中宏網北京1月7日電 中共國家發展和改革委員會黨組近日在《求是》雜志撰文指出,綜合起來看,我國發展面臨的有利條件強于不利因素,經濟回升向好、長期向好的基本趨勢沒有改變。我們要深刻理解、全面認識,既增強憂患意識、直面問題和挑戰,更增強信心和底氣、充分認識我國經濟發展的韌性和潛力。
“面對復雜動蕩的國際形勢與困難重重的國內經濟,在黨的領導與全國人民的努力奮進之下,2023年中國經濟取得了較好的成就。”中宏觀察家、中國人民大學長江經濟帶研究院高級研究員戴穩勝近日就相關話題接受本網專訪時表示,2024年,面對復雜多變的外部形勢,中國經濟應抓住全球經濟調整的大勢,以科技創新引領現代化產業體系建設,全面推進經濟高質量發展。
必須以科技創新引領我國突破戰略圍堵。中央經濟工作會議從九個方面系統部署了做好2024年經濟工作的重點任務,其中第一條就提出“以科技創新引領現代化產業體系建設”,這是適應當前形勢及我國經濟社會的長遠發展的重要指導原則。習近平總書記強調,“科技創新是提高社會生產力和綜合國力的戰略支撐,必須把科技創新擺在國家發展全局的核心位置”。明確我國當前在科技創新引領現代化產業體系建設方面面臨的問題與挑戰、取得的成績及其重要性,對于今后更加深入地實施創新驅動發展戰略,推動經濟高質量發展具有重要指導意義。
當前,全球經濟環境不確定性增加,經濟增長放緩,國際貿易和投資受到沖擊,全球治理體系和國際秩序面臨深刻變革。這些因素都對我國經濟發展帶來了不利影響,為我國的外部環境帶來了更多的不穩定和不確定因素。同時,我國經濟發展也面臨著有效需求不足、社會預期偏弱、風險隱患較多等問題,經濟結構和增長方式亟待優化和轉變。
第四次工業革命正在成為推動全球經濟增長的新動能。技術進步是經濟可持續發展和增長的重要驅動,積極部署新興產業已經成為各個經濟體的共識。主要國家相繼制定了自己的產業政策和戰略布局,加快了科技創新的步伐,競爭日趨激烈。而以美國為首的西方國家加強了對中國的技術圍堵,試圖阻礙中國的科技發展和產業升級,對中國的核心技術和關鍵領域施加壓力和制裁,妄圖遏制中國的崛起。
面對這種形勢,我國不能被動應對,而要主動出擊。全球科技革命和產業變革加速推進,數字化、網絡化、智能化、綠色化成為經濟社會發展的主要趨勢,為我國經濟轉型升級提供了新的空間和動力。必須把科技創新擺在國家發展全局的核心位置,以科技創新引領現代化產業體系建設,推動產業創新激發經濟增長的內生動力,增強我國經濟的競爭力和抗風險能力,為推動經濟高質量發展提供強大的支撐和保障。