生產力是創造社會財富和推動人類文明不斷向前發展的決定力量和動力源泉。新質生產力通過科學技術革命性突破、生產要素創新性配置、產業體系深度轉型升級使全要素生產率大幅提升,從而能夠更好推動高質量發展、更好服務構建新發展格局、更好支撐中國式現代化建設、更好滿足人民美好生活需要。
發展新質生產力是在新征程上必須回答而且必須答好的課題,需要完善相關舉措,充分發揮我國新型舉國體制優勢,遵循科技和經濟發展規律,推動有效市場和有為政府更好結合,大力弘揚科學家精神和企業家精神,促進國家治理體系和治理能力現代化,為發展新質生產力提供堅實保障。
一是要完善新型舉國體制。發展新質生產力,需要更好發揮有為政府的導向作用,完善新型舉國體制,圍繞新質生產力加強前瞻性思考、全局性謀劃、戰略性布局、整體性推進,運用系統觀念找準發展新質生產力的關鍵,加快實現重大突破。要加大顛覆性技術和前沿技術攻關,在解決科技領域“卡脖子”問題的同時,加大原創性和應用性技術研究,打造我國科技競爭新優勢,為發展新質生產力注入強大的內生動力。要充分發揮我國集中力量辦大事的制度優勢,舉全國之力、聚四方之才,扎實推進科技強國建設,通過科技創新的重大突破催生新質生產力。要強化國家戰略科技力量,充分發揮企業技術創新主體作用,將優質要素更多集聚到發展新質生產力的關鍵領域,實現發展質量、結構、規模、速度、效益、安全的有機統一。
二是要加快建設全國統一大市場。形成新質生產力需要對生產要素進一步優化配置,從而形成更高的生產能力。在此過程中,要充分發揮市場配置資源的決定性作用,不斷提高全要素生產率。加快建設高效規范、公平競爭、充分開放的全國統一大市場,打破地方保護和市場分割,打通制約經濟循環的關鍵堵點,促進商品要素資源在更大區域范圍內暢通流動,全面推動我國市場由大到強轉變,推動經濟發展的質量變革、效率變革、動力變革。要充分發揮法治的引領、規范、保障作用,加強誠信建設,加強知識產權保護,加快建立全國統一的市場制度規則,為各類經營主體創造穩定、透明、規范、可預期的法治環境,讓企業真正成為創新主體,讓人才、資金等各類創新要素向能夠形成新質生產力的領域聚集。同時,還要進一步健全要素參與收入分配機制,激發勞動、知識、技術、管理、數據和資本等生產要素的活力。
三是要促進科技創新和產業創新深度融合。發展新質生產力,要以科技創新推動產業創新,通過推進科技創新和產業創新的深度融合,加快將科技資源優勢轉化為產業發展優勢,暢通科技成果轉化為現實生產力的渠道。科學家精神是科技工作者在長期科學實踐中積累的寶貴精神財富,勇于創新的企業家精神是寶貴的社會資源,能夠為發展新質生產力提供精神力量。要大力弘揚科學家精神和企業家精神,營造鼓勵大膽創新、誠信經營、勇于奮進的良好氛圍,激發科技創新和產業創新活力。要把科技創新融入中國式現代化建設,努力實現更多“從0到1”的突破,并推進產業創新不斷實現“從1到N”的應用轉化。要以科技創新為引領,加快傳統產業轉型升級,以顛覆性技術和前沿技術催生新產業、新模式、新動能,促進戰略性新興產業蓬勃發展,有序布局未來產業發展,為發展新質生產力提供更多產業支撐。
四是要推進國家治理體系和治理能力現代化。形成新質生產力除了科技因素外,制度因素也尤為重要。要通過全面深化改革,推進國家治理體系和治理能力現代化,為發展新質生產力提供制度保障,從而更廣泛調動各方面積極性、主動性、創造性,不斷塑造新的競爭優勢。一方面要加快建立并不斷完善體制機制、法律法規,使支撐新質生產力的各方面制度更加規范科學;另一方面要通過深化改革加快破除不適應發展新質生產力要求的各種束縛。同時,更加注重治理能力建設,加強知識產權保護,持續努力打造市場化、法治化、國際化一流營商環境,形成具有全球競爭力的開放創新生態,激發各類經營主體的活力,持續把我國國家治理體系和治理能力優勢轉化為發展新質生產力的動力。
(作者系中國宏觀經濟研究院國土開發與地區經濟研究所綜合研究室主任、研究員)