黨的十八大以來,習近平總書記先后3次到湖南考察調研,從黨和國家戰略全局高度勉勵湖南“著力打造國家重要先進制造業、具有核心競爭力的科技創新、內陸地區改革開放的高地,在推動高質量發展上闖出新路子,在構建新發展格局中展現新作為,在推動中部地區崛起和長江經濟帶發展中彰顯新擔當,奮力譜寫新時代堅持和發展中國特色社會主義的湖南新篇章”。
沿著總書記指引的方向,長沙堅定信心,篤行不怠,苦干實干,向新而行。一批批項目落地推進,一項項技術走向市場,一個個品牌拔節生長,一群群產業聚沙成塔,交出了一份“長沙答卷”。
新定位驅動
長沙湘江新區有一家公司,主要業務是和時間打交道,公司里最多的也是各種“鐘”——掛在墻上的時鐘、擺在架子上的電子鐘,以及藏在展柜里的“藍寶石鐘”。
這個有著充裕“時間”的公司就是長沙天穹電子科技有限公司。公司創始人單慶曉自豪地說:“時間就是金錢。對我們來說,精準的時間才是價值所在。公司研發的藍寶石鐘的頻率精度相當于在地球與月球間分辨出一枚小小郵票的距離。”
如此精準,已不是單純計時,而是超高精度物理測量,用在氣象雷達上,可以強化氣象監測預報預警的準確性,可謂“千里眼”。這個“鐘”,單慶曉帶團隊研究了10多年,“科研倍感壓力時,是政策支持給了我們信心和力量”。
除了精度,還有深度。創造了10909米中國載人深潛紀錄的“奮斗者”號,曾因載人艙體焊接難度太高而停滯不前。萬米海水下,克服極高的壓力需要極其精密的制造和焊接技術,它考驗著一個國家工業制造的硬核度。
來自長沙經開區的頂立科技股份有限公司,與有關單位聯合攻關,研制出真空電子束焊接預熱裝置系統,完成了載人艙建造工序中最關鍵的一環。“那是歷經上百次失敗后才取得的成功。”公司總經理辦公室賀柱姣說。
都是做科研,一個能看天,一個會下海;一個有精度,一個有深度。乾坤變化之間,體現的是長沙企業強大的科技研發能力。
“正謀劃將長沙打造成為全球研發中心城市。”湖南省委書記、省人大常委會主任沈曉明表示,長沙全球研發中心城市建設,不但能夠成為科技創新高地建設的標志性工程,而且能夠成為湖南發展新質生產力的重要支撐。
全球研發中心城市,對長沙來說,是一個新定位,也是一個新課題。那么,靠什么實現這一目標?
靠人才。對科技企業來說,人才是最大資本。惟楚有才,于斯為盛。岳麓山下,長沙有58所高校,其中“雙一流”建設高校4所,“雙一流”學科14個。豐厚的教育資源在省會城市中排名居前,培養出一批批三湘四水學子。如何盡顯長沙的人才紅利?
