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摘要】發展新質生產力需要堅持科技引領,突出創新性;堅持新發展理念,突出系統性;堅持效率優先,突出先進性。澄清認識誤區,因地制宜發展新質生產力,需要統籌產業發展,既求“新”也提“舊”;因地制宜,既要逐“新”也要務“實”;建立新型生產關系,既要抓發展也要抓改革。真抓實干,在科技創新、數字賦能、人才引育三個方面重點著力,需要提高創新能力,培育壯大新動能;加強數字賦能,助力塑造新優勢;厚植人才沃土,著力夯實新根基。
【關鍵詞】新質生產力 因地制宜 高質量發展 【中圖分類號】F124 【文獻標識碼】A
因地制宜發展新質生產力是打造發展新優勢、贏得發展主動權的必由之路,集中體現了我國高質量發展的新規律、新趨勢。2024年1月31日,習近平總書記在二十屆中共中央政治局第十一次集體學習時指出:“發展新質生產力是推動高質量發展的內在要求和重要著力點,必須繼續做好創新這篇大文章,推動新質生產力加快發展。”2024年3月5日,習近平總書記在參加十四屆全國人大二次會議江蘇代表團審議時指出:“要牢牢把握高質量發展這個首要任務,因地制宜發展新質生產力。”“發展新質生產力不是忽視、放棄傳統產業,要防止一哄而上、泡沫化,也不要搞一種模式。”習近平總書記關于新質生產力的系列重要論述,是對馬克思主義生產力理論的重要發展,為正確認識和加快發展新質生產力、全面推進中國式現代化建設提供了理論指導和行動指南。
發展新質生產力需要突出創新性、系統性和先進性
堅持科技引領,突出創新性。科技是第一生產力,在人類歷史上,每一次重大科技革命都會催生出新質態的生產力。因此,需要堅持科技創新,培育發展壯大新質生產力的原動力。當前,全球以大數據、人工智能、量子計算為代表的新一輪技術革命日新月異,世界主要經濟體紛紛制定高科技發展戰略,爭取率先取得革命性突破,開辟生產力發展新賽道,贏得國際競爭新優勢。我國高度重視科技創新,全社會研究與試驗發展(R&D)經費投入與國內生產總值之比達到2.64%,進入創新型國家行列,并在太空探索、深海技術、新能源汽車、鋰電池、晶硅光伏等領域取得技術領先優勢。但同時,美國構筑“小院高墻”,對我國的技術封鎖與遏制不斷升級,我國面臨的基礎研究、電子信息、航空航天、發光材料以及芯片等“卡脖子”技術問題亟待破解。發揮新型舉國體制優勢,加大科技創新力度,獲得更多原創性、顛覆性技術,邁進創新型國家前列,從而厚植高質量發展的技術基礎。強化科技創新引領,重點是推動戰略性新興產業融合集群發展,構建新一代信息技術、人工智能、生物技術、新能源、新材料、高端裝備、綠色環保等經濟增長新引擎。
堅持新發展理念,突出系統性。在新一代技術與數據要素的共同作用下,生產要素重塑蝶變,新業態、新模式、新動力不斷涌現,推動人類生產方式、生活方式、發展模式、社會運行和制度體系發生革命性變化。作為符合新發展理念的生產力,新質生產力的發展進程是創新、協調、綠色、開放、共享的有機統一,具有較強的系統性。創新是發展新質生產力起主導作用的核心要素。在原創性、顛覆性技術不斷涌現的基礎上,衍生出更多的新業態、新模式、新渠道,將創新成果轉化成強大的生產力。協調是新質生產力加速發展的內在要求。發展新質生產力的著力點在于科技、新興產業及生產領域,但又不僅限于此,還涉及傳統產業、教育、金融、社會管理、體制機制等更多維度,需要四面八方、上上下下齊心協力共同推動。綠色發展是高質量發展的底色,新質生產力本身就是綠色生產力。改革開放是我國的基本國策,高水平開放是實現高質量發展的必由之路,開放帶來更大范圍、更高水平的競爭與活力,有利于促進生產要素更高效率配置,關起門來是不可能發展新質生產力的。擴大高水平對外開放,對標國際高標準,推進制度型開放,在加速構建新發展格局中發展新質生產力。共享規定了新質生產力的目的和重要特征,滿足人民對美好生活的追求,是發展新質生產力的出發點。習近平總書記指出:“生產關系必須與生產力發展要求相適應。”發展新質生產力,需要進一步全面深化改革,破除區域之間的制度障礙,建設完善全國統一大市場,發揮超大規模國內市場優勢,保障各類先進優質生產要素順暢流動,促進科技創新收益最大化。健全各類生產要素參與收入分配的機制,調動各行各業勞動者主觀能動性,為加快發展新質生產力提供制度保障。
