一個國家走向現代化,選擇適合自身的現代化道路,既要遵循現代化一般規律,也要符合本國實際,具有本國特色。中國式現代化正是如此。它既有各國現代化的共同特征,也有基于自己國情的鮮明特色。普遍性寓于特殊性之中。如何通過深入分析中國式現代化的中國特色,揭示其蘊含的各國現代化共同特征呢?運用大歷史觀來展示中國式現代化的雙重屬性,是揭示其中國特色與各國現代化共同特征的一個途徑。
第一,中國式現代化是人口規模巨大的現代化。
這是由中國國情決定的中國特色。西方國家在現代化進程中,同樣遇到了人口問題,只是表現形式不同。這些國家在工業化和現代化起步階段,遇到的是城市和工業勞動力不足的問題。其解決的方式,一是兼并土地或幫助農民解除對土地的依附關系、解放農奴等;二是黑奴貿易;三是大規模使用機器生產和實行工廠制。對于第三種方式,馬克思有一段精彩的論述:“變得空虛了的單個機器工人的局部技巧,在科學面前,在巨大的自然力面前,在社會的群眾性勞動面前,作為微不足道的附屬品而消失了,科學、巨大的自然力、社會的群眾性勞動都體現在機器體系中,并同機器體系一道構成‘主人’的權力。”可見,在資本主義工業化和現代化發展中,是以犧牲工人階級和農民階級的利益為代價,來換取科學技術進步和生產力發展,以達到資本大幅度增值目的的。
人口眾多、一窮二白,是舊中國留下的歷史遺產。這使新中國的工業化和現代化從起步之日,就背上了沉重的人口包袱。但毛澤東和中國共產黨從歷史唯物主義看來,“世間一切事物中,人是第一個可寶貴的。在共產黨領導下,只要有了人,什么人間奇跡也可以造出來。我們是艾奇遜反革命理論的駁斥者,我們相信革命能改變一切,一個人口眾多、物產豐盛、生活優裕、文化昌盛的新中國,不要很久就可以到來,一切悲觀論調是完全沒有根據的”。這里體現出了現代化問題上兩種人口觀的對立。一種是消極的人口觀,把人口僅僅視作現代化的包袱;另一種是積極的人口觀,既承認人口多是一種挑戰,也看到組織起來的人民群眾具有不可低估的積極性和創造力,是由人力資源大國向人力資源強國邁進的現代化動力,并且可能形成具有競爭潛力的國際大市場,關鍵看如何運用好“人口規模巨大的現代化”這個寶貴資源。正如黨的二十大報告所指出的:“我國十四億多人口整體邁進現代化社會,規模超過現有發達國家人口的總和,艱巨性和復雜性前所未有,發展途徑和推進方式也必然具有自己的特點。”
第二,中國式現代化是全體人民共同富裕的現代化。
這既是符合中國國情和人民意愿的中國特色,也是社會主義的本質要求。鄧小平指出:“社會主義的本質,是解放生產力,發展生產力,消滅剝削,消除兩極分化,最終達到共同富裕。”現代化的一個最大成果,是社會資源的充分利用、社會財富的快速增長、綜合國力的迅速提升。而由此帶來的問題,便是這些現代化成果由誰來占有、由誰來分享。資本主義發展的歷史表明,資本主義現代化方式,只能解決前一個問題,這是由資本主義占有方式的不合理性和固有矛盾所決定的,他們不僅不能解決后一個問題,而且會使貧富懸殊問題日益擴大化,演變為不可逾越的社會鴻溝,最終還會使前一個問題畸形發展,遇到發展中“剪不斷,理還亂”的悖論。
社會主義現代化道路的選擇,就是針對資本主義現代化弊端提出的全新現代化方案。實踐證明,共同富裕這個構想在付諸實施過程中,必然會遇到這樣那樣的問題,甚至在一定時期群體之間、地區之間的貧富差距還會拉大,但是只要堅定不移走共同富裕的道路,采取維護人民根本利益和長遠利益的有效措施,建立有效的分配制度和就業、社會保障制度,“兩極分化”現象就完全可以避免。
同時,我們還要處理好效率與公平的關系、活力與秩序的關系,加快建立以權利公平、機會公平、規則公平為主要內容的社會公平保障體系,破除階層固化的體制機制障礙,暢通社會上升通道,切實防止輕視勞動、不勞而獲、一夜暴富、坐享其成、消極躺平等不良思想滋長蔓延,使中國式現代化既能創造出比資本主義現代化更高的效率,又能更有效地維護社會公平,更好實現效率與公平相兼顧、相促進、相統一,使中國式現代化實現活而不亂、活躍有序的動態平衡,攻克活力與秩序的關系這道現代化歷史進程中的世界性難題。
第三,中國式現代化是物質文明和精神文明相協調的現代化。
這同樣既是符合中國國情和人民意愿的中國特色,也是社會主義的根本要求,還是各國現代化的共同規律。
