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摘要】在西方國際關系范式下,信任是基于基督教一神論的自我-他者的區分:非我族類,其心必異。即便在西方世界內部,信任也需要契約的神圣化保證,歐盟就是由條約塑造而成,北約也是集體安全條約的產物。對非西方,契約是西方規范的普世化。這種西方-非西方的內外有別在“民主和平論”“文明沖突論”中表露無遺。在全球開放國際體系下,探索破解信任赤字之道,就要在“不得不的信任—可以選擇的信任—制度約束性的信任—命運與共的信任”四類信任中尋求正向積極因素,互尊互信、堅持正確義利觀、加強文明交流互鑒、破除“二元對立”,以全人類共同價值超越“分”的邏輯,最終構建命運與共的信任。
【關鍵詞】信任 信任赤字 人類命運共同體
【中圖分類號】D81 【文獻標識碼】A
【DOI】10.16619/j.cnki.rmltxsqy.2024.08.003
【作者簡介】王義桅,中國人民大學習近平新時代中國特色社會主義思想研究院副院長,當代政黨研究平臺研究員、國際關系學院教授,歐盟研究中心主任。研究方向為歐洲一體化與中歐關系、公共外交等。主要著作有《海殤?歐洲文明啟示錄》、《超越均勢:全球治理與大國合作》、《被神話的美國》、《超越國際關系:國際關系理論的文化解讀》等。
引言
信任是國際關系討論的核心問題之一。在西方語境下,國際關系被分為三種狀態:一是霍布斯狀態,國家間相互不信任;二是洛克狀態,同一種制度下有一定的信任;三是康德狀態,具有同一種觀念才能有信任。當今世界正處于百年未有之大變局,三種狀態并存,信任赤字普遍而嚴重——不僅西方-非西方信任赤字嚴重,西方內部也面臨新的信任赤字,以至于紛紛炒作“全球南方”概念。究其原因,基于基督教一神論的國際關系,信任是與信仰(faith)聯系在一起的,其中包含以下幾層意思:
belief:普通用詞,指單純從主觀上的相信,不注重這種相信是否有根據。
conviction:多指根據長期交往或實踐,對某人某事有了認識和了解后產生的信心和相信,側重其堅定性。
faith:語氣較強,強調完全相信;有時也可以僅憑感覺產生的相信。
trust:強調相信、信任的完全可靠。
confidence:指對某人某事有充分信心,斷定不會使人失望,因而給予信任。
credit:語氣最弱,強調以聲譽為信任的基礎。
在中文中,“信”和“任”是兩個詞??鬃友?ldquo;人而無信,不知其可也”,這是做人原則。委以重任強調“用人不疑,疑人不用”。國家間的信任則與國家屬性和國際體系密切相關。新中國成立時與15個社會主義國家建交,毛澤東同志形象地稱為“打掃干凈屋子再請客”:“我們這個國家,如果形象地把它比做一個家庭來講,它的屋內太臟了。材草垃圾、塵土、跳蚤、臭蟲、虱子什么都有。解放后,我們必須認真清理。我們的屋子,從內到外,從各個角落以至門窗縫里,把那些臟東西通通打掃一遍,好好加以整頓。等屋內打掃好,清潔、干凈、有了秩序,陳設好了,再請客人進來。我們真正的朋友可以早點進屋子來,也可以幫我們做點清理的工作,但別的客人得等一等,暫時還不能讓他們進門。”[1]隨著蘇聯變成修正社會主義、社會帝國主義,中蘇之間因國家屬性相同而產生的信任消失,中蘇關系惡化,中美關系正?;?,形成中美蘇大三角,此后蘇聯衰落并走向解體,改變了國際體系。
展望未來,中華民族偉大復興如何取信于國際社會?如何消除國際社會的信任赤字?要回答這些問題就必須探討國際社會的不信任之源,厘清全球信任赤字的理論邏輯和實踐邏輯,探索構建全球信任之道。
國際政治缺乏信任的根源
