3月22日是世界水日。“以水促和平”是今年世界水日的主題。據聯合國教科文組織22日代表聯合國水機制發布的《2024年聯合國世界水資源開發報告》,時至今日,全球仍有22億人無法享有安全管理的飲用水服務,35億人缺乏安全管理的衛生設施。聯合國呼吁各國民眾加強團結,共同保護和節約水資源。近年來,新加坡、阿爾及利亞、西班牙等國著力提高水資源利用效率、增加水源供給渠道、強化民眾節水意識,取得了一定成效。
新加坡——
開發再生水源
完善政策體系
池內水清見底,錦鯉歡快暢游,波浪形屋頂與曲線形池壁相映成趣……這是新加坡勿洛新生水廠訪客中心的情景。訪客中心展廳里,世界各地保護和利用水資源的圖片掛滿墻面;玻璃地板下流水潺潺,由生活污水凈化而來的再生水緩緩流過。
展廳建在24小時連續運轉的水廠之上。生活污水通過位于地下數十米、直徑3.3米隧道涵洞里的管道,源源不斷流入水廠,以每天數十萬噸的速度進行處理后,再送往不同區域,成為工業用水的重要來源。據統計,目前新加坡全國用水量中,再生水占比超過30%,到2060年這一比例將提高至55%。
新加坡自上世紀60年代開始尋求供水來源多元化,進口原水、雨水采集、海水淡化和再生水被稱為四大“水龍頭”。2003年,新加坡建設了勿洛和克蘭芝兩座新生水廠,采用過濾、反向滲透技術和紫外線輻射消毒等一系列步驟凈化污水。這些再生水不含礦物質,主要用于制冷、清洗等工業用途。隨著處理技術日益完善,近年來也有一部分再生水被融進自來水,比例雖不足5%,但有益于擴大飲用水來源。
新加坡目前共有5座新生水廠,其中兩座位于樟宜。樟宜的第三座新生水廠將于今年二季度動工,預計2026年啟用,屆時每天可提供約19萬噸再生水,相當于新加坡目前日用水量的11%。此外,克蘭芝新生水廠新址也已選定,預計2027年開工建設,2035年投入運營。
經過幾十年的發展,新加坡逐漸形成完整的水供應政策體系:整合與水有關的行政部門,由公共事業局統籌水資源與水環境,既負責供水也負責污水處理回收、洪水處置,管理效率得到提高;構建更加完善的環境法律體系,大到水資源管理、水污染防治,小到節水龍頭、節水馬桶,都有具體詳盡的規范;將水資源管理與土地規劃相結合,便于集水區管理;嚴格實施階梯水費、節水減免稅、超標排污罰款等。
新加坡副總理兼財政部長黃循財表示,因人口增長和經濟發展需求,新加坡用水量預計未來30年將翻倍,由于雨水采集和進口原水的供應量有限,再生水和淡化海水的重要性日益凸顯。
阿爾及利亞——
促進海水淡化
保障供水安全
湛藍的海面上矗立著一座巨大的圓形存儲裝置,咸澀的海水經過一道道工序后轉化為淡水,沿著管道輸送至千家萬戶。位于阿爾及利亞西北部奧蘭地區的馬格塔海水淡化廠,每天生產約50萬噸飲用水,供應該國第二大城市奧蘭及周邊省市。
位于北非地區的阿爾及利亞淡水資源供應緊張且分布不均,該國將淡化海水作為解決水資源供應緊張的重要手段。為加快海水淡化廠建設,阿爾及利亞2021年制定了國家水資源戰略,力爭通過提升海水淡化技術來滿足居民飲用水需求。阿爾及利亞公共工程、水利和基礎設施部部長拉赫達爾·洛克魯克表示,阿爾及利亞一直重視開發非傳統水源和保護傳統水源,以實現可持續發展和國家的水安全。
目前,阿爾及利亞已建成并運營23座海水淡化廠,日總產能達到150萬噸。一些新的海水淡化項目也在實施之中,預計到今年年底將有5個新建海水淡化廠投入運行。屆時,該國海水淡化日總產能將達到370萬噸,可滿足42%的飲用水需求。洛克魯克介紹,到2030年,阿爾及利亞還將有6座海水淡化廠投入使用,淡化海水在總用水需求中的占比將提高至60%。
奧蘭30萬噸海水淡化項目是阿爾及利亞保障國家水資源安全的重點項目之一,設計日產能為30萬噸。該項目由中國中化集團下屬杭州水處理有限公司承建,是中國企業在該國建設的第一個大型海水淡化項目。項目預計將于今年年底調試出水,將使200萬以上人口受益。
“這一項目的實施將提升阿爾及利亞淡水供應能力,極大緩解西北地區水資源短缺問題,促進水資源高效利用,為當地經濟社會發展提供助力。”奧蘭30萬噸海水淡化項目總監陳鑫對本報記者表示。
西班牙——
加強節約用水
嚴懲浪費行為
受極端干旱天氣影響,西班牙加泰羅尼亞地區的巴塞羅那和其他201個市鎮在今年2月宣布進入干旱緊急狀態,超過600萬民眾受到波及。在該地區的圣胡利安—德拉米斯,市議會發起了“少用一升就多一升”的活動,促進水資源的節約利用。
西班牙國家氣象局統計數據顯示,西班牙加泰羅尼亞等地區的干旱狀況已持續3年。該地區相關負責人表示,干旱不僅嚴重影響農業生產,還給人們的日常生活帶來困擾。
為緩解水資源緊張,西班牙采取一系列行動節約用水,并嚴懲浪費水資源行為。加泰羅尼亞大部分地區在2022年要求農業部門將用水量減少25%,將畜牧業用水量減少10%,將工業用水量減少5%。此外,居民每周澆灌住所草坪或花園的次數不得超過兩次,不能使用自來水清洗車輛、為庭院游泳池注水等。
近期,該地區進一步收緊節水令,根據干旱程度削減農業和工業用水量。若居民“嚴重違反用水規定”,可能被處以最高3000歐元的罰款;如違反規定洗車、灌溉花園以及為游泳池注水,則面臨最高50歐元的罰款。目前巴塞羅那市政府已向用水過量的家庭發出了2.4萬封警告信,要求其規范用水行為,否則將面臨處罰。
去年初,西班牙公布第三期水文計劃,發布超過6500項措施,投資額達228.44億歐元,通過灌溉現代化和水循環數字化等舉措,促進更高效地利用有限的水資源。西班牙生態部門通過媒體和社交網絡開展節水宣傳活動,呼吁民眾承擔起節水責任,將節水意識貫穿于日常生活中。
(本報曼谷、阿爾及爾、馬德里3月24日電)