国产亚洲tv在线观看,精品国产污污免费网站Av,欧美日韩无砖专区一中文字,亚洲欧美日韩国产综合五月天

網站首頁 | 網站地圖

大國新村
首頁 > 中國品牌 > 品牌智庫 > 正文

充分競爭塑造新能源汽車優勢

隨著全球新一輪科技革命和產業變革蓬勃發展,電動化、網聯化、智能化成為汽車產業的發展潮流和趨勢。世界主要汽車大國紛紛加強戰略謀劃、強化政策支持,跨國汽車企業加大研發投入、完善產業布局,新能源汽車成為全球汽車產業轉型發展的主要方向和促進世界經濟持續增長的重要引擎。發展新能源汽車是我國從汽車大國邁向汽車強國的必由之路,我國新能源汽車發展正在駛入快車道。今年《政府工作報告》提出,鞏固擴大智能網聯新能源汽車等產業領先優勢。本期特邀專家圍繞相關問題進行研討。

市場化驅動新能源汽車加速跑

相較傳統汽車,新能源汽車有何優勢?從實現突破到領先世界,我國新能源汽車產業經歷了怎樣的發展歷程?

張永偉(中國電動汽車百人會副理事長兼秘書長):新能源汽車是指采用新型動力系統,完全或主要依靠新型能源驅動的汽車。與傳統汽車相比,新能源汽車節油環保優勢明顯,發展以電能為主要用能形式的新能源汽車產業,有利于逐步擺脫對石油的依賴、更好保障能源安全。據測算,如果到2030年我國新能源汽車保有量達1億輛,當年可節油1億噸左右。減排方面,在以火電為主的電力結構下,我國電動汽車使用環節產生的碳排放比燃油車降低約43%。如果到2035年我國發電量中非化石能源占比達65%,電動汽車使用環節產生的碳排放將減少約70%。

新能源汽車是柔性可調的儲能載體,不僅能提高綠電占終端能源消費比重,也可通過智能有序充電、雙向充放電等方式與電力系統有效互動,成為新型能源體系和新型電力系統的有力支撐。據測算,到2040年3億輛新能源汽車車載儲能容量將達200億千瓦時,相當于當前每天消費的總電量。未來新能源汽車將是一個強大的移動智能平臺,是把綠色能源、智能電網、新一代移動通信、未來出行連接在一起的節點,是推動技術進步、產業結構升級的重要力量。

經過10多年的發展,我國新能源汽車產業從小到大、從弱到強,成為引領全球汽車產業轉型升級的重要力量。新能源汽車產業蓬勃發展,經歷了以下幾個階段。

從上世紀90年代開始,進入基于科研攻關及示范運行的產業導入階段。其中“十五”期間,科技部啟動實施電動汽車重大科技專項,確立了“三縱三橫”研發布局。2009年,科技部等部委共同啟動“十城千輛節能與新能源汽車示范推廣應用工程”,計劃用3年左右的時間,每年發展10個城市,每個城市推出1000輛新能源汽車開展示范運行。2009年至2012年,25個示范城市率先在公交、出租、公務、環衛和郵政等公共服務領域進行推廣使用,截至2012年底,累計推廣2.7萬輛新能源汽車。2014年,習近平總書記在上海考察時指出,“發展新能源汽車是我國從汽車大國邁向汽車強國的必由之路”,為我國汽車工業發展指明了方向。一系列政策措施先后出臺,推動建立了結構完整、有機協同的產業體系。2015年,我國新能源汽車銷量突破33萬輛,成為全球最大的新能源汽車市場,銷量占汽車銷量比例首次超過1%。2017年新能源汽車銷量77.7萬輛,占汽車總銷量的2.69%。

2017年至2020年,我國新能源汽車產業加速市場化進程。通過進一步完善汽車投資項目管理、實施“雙積分”政策、加快關鍵核心技術創新等,推動新能源汽車產業發展。截至2020年底,新能源汽車累計產銷量超過500萬輛,并逐漸向私人消費與非限購區域滲透,市場化驅動特征更加明顯。