原因一:人性本惡的假定?;浇痰脑镎?,體現在人性層面就是人性本惡、權力本惡,于是以權力制衡權力成為一道黃金法則。人性的自私推演出國家利益的排他性,最終導致無政府狀態、自助國際體系。文藝復興、啟蒙運動推動人性從神性中解放出來,三十年戰爭又將國家性釋放,現代國際關系理念由此誕生。這就是現實主義國際關系理論的思維起點:人性本惡,故權力本惡;國內是三權分立、權力制衡,國際是民族國家林立、勢力均衡。人性的張揚導致國家性張揚,西方基督教內部是血腥拼殺,對外則是野蠻擴張、掠奪、殖民。這就催生了現實主義國際關系理論基本邏輯:以權力追求安全,以實力爭取利益。西方思維從原子單體的邏輯、二元主義到多極化,都是以自我為中心的,這就決定了西方熱衷于小多邊或一超主導的多邊。聯合國設計的是五大常任理事國,從維也納體系的大國平衡開始,很少有超過5個以上的國家能夠和諧相處。歐盟的口號是“多元一體”(unity in diversity),和中華民族的“多元一體”(harmony in diversity)形同實異。
原因二:近代國際關系的基因。一神論的宿命論和西方中心論的底色,塑造了西方國際關系以自我為中心、自以為是的文明形態。所謂“普世價值”就是基督教一神論的現代價值呈現,經過啟蒙運動而被西方世界包裝成了現代文明。宿命論催生出文明沖突論、歷史終結論,將文明的沖突性說成文明的沖突,秉持線性進化論,自以為是地動輒宣稱“歷史終結”。英國國王查爾斯在2023年圣誕節講話里引用耶穌的曠世名言“Do to others as you would have them do to you”(被西方奉為“the Golden Rule”,即金科玉律或黃金定律),“你們愿意人怎樣待你們,你們也要怎樣待人”(這句話出自圣經新約《路加福音》第六章第31節)。這與孔子“己所不欲勿施于人”是以對方的感受出發而非以自我為中心,境界迥異。正是因為以自我為中心,對“他者”顯然無信任可言。西方講的國際政治并非真正的世界政治。正如印度外交家K. M. 潘尼卡所言,“用亞洲人的觀點來看,1914年~1918年的第一次世界大戰是歐洲國際社會內的一場內戰”。故而,歐洲共同體并未進化出人類命運共同體,西方國際政治存在典型的同質性、排他性理論特質。費孝通先生在《鄉土中國》中寫道:“他們(即西方社會)常常由若干人組成一個個的團體。團體是有一定界限的,誰是團體里的人,誰是團體外的人,不能模糊,一定得分清楚。在團體里的人是一伙,對于團體的關系是相同的,如果同一團體中有組別或等級的分別,那也是事先規定的。”[2]
原因三:全球治理體系結構性不平等。當前,在全球治理中存在普遍的先發優勢、規則鎖定、路徑依賴現象,導致全球南方國家普遍對聯合國治理結構不滿。從英國脫歐、土耳其和塞爾維亞對加入歐盟的失望以及烏克蘭危機中,可以窺見西方設計的全球治理結構具有明顯的排他性。西方的多邊主義是美西方領導的秩序,其以聯盟體系為基準,搞價值觀排他性的安排,近年更是高喊“基于規則的國際秩序”,試圖在新的國際格局中以規則彌補實力上的不足。歐盟共同安全與外交政策高級代表博雷利去年參加聯大時抱怨“世界愈發多極化,但多邊性卻在減弱”——潛臺詞是中國擠壓了歐洲國際戰略空間,削弱了歐盟的影響力,且多極化未體現歐盟規范。中國堅持認為,世界只有一個體系,就是以聯合國為核心的國際體系;只有一個秩序,就是以國際法為基礎的國際秩序;只有一套規則,就是以《聯合國憲章》的宗旨和原則為基礎的國際關系基本準則。中國始終高舉多邊主義旗幟,踐行真正的多邊主義,堅持國際上的事由大家商量著辦、世界前途命運由各國共同掌握,堅決反對單邊主義、保護主義和霸凌行徑,堅決反對搞集團政治、小圈子等形形色色的“偽多邊主義”,推動全球治理體系朝著更加公正合理的方向發展。
