作者:張西平(北京外國語大學教授)
2023年11月,習近平總書記向世界中國學大會·上海論壇致賀信指出:“中國學是歷史中國之學,也是當代中國之學”“溯歷史的源頭才能理解現實的世界,循文化的根基才能辨識當今的中國,有文明的互鑒才能實現共同的進步”。習近平總書記的重要論述,為推進世界中國學研究提供了科學方法,為用歷史眼光讀懂中國、推動文明交流互鑒指明了努力方向。
研究世界中國學,重在不斷深化對中華文明綿延發展的規律性認識,以全球視野形成對中華文明和中國道路的整體性觀照,為推動中外文明交流互鑒、繁榮世界文明百花園注入思想和文化力量。中華文明是世界上唯一綿延不斷且以國家形態發展至今的偉大文明,在同世界其他文明的交流互鑒中不斷豐富發展,賦予了中國式現代化以深厚底蘊。歷史是現實的源頭,當代中國是歷史中國的延續和發展。用歷史眼光認識和理解歷史中國與當代中國的關系,在人類文明發展的長河中理解中華文明和中國式現代化,這無疑是深化和拓展世界中國學研究的重要路徑。
歷史中國為當代中國發展進步提供了深厚文化底蘊和鮮明文明標識。輝煌燦爛的中華優秀傳統文化,為中華民族繁衍生息提供了融入血脈的文化根基,構筑起中華民族共有精神家園,深刻影響著當代中國發展進步的方方面面。天下為公、天下大同的社會理想,民為邦本、為政以德的治理思想,九州共貫、多元一體的大一統傳統……都在當代中國得到創造性轉化、創新性發展,在中國式現代化的理論和實踐中得到彰顯。自古以來,中華文明就以開放包容聞名于世,在交流互鑒中吸收借鑒其他文明有益成果,以此推動自身的不斷豐富、發展和躍升。比如,佛教傳入中國后,經本土化改造逐漸發展成為中華文化的重要組成部分。正是中華文明的包容性,從根本上決定了中華民族交往交流交融的歷史取向,決定了中國各宗教信仰多元并存的和諧格局,決定了中華文化對世界文明兼收并蓄的開放胸懷。這種包容性特征,在中國式現代化實踐中,在構建人類命運共同體理念中都得到發揚光大。
深化世界中國學研究,一項重要任務在于增進國際社會對歷史中國和當代中國的了解,為推動中外文明交流互鑒提供研究范式和學理支撐。研究和認識中國,歷史和現實都要看。因為歷史中國和當代中國一脈相承、不可割裂,脫離了中國的歷史,脫離了中國的文化,脫離了中國人的精神世界,脫離了當代中國的深刻變革,正確認識中國就無從談起。這種整體的、歷史的研究思路和方法,對于深化世界中國學研究是十分緊要的,也得到了國際學術界的普遍認可,但又恰恰是一些學者特別是國外學者所忽視和欠缺的。比如,國外一些學者,往往習慣于套用西方政治學中的“民族國家”概念范疇來研究中國的歷史和實際,因而就難以形成對中國統一多民族國家歷史和現實的全面、準確認知。一些從事當代中國研究的外國學者習慣于機械照搬西方標準研究中國問題,憑借單一方面的數字指標來評價中國發展全貌。這樣的研究難免以偏概全,脫離中國實際,其論據、論點往往站不住,總是被實踐證偽,自然也就難以得到學界公認。
無論中國學者還是外國學者,無論從事歷史中國研究還是進行當代中國研究,在深化世界中國學研究中,都應以歷史中國和當代中國的歷史傳承性和內在統一性為基點,脫離歷史看中國或者脫離實際看中國的做法都是不可取的。只有從歷史長河、時代大潮、全球風云中讀懂歷史中國和當代中國,在人類文明長河中認識和理解中華文明的獨特價值,在世界現代化進程中研究和把握中國式現代化產生和發展的文化根基、歷史必然和世界意義,才能得出經得起檢驗、被學界認可的研究成果,才能形成正確的中國觀,當好溝通中外文明的使者,為推動文明交流互鑒作出貢獻。