近年來,觀音閣鎮始終秉持“生態立鎮、農業興鎮、文旅強鎮”發展理念,將生態文明建設作為貫徹落實省委“1310”具體部署和“百縣千鎮萬村高質量發展工程”的一項務實舉措,持續強化黨建領航作用,以生態文明建設賦能鄉村振興,以優勢轉化促進產業發展,在確保東江水資源合理開發、利用和保護的同時,實現了鎮域經濟快速高效增長,以實干實績實效推動觀音閣高質量發展。
黨建領航,標本兼治,奮力驅動觀音閣鎮高質量發展
觀音閣鎮地處東江中游,東江流域31.8公里江岸線環繞全鎮9個村而過,水資源得天獨厚。而東江作為香港、深圳、東莞、惠州等地區人民重要的水源地,如何正確處理水資源保護和經濟發展之間的關系,是擺在觀音閣鎮黨委面前的一項重要課題。近年來,觀音閣鎮堅持黨建領航、標本兼治,構建以黨委書記負總責、其他黨委和政府班子成員分別包村(組)的高質量發展領導責任制,深化河長制和林長制協同聯動,東江流域生態發展工作由早期的抓大放小向全水域治理、全范圍保護轉變。鎮黨委通過鎮村組三級會議,動員組織全鎮黨員、中小學師生、群眾參與志愿活動,定期開展東江沿線人居環境整治和水面漂浮物清理工作,堅決杜絕東江水源污染,全鎮水體岸線自然化率達92.17%。同時,面對偶發性干旱導致的水土流失問題,充分發揮綠植涵養水源、凈化水體的作用,以創建省級森林城鎮和深入推進綠美·廣東植樹增綠重點工作為契機,在全鎮范圍內廣栽綠植。去年,累計種植各類優質樹木、水生植物15600余株,裸露地復綠面積達到153畝,全鎮村莊平均綠化覆蓋率達到50.08%,在東江水質改善和治理中發揮了積極作用。在東江長期穩定保持Ⅱ類水質,達到集中式生活飲用水、地表水源地一級保護區等標準的同時,成功創建2023年廣東省森林城鎮。
立足農業,轉型升級,加快推進觀音閣鎮高質量發展
作為農業資源大鎮,觀音閣鎮統籌用好“土地流轉”“有機產品”“鏈條升級”“品牌孵化”四個抓手,持續寫好“效”“質”“能”“強”四字文章,探索農業高質量發展之路。2023年,轄區內14個行政村集體經營性收入已全部實現“20萬+”目標,整體增長率達到31.98%。其中,十字路和塘角兩個行政村收入達到“100萬+”,平均年增幅達到163%。
機制增效,抓細土地流轉。堅持長短結合,既抓當前又管長遠,實行“一制一模式”,建立村民—村小組—村委—鎮屬企業四級土地流轉機制,健全“黨支部+合作聯合社+農戶”三方合作模式。遴選土地相對平整、集中連片、群眾經營意愿低的地塊,將撂荒土地、耕地收到鎮屬企業或村委統一規劃利用,劃定集約經營集中推進區實行掛圖作戰,專人把關土地承包合同實現周期價格遞增。截至目前,塘角村和十字路村分別完成土地流轉2243畝和1263畝,為兩村壯大集體經濟、躍上“百萬元村”提供堅實的基礎條件。
生產提質,抓好有機產品。全力推進高標準農田建設任務,優先在十字路村、菱湖村、彭村村等十個行政村的永久基本農田和儲備區內實施萬畝高標準農田改造提升建設項目。大力推廣農業綠色有機生產方式,精準引進高效現代種業項目,推廣和應用京基智農、合禾農業、天藝藍莓設施育苗大棚、組培室等先進的農業生產技術和設備,把具備條件的撂荒地盡可能納入高標準農田建設和土地宜機化改造規劃,農技人員“手把手”幫助蔗農選育桂糖42號甘蔗推廣規模化種植,提高農業生產、有機種植的效率和質量。目前,觀音閣鎮已在節水增效、化肥減量、綠色生產、農業廢棄物循環利用等方面取得了明顯成效,農產品質量安全檢測合格率達到100%。