2023年11月26日,《長沙市全力建設全球研發中心城市人才政策十條(試行)》發布,政策前4條主要為了引聚“高精尖”產業領軍人才。從2017年的“長沙人才政策22條”到“自貿區45條”再到“升級版45條”,全覆蓋、全方位的長沙人才政策體系已經成型。
“掙‘一線’工資,住長沙房子,做全球事業。”萬興科技集團股份有限公司副總裁朱偉說,這是公司的口號,也是長沙吸引人才的一個重要原因。除了好待遇和低房價,要讓在這里工作的人有干事創業的平臺。
平臺也是舞臺。正是長沙在工程機械、北斗規模應用、文化創意等領域多年形成的產業比較優勢,為科研人才搭建了創業舞臺,為科技創新提供了產業基礎,也為科技成果找到了市場空間。
科技創新需要市場,科技成果轉化離不開市場。沒有市場檢驗,再先進的技術也是鏡花水月。長沙馳芯半導體科技有限公司對此深有感觸。
幾年前,這家物聯網芯片設計公司靠研發超寬帶(UWB)芯片起步,因為市場不大,更多作為技術儲備。三年后,消費電子市場風起云涌,各大手機廠商和車企積極布局UWB技術,借此提升設備智能互聯水平,芯片使用量成百上千倍增長,企業也由此打開了市場。
并不是每家企業都能搭準市場脈搏。如何打通科技創新價值鏈“最后一公里”,促進更多科技成果轉化,是提升創新能力的關鍵所在。
為讓更多科技成果走出實驗室,《長沙市促進科技成果轉化實施細則》《長沙市促進科技成果轉移轉化行動方案(2022—2024年)》等政策文件相繼出臺,促進了創新技術的產業化應用,長沙市技術合同成交額年均增速超50%。
打造全球研發中心城市,還要有優良的營商環境。正如沈曉明所說,湖南高度重視優化營商環境,堅定支持民營經濟發展,讓企業來湖南發展有項目可投、有利潤可賺、充分被尊重。長沙正是這樣做的。
2020年疫情防控期間,車企比亞迪將項目洽談第一站選在長沙。公司相關負責人頗有感觸地說:“越是困難的時候,越能看出一個地方對企業的重視程度和營商環境的優劣。我們看重的正是長沙持續優化的營商環境。”
長沙已連續3年在全國工商聯組織的“萬家民營企業評營商環境”中位列全國前十。
“營商就是贏未來,服務企業無止境。長沙將持續優化營商環境,提升市場化、法治化、國際化水平,構建親清新型政商關系,讓國企敢干、民企敢闖、外企敢投,全力為企業高質量發展保駕護航。”湖南省委常委、長沙市委書記吳桂英說。
長沙建設全球研發中心城市,哪個領域基礎最好,哪個領域最有可能率先突破?答案不少,但其中一定包含種業。
在岳麓山種業創新中心,中心常務副總經理劉志賢指著一款只有拇指蓋大小、類似芯片的產品說:“這款基因快速檢測試劑盒是我們自主研發的產品,只需把種子或葉片輕輕一放,就能顯示出基因序列,比國外產品更方便精準且成本低。”
種子基因篩查,可以提前預判作物未來長成啥樣、哪些基因需要改進,通過基因直接選擇和有效聚合,可大幅提高育種效率,實現精準育種。
創新成果豐碩,企業也有隱憂:萬一技術被抄襲,怎么辦?
“有辦法。”在湖南自貿區知識產權服務中心,長沙經開區管委會市場監管局(知識產權局)副局長喻巍指著一長串符號對記者說,這就是數字知識產權證明,能夠保護企業隱私,還能同步到經司法、政府機構認證的聯盟鏈,為企業提供司法保障。
天時地利人和。一家家創新企業在長沙這片沃土中茁壯生長。長沙高新技術企業數從2012年的825家增長到如今的7889家,增長8.6倍。
“長沙近幾十年的發展可分成兩個階段,第一個階段是改革開放到黨的十八大召開,這一階段主要靠土地、資本、勞動力‘老三要素’驅動發展;第二階段是黨的十八大以后,長沙逐步向科技、人力資本、大數據‘新三要素’過渡,城市依靠創新驅動實現了歷史性轉變。”湖南省人民政府參事、中南大學商學院教授吳金明說。
科技創新不僅是長沙過去10多年高速發展的驅動因素,也是長沙未來高質量發展的最大增量。
2013年,習近平總書記在威勝集團有限公司考察時指出,新一輪科技革命和產業革命正在孕育興起,企業要抓住機遇,不斷推進科技創新、管理創新、產品創新、市場創新、品牌創新。
如今,在威勝智能制造數字化車間內,平均每18秒下線一個智能電表,速度比10年前三四十人同時作業還要快。公司董事長鄭小平坦言:“這是我們沿著總書記指引的方向,不斷創新發展的結果。牢記囑托,繼續走創新發展道路,依靠技術研發和效率提升,求突破、謀發展。”
企業如此,長沙亦如此。圍繞總書記的重要指示精神,圍繞全球研發中心的新定位,長沙錨定目標,堅定前行。
新制造擔綱
說起中部地區傳統工業城市,人們第一時間會想到太原、鄭州、武漢,就是緊鄰長沙的湘潭和株洲二地,也都是老工業基地。相反,長沙因為曾經布局重大項目不多,工業基因并不突出。
說起資源稟賦,數據最有發言權。資料顯示,長沙是典型的能源輸入型城市,煤炭、石油、天然氣全部依賴外部調入,能源對外依存度達90%以上。
沒基礎,沒資源,長沙該向何處去?