堅持效率優先,突出先進性。各國的資源稟賦、發展階段、社會制度和生產關系不同,生產要素配置存在差異,形成了質態和發展水平不同的生產力。新質生產力本質上是先進的,依靠創新驅動和生產要素的優化組合與質的躍升,依靠科技進步與數字賦能,在勞動者、勞動資料、勞動對象等投入基本不變的情況下,能夠大幅提高產出水平,推動經濟實現質的有效提升和量的合理增長。新質生產力的先進性體現為優質和高效,各種生產要素都是優質的,具有顯著的高科技、高質量特征。新質生產力以全要素生產率大幅提升作為核心標志,確保在與其他質態的生產力競爭中發展更快、優勢更大。鑒于生產資料的技術含量是決定生產力先進性的重要因素,需要抓住科技創新、設備改造升級這個關鍵環節,將人工智能、區塊鏈、大數據、物聯網技術廣泛融入生產資料,推動科技成果轉化,提高機器設備的先進水平,為發展新質生產力創造必要條件。
澄清認識誤區,因地制宜發展新質生產力
當前,有的地方對新質生產力存在一定的認識誤區,對其豐富內涵、本質特征、發展模式和動力源泉認識不夠清晰、把握不夠全面,從而在發展新質生產力的實踐中可能會出現一哄而上、盲目蠻干的現象。對此,有必要統一思想、澄清認識誤區,盡快處理好新興產業與傳統產業、統一標準與因地制宜、生產發展與制度改革之間的關系,避開誤區陷阱,少走彎路,加快形成符合各自特征發展特色的新質生產力。
統籌產業發展,既要求“新”也要提“舊”。新質生產力的特點是創新,將創新作為第一動力,激發生產要素活力,培養新型人才,使用新技術、新材料、新工具,構建新網絡、新平臺,形成發展新模式和新動力。新質生產力由技術革命性突破、生產要素創新性配置、產業深度轉型升級而催生。然而,革故鼎新,不僅包括技術和業態模式層面的創新,還包括管理和制度層面的創新,需要處理好新興產業與傳統產業之間的關系。新興產業和未來產業是創新驅動的產物,具有更高的技術門檻,是培育和發展新質生產力的主陣地,也是搶占未來競爭制高點和構建國家競爭新優勢的新賽道。同時也需要清醒地認識到,盡管我國是制造大國,擁有全球最完備、最齊全的工業門類,但是根據工業和信息化部發布的數據,目前我國戰略性新興產業增加值占國內生產總值比重僅約13%。推動傳統產業升級改造、提升傳統產業的競爭力,對我國穩就業、穩增長、穩外貿至關重要。因此,發展新質生產力,建設制造強國,不能忽視、放棄傳統產業,更不能簡單地“騰籠換鳥”“以新汰舊”,而是需要致力于提高勞動者、勞動對象和勞動資料等的品質和效能,加入和發展科技、管理、數據等先進優質生產要素,拓展傳統產業發展新質生產力的新路徑。通過科技創新賦能,強化傳統產業的高科技、高效能、高質量特征,使其發展成為新質生產力的重要載體。
因地制宜,既要逐“新”也要務“實”。縱觀歷史,四次科技革命帶來生產力發展動力和模式的巨大變化,在不同的歷史階段促進了生產力提質增效。實際上,生產力發展具有階段性和局限性,當下的生產力在歷史上幾乎都曾經是某種程度的“新質”生產力,發展新質生產力并沒有一個絕對的、固定的范式和標準。我國各省市人才、產業、資源稟賦優勢差異較大,區域發展不平衡,需要實事求是、因地制宜,把握好發展新質生產力的重點、路徑和節奏。京津冀、長三角、粵港澳大灣區、成渝地區雙城經濟圈經濟基礎雄厚、科研力量強大,創新條件和環境好,需要強化產教融合,促進科技、產業、金融良性循環,打造國際創新高地,突破關鍵核心技術,培育產業鏈龍頭企業,構建新興產業集群和新的增長極。其他地區需要充分發揮區位、資源稟賦和特色經濟優勢,準確把握好點與面、新與舊、穩與進的辯證關系,堅持穩中求進、以進促穩、先立后破的原則,綜合考慮人才、產業、資金、管理、制度環境等條件,找準發展新質生產力的主攻方向和突破口,集中力量推動生產要素優化組合,重點抓好傳統產業的升級改造工作。
