2月29日,中共中央總書記習近平主持中共中央政治局第十二次集體學習時強調,能源安全事關經濟社會發展全局。積極發展清潔能源,推動經濟社會綠色低碳轉型,已經成為國際社會應對全球氣候變化的普遍共識。我們要順勢而為、乘勢而上,以更大力度推動我國新能源高質量發展,為中國式現代化建設提供安全可靠的能源保障,為共建清潔美麗的世界作出更大貢獻。能源是工業的糧食、國民經濟的命脈,關系到國計民生和國家安全,是須臾不可忽視的“國之大者”。實現新能源高質量發展,是建設美麗中國、提升經濟社會發展水平的關鍵環節。
全國政協委員,甘肅省工業和信息化廳副廳長 黃寶榮(照片由委員獨家提供)
當前,全球的能源技術正處在新能源替代傳統化石能源的關鍵時期,也是新興能源技術崛起的過渡時期,未來新能源采取何種技術路線,關系到國家命運、關系到全球格局,是人類命運共同體形成的基石。我國作為世界最大的能源消費國,有效保障國家能源安全、有力保障國家經濟社會發展,始終是我國能源發展的首要問題。2023年,全國可再生能源發電裝機突破14億千瓦,在全國發電總裝機中的比重超過50%,歷史性超過火電裝機,在全球可再生能源發電總裝機中的比重接近40%。風電光伏裝機突破10億千瓦,在全國發電總裝機中的比重超過三分之一。風電光伏年新增裝機翻番,接近全球年新增裝機的60%。風電光伏產業關鍵零部件產量占全球超過70%,風電機組等關鍵零部件的產量占到全球市場的70%以上,光伏多晶硅、電池片和組件產量占全球比重均超過80%。以上數據足以說明,我國新能源在全球能源結構中的比重正在逐漸增加,新型能源體系構建逐步加強,能源保障基礎不斷夯實。
創新驅動新能源高質量發展,構建能源領域新質生產力是保障國家能源安全的迫切需要。基于“富煤、貧油、少氣”的能源資源稟賦,我國能源發展仍面臨需求壓力巨大、供給制約較多、綠色低碳轉型任務艱巨等一系列挑戰。要以科技創新推進新能源高質量發展,構建清潔低碳安全高效新型能源體系。為此,提出以下建議。
一、加強能源技術規劃布局。建議由發展改革部門牽頭,工信、科技、環境等部門參加,中科院等研究院所、有關中央企業參與,成立國家能源技術委員會,統籌國家能源技術路線的研究和政策規劃,統籌科技、項目和資金等資源,對重大技術方向進行戰略布局,用合理的成本提升能源科技創新能力,實施重大科研項目,同時布局成果轉化。
二、構建良好產業創新生態。發揮大型企業的骨干作用,鼓勵央企和國內骨干企業加大科研投入,實施重大科研、成果轉化和應用示范項目。依托新能源重大技術研發,構建安全可靠的產業生態。利用重大裝備研發和系統集成打造新興產業鏈條,培養鏈主企業,延伸產業鏈條。支持央地合作構建應用轉化場景,加大對中試和應用轉化平臺的支持。
三、布局新能源創新中試和應用轉化實驗示范區。西部省份擁有良好的風、光和土地資源,在核燃料循環利用、釷基熔鹽堆、高溫熔鹽、高溫制氫、源網荷儲制氫、管道摻氫、光熱發電、地源熱泵等方面已開展一批試點示范和中試轉化。建議在電價、氫價和配套政策等方面進一步加強指導和支持,為大規模推廣創造條件。支持河西走廊設立新能源試驗示范區,試驗新型核能和新型儲能構建電網平衡和智能調節技術體系,試驗源網荷儲制氫和氫能進萬家,試驗高溫熔鹽儲熱和二氧化碳透平聯合發電體系等。
四、綠電制氫盡早納入國家碳匯交易平臺。全國溫室氣體自愿減排交易已經重新啟動,但目前交易品種較少。當前西部省份新能源發電能力會出現階段性過剩,儲存新能源發電量較好的途徑是制氫。為鼓勵制氫和用氫產業鏈,建議盡快把綠氫制備和用氫納入國家碳匯交易平臺資源,采用自愿減排機制等交易方案,對綠電制氫和用氫產業鏈給予支持。