數據來源:廣東省大灣區辦
圖①:鵬城云腦大科學裝置。鵬城實驗室供圖
圖②:晨曦中的港珠澳大橋。新華社記者 劉大偉攝
2019年2月18日,《粵港澳大灣區發展規劃綱要》正式公開發布。在以習近平同志為核心的黨中央關心下,粵港澳大灣區建設作為國家重大發展戰略,進入全面實施的新階段。5年來,粵港澳大灣區建設取得階段性顯著成效,國際一流灣區和世界級城市群建設邁出堅實步伐,成為我國高質量發展進程中的一大亮點。
成長源自把堅持高質量發展作為新時代的硬道理。錨定建設粵港澳大灣區國際科技創新中心的目標,廣東攜手港澳轉變發展方式、促進動能轉換,初步建成有國際競爭力的現代產業體系。目前,大灣區已建成34家國家級、71家省級國際科技合作基地;“深圳—香港—廣州”科技集群連續4年位列全球創新指數第二名。
成果源自全面深化重要領域和關鍵環節改革。債券“南向通”、利率“互換通”等政策開始實施;重大項目申報面向港澳科研機構開放,“港澳高校—港澳科研成果—珠三角轉化”的科技產業協同發展模式逐步形成;深圳前海、珠海橫琴、廣州南沙3個自貿試驗區體制、機制創新不斷,形成數百項改革經驗和制度創新成果向全國復制推廣。
成效源自三地著力推進民生領域合作。大灣區全面取消港澳人員在粵就業許可,醫師、教師等8個領域3200多名港澳專業人士取得內地注冊執業資格;內地與澳門駕駛證實現互認換領,“港車北上”“澳車北上”成為現實;2月1日,第二批粵港澳大灣區共通執行標準清單公布,新增7個領域73項標準。三地“硬銜接”“軟聯通”持續深化,民生融合繪出更大“同心圓”。
2023年4月,習近平總書記在廣東考察時強調,使粵港澳大灣區成為新發展格局的戰略支點、高質量發展的示范地、中國式現代化的引領地。展望未來,粵港澳三地將始終以習近平新時代中國特色社會主義思想為引領,將頂層設計和基層創新有機結合,以“釘釘子”精神推動粵港澳大灣區建設行穩致遠。
(本報記者賀林平)
協同創新
中國工程院院士、鵬城實驗室主任高文——
“要讓用戶更方便地使用算力”
本報記者呂紹剛
“要讓用戶更方便地使用算力。”新年伊始,中國工程院院士、鵬城實驗室主任高文忙著繼續推進“中國算力網”建設。
作為國家戰略科技力量的重要組成部分,鵬城實驗室立足粵港澳大灣區,匯聚全國科研力量,在網絡通信領域開展戰略性、前瞻性、基礎性重大科學問題和關鍵核心技術研究。
這些年來,高文一直在思考人工智能如何更好地服務國家戰略、服務大灣區發展。“人工智能時代,算力是重要的生產力。”高文說,要像建設電網一樣建立一張算力網,既鏈接全國,又面向全球。
以鵬城實驗室為總調度中心,北向通過廣東韶關,鏈接全國“東數西算”各大主要節點;南向經河套地區,鏈接香港,方便融入全球創新環境。一南一北,一內一外,兩大數據通道打通后,粵港澳大灣區將為人工智能技術、產業與國際合作提供重要支撐。
為此,高文帶領實驗室團隊,投入大量精力,取得了豐碩成果:全面自主可控的E級(即百億億次)人工智能算力平臺“鵬城云腦Ⅱ”,已支撐近千個國產人工智能模型訓練任務與人工智能算法發布,成為我國重要的開放共享、自主可控的人工智能大模型訓練平臺;“鵬城·腦海”通用人工智能大模型正式發布,實現“算力—數據—算法”全鏈條自主可控,并構建涵蓋中文、英文及50余個共建“一帶一路”國家語種的多樣化工具集,向全球開源開放……
2023年12月,“中國算力網”香港城市節點正式成立。這是鵬城實驗室與香港科技大學共同合作的成果,意味著香港科學家也可以背靠內地,使用更多算力開展科研。“只有粵港澳大灣區的科研與產業生態越來越好,鵬城實驗室才能更好地成為集聚資源、催生創新的豐沃土壤。”高文說。
“粵港澳大灣區已經站在了科技發展前沿。”談及未來,高文有信心也有底氣,他和團隊將繼續攻克一批關鍵核心技術,為科技自立自強、創新發展作出更大貢獻。
標準銜接
澳門執業律師黃景禧——
