本的角度,保證相關政策的協調一致,推進健康融入所有政策,從而最終實現健康中國建設的發展目標。大衛生大健康格局的突出特點是多部門協同,在以人民為中心的基本價值觀引導下,將維護人民健康作為所有部門制定政策的評判機制、問責追究機制,將有利于保證大衛生大健康發展格局的真正落實到位,避免出現部門利益凌駕于群眾利益、部門政策與基本價值觀沖突,實現可持續發展。
堅持全面提高服務能力。在看望參加全國政協十三屆四次會議的醫藥衛生界、教育界委員時,習近平總書記指出,要“堅持基本醫療衛生事業的公益性,聚焦影響人民健康的重大疾病和主要問題,加快實施健康中國行動,織牢國家公共衛生防護網,推動公立醫院高質量發展,為人民提供全方位全周期健康服務”。從衛生健康服務的內容和模式看,需要更加注重服務的全面性,提供包括健康教育和健康促進、預防、控制、診斷、治療、康復等全方位的健康服務,特別是針對全科、重癥、兒科、傳染病、老年科等弱勢短板,強化人力物力投入,做好頂層設計和規劃,保證系統服務能力的全面性,不斷完善整合衛生服務模式,強化醫聯體、醫共體建設,是提高衛生健康系統服務全面性的有效方法。從推進全面服務的落實機制看,不斷提高醫療服務機構的綜合服務能力,特別是高級別、高層次醫院的全面服務能力尤為重要,需要強化公立醫院在公共衛生服務、健康教育、健康促進、健康管理、傳染病防控等方面的作用。進一步提高衛生健康服務的公平性,增加優質醫療衛生資源,優化區域布局,開展遠程醫療、健康咨詢、疾病管理等線上服務,滿足人民群眾多層次醫療衛生服務需求。
堅持深化改革提高系統治理能力。全面深化醫藥衛生體制改革,推進衛生健康治理體系和治理能力現代化,是構建大衛生大健康格局的基本方法。要突破部門之間各自為政、分頭治理的弊端,提高衛生健康政策的系統性、協調性、一致性,形成“三醫協同”“全社會協同”的發展格局。堅持先立后破、不立不破的基本原則,用改革的辦法,解決大衛生大健康發展格局中面臨的突出問題,突破利益藩籬,打破條塊分割,形成有效的協同機制。進一步完善頂層治理機制建設,充分發揮各級黨委政府的統籌領導作用,更好地賦予公共衛生部門在健康風險評估等方面應用的權利和責任,醫療保障部門在支付激勵機制建設方面的作用,在健康融入所有政策的方針指引下,形成基于健康績效的利益分配機制、責任追究機制等,將以人民健康為中心的發展格局真正落實到位,惠及廣大人民群眾。
堅持個人是自己健康第一責任人。健康既是一種權利,也是一種責任。構建大衛生大健康發展格局的突出特點是充分發揮每個人的責任。要動員和依靠億萬人民積極性、主動性和創造性,創建共建共治共享的健康治理格局,推廣“每個人是自己健康的第一責任人”的觀念,提高社會全體對健康的重視程度,主動踐行健康文明的生活方式,全民健康才能取得最終的成功。引導人民群眾參與衛生健康治理,創造條件保障人民群眾在衛生健康治理中實現自我管理、自我服務、自我教育、自我監督,努力形成人人參與、人人盡責、人人受益的良好局面。不斷完善自我健康管理的推進機制,保證人民群眾在參與健康管理、健康治理的過程中,有所感、有所得,形成有效的激勵機制,在提高自身健康水平的同時,感受更多來自社會的認可和肯定,共同享有改革和發展治理的成果。
(作者:第十四屆全國政協委員、中國醫學科學院北京協和醫學院黨委書記)