一言以蔽之,在西方看來,國際關系還是西方內部的關系。面對非西方的崛起,西方世界炮制出“中國威脅論”“大國政治的悲劇”“修昔底德陷阱”等奇談怪論。可見,西方世界所謂國際關系無法容納非西方的崛起。自威斯特伐利亞體系形成以來,國際關系從西方內部的關系變成真正的國際關系,大國崛起從西方內部的循環變成西方-非西方的權力轉移。從殖民體系到后來的所謂全球化體系,莫不如此。現在為什么要搞逆全球化?因為西方無法主導全球化的進程,無法容納非西方尤其像中國那樣的非西方、非美國盟友、非一神論甚至非宗教信仰的國家快速發展。所以各種陷阱、悖論粉墨登場,這并非簡單的美國對中國的戰略打壓,而是國際體系的西方性無法承載中國的正常發展。
西方的歷史周期率造成的等級格局、對抗式不平等,就是過去舊的文明形態的多極化。相反,我們要強調一種平等的、內斂式的、和平的國際關系,平等有序的多極化,符合由內而外的法則:只有國內治理有方,才不會將麻煩轉嫁國外,產生負外部性。西方的國際關系是國內社會關系中競爭性的邏輯延伸,例如,歐盟最主要的法律就是競爭法,就是從原生的稀缺文明到近代擴張式的基督教文明,和全球化時代資本的擴張結合在一起,這必然導致沖突而無序的多極化。
全球信任的測評要素及層次
當今世界正處于百年未有之大變局,西方主導的國際體系逐步走向耗散開放,工商文明正走向數字-生態文明,二元對立的理念造成的信任缺失應讓位于承載新文明的理念。指望在同一種制度下,或者用同一種觀念來塑造洛克式的或者康德式的文化,越來越不可行。全球南方的崛起全面系統徹底地挑戰了“西方中心論”。所以,全球南方與西方的信任、西方內部的信任,都遭到了巨大的沖擊,其原因在于世界百年未有之大變局背景下的力量格局、體系格局、觀念格局均在變動。
一般認為,國際信任測評包含三個要素。一是成本和利益計算。在結成同盟的時候,為了讓對方不背叛,一國就需要保證對方也因結盟而得到足夠利益,并盡量提高背叛的成本。所以松散同盟中的國家互信程度會低于緊密同盟,例如,歐洲煤鋼共同體階段的歐洲國家間合作和互信程度,明顯低于當今歐盟成員國之間的合作和互信水平。二是意圖的認知。當一個國家難以揣摩他國的意圖,對他國存在誤解或偏見時,信任程度就會下降。制度的設立可以產生或加強信任,例如,簽訂軍控協議能夠緩解國家間的緊張關系,原因是協議讓兩國對對方未來的武器數量及種類變化有了一個基本的判斷,從而能夠提升雙方的互信程度。三是文化差異。文化背景和政治制度相似度越高的國家之間越容易產生信任,也越容易進行合作或結成同盟。以土耳其為例,土耳其迄今未能如愿加入歐盟,部分原因在于其文化背景與西歐各國差距過大。自奧斯曼帝國時期直到現在,土耳其長期被歐洲視為不同于自己的“他者”,被排除在歐洲文化圈之外。雖然土耳其也曾嘗試過歐洲化改革,但其國內根深蒂固的伊斯蘭文化傳統阻礙著歐盟對它的信任和接納。[3]
全球信任又分為以下四個層次。第一,“不得不”的信任(have to trust),即依附性的信任。這種信任常見于代理人對代理國,如美國盟友對美國。第二,可以選擇的信任(should trust),這種信任要靠共同利益紐帶維系。第三,制度約束性的信任(systematic trust),這種信任的拋棄信任成本比較高,一旦出現恃強凌弱的威懾行為,就很容易轉變為“不得不”的信任。第四,命運與共的信任(shared future trust)。(見圖1)
建立全球信任的理論邏輯