“只能前進,不能后退!”中國鐵建重工集團股份有限公司黨委副書記、副總經理賀勇軍說。不過,他說的不是企業,也不是人,而是公司建造的一個開挖直徑達13.42米的大家伙——大型盾構機“深江1號”。
在鐵建重工大數據協同管理平臺,屏幕上實時變動的數據顯示著盾構機的作業情況。此時,遠在750公里外的珠江口水下106米處,當前我國最深海底隧道盾構機“深江1號”正全力攻堅斷裂破碎帶,為粵港澳大灣區建設打造交通要道。
大國重器,是長沙先進制造業最鮮明的特征。世界最高泵送紀錄、世界最長混凝土泵車、世界最大上回轉塔式起重機、世界最大旋挖鉆機……一項項最高、最長、最大的世界紀錄,彰顯著長沙強大的裝備制造能力。
湖南星邦智能裝備股份有限公司總經理許紅霞對記者說,還記得北京冬奧會開幕式上精彩的點火儀式嗎?是我們的高空作業平臺,在2分03秒內將運動員穩穩抬升、順利點火,難度相當于百米沖刺時把線穿過小針眼。
這一大一小之間,彰顯的是長沙制造的實力,也是企業勇于創新的生動寫照。
2020年9月17日,習近平總書記在湖南長沙山河智能裝備股份有限公司考察時強調,自主創新是企業的生命,是企業爬坡過坎、發展壯大的根本。關鍵核心技術必須牢牢掌握在自己手里。要堅定不移把制造業和實體經濟做強做優做大。
山河智能副總經理龍居才清晰記得總書記說的每一句話,每一個字。“總書記關于自主創新和發展制造業的重要指示,敲擊在我們每個人心里,是囑托,是要求,也是義不容辭的使命任務!”
自主創新,何嘗不是一個資源先天不足的城市,成長為工業城市的重要原因。吳金明認為,正因為長沙不是老工業基地,不能躺著“啃老”,才靠著自主創新,敢闖敢干,成長起來。說到底,還要從“人”身上找原因。
記者在調研中發現一個現象:長沙不少制造業企業的領頭人都是技術人員出身。比如,山河智能創始人、首席專家何清華,曾是中南大學機械電子工程學科帶頭人;中聯重科股份有限公司黨委書記、董事長詹純新,曾是長沙建設機械研究院院長……
這些企業家開始只是個手握高新技術的研究者,但他們在成果落地過程中發現,合作企業或者做不了或者質量跟不上,干脆自己下場“操盤”,最后不僅做出了產品,還做大了企業。這也是湖南人“吃得苦,耐得煩,霸得蠻”精神的生動體現。
優勢和劣勢是相對而言,也會相互轉化。曾經的短板,也會因際遇之變,條件之變,成為一個城市發展的跳板,甚至成長為城市壯大的長板。
“沒有產業配套,沒有工業基礎,反過來看,也少了很多歷史包袱,沒有太多機制束縛,長沙的民營經濟更加活躍,對市場的感知更加敏銳,只要創新做得好,資源運用得當,一樣可以從無到有,由弱到強。”長沙市委改革辦專職副主任胡亞立說。
在三一重卡生產車間,無論是智能電動重卡生產線還是制氫加氫一體站,都看不到一點傳統制造業的痕跡。三一商用車智造公司相關負責人說:“公司在布局新能源的同時推動現有產品電動化,正是看中了行業未來發展方向,搶占先機。”
敏感的嗅覺,靈活的模式,讓民營經濟迅速壯大。
一花不算春,獨木不成林。長沙制造業,從來不是靠一兩家龍頭企業的支撐,而是以產業集群的形式發展,各種體量的企業各取所需,各得其所。
