在剛剛過去的一年,東盟地區經濟持續復蘇,但速度放緩。2024年,東盟經濟增長仍將面臨嚴峻挑戰。
受地緣政治動蕩和經濟不確定性等多重不利因素影響,盡管東盟各國2023年均實現了正增長,但增速普遍低于2022年或預期。
根據新加坡貿易與工業部1月2日發布的數據,新加坡2023年全年經濟增長1.2%,低于2022年的3.6%。世界銀行2023年12月預測,泰國2023年經濟增長約為2.3%,低于該銀行2023年10月預測的3.4%。馬來西亞阿哈姆資產管理公司預測,馬來西亞2023年國內生產總值將增長3.9%,遠低于2022年的8.7%。根據越南國家統計局數據,2023年國內生產總值增長5.05%,低于6.5%的目標,也低于過去10年5.87%的平均增長率。印度尼西亞2023年的經濟增長預計維持在5%左右,也低于2022年的5.3%。
同時,根據東盟與中日韓宏觀經濟研究辦公室(AMRO)2023年12月發布的報告,文萊2023年經濟預計增長0.2%,低于該機構2023年10月1.1%的增長預期。世界銀行表示,得益于旅游業、運輸和物流服務業的強勁表現以及外國投資的增加,老撾2023年經濟預計增長3.7%,高于2022年的2.7%,但低于此前預期。柬埔寨經濟保持強勁增長,柬埔寨經濟和財政部長翁本莫尼洛表示,預計2023年經濟將增長5.6%,為過去3年來最高。另外,根據世界銀行預測,在截至2024年3月的財年中,緬甸經濟預計將增長1%。
一些主要經濟體的經濟跌宕起伏、扣人心弦。有關數據顯示,菲律賓在2023年一季度達到6.4%的經濟增長率后,二季度下滑至4.3%,到三季度回升到5.9%。馬來西亞經濟增長率雖在2023年一季度達到5.6%,但在二三季度分別只有2.9%和3.3%。泰國2023年前3個季度的經濟增長率呈下滑趨勢,分別為2.6%、1.8%和1.5%。印尼經濟在2023年一季度和二季度繼續保持5%以上增速,但在三季度出人意料地跌至4.94%,為兩年來最低。越南經濟在2023年一季度承壓較大,增長率下滑至3.3%,為過去13年中的第二低,在二季度和三季度才逐步回升,分別達到4.1%和5.3%。新加坡經濟在2023年一季度和二季度的增長率只達到0.1%和0.4%,勉強避免了技術性衰退,三季度回升到1.1%,并在四季度以2.8%的增長率收官。
2023年東盟經濟持續增長有多方面的原因。除了強勁的國內消費、旅游業復蘇、大宗商品出口價格持續居于高位等因素外,外國投資快速增長也是一個重要方面。
根據東盟秘書處2023年12月發布的《2023年東盟投資報告》,2022年東盟外國直接投資達到創紀錄的2240億美元,東盟占全球外國直接投資的份額從2021年的14.4%上升到17.3%。其中,新加坡的外國直接投資流入量為該地區最高,達到1412億美元,其次是印尼為220億美元、越南為179億美元。東盟電動汽車領域的外國直接投資猛增是亮點之一,投資額達到181億美元,較前一年度的27億美元增長了570%。綠地投資,即母公司在其他國家設立子公司的外國直接投資增長迅速。東盟電池生產領域已公布的綠地投資從2021年的12億美元躍升至2022年的84億美元。
在新的一年中,東盟經濟雖然仍呈現出持續復蘇的增長態勢,但下行壓力也很大。亞洲開發銀行在其最新的預測中,將東南亞國家2024年經濟增長預期從2023年9月份預測的4.8%下調至2023年12月的4.7%。
馬來西亞迎來“起飛”,但面臨動力減弱。馬來亞銀行投資銀行認為,2024年將是馬來西亞中長期經濟轉型的“起飛年”,經濟增長將會加速,預計增長率將達到4.4%。但阿哈姆資產管理公司報告認為,補貼的合理化將導致消費者支出模式發生調整,經濟動力在2024年可能會開始減弱。同時,銷售和服務稅稅率提高到8%也會對支出造成進一步的壓力。馬來西亞社會經濟研究中心高級研究員李興貴表示,隨著家庭和消費者對可自由支配支出變得謹慎,私人消費增長將在2023年正常化至5.3%,并在2024年放緩至4.6%。