2024年5月3日,中國駐聯合國代表張軍大使在安理會建立信任促進持久和平公開辯論會上進行發言時說:“最容易破壞國與國政治互信的,是在國際關系中出爾反爾、言而無信,白紙黑字的協議文件視同兒戲,隨意背棄、掏空所作出的政治承諾。最容易損害安全互信的,是搞排他性的軍事集團,挑動地區緊張局勢,以犧牲別國安全為代價謀求自身絕對安全。最容易打擊經濟互信的,是搞脫鉤斷鏈、建‘小院高墻’,扭曲市場規則謀求技術壟斷,打壓別國發展進步。最容易導致人們對國際體系失去信任的,是漠視聯合國憲章權威,對國際法搞雙重標準和選擇性適用。”[4]如何構建持久、平等、包容的信任?習近平總書記指出:“人類是榮辱與共的命運共同體,重大危機面前沒有任何一個國家可以獨善其身,團結合作才是人間正道。”在這個充滿不確定因素的世界進行合作,最根本的條件是“重建信任”。2019年3月26日,習近平主席在中法全球治理論壇閉幕式上的講話中將信任視為“國際關系中最好的黏合劑”,提出“堅持互商互諒,破解信任赤字”。只有在信任的基礎上才能構建起命運與共的全球伙伴關系。[5]那么,國際關系中如何破解信任赤字從而建立信任呢?
第一,破解信任赤字,要以互尊互信為基礎,充分利用對話協商,堅持求同存異、聚同化異,通過坦誠深入的對話溝通,增進戰略互信,減少相互猜疑。當前,國際競爭摩擦呈上升之勢,地緣博弈色彩明顯加重,國際社會信任和合作受到侵蝕。面對國際貿易摩擦、國家政治互信不夠帶來的合作阻礙,國家之間要構建平等相待、互商互諒的伙伴關系,不搞唯我獨尊,不搞自我封閉,不搞強買強賣,不搞一家獨大或者贏者通吃。要堅持對話協商,凝聚共識,管控分歧,才能同舟共濟,構建起利益、命運共同體。“誠者,天之道也;思誠者,人之道也。”待人以誠,人亦以誠待我。人際關系如此,國際關系也不應例外。推進國際合作,政治互信是關鍵,唯有筑牢政治互信的堤壩,以誠相待,相互理解,良性互動,才能攜手書寫合作共贏美好篇章。
第二,破解信任赤字,要堅持正確義利觀,以義為先、義利兼顧,構建命運與共的全球伙伴關系。“國不以利為利,以義為利也。”在國際合作中,我們要注重“利”,更要注重“義”。只有以義為先、義利兼顧才能義利兼得,只有義利平衡才能義利共贏。堅持正確義利觀,就是要倡導國家不分大小、強弱、貧富一律平等,推動國際關系民主化,推動構建相互尊重、公平正義、合作共贏的新型國際關系。相反,遠離正確義利觀,恃強凌弱,不按《聯合國憲章》的宗旨和原則辦事,違反國際法和國際關系基本準則,所取之利非正道之利,無法贏得道義支持,也無法贏得世界人民的尊重。建設持久和平、普遍安全、共同繁榮、開放包容、清潔美麗的世界,破解信任赤字,增進互尊互信,必須堅持正確義利觀,并以此為價值導向推進合作共贏。此外,還要正確看待競爭,合作是主流,共贏是主旋律,即使有競爭,也應是良性競爭,是彼此信任、并肩前行的競爭。
第三,破解信任赤字,要加強不同文明交流對話,加深相互理解和彼此認同,讓各國人民相知相親、互信互敬。世界上有200多個國家和地區,不同國家有不同的歷史、國情,孕育了不同的文化、文明。“和羹之美,在于合異。”只有促進和而不同、兼收并蓄的文明交流對話,以文明交流超越文明隔閡、文明互鑒超越文明沖突、文明共存超越文明優越,才能增強互尊互信,加深相互理解和彼此認同,推動文明交流互鑒成為常態,成為彼此溝通、相知、理解的媒介。民心相知相通,文明交融綻放,也是增進政治互信的“助推器”。只有懂得彼此的文明,理解彼此的文化,文明交流互鑒進入各國民眾生活,才能讓各國人民相知相親、互信互敬,這正是破解信任赤字的根本,是構建人類命運共同體的堅實基礎。
