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深入學習貫徹黨的二十大精神·中國式現代化】
鑼鼓喧天、鼓樂齊鳴……3月11日,“龍騰泰山國泰民安”二月二龍抬頭泰山民俗文化節登泰山活動啟動。伴隨登山者的步伐,沿途24支舞龍隊伍進行舞龍表演,在鏗鏘有力的鑼鼓聲中“昂首擺尾”,禮迎全國游客登山攬岳。
登泰山、逛泰安老街、打卡泰山石敢當文化園……山東省泰安市正依托泰山這一“最大IP”,串珠成鏈,山城相融,吸引八方來客。近年來,泰安市立足地方資源稟賦,深耕人文沃土,推動優秀傳統文化創造性轉化、創新性發展,讓優秀傳統文化薪火相傳、深入人心,煥發出勃勃生機。
1.科技加持讓文物“活”起來“火”下去
前不久,由山東廣播電視臺和泰安市委、市政府聯合攝制的六集大型系列紀錄片《大泰山》再獲殊榮:入選“2023年度中國影響力十大紀錄片”。
“山莫大于泰山,史亦莫古于泰山。”泰山,是中國五岳之首,是首例世界文化與自然雙重遺產。《大泰山》以唯美的鏡頭呈現了泰山四季的氣象萬千,以生動的故事展現了泰山持續至今、無處不在的影響力,闡釋了泰山蘊含著中華民族生生不息、永續發展的文化基因,是中外文明交流互鑒的橋梁。
“《大泰山》可貴意義就在于,它讓觀眾從中找到屬于自己的精神家園,并收獲隨時迸發的勇氣,保持不斷向上的力量。”國家廣電總局廣播影視發展研究中心戰略研究所所長、中廣聯合會紀錄片委員會會長趙捷如是評價。
為厚植文化根基,泰安深入挖掘歷史文化精髓,出版發行了《泰山編年通史》《中華泰山文庫》《天下泰山》等一批有影響力的研究成果,推出《脈動泰山》《大汶口》等大型紀錄片,以及山東梆子《徂徠山花》等文藝作品,持續做好電影《挑山者》、梆子劇《泰山挑山工》、舞劇《挑山》等作品推廣,展現出了獨特的文化魅力。
如今,影視、動畫等“軟表達”使得傳統文化的形象更豐富、內涵更生動。泰安充分應用數字化手段、技術,激活古老而厚重的傳統文化,并成功培育新業態、創造營收增長點。
泰山景區創新實施“數字藏品”項目,精選出200余件產品素材,制定梯次開發規劃,策劃推出泰山石刻、泰山碑刻、泰山牌坊、泰山奇觀、泰山壁畫等7個系列數字藏品,用數字化方式呈現歷史文化,用科技手段讓文物“活”起來、“火”下去。“五岳獨尊”“風月無邊”“如意”“虎字石刻”四款具有代表性的泰山石刻景觀數字藏品,首期3.2萬份一經上線即“秒光”。
“數字藏品供不應求,印證了消費者對富有文化內涵的數字藏品的喜愛,也為泰山景區創造了一種新的文旅消費業態。”泰山景區管委會政策法規部部長王其勇說。
古今交融、虛實結合,在數字化的加持下,傳統文化變得“可親可近”“可感可知”,正被賦予新的勢能。
在國際文化大數據(泰山)產業城“圖像的故事”展廳,利用數字化科技從中華數千年傳承的壁畫、字畫、針織絲織作品、篆刻、雕刻藝術品等文化遺產中提取圖形要素,后經現代光影技術重新演繹,讓游客穿越時空幻境,沉浸式感受東方“智”美。目前,國際文化大數據(泰山)產業項目已完成5億字古籍數字化整理和8000多幅古圖文導入,儲備了1000多件可定制設計數字文創產品。
