從線下到線上,從實體到虛擬,從生產生活到國家治理,日新月異的數字技術發展成果處處可見、人人可及、時時可感,人類社會正在信息革命的時代浪潮中加速向網絡化、智能化的數字生活大步前行。習近平總書記指出:“要提高全民全社會數字素養和技能,夯實我國數字經濟發展社會基礎。”新征程上,要深入貫徹落實習近平總書記重要論述精神,順應數字經濟時代全面開啟、數字社會建設步伐不斷加快的時代潮流,不斷提高全民數字素養與技能,讓廣大人民群眾共享數字紅利。
數字素養與技能內涵廣泛,主要是指人們在數字時代學習工作生活需要具備的信息獲取和處理能力、數字交流能力、數字內容創造能力、數字安全意識、數字化問題解決能力等一系列素養和技能。當前,全民數字素養與技能日益成為國際競爭力和軟實力的重要指標之一。全球主要國家和地區都把提升國民數字素養與技能作為謀求競爭新優勢的戰略方向,紛紛出臺戰略規劃,開展面向國民的數字技能培訓,提升人口整體素質水平。新時代以來,我國群體間數字鴻溝不斷縮小,數字無障礙環境建設穩步推進,復合型數字人才建設取得較大成效,全民數字素養與技能的提升為數字中國、人才強國建設提供了有力支撐。面向未來,要堅持以習近平新時代中國特色社會主義思想為指導,以助力提高人口整體素質、服務現代化產業體系建設、促進全體人民共同富裕為目標,推動全民數字素養與技能提升行動取得新成效,以人口高質量發展支撐中國式現代化。
豐富數字資源供給。提高全民數字素養與技能,要圍繞人民群眾的生活場景不斷豐富智能產品和服務供給。一是優化完善數字資源獲取渠道。加快千兆光網、5G網絡、IPv6等基礎設施建設,不斷拓展網絡覆蓋范圍、提升網絡質量,提高數字設施和智能產品服務能力。二是豐富數字素養與技能教育培訓資源。圍繞數字生活、工作、學習、創新等需求,運用視頻、動畫、虛擬現實、直播等載體形式,豐富數字素養與技能教育培訓資源,并支持各地區各行業制定培訓方案,統籌規劃、差異設計培訓內容,鼓勵向社會提供優質免費的線上學習服務。推動大中小學校、專業培訓機構、出版社等積極開放教育培訓資源,共享優質數字技能教學案例,推動數字技能教育資源均衡配置。三是推動數字資源開放共享。鼓勵黨政機關、企事業單位、團體組織等依法規范有序開放公共數據資源,推動數據資源跨地區、跨層級共享。四是促進數字公共服務普適普惠。建設完善全國一體化政務服務平臺,加快線上線下融合互補,優化政務服務體驗,暢通豐富辦事渠道,讓企業和個人好辦事、快辦事,同時依托城鄉社區綜合服務設施開展宣傳培訓,為群眾提供指導和協助,助力提升數字公共服務使用技能。
大力培育數字人才。培養具有數字素養與技能的數字人才,是推進經濟數字化轉型、建設創新型國家的戰略基礎,也是提高全民數字素養與技能的重要基礎。培育數字人才,需要加強相關教育培訓。一方面,緊抓高水平、創新型、復合型數字人才培養。通過支持發展高水平信息科技專業資源,強化信息科技基礎教育,大力支持基礎創新、應用創新,培育創新型數字人才;通過積極推動人工智能、大數據、云計算、量子信息等數字科技與計算機、控制、數學、金融等學科交叉融合,推動跨學科復合型數字人才隊伍建設;依托專業技術人才知識更新工程,圍繞智能制造、物聯網、區塊鏈、虛擬現實、集成電路、工業互聯網等數字技術領域,組織開發國家職業標準和培訓課程,開展規范化培訓、社會化評價,培育壯大高水平數字技術工程師隊伍。另一方面,在構建全民終身數字學習體系上下功夫。在學習型社會建設中,以培養具有數字意識、計算思維、終身學習能力和社會責任感的數字公民為目標,科學制定全民數字素養與技能提升規劃,全方位、深層次探索相關培訓實施體系及評價機制,提高人民群眾提升數字素養與技能的自覺性、主動性。
加快彌合數字鴻溝。截至2023年6月,我國網民規模達10.79億人,互聯網普及率達76.4%。在數字鄉村建設、互聯網應用適老化改造行動等推動下,農村居民和老年群體加速融入網絡社會,數字化覆蓋面持續擴大。同時也要清醒看到,當前數字建設不平衡現象仍然存在,不同群體在數字資源獲取、處理、運用等方面的素養與技能鴻溝仍影響著我國數字經濟發展的社會基礎。對此,要在全民數字素養與技能提升過程中精準施策,以構建數字無障礙環境為目標,針對不同群體的特殊需求與實際困難,作出科學化、個性化的專項安排部署。比如,在幫助農民提升數字技能方面,可以通過優化完善全國農業科教云平臺,匯集整合新技術推廣、電商銷售、新媒體應用等優質培訓資源,持續推進農民手機應用技能培訓工作,提高農民對數字化“新農具”的使用能力。又如,充分考慮老年人和殘疾人群體特殊性,加強數字設備、數字服務信息交流無障礙建設,在保留人工服務渠道的同時積極推進數字服務。為此,可依托老年大學、養老服務機構、殘疾人服務機構、社區教育機構等,豐富老年人、殘疾人數字技能培訓形式和內容。要采取多種形式,推動形成社會各界積極幫助老年人、殘疾人等融入數字生活的良好氛圍,構建友好包容社會。
(作者為吉林師范大學馬克思主義學院教授)