“橫琴成為我事業的新坐標”
本報記者富子梅
見到土生土長的37歲的澳門青年黃景禧時,他剛剛從橫琴辦結一樁勞動仲裁案件回到澳門。
“在我的日常工作中,兩地基本已經實現同城化。”黃景禧說。他是2021年首批通過資格考試認證、可在粵澳兩地執業的粵港澳大灣區律師,同時是澳門法律交流協進會會長,每天工作安排得很滿。
“幾乎每天要往返澳門與橫琴之間,每周2/3以上的時間在大灣區各個城市工作。”黃景禧雖然忙碌,但臉上看不出疲憊之色。
“人生的兩次重大抉擇都與橫琴有關。”提到自己與橫琴乃至大灣區的淵源,黃景禧打開了話匣子。2009年,黃景禧還在澳門大學法學院就讀本科時,恰逢中央政府決定同意開發橫琴島,在“一國兩制”框架下的粵澳合作標志性項目——澳門大學橫琴校區啟動建設。
“聽到這個消息,我心中便有了明確的方向。”黃景禧說,他當時果斷決定,2010年畢業后,爭取到位于廣東的中山大學攻讀研究生。
“我現在的不少合作伙伴、客戶是讀研究生時的同學。”黃景禧說,正是這個決定為他在大灣區從事律師工作奠定了最初的基礎。
“澳門與廣州之間還沒通高鐵,每個周末坐著通勤大巴車往返。”黃景禧說,兩地人文、氣候、飲食的相似消除了他的陌生感,兩地間發展的不同之處則強烈吸引他去深入了解和認識內地。
攻讀研究生時,黃景禧已經考取澳門的執業律師資格。2015年,碩士畢業的他正好遇上內地允許開辦粵港澳聯營律師事務所。“這么重要的機遇,我一定要抓住。”黃景禧說,他選擇與合伙人在橫琴注冊成立了聯營律師事務所——人和啟邦顯輝(橫琴)聯營律師事務所。
“如今,橫琴成為我事業的新坐標。”黃景禧說,不僅僅是案件辦理,粵澳兩地的法律培訓、專業研討、人員往來、交流合作等都在持續深化,一大批澳門律師考取粵澳兩地雙向執業資格,積極推動著兩地的共同發展。
設施聯通
廣東珠海海淼公司負責人翁錫鵬——
“越來越多人盡享‘一小時生活圈’”
本報記者賀林平
入夜,在廣東省珠海市斗門區,海淼水產進出口公司斗門分公司院內燈火通明,一派忙碌景象。兩個多小時后,公司的鮮魚活蝦就將出現在香港的各批發市場。
盛產優質水產品的珠海地處珠江口西側,和東側的香港隔著茫茫伶仃洋。鮮活水產能實現及時配送,得益于橫跨伶仃洋、連接大灣區的超大型跨海通道港珠澳大橋。對此,2018年開始做海產生意的海淼公司負責人翁錫鵬深有感觸。
“我們是珠海的本地企業,主營鮮活海產品供港。大橋建成通車之前,單程就得六七個小時。”翁錫鵬說,鮮活海產品最怕長途運輸,有時候為了卡點過關,運輸車往往下午四五點就得出發,有時不得不影響產品的種類和品質。
港珠澳大橋正式開通,海淼成為第一家通過港珠澳大橋向香港市場供應鮮活海產品的企業。“一般晚上10點多集貨裝車,凌晨1點左右出發,走港珠澳大橋一個多小時就可以到香港,正好趕上早晨上市。”翁錫鵬說,依靠這座大橋,企業提升了運營效率,降低了物流成本。
從2018年12月5日第一單92公斤海捕對蝦過橋抵港,到如今每天六七輛車、20噸貨供港,海淼的業務量年年穩步攀升。目前,該公司海產品在香港市場占比約25%。
除了大橋、高鐵等基礎設施加強了“硬聯通”,各種改革創新政策也在強化體制機制的“軟連接”,推動貿易便利度持續提升。
港珠澳大橋珠海公路口岸是實施24小時通關的口岸,在此基礎上,海關持續強化科技賦能,不斷創新監管模式。“目前,大橋口岸進口、出口整體通關時間較口岸開通初期分別壓縮了八成以上。”拱北海關所屬港珠澳大橋海關關長黃向榮介紹。
“不少港澳居民駕車過大橋,來內地體驗美食、購物、旅行游樂,越來越多人盡享‘一小時生活圈’。”翁錫鵬說。
民生合作
香港青年郭瑋強——
“帶動身邊同齡人前來創新創業”
本報記者馮學知
最近,香港90后青年郭瑋強正與團隊成員醞釀一項計劃——將他們在深圳前海深港青年夢工場運營的創業孵化器的服務對象,從已入駐的團隊擴展到有意向創業的香港青年,幫助他們先熟悉環境、再落地開展業務。