“制造業是立市之本、強市之基。我們將深入實施園區制造業提升行動,持續推動制造業高端化、智能化、綠色化發展。”湖南省副省長、長沙市市長周海兵說。
在湖南湘江新區智能系統測試區,坐在無人駕駛公交中,記者能真切感受到汽車加速和轉彎的平穩,但依然有疑問。
“我知道你想問什么。不是汽車研發生產重鎮,也不是平臺企業總部所在地,長沙發展智能網聯汽車優勢是什么?除了人才和產業基礎,最大優勢是政策環境。”湖南湘江發展集團副總經理、湘江智能公司董事長謝國富說。
2015年,長沙率先發布《智能制造三年(2015—2018年)行動計劃》,開展智能制造試點示范。當時,對很多地方來說,智能制造還只是停留在紙上的概念。而后幾年,一系列引領企業智能化發展的政策文件相繼出臺。
從“制造”走向“智造”,從“傳統制造”走向“新制造”,既是長沙開新局、謀新篇的主動出擊,更是其積蓄發展新動能、提升核心競爭力的關鍵之策,這一切轉變的背后,是政策環境,更關鍵的是政府主動服務的理念。
長沙經開區管委會相關負責人講了一個故事。有個大企業準備落戶,但要求十分苛刻:一個月內讓8000名員工拎包入住。“別說8000人,10000人都能接。相關部門密切配合,協調公租房,短時間解決了企業的后顧之憂。”
再好的政策怕變形,再好的理念怕換屆。要企業有恒心,政策就要有持勁。寧鄉市委書記張作林說:“寧鄉此前的發展定位是‘工業強市,幸福寧鄉’。我到任后覺得這個定位很準,就堅決沿用下來。定位不變,政策也不會變,就要一任接著一任干,一錘接著一錘敲,一棒接著一棒跑。”
牢記總書記的囑托,打造國家重要先進制造業高地的主力軍、排頭兵、主攻手,長沙牢牢抓住制造業這個“定盤星”“壓艙石”,以制造業高質量發展,展現長沙新時代的使命與擔當。
新平臺支撐
不靠海不沿邊,深處內陸的長沙,實際上早在千年前,已經成為開放前沿。
時間回到1998年。人們在印度尼西亞勿里洞島海域發現了一艘沉船,并從中打撈出5.6萬多件長沙出產的瓷器。1000多年前,這艘滿載長沙銅官窯瓷器的商船一定見識了“海上絲綢之路”的繁華,也是這座內陸城市閃耀世界貿易舞臺的最好見證。
歷史的輝煌并不能代表今天的成就。曾幾何時,長沙的開放步伐慢了下來。
放眼全國,長沙既沒有廣州、深圳等沿海城市優渥的政策環境和區位優勢,也沒有武漢、鄭州等城市的全國交通樞紐地位。近年來,各地強勁的發展態勢更讓長沙增加了不少危機感和緊迫感。
習近平總書記對湖南提出的“打造內陸地區改革開放高地”的戰略定位,讓作為“一帶一路”重要節點城市的長沙找到了方向與動力。
2020年9月,黨中央、國務院批準中國(湖南)自由貿易試驗區總體方案,其中長沙片區總面積79.98平方公里,占湖南自貿試驗區面積的三分之二。
開放平臺是打造內陸地區開放新高地的主陣地。湖南大學研究生院院長張亞斌認為,長沙要以自貿區為新平臺,探索內陸地區改革開放相互促進、良性循環的體制機制,以開放促改革、促發展、促創新,充分釋放制度紅利。
長沙的冬天,天氣陰冷,但雨花區高橋大市場里商賈眾多、熱度不低。作為全國第二大綜合性市場,其產品遠銷全國各地以及韓國、越南、泰國、緬甸等國家和地區。但幾年前,這里還是一個以銷售低端、山寨產品為主的“農貿市場”。
