1月12日,國務院新聞辦舉行新聞發布會,請海關總署副署長王令浚,海關總署新聞發言人、統計分析司司長呂大良介紹2023年全年進出口情況。據海關統計,2023年我國進出口總值41.76萬億元,同比增長0.2%。其中,出口23.77萬億元,增長0.6%;進口17.99萬億元,下降0.3%。
“2023年,我國貨物貿易進出口好于預期,實現了促穩提質目標。”王令浚表示,各地各部門在推動外貿穩規模優結構、促進民營經濟發展壯大、加快內外貿一體化發展等方面,拿出了一些硬招實招。海關也就優化營商環境、推動加工貿易持續高質量發展等,采取了不少有針對性的具體支持措施。各種政策落地見效,紅利持續釋放,有力穩住了外貿基本盤,激發了新動能。
外貿整體競爭力穩固,出口份額保持整體穩定
過去一年,世界經濟復蘇乏力,全球貿易整體表現比較低迷,外需疲弱對我國出口形成直接沖擊。但我國出口在高基數上再創新高,不僅實現了量的合理增長,也保持了份額的整體穩定,更在增長動能、區域格局等方面實現了質的有效提升,彰顯了強勁韌性和綜合競爭力。根據世界貿易組織最新數據,預計2023年我國出口的國際市場份額保持在14%左右的較高水平,整體競爭力依然穩固。
外貿運行總體平穩,四季度向好態勢明顯。進出口規模逐季抬升,一季度為9.69萬億元,二、三、四季度都在10萬億元以上。10月、11月、12月月度進出口同比分別增長0.8%、1.3%、2.8%。12月份進出口規模達3.81萬億元,創歷史新高。
經營主體活力充足,民營企業主力作用增強。2023年,我國有進出口實績的外貿主體達到64.5萬家,創歷史新高。其中,民營企業55.6萬家,合計進出口22.36萬億元,增長6.3%,占進出口總值的53.5%,提升3.1個百分點。廣大外貿經營主體迎難而上、銳意進取,積極拓市場、抓訂單,不斷開辟新的發展空間。
產品競爭優勢穩固,出口動能豐富活躍。我國出口機電產品13.92萬億元,增長了2.9%,占出口總值的58.6%;同期勞動密集型產品出口4.11萬億元,占出口總值的17.3%。機電產品中,電動載人汽車、鋰離子蓄電池和太陽能電池“新三樣”產品合計出口1.06萬億元,首次突破萬億元大關,增長了29.9%。船舶、家用電器的出口分別增長35.4%和9.9%。出口動能體現了從中國制造向中國創造的邁進。
海關數據顯示,近年來,隨著我國現代化產業體系建設不斷推進。我國汽車產業堅持不懈開展科技創新,構建完整產業鏈供應鏈,汽車產銷量屢創新高,相應出口規模也在逐步擴大。
“我國大力推動汽車產業綠色低碳轉型升級,新能源汽車出口為產業增添鮮明亮色。當前,我國每出口3輛汽車就有1輛是電動載人汽車,這為全球綠色低碳轉型作出貢獻。”呂大良表示。
營商環境持續改善,貿易伙伴多元共進
去年,海關緊緊抓好國家各項穩外貿政策措施的落實,聚焦促穩提質和企業關切,出臺了優化營商環境16條等多項支持措施,各地海關結合當地實際細化了近千條具體舉措,營商環境的改善、通關時間的壓縮、監管方式的優化,受到經營主體歡迎。
2023年,我國對共建“一帶一路”國家進出口19.47萬億元,增長2.8%,外貿規模和占比均為共建“一帶一路”倡議提出以來的最高水平。貨物通關更加順暢,2023年,中歐班列開行1.7萬列,發送貨物190萬標箱,同比分別增長6%和18%。互利共贏更加深入,我國以對外承包工程方式,對共建國家出口861億元,增長近三成。
2023年,我國對《區域全面經濟伙伴關系協定》(RCEP)其他14個成員國合計進出口12.6萬億元,較協定生效前的2021年增長5.3%。RCEP疊加我國和其他成員國已經生效的雙邊自貿協定,為企業更好享惠創造了良好條件。
2023年,我國對拉美、非洲分別進出口3.44萬億元和1.98萬億元,分別增長6.8%和7.1%。第四季度對歐盟、美國進出口回暖,全年分別進出口5.51萬億元、4.67萬億元。
我國與東盟雙邊貿易繼續增長,進出口規模達6.41萬億元。東盟連續4年保持我國第一大貿易伙伴地位,我國也連續多年為東盟第一大貿易伙伴。“海關將落實好各項通關便利化措施,穩步推進中越邊境智慧口岸建設,大力支持中老鐵路高質量發展,積極支持西部陸海新通道建設,助力中國—東盟雙邊貿易取得更大發展。”呂大良表示。
高水平開放穩步推進,新平臺新業態發展勢頭良好
2023年,我國高水平開放穩步推進,成功舉辦進博會、消博會、廣交會等重點展會,為全球廠商進入中國市場提供了新機遇。我國加快培育進口貿易創新示范區,發展跨境電商等新業態新模式,讓中國消費者更多地享受到來自全球的特色優質產品。去年全年進口特色食品、母嬰用品、數碼家電等消費品1.95萬億元,增長1.2%。
根據海關初步測算,2023年,我國跨境電商進出口2.38萬億元,增長15.6%。其中,出口1.83萬億元,增長19.6%;進口5483億元,增長3.9%。海關聚焦跨境電商發展中的難點和堵點問題,推進跨境電商智慧化監管,保障進出口產品質量安全和通關便利,不斷提升監管效能和相關企業以及廣大消費者的獲得感。
中央經濟工作會議提出“拓展中間品貿易”。王令浚介紹,中間品包括原材料、半成品、零部件等產品。2023年,我國進出口中間品25.53萬億元,占整體進出口總值的61.1%。其中,出口中間品11.24萬億元,占我國出口總值的47.3%;進口中間品14.29萬億元,占我國進口總值的79.4%。
“得益于配套完整的產業體系和強大的供給能力,我國出口的中間品滿足了全球不同地區的產業發展需要。我國中間品進口來源覆蓋六大洲的200多個國家和地區,龐大的市場需求也為各國企業提供了巨大的合作機遇。”王令浚說。
王令浚表示,展望2024年,外部環境的復雜性、嚴峻性、不確定性上升。但同時更要看到,我國經濟回升向好、長期向好的基本趨勢不僅沒有改變,而且支撐高質量發展的要素條件還在源源不斷集聚增多,“相信隨著政策效應逐步顯現和高水平開放穩步推進,我國貿易發展新動能將加快培育,外貿外資基本盤將持續鞏固,進出口穩增長、提質量、增效益的基礎將進一步夯實”。(本報記者 杜海濤)