“在深圳創業這些年,我得到很多幫助。現在有越來越多香港青年希望來內地創業,我也想幫到他們。”郭瑋強說。
2017年,郭瑋強與團隊帶著在香港研發的智能行李箱技術來到深圳,在深港青年夢工場創立了一家消費電子類公司。7年來,公司已開發出多款智能產品,去年銷售額增長到2000萬元。
“一路走到現在,我們獲得了很多政策支持。”郭瑋強介紹,在深港青年夢工場,團隊不僅獲得了租金低廉且環境良好的辦公場地、可“拎包入住”的人才公寓等硬件支持,還享受到產品開發補貼、簡便的政務服務等配套政策,可以無后顧之憂地投身創業。
據介紹,自《粵港澳大灣區發展規劃綱要》發布以來,粵港澳三地加速推動大灣區設施和規則聯通,內地已成為香港青年就業創業的沃土。廣東建成了多層次的港澳青年創新創業孵化體系,累計孵化港澳項目5500多個;深圳前海推出“風投創投18條”“知識產權16條”等多項便利措施,吸引約600個香港創業團隊入駐深港青年夢工場。
對郭瑋強而言,大灣區不只是發展事業的地方,也是他生活的重心。在深圳,他用港澳居民居住證訂票、使用公共設施,用電子支付購物、消費,以不太標準的普通話結識來自各地的朋友。在他看來,對如今居住在內地的香港青年而言,只要主動融入,已經很少會在工作生活中遇到不便。
面對香港青年越來越強烈的“北上”發展需求,郭瑋強在深港青年夢工場的公司步入正軌后,又參與成立了創業孵化器,積極參加青年創業相關事務。“現在創業不單是為自己,更希望帶動身邊同齡人前來創新創業。”郭瑋強說,希望未來有越來越多香港青年把工作和生活的半徑從香港擴大至整個大灣區。
平臺建設
前海聯合交易中心運營部助理副總裁王寅——
“我們從深港合作中受益良多”
本報記者李剛
春日的深圳前海,陽光明媚,鮮花盛開。走進前海聯合交易中心(以下簡稱“交易中心”)的交易大廳,環形席位和環形顯示屏圍成一圈,屏幕上正實時滾動當天各類交易品種的最新價、漲跌、成交量等信息。
“過去5年,交易中心的年度交易額實現超70倍增長,成為深圳首家千億元級大宗商品交易平臺。每每想到其中也包含著我的一份努力,就感到非常自豪。”提及交易中心近年來的發展,交易中心運營部助理副總裁王寅欣慰地說。
作為香港交易所集團在內地設立的大宗商品現貨交易中心,交易中心于2018年10月開業,邁出服務實體經濟、打造國家級現貨交易中心的第一步。2020年11月,交易中心正式上線天然氣品種;2022年4月,大豆品種正式上線,為將交易中心建成大灣區重要的大宗商品基礎設施奠定了基礎。
氧化鋁、鋁錠、鋁棒……交易中心內展示著各類實體品種不同的存儲狀態。“這些鋁材在成品之前都以鋁水狀態存放,不是傳統意義上的標準化資產,導致金融機構較難對其進行資產價值衡量。”王寅介紹,依托物聯網、區塊鏈等技術,交易中心將倉儲現貨打造成可抵押、可融資的標準化資產,并逐步建設可復制、可推廣的現貨交易所倉單體系。
“作為多品類的大宗商品交易中心,交易中心在合規運營、風險防范上具有優勢。”王寅說,在服務實體經濟、促進大灣區發展方面,交易中心做了3件事:一是建設商品現貨交易所,形成現貨價格基準;二是打造現貨交易所倉單體系,解決實體企業融資難題;三是聯通境內外,助力大宗商品貿易、人民幣國際化。
截至目前,交易中心陸續推出氧化鋁、鋁錠、鋁棒等9個品種,現有1300余家實體產業客戶,36個指定交收倉庫庫區和11個廠庫提貨點,覆蓋主要產業聚集地、消費地和港口。“我們從深港合作中受益良多,未來希望依托基于平臺交易形成的基準價格,提升我國在大宗商品國際市場的價格影響力。”王寅說,交易中心將在香港交易所集團的指導下,依托大灣區的區位、政策優勢,持續完善各項功能和服務,在未來發揮更大作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