實現今年經濟增長5%左右的預期目標并非易事。政府工作報告提出:政策聚焦發力、工作加倍努力、各方面齊心協力,讓人眼前一亮。
報告直面內外部環境的嚴峻性和不確定性,提出我國經濟回升向好、長期向好的基本趨勢沒有改變也不會改變,充分把握發展機遇和有利條件,凝心聚力、真抓實干、埋頭苦干,今年的發展目標經過奮斗是可以實現的。
如何實現發展目標?不是等來、喊來的,而是拼出來、干出來、奮斗出來的。
重點突出,協同聯動。今年的政府工作報告提出,要堅持穩中求進、以進促穩、先立后破。圍繞發展大局,加強財政、貨幣、就業、產業、區域、科技、環保等政策協調配合,把非經濟性政策納入宏觀政策取向一致性評估,強化政策統籌,確保同向發力、形成合力。
這些政策聚焦改革與發展的重點領域,各項舉措充分體現前瞻性、科學性、有效性。各地各部門要落實政府工作報告統一安排,多出有利于穩預期、穩增長、穩就業的政策,謹慎出臺收縮性抑制性舉措,清理和廢止有悖于高質量發展的政策規定,強化政策協同聯動、放大組合效應,防止顧此失彼、相互掣肘。
天道酬勤,力耕不欺。預期目標的實現,要靠政策發力,更靠每個人的努力。政策根本上需要人來落實,廣大黨員干部需要加倍努力,提高責任意識,勇于擔當作為,以實干加快政策落地見效。面對新目標新挑戰,要保持只爭朝夕的精神狀態,抓住一切有利時機,利用一切有利條件,勇于擔當,積極作為,以貫徹落實的堅定性,應對形勢變化的不確定性。
眾志成城,勠力同心。實現經濟社會發展目標,每個人都是參與者和受益者。只要各行各業錨定目標不放松,心往一處想、勁往一處使,就沒有邁不過的坎、干不成的事。
溫暖和諧的社會氛圍、包容活躍的創新空間至關重要,要激發全社會干事創業活力,讓干部敢為、地方敢闖、企業敢干、群眾敢首創。
新征程新使命。只要讓創造活力競相迸發,聰明才智充分涌流,在奮進中趕超、在趕超中突破,就一定能匯聚高質量發展的澎湃動能。
(記者劉懷丕 王亞宏)新華社北京3月5日電