新時代以來,《汽車產業中長期發展規劃》《新能源汽車產業發展規劃(2021—2035年)》等政策文件先后出臺,推動全產業鏈加快突破核心技術卡點,我國新能源汽車在產銷規模、技術創新、產業鏈培育等方面均實現突破并領先世界。我國擁有全球最大的新能源汽車消費市場,2023年產銷量分別為958.7萬輛和949.5萬輛,產銷量占全球比重超60%,連續9年位居世界第一。截至2023年底,全國新能源汽車保有量為2041萬輛,占汽車保有量比重為6.1%。技術創新方面,在電池、電機、智能駕駛、智能座艙等關鍵領域實現突破。例如,大規模量產動力電池單體能量密度突破300瓦時/公斤,裝車的燃料電池電堆平均功率提高到100千瓦,純電動乘用車平均續航里程超460公里。從產業體系看,我國已建成涵蓋關鍵材料、動力電池、電機電控、整車及充電設施、制造裝備、回收利用等在內的完整產業鏈,基本具備了向海外延展的能力,動力電池企業海外規劃產能已超500吉瓦時。我國新能源汽車產業發展進入新階段,全面市場化發展、參與全球化競爭特征凸顯,需鞏固和擴大新能源汽車發展優勢,進一步優化產業布局。

新能源汽車是汽車產業轉型升級的主要方向,發展空間十分廣闊。從產業化、市場化到規模化、全球化,我國新能源汽車突飛猛進。2023年,比亞迪新能源汽車銷量創歷史新高,成為全球新能源汽車銷量最高的企業。隨著新能源汽車產業快速發展,我國動力電池產業在市場規模、技術水平及產業鏈完整度等方面取得顯著進步,進入世界第一梯隊,全球裝車量排名前十的企業中中國電池企業占6席,合計市場份額超60%。同時,新能源汽車走出國門,2023年出口120.3萬輛,同比增長77.6%,成為引領全球汽車產業轉型的重要力量。

關鍵核心技術突破提供有力支撐

技術創新是新能源汽車行業發展的重要驅動力,我國新能源汽車關鍵技術是如何取得突破性進展的?

吳松泉(中汽中心資深首席專家、中國汽車戰略與政策研究中心總工程師):新能源汽車是全球汽車產業轉型升級、綠色發展的主要方向,也是我國汽車產業高質量發展的戰略選擇。科技創新在新能源汽車發展過程中發揮了重要的支撐引領作用,經過多年攻關,我國已掌握新能源汽車整車制造、動力電池、驅動電機等關鍵核心技術,打通基礎材料、零部件、制造裝備、基礎設施及服務等關鍵環節,建成了全球領先的產業鏈供應鏈。頭部車企整車技術水平大幅提升,總體達到世界先進水平,中檔以上主流純電動乘用車車型續航里程普遍超600公里、行業平均百公里電耗下降至12千瓦時左右。“三電”技術保持全球領先,例如,動力電池不斷向高比能量、高性價比轉型,單體能量密度大幅提升、價格大幅下降,部分鋰離子電池系統能量密度超過200瓦時/公斤,單體能量密度360瓦時/公斤的半固態電池實現量產應用。燃料電池技術快速進步,已初步掌握氫燃料電池及其關鍵零部件、整車集成等核心技術。此外,激光雷達等智能零部件達到國際領先水平,AI大模型開始批量應用于智能座艙和智能駕駛,L2級及以上輔助駕駛功能裝車率超50%。