泰國經濟增長有望加快,但不確定性仍然很高。世行預測,泰國經濟在2024年將有所好轉,增長率將高于2023年,達到3.2%,但低于早期預期的3.5%。該行在其最新的《泰國經濟監測報告》中稱,由于人口老齡化和生產率增長放緩,泰國在2023年至2030年的潛在增長率預計為2.7%,較前幾十年低0.5個百分點。泰國經濟界人士認為,泰國經濟的不確定性仍然很高,社會治安問題也是一個方面。2023年,泰國曼谷發生多次槍擊事件,導致許多外國游客取消行程。旅游業是泰國最重要的產業之一,2019年入境泰國的游客超過3900萬人次,產值占國內生產總值的12%。2023年泰國的國際游客預計達到2700萬人次,2024年有望增至3500萬人次甚至更多。
新加坡經濟繼續增長,但依然脆弱。新加坡貿工部預計2024年新加坡經濟將增長1%至3%。馬來亞銀行經濟學家蔡學彬表示,在制造業復蘇強于預期的推動下,新加坡經濟前景更加光明。繼2023年前3個季度萎縮后,四季度制造業同比增長3.2%。制造業占新加坡國內生產總值約20%,也是該國最大的行業。但星展銀行經濟學家蔡漢騰認為,2023年以來的復蘇主要由外部因素主導,由于全球不確定性揮之不去,復蘇可能很脆弱。
越南經濟保持較快增長,但實現目標難度亦大。越南確定的2024年國內生產總值增長目標為6%至6.5%。但2023年經濟增長弱于預期,加大了實現2021年至2025年期間6.5%的平均增長率的難度。根據計算,越南如果2023年的國內生產總值增長率為6%,2024年至2025年的國內生產總值增長率必須為8%,才能使5年期間的平均增長率達到6.5%。惠譽評級公司預測,在國內財政和貨幣政策支持下,越南經濟將在2024年增長6.3%,2025年增長7%。亞洲開發銀行和國際貨幣基金組織則預測越南2024年的經濟增長率分別為6%和5.8%。
菲律賓下調經濟增長預期。2023年三季度經濟強勁反彈一度推升對菲律賓經濟前景的樂觀情緒。但英國萬神殿宏觀經濟研究咨詢公司首席新興亞洲經濟學家米格爾·錢科表示,菲律賓2023年三季度的經濟反彈是由政府支出大幅增長所推動的,是不可持續的,也“掩蓋了私人消費的持續放緩”。錢科預測,菲律賓2024年經濟增長率為5.4%,2025年增長4.8%。荷蘭國際銀行高級經濟學家尼古拉斯·馬帕認為,菲律賓2023年四季度的經濟增長將為4.6%,低于上一季度,年經濟增長率為5.3%,未達到政府目標。馬尼拉中國銀行首席經濟學家多米尼·貝拉斯克斯認為,菲至少在2024年上半年之前將保持較高的政策利率,這將阻礙業務擴張。
受通脹和消費支出低迷的拖累,菲律賓2023年12月調低2024年經濟增長預期,由6.5%至8.0%下調至6.5%至7.5%。根據菲律賓國家統計局的數據,2023年前11個月的平均通脹率為6.2%,遠高于菲央行2%至4%的目標。因擔心通脹上升,菲律賓央行在2023年11月繼續將基準利率維持在6.5%的水平。惠譽集團國家風險和行業研究公司2023年11月報告指出,菲律賓的消費者信心雖有改善,但“仍然低迷”。隨著通脹下降,2024年的家庭支出有望增長6.3%。消費是菲律賓經濟的支柱之一,2022年增長高達8.3%。
印尼經濟有韌性。印尼政府預計2024年經濟將增長5.2%。正在進行的2024年大選被認為是支撐經濟增長的一大積極因素。曼德利銀行首席經濟學家安德利·阿斯莫諾表示,在過去的幾次選舉中,消費增長相對穩定在4.5%至5%的范圍內,這是全球經濟挑戰中的一個機遇。世行在2023年12月發布的《印尼經濟前景》報告中表示,印尼在整個展望期內將實現強勁增長,但隨著大宗商品繁榮失去動力而略有放緩,預計2023年經濟將增長5%,然后在2024年至2026年期間小幅放緩至平均4.9%。印尼經濟和金融發展研究所預測印尼2024年經濟增長率為4.8%。
亞行預測印尼2023年和2024年經濟增長都將保持在5%的水平,并稱這一增長停滯一方面是由于發達國家疲軟導致出口需求低迷所致,另一方面是印尼央行基準利率升至6%而對增長產生了抑制作用。不過,塞貝拉斯·馬雷特大學商業經濟學院教授文波·桑托索認為,印尼經濟停滯于5%的增長率,是其增量資本產出率上升所致。根據印尼中央統計局的數據,2022年印尼的增量資本產出率為6.25,是東盟五國中最高的。他表示,由于增量資本產出率高,無論投資多少,都只會產生小幅增長,這也是印尼經濟增長在新冠疫情前后的長時間里都徘徊在5%左右的原因所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