第四,破解信任赤字,要破除“二元對立”的“分”的理念,確立和合共生的思維,以天人合一超越神-人契約。天與神、合與分,是導致中西方觀念分歧的關鍵。中文的“人”和西方的“human”不一樣。中文的人是和天相對的,西方的人是和神相對的。西方所謂自由首先是人從神那里解放出來——人文主義是政治現代化的起源,即所謂宗教革命;通過王權和神權的分工——“把愷撒的給愷撒,把耶穌的給耶穌”,取消“君權神授”;之后王權跟貴族(政府)又建立了一個契約,這就是《大憲章》,限制因為歐洲王室內部近親聯姻導致的昏庸國王胡作非為,然后政府和人之間又有社會契約,即:西方的自由就是人(信徒)、王權、政府、主權和人權的逐步分化。中華文明認為人與天之間不存在契約關系,更沒必要經歷天-神-王-貴族(政府)-人的分化,天底下有諸神(諸神相愛而非諸神混戰),主張敬鬼神而遠之,反對裝神弄鬼、無法無天,進而實現天人合一。中華優秀傳統文化的天人合一思想超越了人-神觀基礎上的近代政治文明。天與神孰重孰輕?西方的邏輯是神創造天,中國的邏輯是天下有神,神是天道在地上的折射,這是中西方信仰本質區別。正如《禮記·孔子閑居》所言“天無私覆,地無私載,日月無私照。奉斯三者以勞天下,此之謂三無私”,所以中國式現代化是全體人民的現代化。斯里蘭卡出土的鄭和布施碑上寫道:“天之所覆,地之所載,日月照臨,霜露所濡之處,人民老幼,皆欲遂其生業”。鄭和將明成祖敕書“強不凌弱,眾不暴寡,共享太平之福”傳至亞非,從未殖民一寸土地,成為今天共建“一帶一路”、實現共同現代化的寶貴精神財富。
破解全球信任赤字的實踐邏輯——以中歐互信為例
中歐互信的最大障礙在于歐盟對華錯誤定位,而這種錯誤定位則源于錯誤認知,體現的是中歐思維差異。中歐價值、規則、多邊主義敘事之爭的實質,正是造成中歐不信任的源泉。歐盟外交與安全事務高級代表兼歐洲委員會副主席何塞普·博雷利2023年秋在北京大學演講時稱,中歐分歧的根源在于價值觀的不同。“中國常說,每個社會都有自己的價值觀。我完全贊同這一觀點。但是,‘普世價值’難道不超越單個國家的價值觀嗎?‘普世價值’大于我們任何一方,也更為寶貴。”他解釋為什么稱中國是“制度性對手”時說:“在聯合國人權理事會上,中國試圖推行經濟和社會權利優先于政治權利和個人自由的理念。我們的觀點截然不同,認為所有權利都是平等和不可分割的。而經濟權力和政治權力是相容的。”[6]他聲稱,多邊主義和人權內涵“是不可分割的”,批評中國“挑肥揀瘦”支持多邊主義,將經濟社會權利置于政治價值之上。
博雷利的言論再次表明,歐盟的多邊主義是為捍衛其所謂“普世價值”,目標是提升歐盟的領導力。此前,針對多邊主義危機,博雷利強調,歐洲須采取三方面行動。一是繼續確認所謂普世原則和規則。一些國家打著多樣性的幌子推行修正主義。歐洲須在人權領域加大政治投入,包括應對新技術對人權構成的挑戰。二是團結志同道合的國家。首先要團結那些在地緣戰略層面擔心中美博弈的國家,在尚無明確多邊共識的領域提出共同方案,特別是在人工智能、網絡、信息安全和互聯網數據領域。以數據為例,當今世界存在三種數據觀:美國觀(盡可能弱化國際規則,交由市場監管)、中國觀(由政府主導監管)和歐洲觀(以所謂保護公民福祉為目的)。這場標準之戰剛剛打響,如果歐洲失去技術領先地位,將無法繼續主導規則制定。三是基于議題組建諸邊而非多邊聯盟,例如在世貿組織框架下所做的。
事實上,歐盟的多邊主義邏輯也是內政的延續。盡管歐盟一直宣稱秉持“多元一體”的原則,但其所謂“多元”是有限的、同質性的多元,其宣稱的多邊主義也是服務于推廣歐盟價值規范的、只承認西方共同價值的偽多邊主義。意大利國際事務研究所主任娜塔莉·托奇稱,歐盟的重要外交文件歷來強調多邊主義和基于規則的秩序存續,但實際上歐洲幾乎未對全球治理的消亡悲劇采取任何行動。隨著當前逆全球化趨勢凸顯,無論是綠色轉型還是經濟全球化都受到中美兩國博弈格局的影響,歐洲引以為豪的全球氣候外交、多邊合作、自由貿易等正陷入停滯。