從新能源汽車技術創新歷程來看,有以下幾方面經驗。

一是加強頂層設計和前瞻布局,深入實施發展新能源汽車國家戰略。2009年國際電動化浪潮處于起步期,我國已開始關注新能源汽車、動力電池等領域發展。“十二五”期間,我國把新能源汽車列為戰略性新興產業之一,為產業快速發展打下堅實基礎。10多年來,堅持以純電驅動作為新能源汽車發展和汽車工業轉型的方向,先后出臺《節能與新能源汽車產業發展規劃(2012—2020年)》《新能源汽車產業發展規劃(2021—2035年)》,明確了頂層設計,強調技術創新,突破關鍵核心技術,并提出推廣應用目標。在國家戰略的指導下,2013年,國務院批復建立由工信部牽頭、多個相關部門參加的節能與新能源汽車產業發展部際聯席會議制度,強化組織領導和統籌協調,形成了有效的推進機制。央地協同構建全方位的政策體系,覆蓋研發、生產、銷售、使用等各環節,基本形成覆蓋車輛全生命周期的管理體系,為新能源汽車產業發展提供了有力支撐。

二是確立技術路線和“三縱三橫”研發布局,堅持并夯實純電動、插電式混動和燃料電池三大技術路徑。2001年,我國創造性地提出了“三縱三橫”研發布局,即以燃料電池汽車、混合動力汽車、純電動汽車三種整車技術為“三縱”,以多能源動力總成系統、驅動電機、動力電池三種關鍵技術為“三橫”,為新能源汽車產業發展搭建了強有力的“筋骨”。此后,一系列政策措施陸續出臺,央地協同給予多角度、多領域、多途徑支持。在此基礎上,新能源汽車產業不斷突破關鍵核心技術、構建產業技術創新體系、建設科技創新平臺,帶動產業技術水平快速提升。新能源汽車市場快速發展有力促進了技術研發及成果產業化應用,助力全產業鏈企業不斷創新突破。企業是創新的主體,隨著企業研發投入力度不斷加大,產業創新體系逐步健全,技術創新能力顯著提升。

三是超大規模市場優勢吸引了大量優質創新資源和經營主體,有力激發了產業創新活力。得益于需求多元、開放包容的市場,多技術路線同步推進,為新技術產業化并實現規模化應用提供了場景和持續迭代機會,也極大激發了新能源汽車領域創新創業創造活力,市場驅動、貫通融合、賦能共生、開放包容的產業創新生態基本形成。自主品牌車企堅持技術驅動、創新驅動、市場驅動,部分車企年研發投入超百億元,傳統車企積極向新能源、智能網聯轉型,來自互聯網、科技等領域的企業紛紛跨界造車,多個享譽海內外的造車新勢力企業嶄露頭角。一些國際知名汽車企業不斷加大在華投資,主要外資零部件企業設立生產和研發基地,推動我國配套產業鏈逐步完善、新能源汽車產業技術不斷進步。此外,電動化、網聯化、智能化融合發展,帶動了上下游產業投資和技術進步,在基礎材料、關鍵零部件、裝備、補能設施等產業鏈關鍵環節,涌現出一批優秀企業。

改革創新鑄就全球領先競爭力

我國新能源汽車產業國際化發展情況如何?取得了怎樣的成效?

安慶衡(中國汽車工業咨詢委員會主任):回顧我國汽車產業國際化發展歷程,可分為三個階段。2001年至2008年是以產品出口為主的探索期。2001年奇瑞首批10輛轎車出口敘利亞,開創了我國轎車批量出口的先河,此后汽車出口揚帆起航,2008年出口量68.1萬輛。2009年至2020年是拓展期,吉利收購沃爾沃汽車公司,國際化合作邁出重要一步。汽車出口快速增長,2012年汽車整車出口首次超100萬輛,并由產品出口轉向本地化生產,部分企業在海外構建銷售體系,設立研發中心和生產基地。2021年以后進入規模發展期,汽車產業國際化發展呈現新趨勢,新能源汽車成為拉動出口增長的重要力量。

發展新能源汽車是我國從汽車大國邁向汽車強國的必由之路,在這一戰略指引下,新能源汽車產業發展迅速。共建“一帶一路”倡議的提出,為我國與共建國家在各領域深化交流合作提供了廣闊空間。作為全球新能源汽車的主要生產國和消費市場,我國新能源汽車在滿足國內需求的同時,深受各國消費者認可,出口規模逐年提升。近年來,世界各國紛紛加大對新能源汽車及相關產業培育和發展的支持力度,持續優化政策體系和營商環境。抓住這一歷史機遇,我國加快推進新能源汽車產業國際化進程。