“變化不是憑空而來的,是我們抓住了湖南自貿試驗區建設歷史機遇。”提起往事,雨花區委書記劉素月有很多話要說。“以前,雨花區人對高橋的第一印象就是臟亂差。這些年,我們把附加值低的物流、建材產業遷出去,把附加值高的展示、交易等環節留下來,騰籠換鳥,市場有了脫胎換骨的變化。”
更多中小企業看準長沙對外開放帶來的商機,來自貿試驗區尋求發展。湖南小橙子跨境科技有限公司是一家負責“市場采購+跨境電商”的運營平臺,目前已入駐企業130多家。“借助平臺,越來越多打工者變身創業人。”公司總經理王海朋說。
外貿企業迅速發展,離不開新平臺的有力支撐,離不開企業的集群效應,也離不開政府的推力。
據介紹,長沙在全國率先探索實施國際郵件、國際快件、跨境電商業務集約式發展新模式,通關時間平均壓縮近50%,日處理能力從5萬件提升到30萬件。
高水平開放,需要更靈活的制度。長沙如何進一步突破制度藩籬?
在2023年中非經貿博覽會上,小咖主咖啡創始人景建華在展位前忙個不停,他一邊為客人調制非洲咖啡,一邊介紹自己的品牌,“要把非洲咖啡做起來不容易,主要是進口環節中間商多、成本高”。
直接交易行不行?中非貿易難點之一在于非洲國家擁有大量非資源性產品但外匯短缺,中國有市場需求但對非貿易資金回籠難。
作為擔負中非經貿深度合作先行區重任的湖南自貿試驗區,打破了制度限制。2022年,自貿區長沙片區雨花區塊開展了對非本幣結算貿易試點,中非易貨貿易服務平臺上線。
易貨貿易并非簡單的“以物換物”,而是以服務平臺為基礎,撮合雙邊進出口事項,在需求、金額匹配基礎上,進出口主體各自本幣結算,實現跨境易貨貿易。這讓景建華等人發現了機會,也讓對非貿易新模式不斷開花結果。
開放的平臺少不了開放的通道。當前,長沙正加快構建“空中絲路”“陸上絲路”“水上絲路”,不斷豐富通達全球的國際物流網絡,夯實開放基石。
在長沙開福區金霞經開區的長沙國際鐵路港,一列列火車如長龍般停在鐵軌上。只待一聲鳴笛,這些搭載著工程機械設備、家電、生活用品等貨物的中歐班列,將從這里駛向海外。
“專列發運有效提升了運輸效率,降低了物流成本,有助于本土企業開拓海外市場。”湖南中南國際陸港有限公司副總經理陳紅盛說,這幾年,國內產業集群優勢愈發明顯,企業“抱團出海”進入加速期。
數據顯示,2023年中歐班列(長沙)累計發運1111列,長沙機場旅客吞吐量2724.83萬人次,均創歷史新高。完備的交通網絡,讓長沙“聚中部、通全國、聯全球”的能力不斷提升。
行之力則知愈進,知之深則行愈達。改革的每一次突破、開放的每一次深化,無不伴隨著思想的解放、制度的優化。行進中的長沙只有繼續發揚“扎硬寨、打呆仗”精神,才能在更高水平上推進改革開放。
新消費引領
“不夸張地說,走在大街上,隨便問個年輕人,都能說出幾個長沙新消費品牌,比如文和友、茶顏悅色、楂堆、零食很忙、檸季……”長沙新消費研究院企業咨詢部負責人周彥儒說,新品牌的崛起,讓長沙站穩新消費全國第一方陣前列。
為何長沙成了新消費之都?
