国产亚洲tv在线观看,精品国产污污免费网站Av,欧美日韩无砖专区一中文字,亚洲欧美日韩国产综合五月天

網站首頁 | 網站地圖

人民論壇網·國家治理網> 前沿理論> 正文

人口高質量發展的要義解析與實現路徑

摘 要:人口高質量發展是我們黨提出的極富涵蓋性和解釋力的人口理念,它表達了人口發展的理想狀態和目標,以及中國式現代化的宏大愿景。要通過社會大環境的改造,為人口高質量發展打造適宜的政策、制度和文化環境,為人口高質量發展提供一個生存有保障、生命有尊嚴、發展有空間、未來有希望的和諧社會環境,促進人的全面發展和全體人民共同富裕。

關鍵詞:中國式現代化 人口高質量發展 人的全面發展

【中圖分類號】C92 【文獻標識碼】A

黨的二十大報告指出:“中國式現代化是人口規模巨大的現代化。”二十屆中央財經委員會第一次會議進一步提出:“人口發展是關系中華民族偉大復興的大事,必須著力提高人口整體素質,以人口高質量發展支撐中國式現代化。”可以說,人口高質量發展是我們黨提出的極富涵蓋性和解釋力的人口理念,它表達了人口發展的理想狀態和目標,以及中國式現代化的宏大愿景。本質上,“人口高質量發展”和“中國式現代化”是互為促進的關系。

當前我國人口發展呈現少子化、老齡化、區域人口增減分化的趨勢性特征,必須全面認識、正確看待我國人口發展新形勢。2022年是中國人口增長的歷史性拐點。據相關統計數據,我國2022年全年出生人口956萬人,人口出生率為6.77‰;死亡人口1041萬人,人口死亡率為7.37‰;全國人口比上年末減少85萬人,人口自然增長率為-0.60‰,為近61年來首次人口負增長;2023年全年出生人口902萬人,死亡人口1110萬人,比上年末減少208萬人,人口自然增長率為-1.48‰。人口數量減少主要是由于新出生人口在減少,這與生育意愿下降、婚育時間推遲、育齡婦女人口的減少等因素有關。具體看,出生率下降背后有育齡婦女特別是黃金生育年齡段的婦女的規模和占比下降,以及平均生育意愿下降諸多因素的共同作用。而生育意愿下降背后,又有生育成本過高、平均初婚年齡推后、結婚率下降而離婚風險上升等諸多因素的共同驅動。現階段,我國育齡婦女人數在急劇減少。根據國家統計局公布的數據,我國育齡婦女人數2021年為3.17億,比2010年減少了6300萬人,年均減少569萬人左右,其中20—34歲生育旺盛期育齡婦女規模減少2700萬人,年均約減少247.6萬人。

在這一人口發展趨勢背景下,實現“以人口高質量發展支撐中國式現代化”,要著眼強國建設、民族復興的戰略安排,完善新時代人口發展戰略,認識、適應、引領人口發展新常態,著力提高人口整體素質,努力保持適度生育水平和人口規模,加快塑造素質優良、總量充裕、結構優化、分布合理的現代化人力資源,以人口高質量發展支撐中國式現代化。要以系統觀念統籌謀劃人口問題,以改革創新推動人口高質量發展,把人口高質量發展同人民高品質生活緊密結合起來,促進人的全面發展和全體人民共同富裕。

人口高質量發展的要義解析

二十屆中央財經委員會第一次會議提出:“加快塑造素質優良、總量充裕、結構優化、分布合理的現代化人力資源,以人口高質量發展支撐中國式現代化。要以系統觀念統籌謀劃人口問題,以改革創新推動人口高質量發展,把人口高質量發展同人民高品質生活緊密結合起來,促進人的全面發展和全體人民共同富裕。”根據這次會議精神,人的全面發展與共同富裕是人口高質量發展的重要標志和必然要求。從系統論的觀點看,人口高質量發展包括了人口發展的多維度評價,即人口素質的高水平、人口結構的優協調以及人口發展的強持續。

需要看到,人口高質量發展含義極其豐富。提出以人口高質量發展支撐中國式現代化,實際上也是在談中國夢的愿景和理想。人口高質量發展需要堅持大人口觀的視野,多維度深入解讀,引入人口生態、力量、結構、關系、功能、機遇、價值和紅利視角,以人口之大和諧、高素質、強持續、真福利和全發展為導向。

人口高質量發展,展開說包括八個方面的表現,即:素質較高、數量適度、結構優化、流遷有序、分布合理、關系和諧、功能強大、發展持續。應當以此作為新時代人口發展戰略的出發點和落腳點。