龍頭“聚能”,抓牢鏈條升級。充分發揮龍頭企業的牽引作用,大力發展農產品精深加工,通過強龍頭、補鏈條、興業態,推動鄉村產業全鏈條升級。去年,黨員干部多次前往企業走訪調研,在主動了解企業發展規劃需求的同時,積極為上下游企業和本地農戶“牽線搭橋”,讓順南食品(惠州)有限公司鏈接本地冬瓜、黑糖、花生,為暢銷食品產品提供原材料,打通了順南食品(惠州)有限公司與觀音閣糖廠產業鏈供應鏈堵點卡點,實現了兩家規上工業企業的“強強聯手”。據統計,去年1-11月,觀音閣鎮規上工業總產值和增加值均實現兩位數增長,增速分別達到13.3%和21.1%。順南食品(惠州)有限公司自投產以來產值逐年遞增,去年1-11月總產值同比增長24.9%,輻射帶動轄區及周邊鄉鎮村民實現家門口就業和增收致富,村民年人均增收超過4萬元,持續提升聯農帶農綜合效益。同時,引導觀音閣糖廠研發餅干、包點、固態飲料等新產品,助力糖廠由傳統的單一產糖企業往精深加工方向和低能耗、高效益工廠發展,讓這間有著70年歷史的惠州最老糖廠煥發出新活力。
扶優做強,抓實品牌孵化。通過黨委“黨建領航”、黨員“服務”、群眾“跟進”聯動方式,推動政企聯動和品牌培育。一是扶優做強制糖企業,鎮黨委牽頭引導聯星村和桂嶺村省級扶持資金投入觀音閣糖業有限公司進行年度分紅,提升“造血”能力;促成蔗農與糖廠簽訂保價協議,為蔗農購買“嶺南水果”農業保險提供優惠價格,在企業原料來源得到保障的同時,讓蔗農普遍受益,實現農商“共富”。二是引導涉農企業通過結對幫扶、優先聘用脫貧戶到企業工作等方式,反哺“第一車間”。三是大力實施農業品牌戰略,黨員干部下沉田間地頭,通過宣傳政策、農技培訓、參與春耕等方式,抓實抓牢農業品牌孵化、品牌農產品營銷和品牌農產品推廣,發展出一家省級、兩家縣級農業龍頭企業,孵化了“觀音閣黑糖”和“南坑村檸檬”兩個“粵字號”農業品牌,打造了“觀音閣花生”“觀音閣黑糖”兩大國家地理標志產品。
文旅融合,產業聯動,蓄勢賦能觀音閣鎮高質量發展
始終堅持一產先導、二產支撐、三產聯動,多年來有序整合轄區內觀音山、觀音廟、東江等山水人文資源,因地制宜建成一批農文旅融合項目,持續寫好富民興村大文章。通過發動鄉賢回歸賦能鄉村建設,科學規劃鄉村撤并閑置校舍資源,積極盤活遴選土地相對平整、集中連片、群眾經營意愿低的地塊,建成山里院子、詩莉莉非洲假日酒店、古石龍休閑度假農場、伍號營地、天藝藍莓基地、惠州觀音閣機場等一批新型田園綜合體、研學實踐教育基地和農旅項目,進一步優化了第三產業的結構。整合轄區內文旅項目資源,破除單一文旅項目受眾限制,變“單兵作戰”為“聯合作戰”,建設了“文旅+研學”“文旅+農業”等精品生態旅游線路,形成拳頭效應。其中,2023年1-11月古石龍休閑度假農場營業收入同比增長175%,通過租地和投資分紅的模式每年給各村集體增收約49萬元,帶動約50名村民實現家門口就業;伍號營地營業收入同比增長11.2%,每年吸引學生、企業團體等近10萬人次;天藝藍莓基地新增農業設施大棚、培育設施設備等,進一步做強農產品深加工,為村集體每年增收15.5萬元。
觀音閣鎮將不斷開拓以生態優先、農文旅結合為導向的發展路徑,充分發揮毗鄰贛深高鐵博羅北站和惠深、廣惠、廣汕、惠河高速公路的交通優勢,強化聯城帶村節點功能,搶占鎮域經濟發展先機。逐步淘汰一批高消耗低產能企業,多措并舉保障下游城市市民生活飲用水安全,以高品質生態環境、高效率農業生產、高標準文旅項目支撐鄉村發展,為高質量發展注入新動能。(中共廣東省惠州市博羅縣觀音閣鎮委員會)