有人說是因為房價低。數據顯示,2022年,長沙房價收入比為6.12。近5年,長沙房價收入比均未超過7。相比來說,國內部分一線城市該數值甚至超過20。此外,長沙房價排名也一直居于大中城市后位。
也有人說是因為文娛基因。文娛和消費,從來不分家。當地蓬勃的文娛產業鋪陳了“全民娛樂”的底色。發達的文娛產業和媒體優勢,有利于品牌傳播和人才培養,與長沙消費環境一起,產生了奇妙的化學反應。
2023年年初,習近平總書記在二十屆中央政治局第二次集體學習時指出,要建立和完善擴大居民消費的長效機制,使居民有穩定收入能消費、沒有后顧之憂敢消費、消費環境優獲得感強愿消費。
走進長沙文和友的瞬間,強烈的反差感撲面而來。這個坐落于長沙核心商圈的餐飲綜合體外觀現代,內部卻別有洞天:老式居民樓、斑駁紅磚墻、五彩霓虹燈、復古舊門店……2萬平方米的空間經過改造,復刻了一個微縮版的老長沙市井圖。
據文和友合伙人、長沙文和友總經理孫平介紹,平時店里日均客流量能到3萬人左右,節假日還會翻倍。
“有為政府”,這是長沙市天心區商務局辦公室副主任鄧健給新消費品牌火爆總結的一個關鍵詞。
近年來,長沙不斷從政策、措施、行動上支持新消費發展。2022年2月,長沙出臺關于創建國際消費中心城市的實施意見,將新消費業態培育作為六大工程之一;2022年10月,全國首個新消費研究院在長沙成立。2023年4月,長沙出臺政策措施,對新創建的國家級夜間文旅消費集聚區給予補助。
“光有政策不行,還要看如何執行。”長沙市市場監管局副局長肖磊說。
凌晨3點開門的市內景區,你見過嗎?對于岳麓山景區來說,天天如此。2022年年中以來,岳麓山觀日出逐漸走紅。為保障游客安全,岳麓山景區將開門時間從早上6點調整到了凌晨3點。
景區管理人員對記者說:“開門時間的提前意味著工作人員上班時間要調整,管理制度也要跟上。人氣來時一定要抓住機會。等人氣散了,再想聚就難了。”
還有一個關鍵詞是“有志青年”。
走進湖南零食很忙商業連鎖有限公司所在的樓層,明亮的黃色直沖眼簾,節奏感強的音樂伴隨著急速的腳步,各環節忙不停。“員工基本是‘90后’。”公司公共關系部經理易禮鈞說,高管也是“85后”,年輕人對市場的把握、對消費的感知更敏銳。
零食很忙充分發揮沒有經銷商、沒有賬期、沒有后臺費用等優勢,迅速打開市場。從2017年建立以來,這支年輕的隊伍已經把門店做到了4000多家。
同樣是“85后”,新茶飲品牌楂堆創始人兼CEO牟永生認為,年輕人的優勢是貼近市場,有沖勁,長沙星羅棋布的新消費品牌,正是一個個有志青年創新創業的典型案例。
值得一提的是,很多品牌的創業者或早期股東,多少都有湖南廣電或與之相關的標簽。可以說,是湖南廣電的娛樂文化,在一定程度上帶動了長沙的消費網紅。文化與消費在此結緣。
2020年9月17日,習近平總書記在馬欄山視頻文創產業園考察時指出,文化和科技融合,既催生了新的文化業態、延伸了文化產業鏈,又集聚了大量創新人才,是朝陽產業,大有前途。