歐盟沒有發揮主動性,反而只是被動地因時就勢調整自身立場和理念。歐洲領導人不斷強調經濟安全勝過自由貿易的重要性,并悄悄地撤回對自由貿易的支持,不過是謊稱“去風險”而非“脫鉤”、“開放戰略自主”而非自給自足、“保護”而非“保護主義”的一套掩蓋說辭。歐洲領導人甚至也毫不掩飾對聯合國機制的漠視,許多成員國領導人選擇不出席近期的聯大會議。對歐安組織、二十國集團等跨越地緣政治分歧的多邊組織和機制,歐洲也呈現出更多的疑慮,而將時間精力更多放在自己所謂“志同道合”的小圈子里,如七國集團等。
同時,新一輪巴以沖突更赤裸裸戳穿了西方虛偽,“基于規則”事實上就是沒有規則。連西方媒體也承認,在評判俄羅斯和哈馬斯的相關行動時,除了指責政權性質以外,西方民眾同樣也會質疑“基于規則的秩序”的脆弱性。這種脆弱性其實是以美國為首的西方國家長期雙重標準,甚至帶頭破壞規則造成的。這也是非西方國家民眾對這一概念嗤之以鼻的重要原因。從另一個角度來說,“基于規則的秩序”是注定要在輿論場中遭到嘲笑的,因為它與現實政治的虛偽形成了鮮明對照。未來相當長一段時間,國際社會可能無法就公開施加于平民的暴力達成任何判斷共識甚至妥協。世界正在進入沒有秩序的時代,無論是否“基于規則”,無論各國民眾是否愿意。
此外,值得注意的是,歐盟27個成員國中有24個國家是北約成員國,即美國的盟友,這導致歐盟戰略自主性大打折扣,尤其在安全和軍事領域依賴美國,思維理念上常常想當然地將跨大西洋聯盟和北約作為最大的政治、軍事多邊主義,無法抗拒美國所謂自由國際秩序(liberal international order),將其聯合美國包裝為“基于規則的國際秩序”(rules-based international order)。其結果是,盡管歐盟也聲稱支持以聯合國為中心的國際體系和以國際法為核心的國際秩序,但其所謂多邊主義合法性卻往往只是自身規范或西方規范的延伸。
因此,歐盟多邊外交無法根本上擺脫“以自我為中心的多邊主義”窠臼,比如強調應對全球氣候變化的多邊合作,又單邊推行碳邊境稅,更受制于歐盟非獨立主權國家的尷尬。面對中國強勁的發展勢頭,歐盟也開始討論回歸“歐盟主權”“地緣政治歐盟委員會”等議題,強調不再“天真”,甚至將中國定位為兼具經濟競爭者、談判伙伴和“制度對手”的多重角色。同時,美國的分而治之、拉幫結派又干擾了歐盟的多邊主義初心。以上這些都是中歐多邊合作和中歐互信的重要障礙。
當今世界正經歷百年未有之大變局。實力不濟導致天然抵制單邊主義,雙邊主義又遇到戰略自主的牽扯,歐盟不得不拿起多邊主義武器。與歐盟所強調的多邊主義不同,中國強調多邊主義的核心價值觀是全人類共同價值,目標是構建人類命運共同體。我們要秉持人類命運共同體理念,堅守和平、發展、公平、正義、民主、自由的全人類共同價值,擺脫意識形態偏見,最大程度增強合作機制、理念、政策的開放性和包容性,共同維護世界和平穩定。中國的多邊主義理念背后,是“一多不分”的文化觀:“一”是目標,是靈魂,即人類命運共同體;“多”是形式,是手段,即天人合一。“一”與“多”不可分割、互相關系,這是一種關系特殊性與整體性的相融互通,是在人們一般價值、意愿和行為的不恰當性所造成的關系緊張狀態之中,產生的共享與和諧的自然動態。美國漢學家安樂哲教授指出:“印歐傳統講服從,講兩個世界,人的世界服從神的世界,是天人為二;中國講相系不分,講一個世界,講天人合一。”與西方“分”的哲學觀不同,“一多不分”的文化觀是表述中國傳統生生不息宇宙論的哲學術語,指的是天地萬物“一”與“多”的不可分割的相互關系。因此,中國倡導的多邊主義既堅持多邊主義的核心價值和基本原則,又立足世界格局變化,著眼應對全球性挑戰需要,在廣泛協商基礎上凝聚共識,改革和完善全球治理體系,是真正的多邊主義。