2018年,《外商投資準入特別管理措施(負面清單)2018年版》發布,明確放開專用車、新能源汽車外資股比限制。同年,汽車整車關稅降至15%,汽車零部件關稅降至6%。2020年,工信部修改《新能源汽車生產企業及產品準入管理規定》,進一步放寬準入門檻。《新能源汽車產業發展規劃(2021—2035年)》發布,對深化開放合作進行了部署。一系列改革舉措,激發了新能源汽車產業發展活力,不斷鑄就全球領先的競爭力。商務部等9部門聯合印發的《關于支持新能源汽車貿易合作健康發展的意見》,從提升國際化經營能力和水平、健全國際物流體系、加強金融支持、優化貿易促進活動、營造良好貿易環境、增強風險防范能力等6個方面提出18項政策措施,推動新能源汽車貿易合作向更高質量邁進。同時,各地也出臺相關政策解決車企出海的關鍵問題,例如,《深圳金融支持新能源汽車產業鏈高質量發展的意見》提出12條具體舉措,優化面向新能源汽車全產業鏈全生命周期的金融服務。

隨著一系列政策落地實施,車企也逐漸轉變發展模式,推動新能源汽車產業鏈出海。面對海外市場,不同車企會采取不同的出海模式,主要有三類:一是投資自建,需從零開始拓展市場,分為產品出口、市場培育、投資建廠、研發落地、產業鏈輸出5個階段,可根據企業自身情況選擇目標國并制定詳細方案,但對人才、經驗和運營等方面有較高要求,因此周期較長;二是與海外供應商和經銷商合作,幫助企業結合當地情況培育市場,可快速切入當地市場且準入資金門檻不高,但由于企業不掌握核心資源,較多依賴供應商和經銷商,一定程度上會降低盈利能力;三是海外并購,通過直接獲取技術、供應鏈、銷售渠道、品牌等資源切入海外市場,但在團隊、業務融合等方面也面臨諸多挑戰。

近年來,我國車企紛紛在海外投資建廠,發揮技術優勢,開啟多元合作,成為新能源汽車產業的一大亮點。例如,長安汽車成立東南亞事業部,并設立3家本地公司,搭建了本地化運營團隊;長城汽車APP覆蓋泰國85%的公共充電網絡,并推出G-Charge超級充電站,為當地電動汽車用戶提供更便捷的服務;上汽集團已在海外布局泰國、印尼、印度、巴基斯坦4座整車制造基地,2023年海外銷量達120.8萬輛,同比增長18.8%,連續8年蟬聯國內行業第一;寧德時代德國圖林根工廠正式啟動,將為寶馬、博世、戴姆勒等歐洲汽車制造商提供電池;國軒高科、蜂巢能源等電池企業先后在歐洲布局設廠投產等。

得益于技術領先優勢,新能源汽車在海外市場受到歡迎。經過多年發展,我國已建立涵蓋關鍵材料、動力電池、電機電控、整車、充電設施等在內的完整產業鏈,擁有基于自主創新的新能源汽車供應鏈體系,為國際化發展提供了有力支撐。面對各種機遇和挑戰,新能源汽車行業要繼續依托國內超大規模市場優勢,加快高端化、智能化、綠色化轉型。同時創新發展思路,與相關國家積極開展研發設計、貿易投資、標準法規等領域的交流與合作,推動產業合作由生產制造環節向技術研發、市場營銷等全鏈條延伸,加快融入全球價值鏈。

鍛造長板贏得更大發展空間

從全球范圍看,新能源汽車產業未來發展趨勢如何?保持持續性競爭優勢需從哪些方面著力?