泰安市泰山區依托厚重的歷史文化,引導動漫文化企業開發具有自主知識產權的動漫產品,探索走出產業發展與文化傳承相結合的融合之路。雙語動漫數字產品《泰山之魅·非遺傳承》入選山東省對外交流與合作資料庫。108集動漫以中文配音和中英字幕的雙語模式,在風趣活潑地展示泰山非物質文化遺產的同時,也向全世界展示了博大精深的歷史文化。
2.文旅融合讓傳統文化綻放新光彩
2023年,泰山頻頻登上熱搜,“青春沒有售價,泰山就在腳下”……一個個話題吸引了全國各地的游客前來打卡;泰山景區接待進山游客862萬人次,比2019年增長106.4%,刷新歷史最高紀錄。
泰安依托泰山這個“最大IP”,吹響文旅“二次創業、再創輝煌”沖鋒號,做好“泰山+”“串珠成鏈”文章,泰安、泰山吸引力不斷增強。
剛剛過去的這個寒假,位于泰安市岱岳區的大汶口博物館迎來了假期研學熱潮,模擬考古、陶藝體驗等項目,讓孩子們在互動中了解大汶口文化。大汶口文化保護傳承中心(大汶口遺址管理中心)主任張保衛介紹,博物館借助圖文展示、場景復原、多媒體等手段,展示大汶口遺址的發掘成果和歷史價值,成為新晉網紅打卡地,去年接待游客逾6萬人次。
文與旅相伴,旅因文而興。泰山石敢當文化園、泰山東御道等新景點建成開放,泰山博物院、泰山·黃河—大汶河文化旅游生態廊道等項目加快推進,泰山登山道路照明安全工程順利實施,泰山新聞出版小鎮成為全國最大新聞出版產業集群,東平大宋不夜城、新泰吾悅廣場·平陽里步行街獲評省級夜間文化和旅游消費集聚區……一個又一個文旅項目讓文化以生動可感的方式呈現,泰安也因此被評為中國最具文旅投資價值城市、2023美麗中國首選旅游目的地。
非遺,是詮釋文化“兩創”的有效載體。
泰山腳下,李氏石壺制作及燒制技藝傳承人李士勇,將傳統的雕刻工藝與現代先進的燒制技術結合起來,將泰山木魚石茶壺手工雕刻完成后裝窯,通過近1000度的高溫燒制,制作出精美的泰山石壺。
“泰山石壺傳統的制作工藝、極強的藝術性深受市場青睞,我們這兒生產企業從十幾家發展到了40多家。”李士勇說。
“傳統文化只有與時俱進,走進大眾生活,才能擁有更長久的生命力。”泰安市文化和旅游局有關負責人說。泰安市充分挖掘地方特色非物質文化遺產,將非遺文化與產業振興相結合,建立市級傳統工藝振興目錄,評選扶持非遺工坊,通過提供政策扶持、培育傳承人、提供就業培訓等措施,積極探索推進非遺產業化道路,助力非遺小微企業向專、精、特、新方向發展。
同時,泰安還深入推進“山東手造·禮遇泰安”工程,依托現有泰山玉、泰山茶、桃木制品等優勢產業,培育產業龍頭,推動產業集群式發展。
3.惠民利民讓特色文化更有生命力傳播力
上妝、描眉、整理戲服道具,一會兒工夫,一支有趣的高蹺隊出現在眼前。隨著喧鬧的鑼鼓聲開場,來自泰安市寧陽縣磁窯鎮的高蹺隊隊員們身著色彩鮮艷的戲服閃亮登場。
在位于泰安市天頤湖旅游景區的2024春節山東鄉村文化旅游節(泰安)現場,演員們雙腿綁著1.2米高的特制木蹺,伴隨著鼓點在現場走動,不停變換著隊形,輪番上演拿手絕活兒,歡騰奔放、風趣詼諧的表演風格引得現場觀眾歡呼喝彩。