殷殷寄語鼓舞人心,更化成磅礴動力,讓青春長沙的生機與創造力不斷噴薄而出,讓新消費的底子更厚實、創意更多元,也將吸引更多有創意、敢行動的年輕人加入總書記所說的“朝陽產業”。
長沙市委常委、宣傳部長陳澎對記者說:“3年多來,我們始終牢記總書記囑托,沿著文化與科技融合發展的路子,積聚了一批內容和技術創新能力較強的文化科技企業,吸引聚集了5萬多名產業人才。”
2023年2月以來,在長沙下轄縣級市瀏陽,每周六都會推出沉浸式焰火秀,吸引四面八方的游客前來觀賞。這背后,是一群年輕人為新消費搭建的另一個場景——煙花。
湖南花火劇團有限公司董事長黃成,更像一個導演,他的工作就是打造煙花特色的文化創意。其開發的“焰遇”文旅IP,為長沙新消費增添了真正的“煙火氣”。
餐飲品牌、潮牌、文旅品牌,眾多的新消費品牌在長沙生根發芽;復合、跨界、混搭,眾多新消費形態在這里成長壯大。
“不入潮宗門,不進長沙城。”潮宗街歷史文化街區位于長沙繁華的城中心,擁有400多年歷史的潮宗古街是長沙目前僅存的4條古麻石街之一。
“走在潮宗街歷史文化街區,就像打開長沙城的記憶閘門。這里的6500塊麻石,每一塊都有編號,每一步都是歷史。”長沙開福棚改投資有限責任公司相關負責人說,街如其名,潮宗街一直都有顆時代“弄潮兒”的心。
在潮宗街改造中,為了讓文化唱主角,特意保留了很多老城原有的元素。比如,一個新店旁,可能就是三三兩兩的民居,掛著五顏六色的衣服。老城要看得見本地人,更看得見老長沙的風土人情,才會有吸引力。
老與新的交融,快與慢的變奏,每天都在這里上演。經過“更新”的古老潮宗街開始潮起來。
“不只有煙火氣,更要有文化味。”天心區委常委、宣傳部長王輝說,正因為豐富的文化資源,新消費品牌才有了講不完的故事和連綿不絕的創新力。
文化是一座城市的根與魂。位于長沙的岳麓書院歷經千年,凝練出的“心憂天下、敢為人先”的湖湘精神,是這個城市的基因,也是新消費崛起的文化密碼。
新問題待解
和長沙當地的干部群眾聊天,他們并不喜歡“網紅”這個詞,而更愿意說長沙是一個頗具“網感”的城市。畢竟,網紅是一種注意力經濟,其持續性很難保證。
網紅也是一把雙刃劍,它為長沙帶來了游客量激增、投資置業量增加、城市關注度與品牌美譽度提升等很多正收益的同時,也帶來了設施不匹配、管理難度大、審視更嚴苛等新問題。
相比流量帶來的短期問題,長沙遇到的中長期問題也不少,包括高質量發展基礎還不牢固,開放型經濟和現代服務業等短板需要補齊,產業鏈供應鏈堵點較多,科技創新能力尚不足等,需要采取有效措施加以解決。
“要注意長沙制造業存在的隱憂。”湖南省社會科學院(省人民政府發展研究中心)研究員王安中對記者說,工程機械行業有很強周期性,當前行業整體處于弱周期。如果基建投資不及預期,支柱產業可能發揮不了最大效應。
工程機械行業的周期性還會帶來另一個問題,就是同業競爭。很多人對當年三一重工與中聯重科同城之爭依然記憶猶新。在行業巨頭林立的情況下,在基建市場增速放緩的背景下,競爭會否加劇?
