著力擴大國內需求 推動經濟實現良性循環(聚焦“新時代的硬道理”)
數據來源:政府工作報告
政府工作報告提出,著力擴大國內需求,推動經濟實現良性循環。
著力擴大國內需求,是以習近平同志為核心的黨中央深刻把握國際國內經濟形勢,推動中國經濟回升向好的重大舉措。過去一年,各地區各部門一系列促消費、穩投資政策舉措持續發力顯效,內需潛力加快釋放。2023年內需對經濟增長的貢獻率達到111.4%,比上年提高25.3個百分點。
代表委員表示,堅定實施擴大內需戰略、培育完整內需體系,有利于滿足人民美好生活需要,有利于加快構建新發展格局。新時代新征程,要把實施擴大內需戰略同深化供給側結構性改革有機結合起來,更好統籌消費和投資,促進經濟高質量發展行穩致遠。
激發有潛能的消費,促進消費穩定增長
最終消費是經濟增長的持久動力。代表委員表示,要從增加收入、優化供給等方面綜合施策,增強消費能力,改善消費條件,創新消費場景,促進消費穩定增長。
穩定和擴大傳統消費,提振大宗消費。“要鼓勵和推動消費品以舊換新,提振智能網聯新能源汽車、電子產品等大宗消費。”全國政協常委、賽力斯集團股份有限公司董事長張興海認為,強有力的供應鏈體系可有效優化新能源汽車產品和服務供給,更好滿足人民群眾個性化、多樣化、高品質的需求。
壯大新型消費,培育新的消費增長點。“消費增量提升的關鍵是抓住消費變化新趨勢。”全國政協常委、湖南省政協副主席賴明勇認為,要實施數字消費、綠色消費、健康消費促進政策,積極培育智能家居、文娛旅游、體育賽事、國貨“潮品”等新的消費增長點,以消費新業態、新模式增添經濟發展新動能。
中國民間商會副會長、依文集團董事長夏華代表建議,打造更多“文旅+產業+工坊”的文旅融合體驗消費模式,將融入時尚元素的傳統手工藝轉化成符合市場需求的國貨“潮品”,充分釋放文創消費潛力。
建立和完善擴大居民消費的長效機制,讓更多居民能消費、敢消費、愿消費。“有效需求不足是當前影響消費需求擴大的重要因素。”河北省工商聯副主席、秦皇島興龍科技集團有限公司董事長田純剛代表建議,要多措并舉,增加城鄉居民收入,加大困難群眾保障力度,降低住房、教育、醫療、養老等生活成本,使居民有穩定收入能消費、沒有后顧之憂敢消費。
廣西壯族自治區柳州市市長張壯代表認為,讓居民愿消費,就要加快構建適應高質量發展要求的標準體系,推動商品和服務質量不斷提高,更好滿足人民群眾改善生活需要。
擴大有效益的投資,發揮好政府投資的帶動放大效應
政府工作報告提出,“積極擴大有效投資”“今年中央預算內投資擬安排7000億元”。
代表委員表示,投資在經濟發展中起關鍵作用。要通過政府投資和政策激勵有效帶動全社會投資,激發民間投資活力,把握投資方向,消除投資障礙,聚焦關鍵領域和薄弱環節,促進投資規模合理增長、結構不斷優化,增強投資增長后勁。
加強政策協同,完善擴投資穩增長機制。“擴投資離不開高質量的財稅支持與金融服務,要統籌用好各類資金,防止低效無效投資。”四川省廣安市副市長王瑛代表說,要發揮好財政政策與貨幣政策在擴大投資上的重要作用,通過財政補助、貼息等多種形式,以及推動信貸結構優化等舉措,加大對科技創新、制造業、綠色發展、數字經濟等領域的投資支持。要加強財稅、金融、產業、科技等政策的分工配合、協同發力,實現投資量質齊升。
拓展有效投資空間,培育發展新動能。“要綜合考慮投資的效益,把更多資金用于支持國家重大戰略、促進產業結構升級、惠民生補短板等領域。”中車株洲電力機車研究所有限公司黨委書記、董事長李東林代表認為,著力提高投資效率、開拓投資新領域,既能推動產業升級和經濟轉型,又能促進消費擴大和民生改善。
激發民間投資積極性,更好撬動社會資本。民間投資是全社會固定資產投資的主力軍。廣東省河源市委書記、市人大常委會主任何國森代表建議,在稅費減免、企業融資、人才培養等方面加大對民營企業支持力度,提振發展信心。實施政府和社會資本合作新機制,鼓勵民間資本參與重大項目建設。進一步拆除各種藩籬,在更多領域讓民間投資進得來、能發展、有作為。
“讓民營企業敢投、愿投、能投,就要增強法的剛性、公信力、穩定性,促進市場公平競爭。”全國人大憲法和法律委員會委員、中華全國律師協會會長高子程代表建議,出臺法規,促進公平執法、公平競爭,強化對行業準入、隱性壁壘、地方保護、債權清收、市場分割、招商引資不當競爭等突出問題治理,加強對招投標市場的規范和管理。
形成需求牽引供給、供給創造需求的更高水平動態平衡
代表委員表示,構建新發展格局的關鍵在于實現經濟循環的暢通無阻。要統籌擴大內需和深化供給側結構性改革,形成需求牽引供給、供給創造需求的更高水平動態平衡,實現國民經濟良性循環。
優化供需結構,以高質量供給引領和創造新需求。“擴大內需和深化供給側結構性改革是統一的。”致公黨江蘇省委副主委、南京大學商學院教授楊德才委員認為,當前形勢下,深化供給側結構性改革的舉措應該有利于擴大總需求,擴大內需的政策舉措應該有利于提升供給體系的質量和效率,從而實現高水平的供需良性循環和動態平衡。
“智能化、綠色化是當前制造業供給側結構性改革的主要方向和趨勢。”李東林代表表示,實現“雙碳”目標,加快發展新質生產力離不開推進制造業加速轉型升級。應堅持以科技創新驅動產業煥新,加強產品綠智融合應用,通過高質量供給創造有效需求。
挖掘消費潛力、釋放投資動能,形成消費和投資的良性循環。“投資和消費不可割裂,好的投資可以帶來好的消費。”黑龍江省政協主席、黨組書記藍紹敏委員認為,相關部門要圍繞滿足企業融資、用工、產權保護等方面的需求,及時回應、貼心服務,讓本地企業扎下根來,讓外地企業愿意進來,拉動投資增長、帶動消費擴大。
加快建設全國統一大市場,暢通國內大循環。“內需市場一頭連著經濟發展,一頭連著社會民生,是經濟發展的主要依托。”賴明勇委員建議,要遠近兼顧、綜合施策,進一步發揮好超大規模市場優勢,助力鞏固和增強經濟回升向好態勢,持續推動經濟實現質的有效提升和量的合理增長。
(本報記者龐革平、鄧劍洋、邵玉姿、王洲、王永戰、王丹參與采寫)