西方國家的資產階級革命成功后,在鞏固自身的政治統治后,同樣面臨著在全社會建立起維護自身統治和社會秩序的道德體系問題。經過幾百年的努力,西方國家終于在建立法治體系的同時,構建起以新教倫理、自由主義、個人主義為基礎的社會道德體系,并為這一道德體系提供了完整的人文社會科學體系作為學理支撐。這一整套人文社會科學體系和社會道德體系對于緩和階級矛盾和社會矛盾起到一定的作用,但并不能從根本上解決各種各樣的社會矛盾和社會問題。這一方面是因為社會道德體系等只能起“治標”的作用,對于由資本主義社會固有矛盾引發的深層社會問題無能為力;另一方面也是由于資本主義社會道德體系的虛偽性和階級局限性,在道德尺度和衡量標準上采取實用主義的雙重標準,在利與理、利與義的關系上采取極端個人主義價值取向,將個人利益凌駕于社會利益之上。
物質富足、精神富有是社會主義現代化的根本要求。物質貧困不是社會主義,精神貧乏也不是社會主義。馬克思主義是中國共產黨立黨立國之魂,是執政興國的根本指導思想。建設社會主義精神文明,在現代化進程中要始終堅持物質文明和精神文明相協調,“堅持馬克思主義在意識形態領域指導地位的根本制度,堅持為人民服務、為社會主義服務,堅持百花齊放、百家爭鳴,堅持創造性轉化、創新性發展,以社會主義核心價值觀為引領,發展社會主義先進文化,弘揚革命文化,傳承中華優秀傳統文化,滿足人民日益增長的精神文化需求,鞏固全黨全國各族人民團結奮斗的共同思想基礎,不斷提升國家文化軟實力和中華文化影響力”。
黨的二十大后,習近平總書記在文化傳承發展座談會上提出共同努力創造屬于我們這個時代的新文化,建設中華民族現代文明的文化新使命。這為在推進中國式現代化中更加自覺、更加主動地實現物質文明和精神文明協調發展指明了正確方向,也為廣大發展中國家在尋求非資本主義現代化道路中,弘揚本國文化傳統、堅守文化自信提供了中國經驗、中國方案。
第四,中國式現代化是人與自然和諧共生的現代化。
推進現代化,往往以自然環境的惡化、自然資源的破壞為代價。尤其是資本主義現代化方式,以資本最大限度地增值為目標,常常因目光短視而竭澤而漁。在這個問題上,習近平總書記對西方現代化走的“先污染、后治理”道路有過深刻的思考。他指出:“人類進入工業文明時代以來,傳統工業化迅猛發展,在創造巨大物質財富的同時也加速了對自然資源的攫取,打破了地球生態系統原有的循環和平衡,造成人與自然關系緊張……在人類200多年的現代化進程中,實現工業化的國家不超過30個、人口不超過10億人。在我們這個13億多人口的最大發展中國家推進生態文明建設,建成富強民主文明和諧美麗的社會主義現代化強國,其影響將是世界性的。”
隨著我國社會主要矛盾轉化為人民日益增長的美好生活需要和不平衡不充分的發展之間的矛盾,人民群眾對優美生態環境的需要已經成為這一矛盾的重要方面。人與自然是生命共同體。生態環境沒有替代品,用之不覺、失之難存。要在推進中國式現代化中,堅持人與自然和諧共生,堅持綠水青山就是金山銀山的綠色發展理念,堅持良好生態環境是最普惠的民生福祉,堅持構建山水林田湖草沙生命共同體,堅持用最嚴格制度、最嚴密法治保護生態環境,堅持共謀全球生態文明建設,堅定不移走生產發展、生活富裕、生態良好的文明發展道路,實現中華民族永續發展。
第五,中國式現代化是走和平發展道路的現代化。
西方資本主義的現代化對外走的是一條侵略擴張、殖民掠奪的道路,奉行的是“國強必霸”邏輯,給世界各國人民帶來了無窮的災難和痛苦的記憶。特別是在20世紀上半葉,爆發了兩次世界大戰,高科技被用于大規模戰爭,造成生靈涂炭,人類文明倒退了若干年。
中國近代史,是一部充滿災難、落后挨打的悲慘屈辱史,也是一部中華民族抵抗外來侵略、實現民族獨立的偉大斗爭史。歷經苦難的中國人民珍惜和平,絕不會將自己曾經遭受過的悲慘經歷強加給其他民族。中華民族的血液中沒有侵略他人、稱霸世界的基因,中國人民不接受“國強必霸”的邏輯,愿意同世界各國人民和睦相處、和諧發展、共謀和平、共護和平、共享和平。中國不走一些國家通過戰爭、殖民、掠奪等方式實現現代化的老路,那種損人利己、充滿血腥罪惡的老路給廣大發展中國家人民帶來深重苦難。中國在全面推進中國式現代化、實現中華民族偉大復興的進程中,堅定站在歷史正確的一邊、站在人類文明進步的一邊,高舉和平、發展、合作、共贏旗幟,在堅定維護世界和平與發展中謀求自身發展,又以自身發展更好地維護世界和平與發展。
總之,中國式現代化所包含的中國特色與各國現代化共同特征是密不可分、高度統一的。這種內在的高度統一,既源自現代化本身的雙重屬性,也源自中國特色社會主義在新時代取得的歷史性成就、發生的歷史性變革。(作者李捷,為清華大學馬克思主義學院特聘教授、博士生導師,中國史學會會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