王曉明(中國科學院科技戰略咨詢研究院產業科技創新研究部部長):2023年,全球新能源汽車銷量1465.3萬輛,其中中國新能源汽車銷量949.5萬輛,占全球銷量的64.8%。從滲透率來看,由于充電基礎設施配套建設和充電成本等問題,不同國家對新能源汽車的接受程度差異較大,全球范圍內提升新能源汽車滲透率受多重因素影響。

2023年3月,歐盟理事會批準一項法規,決定從2035年起禁售會導致碳排放的新的燃油轎車和小型客貨車。由于歐洲傳統車企向新能源汽車轉型過程中面臨研發投入大、利潤率低等問題,近期歐盟可能考慮調整或暫停燃油車禁令。歐美知名車企紛紛推遲電動汽車發展進程,德國梅賽德斯—奔馳調整新能源汽車發展戰略,下調了2030年產品規劃中的新能源汽車比例。福特汽車、通用汽車等多家歐美汽車企業也相繼宣布,由于近期歐美市場需求不及預期、企業利潤下滑,將推遲部分電動汽車產業相關投資計劃。綜合考慮全球主要汽車集團的電動化戰略和市場情況,新能源汽車發展大概率較預期放緩,同時,具有內燃機的插電式混合動力汽車占比將提升。插電式混合動力汽車具有舒適的駕駛體驗,同時可通過內燃機來彌補充電基礎設施不足的問題,還能實現優于傳統燃油車的超低油耗,可規模化替代傳統燃油車。因此,雖然歐洲推遲了電動化進程,但傳統燃油車向插電式混合動力汽車和純電動汽車過渡的總體趨勢不會改變。全球新能源汽車發展趨勢將會從傳統燃油車先過渡到插電式混合動力汽車,隨著充電基礎設施逐步完善,再過渡到純電動汽車。

我國是世界最大的新能源汽車生產國和消費國,近年來插電式混合動力汽車銷量在新能源汽車中的占比迅速提升,從2020年的18%提升至2023年的30%,預計2030年或超50%。我國新能源汽車產業進入加速發展的新階段,核心技術、產業配套均實現國際領先。隨著新一輪科技革命和產業革命帶來格局重塑,汽車工業迎來新的歷史機遇,要保持新能源汽車產業的持續性競爭優勢,贏得更大發展空間,需從以下幾方面著力。

一是順應行業發展趨勢,選擇合理的技術路線。從傳統燃油車向新能源汽車轉型過程中,插電式混合動力汽車與純電動汽車相比,對充電基礎設施的依賴度較低,與傳統燃油車相比油耗更低,有望成為未來增長速度最快的產品。通過應用超級混動技術,可以直接與國際汽車集團的燃油車同臺競爭。在純電動汽車方面,需持續關注動力電池成本控制、超快充技術、換電技術、固態電池技術等。

二是著力鍛造長板,提前布局智能網聯汽車產業。智能網聯汽車是汽車產業發展的戰略方向。近年來,我國高度重視智能網聯汽車技術創新和推廣應用,持續完善產業發展環境,一些地方相繼開放指定區域的道路測試和示范應用,一批搭載自動駕駛功能的智能網聯汽車產品開展大量研發測試驗證,部分產品已具備一定的量產應用條件。智能網聯汽車系統復雜、場景多元,需要實現人、車、路、云等多要素的融合交互,相關功能還處于快速發展、不斷迭代的階段。可考慮組建智能網聯汽車專利池,主導制定國際國內智能網聯汽車技術標準,將產品優勢升級為技術標準優勢,依托移動互聯網和電子信息產業基礎,吸引開發者、內容提供商、消費者共同構建高效融合的產業生態。

三是充分利用全球資源,優化供應鏈布局。我國新能源汽車產銷量連續9年位居全球第一,在海外市場受到歡迎。不過,目前產業鏈布局和市場主要集中在國內,參與國際競爭以出口為主。未來汽車產業全球化運營逐步轉向在海外投資建廠,這就需要對接目標國的供應鏈,或者帶本土供應鏈企業一同出海。相比整車出口,在海外投資建廠復雜度更高,需對目標國的產業基礎、法律法規等方面加深了解。建議根據企業需求,建立海外服務中心、汽車行業協會等組織,幫助企業解決經營中遇到的困難和問題。

[責任編輯:潘旺旺]

    1. <menu id="zcyhi"></menu>