鄉村文化旅游節期間,泰安按照突出特色、區域集聚、精心宣推、全面開花的工作思路持續推進,共策劃精彩民俗、濃厚年味等12個系列50余項重點活動,充分展現泰安好品好物、美景美食、文化文藝、風情風貌,不斷掀起鄉村文化旅游熱潮。
“文化要有生命力、傳播力,就必須惠民利民,走進人民群眾,以活潑生動、群眾喜聞樂見的形式,服務和參與到群眾生產生活中來。”泰安市委書記、市人大常委會主任楊洪濤說。
去年以來,泰安在全市范圍內深入開展四季“村晚”活動,進一步豐富農村文化生活,助力鄉村文化振興,著力打響泰安特色文化活動品牌。泰安市在首屆小戲小劇節期間,舉辦了大汶河畔的非遺“村晚”,古戲臺上唱大戲,不斷豐富古鎮文化生態,激活大汶口旅游發展活力。群眾自編自導自演的節目占比三成有余,極大提升了群眾參與的積極性,讓文化活動融入群眾日常生活。桃花源里的“村晚”舉辦當晚,吸引游客5000余人。截至目前,泰安市共計開展四季“村晚”4000余場次,惠及群眾200余萬人次。其中,肥城市劉臺村入選全國春季“村晚”示范點,東平縣“漁家風情唱村晚傳承非遺促發展”成為山東省“四季村晚”典型案例。
“真有意思,這些東西我從沒見過。”1月25日,2024“龍躍齊魯過大年”非物質文化遺產沉浸式體驗展在泰安市文化館鄉村記憶博物館拉開帷幕,一位來自泰安市岳峰小學的學生指著留聲機、爆米花爐說。當天,近百名群眾走進博物館看展品、逛非遺、品民俗,展覽將傳統文化內容與現代科技手段有機結合,帶給游客尤其是中小學生游客獨特新穎的傳統文化體驗。
一個古老的臺架,一張雪白的幕布,一套用了50多年的泰山皮影,一個人的演出,一段段抑揚頓挫的唱詞,這就是國家級非物質文化遺產——泰山皮影。今年春運期間,泰山皮影戲代表性傳人、今年79歲的范正安受泰山火車站邀請,來到候車室,為候車的旅客們送上一臺臺充滿地方文化韻味的泰山皮影戲,這份額外的驚喜讓旅客們直呼“溫暖”“過癮”。
“泰山皮影主要是講泰山、說泰山,故事大多與泰山有關。”范正安說,國家重視傳統文化,作為非遺傳承人,更應該用皮影戲歌頌新時代,把泰山皮影戲一直傳承下去。
推動中華優秀傳統文化傳承發展
【專家視點】
文化關乎國本、國運。文化興則國運興,文化強則民族強。當前,實現中華民族偉大復興進入了不可逆轉的歷史進程,我們更加需要也更有能力以時代精神激活中華優秀傳統文化生命力,為民族復興提供強大文化支撐。
深刻領會傳承中華優秀傳統文化的重要意義。推動中華優秀傳統文化傳承發展是治國理政的重大議題。只有全面深入了解中華文明的歷史,才能更有效地推動中華優秀傳統文化創造性轉化、創新性發展,更有力地推進中國特色社會主義文化建設,建設中華民族現代文明。中華優秀傳統文化在建設中華民族現代文明中發揮著不可替代的重要作用。要不斷深化對文化建設的規律性認識,自覺傳承和弘揚中華優秀傳統文化,為建設中華民族現代文明作出更大貢獻。