素質較高,包括人口的身心健康素質、思想道德素質、科學文化素質、勞動技能素質,或者說包括人口的生產力、創造力、競爭力、自省自律能力、團結協作能力等。

數量適度,主要是適度生育的含義。在微觀上表現為每個家庭擁有適宜自身經濟和父母偏好的孩子數目(家庭生育計劃),在宏觀上則表現為保持適度(近更替水平)的生育水平,總和生育率(TFR)在2.1上下波動。

結構優化,包括人口的性別年齡結構、人口的社會階層結構以及人口的職業結構、收入結構的平衡和優化,目的是確保人口發展的可持續性、社會的和諧公正,消除貧困脆弱性風險以及增進反貧困的韌性。

流遷有序,將人口流遷置于“看不見的手”(市場調節)和“看得見的手”(政府調節)的完美協調之中,尊重自主自由的流遷權,確保人口活力的釋放,保障流遷人口的生存和發展權利,避免流遷失度以及“蟻族人口”等城市貧民現象的出現。

分布合理,指人口分布密度要適中宜居。在生態脆弱帶(如地震活躍帶、泥石流等地質災害頻發地區)要減少人口承載量,甚至實現零人口分布;在人口過度集聚的超大特大城市則要控制人口過高密度所隱含的擁堵風險、踩踏風險,避免過度城市化所帶來的城市新貧民現象。人口分布合理跟地理大勢和人類活動有關,也跟流遷有序有度有關。

關系和諧,包括了人口社會學的諸多方面。其中涉及收入差距問題,社會公正和諧問題,收入調節和社會保障問題,共建共融共享問題等。我國低收入人口為數甚眾,實現共同富裕的歷史使命可謂任重道遠。我們應給予困難群體(低社會階層、低收入群體、低保障群體、低健康群體)關注關愛,讓他們能夠共享改革發展的紅利。

功能強大,主要指家庭和社會的養老和撫幼功能。中國傳統家本位文化遭遇巨大挑戰,孝道親情式微,家庭的社會功能正在弱化。現代家庭正變得越來越脆弱。2020年平均家庭戶規模已降至2.62人,較2010年減少了0.48人,家庭養老和撫幼功能嚴重弱化,需要社會的支持。

發展持續,不僅包括總人口的高質量發展,也包括不同亞人口群體的高質量發展,甚至每個家庭的高質量發展。應千方百計消除人口發展的質量鴻溝,實現共同發展。

人口高質量發展的實現路徑

我們無法改變人口負增長這個大趨勢,但可以順應和適應人口新常態的出現。人口高質量發展只有通過人口優化發展的路徑才能實現。

從人口大國走向人口強國

人口安全問題是非傳統安全的重要一維,成為新國家安全的重要組成部分。人口負增長會帶來一系列的人口安全問題。人口是慢變量,人口問題具有“溫水煮青蛙”的性質,等問題爆發了之后再解決,往往為時已晚。所以,人口問題的治理,特別需要高瞻遠矚、未雨綢繆、預防性控制的戰略眼光。

亟需樹立人口的系統觀。人口不僅僅是只有數量一個面向,素質、結構、分布、流遷都是重要維度,而且彼此關聯。既要重視生育政策,也要重視人口政策,二者協同運作。以人口高質量發展為導向的政策要體現 “以人為本、以數為衡”,社會公共政策的關注點應包括:保護和強化人口的可持續發展能力和團結協作的能力,全體人口的健康實力、勞動適齡人口的創新力、競爭力以及國防人口的戰斗力,以確保國家安全和國民福祉。

從國際經驗來看,人口轉變到了低生育率后期已經成為一種文化現象,它不以人們的意志為轉移。為應對低生育率危機,世界各國一方面采取鼓勵生育、移民等措施來緩解和抵御人口負增長的挑戰,另一方面通過增加女性和老年人就業、智能產業的發展等措施來適應人口負增長導致的勞動力短缺問題。

要樹立長遠的人口觀,這也是人口的大歷史觀、大戰略觀。我國需要通過人口優化發展,提高人口的綜合質量,將我國從“人口大國”發展為“人口強國”。人口優則國優,少年強則國強,老年安則國安。

