2017年的諾貝爾經濟學獎獲得者理查德·塞勒在對人的行為進行研究時,提出了“心理賬戶”的概念。就像是政府和企業編制預算表,消費者的內心也往往會有這樣一個表格,或簡或繁,劃分出不同的類別。
傳統理性經濟人假設下,消費者只受限于預算總額。只要總量不變,錢是放在左口袋還是右口袋,不會讓消費者的行為發生變化,但心理賬戶理論卻告訴我們一個不一樣的答案。如果這個月早些時候你已經購置了一些衣物,當你逛街遇到另一件好看的衣服時,可能會因為此前在服裝上花費過多不再購買;但如果這筆錢是用來支付一場喜歡的演出,很多人卻會毫不猶豫,因為衣物購置和文娛消費顯然分屬不同的賬戶,兩者的預算并不能互相替代。
同樣的,不同來源的收入也會產生不同的消費傾向。比如,年末獲得了一筆額外收入,如果是因為漲薪,那么大部分人在花費一部分后,剩下的往往會存入儲蓄賬戶;但假如這筆錢來自彩票或年會抽獎,那么可能會更多地用于消費,尤其是用于一些享受性質的支出。
同樣的消費產品,在不同場景下也可能導向不同的心理賬戶。一家人出門共享周末晚餐,或許會優先選擇離家近、性價比高的餐廳;而如果是朋友從外地來訪,則傾向于去找尋環境舒適而有特色的餐廳。同樣是餐飲支出,在心理賬戶中,前者屬于日常生活中的“衣食住行”類目,而后者可以被計入“人情往來”賬戶,人們愿意為此付出更高的價格。
與使用賬本記賬一樣,心理賬戶也需要定期核算。不同的人群會有不同的時間間隔傾向,這固然是個體習慣使然,很大程度上也受到財富總量影響。當我還是學生時,一般會回顧我每月的消費情況,因為每月收到父母給的生活費用于日常生活支出,因此會以月為單位規劃自己的開銷。但工作以后,定期回顧的時間間隔就變長了,回顧的緊迫感降低了,一般到年末才會檢視自己過去一年的支出。
日常開支是瑣碎的,即便有記賬習慣,也未必會事無巨細地把每一筆開支入賬,這時,一些非定期的小額花銷就容易被忽略。比如,外出時因為口渴買一瓶礦泉水、去商場購物時花費的停車費等。也正因如此,許多廣告都不約而同地用類似“每天只需1元”的話術,試圖讓我們將這些開銷納入被忽略的小額支付中,從而跳脫心理賬戶的約束,不知不覺間便花了錢。
隨著經濟的發展,我們的消費習慣和消費結構悄然發生著變化,“悅己”“平替”“綠色”“國潮”等消費關鍵詞的出現,顯示出大家心理賬戶的分類和預算支出的分配也在隨之變化。不少消費趨勢的調查都表明,消費者更追求性價比、更注重精神需求,也更在意消費品帶來的情緒價值,消費支出和心理賬戶也都愈加個性化。農歷龍年就要來了,什么需求在你的心理賬戶中排名靠前呢?
(作者系北京工商大學經濟學院副教授)