黨的二十大報告強調“把馬克思主義基本原理同中國具體實際相結合、同中華優秀傳統文化相結合”,為我們準確把握中華傳統文化和中國智慧的基本內容、特色、優勢以及在歷史上的積極作用提供了遵循。“兩個結合”與文化“兩創”,體現了對中華優秀傳統文化的高度重視。要深刻把握“兩個結合”,加強頂層設計,深耕人文沃土,探索開辟中華優秀傳統文化創造性轉化、創新性發展新路徑,以守正創新、固本培元煥發中華文化時代光彩,推動優秀傳統文化不斷迸發新活力。要注重黨的創新理論研究傳播。堅持以馬克思主義中國化時代化最新成果為指導,深化馬克思主義理論研究和建設,推進馬克思主義中國化時代化,推動廣大黨員干部群眾增強中國特色社會主義道路自信、理論自信、制度自信、文化自信。
文化自信是更基礎、更廣泛、更深厚的自信,是一個國家、一個民族發展中最基本、最深沉、最持久的力量,是把我國建設成社會主義文化強國和實現中華民族偉大復興的內在要求。堅持中國特色社會主義文化發展道路,推進文化自立自強對于激發全民族文化創新創造活力,建設社會主義文化強國具有深遠的意義。要注重深化中華優秀傳統文化的傳承弘揚闡釋。中華優秀傳統文化是中華民族的文化根脈。必須堅守中華文化立場,賡續中華文脈,建設中華民族共同精神家園,在強國建設、民族復興的新征程上,繼續推動文化繁榮,建設文化強國,建設中華民族現代文明。
(作者:叢炳登,系山東省習近平新時代中國特色社會主義思想研究中心特約研究員、山東社會科學院特聘研究員)
泰山皮影戲 一唱就是一輩子
講述人:國家級非物質文化遺產泰山皮影戲傳承人 范正安
【一線講述】
“一口道盡千古事,雙手揮舞百萬兵。”一個人、一塊白布、一張長桌、一束燈光、幾張精心雕刻的皮影、一堆樂器,演繹出人生的喜樂悲愁,這就是泰山皮影戲的真實寫照。
泰山皮影戲距今已有600多年的歷史,其演出劇目極為豐富,尤以《泰山石敢當》系列劇最為著名。
我從八歲開始學藝,十三歲拜師,至今已表演泰山皮影戲近七十載。
作為泰山皮影戲的傳承人,我深知責任重大,這些年里,始終堅守著自己的初心和夢想,一個人一臺戲,一唱就是一輩子。
在廣泛吸收西河大鼓等表演技藝基礎上,我獨創出一種能夠同時操縱、演唱和伴奏的皮影戲表演技藝,手腳并用,同時操縱镲、鼓、木魚、呱嗒板、漁鼓、墜琴等八種樂器和各種影人,自己邊唱邊演,一刻都不得閑。
雖然我已79歲,但仍堅持在劇場為觀眾獻上一場又一場精彩演出。每次準備停當、登上舞臺,就一定要使出全身的力氣演好全場,吸引更多觀眾喜歡泰山皮影,讓這項民間藝術永遠傳下去。
泰山皮影戲被評為國家級非物質文化遺產項目后,我借著這場“春風”,開門收徒,帶領家人、徒弟成立了泰山皮影藝術研究院,一邊做學術研究,一邊開拓皮影戲市場。
在堅守傳承的同時,我也注重創新,自己編曲目、制作皮影、表演。我不僅表演傳統經典精品戲《蛙鶴龜》、老戲新編爆笑戲《武松打虎新傳》,而且還編寫了許多反映農民致富、鄉村振興等內容的新戲。
如今,泰山皮影藝術研究院中有很多剛畢業的大學生,他們研發新產品和新劇目,承接皮影肖像定制服務,還接受個人、企業專門劇目定制,泰山皮影戲在這里以文化產業化的模式傳承發揚。孩子們也可以到這里來全方位體驗泰山皮影的設計、制作和表演,充分感受其魅力。
多年來,我一直致力于弘揚傳統文化,做好文化傳承。在市里有關部門支持下,泰山皮影戲已進入泰安小學課堂,現在泰安市有3000多名孩子在學習泰山皮影戲。(記者趙秋麗、馮帆采訪整理)