作為一個有拼勁、有韌勁、有闖勁的城市,長沙不能也不會重復昨天的故事。
兩年前,以14家工程機械主機企業和配套企業、機構為股東,成立了湖南國重智聯工程機械研究院。工程機械產業巨頭從單打獨斗走向協同創新。
合作是第一步。放眼國內外,工程機械企業只有把握數字化、綠色化、智能化浪潮,才能抵御強弱周期的不斷擾動。
湖南省社會科學院(省人民政府發展研究中心)產業經濟研究所所長、研究員鄧子綱認為,長沙制造業“大而不強”的問題依然存在,具體表現為關鍵核心技術與高端裝備對外依存度高,產業鏈供應鏈高端環節仍缺乏自主可控能力。
當前,長沙傳統制造業對創新認識仍有所欠缺,比如,長沙汽車及零部件企業在當地設立研發部門、研發機構和集團總部的少,企業自主研發能力有限。關鍵零部件對國外依賴程度高,被“卡脖子”風險不斷凸顯。
2020年9月,習近平總書記在湖南考察時指出,要圍繞產業鏈部署創新鏈、圍繞創新鏈布局產業鏈,強化企業技術創新主體地位,完善成果轉化和激勵機制,提升自主創新能力。
秉綱而目自張,執本而末自從。無論是周期問題還是“卡脖子”問題,長沙制造業的關鍵問題還在于創新。抓住了創新,才能實現核心基礎零部件、關鍵材料等的自主可控,抓住了創新,才能提高制造環節價值水平,邁向價值鏈中高端。
制造業強弱,不僅依賴于本身,也有賴于生產性服務業的發展。長沙市統計局在一份政策建議里提出,生產性服務業的發展很大程度上依存于工業,工業的發展提升也離不開服務業。
金融服務業是其中的典型。吳金明認為,雖然長沙上市公司總市值居中部省會城市第一,但頭部企業較少。長沙在金融資本利用和開發深度上還不夠,資本市場潛力有待挖掘,主要依靠銀行業金融機構,反映到企業上就是融資難、融資貴。
長沙市工商聯副主席王婧對此深有感受。“部分民營企業反映存在現金流不足、還本付息壓力較大等問題。銀行信貸是企業融資主渠道,但因風控及企業規模等因素,向民企發放貸款準入門檻高、貸款成本也高。”
據了解,長沙正推動知識產權與金融深度融合,助力降低企業融資成本,同時,加大企業上市扶持力度,力爭到2025年全市上市公司不少于120家。
政策能夠引起多少聯動反應,長沙需要時間來作答,市場也需要時間來溝通。
一條湘江,把長沙分為“河東”和“河西”。曾經的“寧要河東一張床,不要河西一間房”,訴說著長沙區域發展的不平衡。2019年,長沙由五一路時代邁入湘江時代,開啟了“一江兩岸、比翼齊飛”的城市新格局。
湖南省社會科學院(省人民政府發展研究中心)區域經濟與綠色發展研究所所長羅黎平認為,長沙要做大,最終還要落到空間上。長沙要做強,還要扎實推進“強省會”戰略落地落實,并在區域協調發展中發揮更大作用。強省會之強不僅在于省會功能之強和經濟實力之強,更在于輻射帶動能力之強。
為此,長沙做了很多有益探索,包括飛地產業園模式、軌道上的長株潭等。行棋觀大勢,落子謀全局。對標先進,長沙依然有不小的提升空間。
羅黎平認為,長沙還要努力做平臺建設者、生態構建者、區域組織者,目標可以更高一些,格局可以更大一些。
眼納千江水,胸起百萬兵。新時代的十年,在踐行習近平經濟思想的歷程中,長沙從全局、長遠、大勢上作出判斷和決策,著力打通束縛新質生產力發展的堵點卡點,跨過了一道道峻嶺,涉過了一條條險灘,讓先進優質生產要素向發展新質生產力順暢流動,一路向新,步履不停。
如今,站在時代大潮的新起點,面對風急浪高的新挑戰,長沙正繼續以“問蒼茫大地,誰主沉浮”的豪邁氣概和“到中流擊水,浪遏飛舟”的果敢,面對新問題,賡續新榮光!
(調研組成員:鄭 波 孟 飛 劉 麟 胡文鵬 常 理 謝 瑤 余 悅)