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民營經濟是推進中國式現代化的生力軍,是高質量發展的重要基礎。”這一重要論斷揭示了民營經濟與推進中國式現代化的內在邏輯關聯,是新時代黨中央對民營經濟的新定位,也是黨中央賦予民營經濟的重要任務。“中國第一座農民城”——浙江龍港鎮集聚土地、區位、港口、能源、環境等優勢,從昔日荒涼灘涂飛速發展為一座綜合性現代化新城,正以滄海巨變的態勢強勁崛起。龍港市能成為全國首個“鎮改市”,其背后離不開當地民營經濟和民營企業在促進就業、擴大內需、增強市場活力、改善人民生活水平和保護生態環境等方面作出的重大貢獻,彰顯了民營企業活力迸發、生機勃勃的景象,有力推動了經濟高質量發展。
龍港市印刷展示館 人民論壇網 王博 攝
發展壯大民營經濟,把穩經濟發展“方向盤”。“民營經濟是我們經濟制度的內在要素”黨的二十大報告提出:“促進民營經濟發展壯大”。如何在社會主義制度下規范和引導資本健康發展,是新時代必須要研究解決的重大理論問題、實踐問題。習近平總書記指出:“正確處理不同形態資本之間的關系,在性質上要區分,在定位上要明確”,為我們正確處理資本和利益分配問題、更好發揮資本的功能等提供了根本遵循。
發展壯大民營經濟,織密政策“保障網”。政策是推動社會發展的重要動力,其在激發社會發展活力、促進技術創新、排除社會資源不均衡現象等方面有重要作用。系統化清除妨礙市場統一和公平競爭、制約民營企業發展的各種壁壘是破題之道。鼓勵、支持、引導民營經濟,打出一套“組合拳”,既要確保民營企業在權利、機會、規則方面的平等性,保證各種所有制經濟依法平等使用生產要素、公開公平公正參與市場競爭、共同履行社會責任;又要完善產權保護、市場準入、公平競爭、社會信用等市場經濟制度,反對地方保護和行政壟斷,提振市場預期和信心,為民營經濟高質量發展提供堅強引領和有力保障。
發展壯大民營經濟,弘揚法治“主旋律”。促進民營經濟發展壯大,要著力建立公平開放透明的市場規則、依法保護民營企業產權和企業家權益、使各種所有制經濟依法平等使用生產要素、公開公平公正參與市場競爭、受法律保護、恪守契約精神,營造市場化、法治化、國家化營商環境。從政策和輿論層面鼓勵支持民營經濟和民營企業發展壯大,不斷完善公平競爭制度,為民營企業拓展更多發展空間。引導企業依法經營、依法治企、依法維權,引導民營企業家筑牢依法合規經營底線,弘揚優秀企業家精神,做守法經營的典范,以優質法治環境來保障、促進引導民營經濟發展壯大。
發展壯大民營經濟,緊握人才“助力器”。人才是第一資源,創新是第一動力。民營企業是我國體量發展最快的經濟類型,是整個生產環節的主要載體。在全面推進中國式現代化的關鍵時期,人才是關乎民營企業生產效率的重要生產要素、是民營企業發展壯大的重要資源。民營企業除了具備雄厚的資金、技術外,還要根據自身發展戰略和需求制定合適的人才引進策略、建立健全人才培養計劃、完善公開透明的獎勵激勵機制、靈活的流動管理機制、科學公正的績效評估體系、企業持續創新發展的知識管理系統以及和諧的企業文化與良好的員工關系等引進人才、留住人才、用好人才的措施。民營企業應緊握人才這個“助力器”,不斷優化和完善人才管理體系,推動民營經濟駛入高質量發展“快車道”。
發展壯大民營經濟,搭建發展“服務鏈”。黨的二十大繪制了以中國式現代化全面推進中華民族偉大復興的宏偉藍圖,明確高質量發展是全面建設社會主義現代化國家的首要任務。民營經濟是推進中國式現代化的生力軍,民營企業和民營企業家要自覺促進共同富裕責任感、使命感,一方面,堅持人民至上,主動擔當作為,從全體性、全面性、全方位、全人類等層面加以推進和落實。另一方面,踐行新發展理念,深刻把握民營經濟發展重大機遇,正確處理和解決面臨的挑戰,“轉變發展方式、調整產業結構、轉換增長動力,堅守主業、做強實業”,讓企業發展成果更公平惠及更多人。
【本文系四川省哲學社會科學規劃重大項目“新時代新征程中國共產黨強國使命任務的邏輯理路研究”(SC22ZDYC28)階段性成果】
(作者:姜東苑,電子科技大學馬克思主義學院博士生;葉本乾,電子科技大學馬克思主義學院教授、博士生導師,四川省中國特色社會主義理論體系研究中心特約研究員)