建立新型生產關系,既要抓發展也要抓改革。發展是硬道理,當前存在的各種問題,需要通過發展來解決。牢牢抓住提高全要素生產率這個核心指標,激勵經濟主體各盡所能,找準自身發展新質生產力的方向和途徑,實現生產要素的創新性配置。根據歷史唯物主義基本原理,生產力決定生產關系,生產關系反作用于生產力。需要針對新質生產力的堵點和卡點,深化體制機制改革,科學制定和完善生產資料所有制度、分配制度、考核制度,建立符合新質生產力發展規律的新型生產關系,打通束縛新質生產力發展的堵點和卡點,為新質生產力的發展壯大服務,為鼓勵創新、促進科技成果轉化、優化生產要素組合的躍升營造良好制度環境。改革和完善生產關系的核心是處理好政府和市場的關系,既需要通過戰略規劃、產業政策、績效考核、標準體系等宏觀管理手段,充分發揮有為政府的積極作用,引導資源流向科技創新一線,克服市場失靈頑疾,壯大新質生產力發展的新動能;也需要充分發揮市場在資源配置中的決定性作用,加快建設高效規范、公平競爭、充分開放的全國統一大市場,尊重市場規律,推動生產要素按照市場供求關系定價,用市場手段實現資源和生產要素跨行業、跨區域、跨境優化配置,不斷提高全要素生產率。
真抓實干,在科技創新、數字賦能、人才引育三個方面重點著力
提高創新能力,培育壯大新動能。一方面,以科技創新主導新質生產力發展。習近平總書記指出:“科技創新能夠催生新產業、新模式、新動能,是發展新質生產力的核心要素。”創新是第一動力,自實施創新驅動發展戰略以來,我國科技創新取得了歷史性成就,2023年9月,世界知識產權組織發布的《2023年全球創新指數》報告顯示,我國是前30名中唯一的中等收入經濟體,排名第12位,在全球五大科技集群中占據三席,我國研發人員總量、研發經費投入、發明專利等都居世界前列,科技實力從量的積累邁向質的飛躍。但也要看到,我國科技創新存在大而不強的問題,制約新質生產力發展的科技瓶頸和短板仍然存在,集中表現為重大原創性成果缺乏、底層基礎技術和工藝能力不足等。抓住提高科技創新能力這個“牛鼻子”,站在全球科技創新前沿,開放包容,善用全球科技創新資源,加強國際科技交流合作,進一步深化原始創新和集成創新,努力創造更多“從0到1”的原創性成果。以前沿技術領域的顛覆式、突破式創新為導向,超前部署、全面開展前瞻性、先導性和探索性的前沿技術研究,大力支持產業應用研究,打好工業軟件、高端芯片等重點產業與戰略性新興產業領域的關鍵核心技術攻堅戰,統籌推進產業基礎再造工程和重大技術裝備攻關工程,推進綠色低碳技術創新與應用,協同構建產業科技創新體系和多元清潔能源供應體系,形成一批具有自主知識產權和規模化應用前景的科技成果,不斷提升制造業底層技術、關鍵核心技術自主供給能力和核心競爭力。積極發揮金融的“加速器”作用,引導創新要素向企業集聚,強化企業自主創新意識和能力,強化科技創新對產業轉型升級的驅動作用,推動更多科技成果轉化為現實生產力。
另一方面,加大體制創新力度, 護航新質生產力發展。深化科技體制改革,破除影響新質生產力發展的體制機制障礙,大幅提升全要素生產率。加快完善新型舉國體制,發揮我國集中力量辦大事的制度優勢與超大規模市場優勢,聚焦經濟建設和事關國家發展與安全的重大科技問題,集成政府和私人部門資源,建立共同攻克重大科技難題的組織模式和運行機制。在充分發揮國家戰略導向作用的同時,形成以企業為主體的創新生態系統。加大對基礎研究的財政支持力度,通過稅收優惠、支持設立科學基金等多種方式鼓勵社會資本加大對基礎研究的投入力度,健全支持原始創新的體制機制。優化科技資源配置,構建由國家實驗室、高水平科研院所、高校和創新型領軍企業高效協同的科技創新體系,促進產學研用深度融合,提升跨領域、跨學科協同攻關能力,同時加快推動產業鏈上下游、大中小企業融通創新,形成利益共享、風險共擔的合作機制。健全知識產權法律法規體系,擴大賦予科研人員職務科技成果所有權或長期使用權試點范圍和成果類型,激勵高等院校和科研機構轉化科技成果,為新質生產力的可持續發展提供技術支撐。