人口負增長時代,人口紅利遭遇人口短缺的挑戰,同時人口機遇將從人口論-人手論-人腦論的升級中獲得和釋放。我們既要重視人口紅利——二元結構下勞動無限供給所貢獻的農民工價值,更要重視人才紅利——智能經濟條件下的知識人口所創造的價值,以及先鋒人口紅利——各行各業的佼佼者創造的“狀元紅利”。老齡化社會也要重視老年人口紅利,構建老年產出導向型人口老齡化戰略。教育是百年大計,人才可以補天力和人力之不足,強調終身教育乃國民的基本福利亦是政府的重大責任。

樹立積極的生育價值觀

從長遠的國家安全和戰略出發,優化生育、適度生育、鼓勵生育是優化人口發展、實現人口高質量發展的第一要務,因為生育是人口的源頭,決定人口的未來。生育具有的價值具有兩面性,優化生育的目的就是要不斷強化其正面價值,并轉化其負面影響。天地人三才,人是天地之秀。自古以來,人口就是勞動力、生產力、戰斗力、威懾力等家庭-國家實力的象征。在生育率持續低迷的新形勢下,實現第三次人口轉變、克服困難將生育率提振到更替水平上下,是極其重要的人口生育政策目標。

樹立積極的生育價值觀。面對持續的低生育率和少子化、老齡化的諸多挑戰,支持包容生育、提高生育質量、實現人口更高質量的發展,是正在經歷人口負增長各國應對人口新常態的政策導向,值得我國借鑒。首先,傳遞生育光榮的價值觀、榮譽感與自豪感,以此消除“重男輕與”觀念下生女孩帶來的生育恥感與壓迫感。例如俄羅斯采取了榮譽激勵的方式,向多子女家庭頒發“光榮父母獎章(或勛章)”,并同時給予生育獎勵。其次,通過為女性(重點是孕婦和產婦)和家庭提供醫療保健服務和社會福利支持,通過津貼補助、減租減稅、減免大學生學費等措施來降低生育養育教育成本,幫助夫婦和家庭實現理想的生育子女數。其中貫穿著值得肯定的生命信仰和生育理念,即對孩子和人的高度重視。再次,重點關注家庭和就業的平衡,通過實施產假制度、彈性工作制、興建公共托育機構等方式來促進就業領域的性別平等以及消除母職焦慮,消除年輕父母對生育的后顧之憂。

建立人口全齡友好的社會

人口、鄉土和文化是文明發展的三要素,從生命歷程出發建立一個人口全齡友好的社會時不我待。人口友好體現在文化友好、福利友好、制度友好三大方面。人口治理要遵循“以人為本、以數為衡”的原則,包括源頭治理、環境治理和文化治理三個方面。

其一,源頭治理的目標,是在生、養、教結合的大生育觀指引下,重新認識生育對家庭和社會的價值和意義,實現適度生育水平,同時警惕父母對子女溺愛、過度關注、過度投入資源的誤區和危害,鼓勵優秀傳統文化德才兼備的扎根教育,培養具有溫良恭儉讓、仁義禮智信等傳統美德的現代中國人。

其二,環境治理的目標是打造生育友好型、家庭友好型、兒童友好型、老年友好型乃至全齡友好型社會。這里的環境是指軟環境,全方位、全過程、全人口,促進共享生育福利目標的實現。中國需要的是國家愛國民、國民愛國家的良性之愛的格局,亦即愛出愛返、福往福來的愛的循環。

其三,文化治理的目標是探索積極生育支持的大政策體系,倡導和鼓勵適齡婚育、男女平等、兩性合作、夫妻和美、家庭和睦、代際和諧、責任共擔的新型婚育文化。重視以文化人、春風化雨、潤物細無聲的大教育理念,培養出一代又一代擁有健康人格、獨立人格、高尚人格,心中有愛、眼中有光的新國民。

人口高質量發展的關鍵,是促進人的自由全面發展。我們需要通過社會大環境的改造來塑造高質量的人口,為人口高質量發展打造適宜的、正向的政策、制度和文化環境,為人口高質量發展提供一個生存有保障、生命有尊嚴、發展有空間、未來有希望的和諧社會環境。

【本文作者為北京大學人口研究所教授;本文系2023年度國家社會科學基金重大項目“中國生育支持政策體系的系統構建研究”(項目編號:23&ZD184)的階段性成果】

參考文獻

[1]《習近平主持召開二十屆中央財經委員會第一次會議強調 加快建設以實體經濟為支撐的現代化產業體系 以人口高質量發展支撐中國式現代化》,中國政府網,更新時間2023年5月5日。

責編:周素麗/美編:王嘉騏

責任編輯:張宏莉

    1. <menu id="zcyhi"></menu>