國家制造強國建設戰略咨詢委員會、中國工程院戰略咨詢中心等機構近日聯合發布的《2023中國制造強國發展指數報告》顯示,2022年,中國制造強國發展指數超過120,在世界主要國家中居于較高水平,我國制造強國建設穩中有進。當前,各地正在鍛造制造業新優勢,扎實推進制造強國建設。
數字化轉型提速
走進美的廚熱順德工廠,仿佛進入一個機器人世界:機器人手臂整齊劃一高效作業,后臺實時監測電機運行動態,自動導向搬運車(AGV)小車可以實現零差錯調度運送到位……這是廣東“燈塔工廠”走在智造前沿的真實刻畫,也是廣東制造業升級的一個縮影。
當前,廣東正在創新性開展產業集群數字化轉型工程,聚焦新一代電子信息等戰略性產業集群的21個細分行業,助力制造業企業數字化轉型。截至目前,廣東累計推動超2萬家規模以上工業企業數字化轉型,帶動超70萬家中小企業降本提質增效,成為首批2個國家級工業互聯網示范區之一。作為全國唯一的制造業轉型升級綜合改革試點,廣東佛山有約10萬家工業企業,過半數規上工業企業已實施數字化、智能化改造。
作為東北老工業基地,吉林省正在以科技創新推動產業創新,以數字化智能化推進制造業升級。吉林省提出,力爭用3年時間,重點支持300個以上“智改數轉”示范項目,建成1家至2家“燈塔工廠”、100家智能制造示范工廠、300個省級智能制造數字化車間,推動有意愿的規模以上工業企業完成一輪“智改數轉”,以數字化引領制造業質量變革、效率變革、動力變革。
近年來,吉林化纖集團始終堅持高端化、智能化、綠色化轉型升級,瞄準碳纖維這一新型材料領域,堅持碳纖維產業鏈一體化發展,打造“中國碳谷”。自主研發生產的碳纖維拉擠板成功應用于國內陸上最長99米葉片的主梁制作,實現了對絕大部分進口大絲束碳纖維的替代。通過自主開發,原絲和碳化裝備的國產化率接近100%,有效突破了國外技術和市場壟斷,解決了“卡脖子”問題。
技改推動效率倍增
在陜西法士特汽車傳動集團有限責任公司的生產車間內,載有生產材料的AGV小車“歡快”地來往穿梭,“飛舞”的機械臂讓沖壓、焊裝、涂裝和總裝等多道工序變得又快又準。
法士特集團近年來聚焦商用車(重卡)行業電動化、網聯化、智能化、共享化趨勢,先后對100余條生產線進行升級優化,關鍵工序數控化率達100%。法士特集團黨委宣傳部部長劉躍峰介紹,由于改變了傳統生產制造模式,生產效率相較以往提高70%以上,能源消耗降低14%,人均產值提高5倍多,大幅提升企業生產制造自動化和智能化水平。
借助秦創原創新驅動平臺,法士特集團把技術創新與構建產業體系緊密結合起來,加快傳統產業改造升級,目前已累計獲得核心技術專利3200多項,科技成果轉化率高達95%。尤其是其自主研發推出新能源產品以及S變速器、AMT機械自動變速箱、AT自動變速器、液力緩速器等,成為推動我國汽車產業轉型升級的重要支撐力量。
技術改造是保持制造業旺盛生命力最關鍵的密碼,也是廣東堅持制造業當家的關鍵工程之一。近年來,廣東工業技術改造投資展現強勁增長態勢,有力推動了廣東工業經濟持續增長。
通紅的板坯用240公斤的高壓水流沖刷,軋機反復軋壓后,長度增加一倍,厚度減薄一半,隨后進入第二個軋機……在寶鋼湛江鋼鐵有限公司冷軋生產現場,依托5G技術和數字化系統,操作人員只需點擊移動設備上的按鍵,幾分鐘就能快速查看和控制現場設備。“智能制造創造的效益早已超過投入,助推勞動效率實現2565噸鋼/人年。”該公司副總經理韓仁義表示。
在吉林,一汽解放J7高端牽引車推出后,逐漸占領國內高端商用車市場。該車的整車壽命從80萬公里提高到150萬公里,涉及上百個關鍵零部件的重新審視與論證。一汽解放商用車開發院整車開發首席工程師劉會神帶領400余人設計團隊,經過不懈努力,終于開發出該車型。2022年,成功通過歐盟相關認證,帶領中國商用車追趕世界最先進水平。
全產業鏈協同發力
近年來,陜西堅持把重點產業鏈提升作為工業高質量發展的關鍵抓手,建立鏈長制工作推進機制,在鏈式創新、鏈式招商、鏈式服務上加力提效。“24條重點產業鏈年均產值增長超過20%,千億元級產業鏈由3條變成6條,成效明顯。”陜西省工信廳廳長陳忠介紹,今后將繼續做好重點產業鏈提升工作。
在廣東,龍頭企業充分發揮示范標桿作用,帶動全產業鏈上下游協同轉型。佛山市工業和信息化局局長宋樹龍舉例,新寶電器、美的通過平臺輸出免費解決方案,帶動各自產業鏈超百家中小企業數字化轉型。針對以中小企業為主的紡織印染、塑料制品等特色產業集群,推動企業抱團組建聯合體,共同探索轉型模式。
近年來,廣東持續打造一批世界級先進制造業集群。隨著汽車產業規模突破萬億元,廣東十大戰略性支柱產業集群中已有8個成為萬億元級產業集群,成為廣東穩經濟的“壓艙石”。數據顯示,廣東規模以上工業企業達6.7萬家,高新技術企業達6.9萬家,均保持全國首位。產業結構持續優化,先進制造業、高技術制造業增加值占規上工業比重分別達55%、29.5%。
汽車業是長春市支柱產業。2022年底,工信部公示第三輪先進制造業集群決賽優勝者名單,長春市汽車集群成功入圍。該集群擁有中國科學院長春光機所、長春應化所,汽車仿真與控制等11個國家重點實驗室,東北工業等6個國家企業技術中心等創新“國家隊”。2020年至2022年,長春市汽車集群獲得發明專利6099件,一汽解放、長春博超分別獲國家科技進步類二等獎。