加強數字賦能,助力塑造新優勢。一方面,以數字賦能加快構建現代化產業體系。我國是全世界唯一擁有聯合國產業分類中全部工業門類的國家,220多種工業產品產量居世界首位。但是,我國產業科技含金量還不夠高,仍處在全球價值鏈中低端。加快經濟數字化轉型,通過數字賦能推動新質生產力發展,補齊產業發展短板弱項,加快高端化、智能化、綠色化發展進程,構建現代化產業體系,是我國贏得未來國際競爭力和形成領先優勢的關鍵。各地區、各部門、各行業需要立足自身特點和稟賦條件,找準發展新質生產力的方向和路徑,大力發展數字經濟,推動大數據、人工智能技術與新興產業、特色經濟的深度融合,前瞻性部署元宇宙、量子信息、腦機接口等未來產業,加速推進新技術新產品落地應用,厚植發展新優勢,形成各具特色、錯位發展的最優化產業布局。充分利用現代數字信息技術、人工智能技術等對傳統制造業進行全系統、全角度、全鏈條改造,重點發展智能制造、綠色制造,促進制造業數字化、智能化、綠色化發展,積極建設“數字工廠”“未來工廠”,拓展多元化應用場景,強鏈補鏈,推進數字產業鏈現代化,打造具有國際競爭力的數字產業集群,以強大的數據滲透和創新能力助推新質生產力加快發展。
另一方面,加快新型基礎設施建設和強化要素保障。發揮數字賦能的杠桿作用,前提是建設數量充足、功能強大的新型基礎設施。聚焦新一代信息技術產業等重點產業領域,大力推進以5G、工業互聯網為代表的新型基礎設施建設,協同布局算據、算力、算法,培育產業互聯網平臺,實現網絡貫通、萬物互聯,有效促進數據資源和數據要素高效流通,放大新型基礎設施乘數效應,切實提升數字生產力。數據要素是數字經濟深化發展的核心引擎,加快培育數據要素市場,建立健全數據安全、權利保護、跨境傳輸管理、交易流通、開放共享、安全認證等基礎制度和標準規范,加強統籌規劃打破數據壁壘,整合多類別數據交易平臺、多樣化數據交易模式,健全數據賦能的體制機制。需要將數據變成主要的生產要素,促進數據深度融入勞動資料和勞動對象,充分發揮其獨有的低邊際成本、強滲透性和融合性作用,推動傳統生產要素重新組合,為生產力發展模式、路徑和動力創新提供實現平臺和有效手段。
厚植人才沃土,著力夯實新根基。人才是第一資源,發展新質生產力首先需要打造強大的新型勞動者隊伍。加強科技創新人才的引育力度,完善人才培養、引進、使用、合理流動的工作機制,探索建立差異化、長周期、多元化的專業人才評價體系,面向全球引育院士、戰略科學家、院士后備人才等高端稀缺人才,打造一流科技領軍人才和創新團隊。優化高等學校學科設置和人才培養模式,以新質生產力對人才市場需求總量和結構的變化要求為目標導向,建立學科專業結構優化動態調整機制,打破路徑依賴和學科壁壘,探索培養學科交叉融合的復合型人才。根據戰略性新興產業和未來產業發展需要,推進現代信息技術與文理農醫等學科深度融合,同時深化高校、職業院校和企業之間的合作,打通科研創新、科技成果轉化、產業創新的“接口”,推進部分普通本科高校向應用型轉變,培養能夠熟練掌握先進生產資料的應用型人才。深化改革分配制度,健全要素參與收入分配機制,更好體現知識、技術、人才的市場價值。根據知識、技術、管理、資本和數據等生產要素的貢獻建立科學考核機制,充分體現人才是第一資源的價值,激發生產要素活力,促進生產要素的優化配置,為發展新質生產力筑牢人才基石。
(作者為中國人民大學長江經濟帶研究院院長,財金學院教授;中國人民大學長江經濟帶研究院助理研究員多玉琴對本文亦有貢獻)
責編/謝帥 美編/王夢雅
聲明:本文為人民論壇雜志社原創內容,任何單位或個人轉載請回復本微信號獲得授權,轉載時務必標明來源及作者,否則追究法律責任。