2019年3月18日,習近平總書記在學校思想政治理論課教師座談會上指出,“很多學校在思政課上積極采用案例式教學、探究式教學、體驗式教學、互動式教學、專題式教學、分眾式教學等,運用現代信息技術等手段建設智慧課堂等,取得了積極成效。這些都值得肯定和鼓勵。”黨的二十大報告提出:“推進教育數字化”。面對新一輪科技革命,“大思政課”應當充分把握數字化變革的新機遇,促進數字技術與“大思政課”建設創新性融合,以數字化賦能“大思政課”創新發展,從而實現思政育人工作提質增效。
頂層理念:樹立數字化賦能“大思政課”育人格局
當前,以大數據、云計算、5G、物聯網、人工智能為代表的數字化技術逐漸進入到社會發展的全領域,推動人們思維方式與行為態勢的轉變。樹立數字化思政理念,是“大思政課”順應數字化時代的必然要求。首先,各高校黨委要高度重視。習近平總書記強調,“思想政治理論課能否在立德樹人中發揮應有作用,關鍵看重視不重視、適應不適應、做得好不好。”思政課是立德樹人的主要陣地,唯有與時俱進,才能發揮其重要作用。當代青年大學生作為網絡原住民,對于數字化時代的發展適應度極高。各高校黨委需要從頂層設計入手,構筑符合數字化時代要求的“大思政課”育人理念,發揮“1+1>2”的功效。其次,構建數字化“大思政課”工作體系。“大思政課”是一項系統化工程,需要發揮政府、社會、學校、家庭全方位的育人資源合力,充分發揮各個環節的育人作用,切實提升思政教育的成效。因此,需要堅持系統思維,全面統籌規劃,制定符合“大思政課”數字化轉型的工作體系,真正實現“大思政課”全領域數字化創新發展。
制度完善:完善數字化賦能“大思政課”保障體系
數字技術為新時代思政教育提供了新機遇,與此同時,建立健全數字化賦能“大思政課”的保障體系不容忽視。首先,制定與完善數字技術應用的相關管理制度。數字化賦能加速了“大思政課”跨時空領域的合力過程,而在這一過程中,技術的工具性所帶來的“信息孤島”“數據壁壘”等,會產生與“大思政課”育人目標與要求背道而馳的風險。所以,立足技術向善的理念,制定相關數字技術應用的管理規定,才能夠保障數據信息流通的安全性和準確性。其次,制定與完善數字技術應用的相關法律法規。立足倫理道德原則與法律法規要求,充分保護學生的個人數據信息隱私安全,需要以學生的情感需求為中心,充分尊重學生的知情權。嚴格監管數字化賦能“大思政課”的全過程,杜絕信息安全隱患。
平臺建設:搭建數字化賦能“大思政課”智慧平臺
數字技術的采集、存儲、分析、處理等功能,能夠對海量的數據信息進行檢索與整合,為教學內容提供強大的智能聚合與共享能力。而數字技術的聚合與共享功能,是“大思政課”實現全員、全過程、全方位育人合力的關鍵舉措。因此,依托數字技術的先天優勢是推進數字技術賦能“大思政課”智慧平臺建設的保障。首先,依托數字技術打造跨時空教學平臺。通過數字孿生技術打造虛擬仿真實驗室,能夠跨越時間與空間的界限,創造出符合思政課程教學要求的“虛擬時光機”,通過跨時空的歷史性互動,為學生提供沉浸式教學體驗,加強“大思政課”的育人實效性。其次,打造數字化教學資源平臺。通過大數據、云計算、區塊鏈等數字技術,建立“大思政課”智慧教學平臺,匯集各領域的教學資源,建立多種類的數據信息資源庫。例如,學生數據畫像檢測體系、智能教學共享平臺、人工智能輔助教學系統、數字化教學評價系統等。真正做到聚合全方位的有效力量,實現數字化資源共建共享,為“大思政課”提供虛擬與現實相結合的現代化教學數據模型。
能力提升:培育數字化賦能“大思政課”主體素養
“辦好思想政治理論課關鍵在教師,關鍵在發揮教師的積極性、主動性、創造性。”“大思政課”的數字化創新發展,必然需要人類主體的把控,才能實現數字技術為人類服務的目的。只有提升人類主體的數字素養能力,才能保證“大思政課”的親和力與針對性。首先,教育主體需要提升數字化能力。2023年2月,教育部研究制定了《教師數字素養》教育行業標準,旨在扎實推進國家教育數字化戰略行動,完善教育信息化標準體系,提升教師利用數字技術優化、創新和變革教育教學活動的意識、能力和責任。在推動“大思政課”數字化轉型的過程中,教育主體需要樹立數字化意識,積極探索數字化技術應用于育人的方式。還需要提高數字安全防范意識,立足人文關懷的情感,辯證地審視數字技術的應用。其次,教育對象需要培養數字化素養。學生主體需要主動關注數字技術的相關信息與法律法規,提升安全意識,明確數字技術應用的界限與范圍,避免過度依賴數字技術的智能化。最后,數字技術開發與操作人員需要強化數字化責任。要加強技術專業人員的價值觀教育,保證其堅守正確的主體意識。
教育數字化是教育強國建設的重要基礎,“大思政課”唯有順應數字化時代的要求,才能夠真正促進新時代“大思政課”的大平臺、大師資、大課堂建設,切實發揮“大思政課”的育人功能,增強“大思政課”的思想性、理論性、親和力與針對性。(作者:陜西師范大學馬克思主義學院博士研究生 馬鑫一)