“以利交者,利窮則散;以權交者,權失則棄;以情交者,情斷則傷;唯以心相交,方成其久遠。”中國所倡導的源自中國天下無外的傳統哲學的多邊主義,旨在克服全球信任赤字,構建命運與共的全球伙伴關系,其價值依歸是人類命運共同體。我們要相信:中華文明這種超越一神論的信仰,以人民為中心、實事求是的文化哲學能給世界帶來超越“分”的邏輯從而構建人類文明新形態。
(本文系中國人民大學習近平新時代中國特色社會主義思想研究工程成果)
注釋
[1]《毛澤東外交文選》,北京:中央文獻出版社、世界知識出版社,1994年,第1頁。
[2]費孝通:《鄉土中國》,上海人民出版社,2006年,第24頁。
[3]尹繼武、林晨希:《“國際信任”多棱鏡》,《環球》,2021年第10期。
[4]《中國代表呼吁國際社會深化互信》,新華網,2023年5月4日。
[5]《國家主席習近平在巴黎同法國總統馬克龍一道出席中法全球治理論壇閉幕式》,《人民日報》,2019年3月27日,第1版。
[6]《歐盟外交與安全事務高級代表兼歐洲委員會副主席何塞普·博雷利在北京大學進行演講》,歐洲聯盟駐華代表團網站,2023年10月13日。
責 編∕韓 拓 美 編∕周群英
The Theoretical and Practical Logic of Bridging Trust Deficit
Wang Yiwei
Abstract: Trust is within "us" guaranteed by holy contract not "others" in the western IR paradigm. The European Union is been building on the treaties, so does NATO. Towards non-Western countries, contract is the universalization of the western norms. Such "west-non west" dichotomy is embedded in "theory of democracy peace" and "clash of civilizations". In globalization system, the tao of bridging trust deficit is to seek the positive force in four kinds of trust: have to trust, should trust, systematic trust, shared future trust, respect and trust each other, adhere to the correct concept of righteousness and interests, strengthen the exchange and mutual learning of civilizations, break the dualistic opposition, and surpass the logic of "division" with the common values of mankind, finally build a community with a shared future for mankind.
Keywords: trust, trust deficit, a community with a shared future for mankind