近年來,隨著人工智能、物聯網、大數據、區塊鏈等信息技術在各行各業中的快速發展和廣泛應用,數字中國的宏偉藍圖徐徐展開。在數字化浪潮中,數字鄉村建設作為數字中國建設的重要組成部分,是實現鄉村振興、加快推進農業農村現代化的必要條件。中央經濟工作會議明確提出,以提升鄉村產業發展水平、提升鄉村建設水平、提升鄉村治理水平為重點,強化科技和改革雙輪驅動,強化農民增收舉措,集中力量抓好辦成一批群眾可感可及的實事,建設宜居宜業和美鄉村。這為以數字鄉村建設推動農業農村現代化指明了方向和路徑。
農業強國是社會主義現代化強國的根基,農業農村現代化是中國式現代化的重要組成部分,既包括“物”的現代化,也包括“人”的現代化。數字鄉村建設從農業農村現代化的構成破題,將科技和人才作為推進農業農村現代化的關鍵抓手。一方面,強調以科技為底座,通過強化農業設備支撐,完善農村信息基礎設施,大力發展農業新業態,加快數據要素流轉,發揮乘數效應,從而打破城鄉數字壁壘,暢通城鄉經濟循環;另一方面,強調以人才為核心,通過引導“新農人”返鄉就業創業和通過宣傳培訓提高農民積極性等措施來激活釋放農業農村內生發展動力,進而縮小城鄉發展差距。這不僅促進了農村“物”的現代化,也推進了農村“人”的現代化,為實現鄉村振興、推進農業農村現代化賦予了生機與活力。
數字鄉村建設以科技創新為第一動力,為推進農業農村現代化提供技術支撐。數字鄉村建設充分發揮信息技術和數據要素在農民生產生活中的積極作用,極大地提高了農業生產效率,增強了鄉村數字治理能力。農業生產方面,我國農業生產信息化率超過25%,智慧農業依靠數字育種、智能農機設備、大數據分析等現代信息技術進行全流程精準化操控,穩步向數字化、標準化、規模化轉型,為實現農業現代化奠定了堅實的基礎。數字治理方面,2021年我國六類涉農政務服務事項綜合在線辦事率達到68.2%,“互聯網+”技術將政務公開、村務共商、服務共享的便利傳遞到千家萬戶。
數字鄉村建設以人才為第一資源,為推進農業農村現代化提供智力支持。自數字鄉村建設開展以來,農業農村部通過舉辦農村實用人才帶頭人農業農村電子商務專題培訓班,為各地農村培養了很多電商骨干人才,一批又一批的青年人才回流鄉村。從2012年到2022年底,返鄉入鄉創業人員累計達到1220萬人,其中很大部分創業者從事的工作都與數字技術息息相關,鄉村數字經濟在人才引領下正蓬勃發展。此外,農民數字技能的提升也是數字鄉村建設不可或缺的一環。近年來,我國開展農民手機應用技能培訓,提高農民獲取信息、網絡營銷、在線辦理業務的能力,推動他們更加積極主動地參與數字鄉村建設,增強農業農村現代化的內驅動力。
數字鄉村建設成效顯著、成果豐碩,但農村的數字化水平與城市相比較,仍然存在一定的差距。比如,數字科技在農業領域的應用范圍仍然較小;智慧農業發展仍處于初級階段,數字技術在農村基層治理中的應用和普及程度不高;數字人才缺口仍然較大,農村青年勞動力數量較少;等等。要解決這些問題,加快數字鄉村建設步伐,實現鄉村全面振興,不斷推動農業農村現代化,就要在科技和人才兩個方面發力。
一方面,以科技為引擎,著力彌合城鄉數字鴻溝,夯實現代化建設的農業農村基礎。要持續拓寬數字技術在農村地區的應用范圍,實現城市農村“同網同速”。在此基礎上,進一步加強信息化手段在農業全產業鏈中的嵌入和應用,加快數據要素在農業各領域中的流動,利用數字技術賦能農業農村種植、養殖、畜牧的全過程,發揮規模效應和集聚效應,促進鄉村產業數字化。合理配置農業資源,將數字科技作為延伸產業鏈、貫通供應鏈、提升價值鏈的戰略支撐。探索數字助農新模式、新方法,促進電子商務、現代物流與農業和農村手工業的跨界融合,推動“電商助農”“直播帶貨”等模式的規范化發展,培育農產品電商新業態,拓寬農村產品的銷售渠道,全面提升農村生產經營的數字化水平,切實提高農民收入。同時,利用數字信息技術打造統籌醫療、教育、養老、娛樂、出行、社會保障等內容于一體的便民服務平臺,打破數據信息壁壘,不斷提高鄉村治理能力和水平,讓人民群眾在信息化發展中有更多獲得感、幸福感、安全感。
另一方面,以人才為引領,帶動更多人參與數字鄉村建設,助推農業農村數字化發展。要增加對農民數字知識的傳授和培訓,加快搭建全媒體矩陣,多渠道傳播數字信息,定期邀請專家學者到農村開展常態化宣傳教育,提高農民數字素養與技能,讓更多農民通過網絡平臺開展經濟活動,激發農民在數字鄉村建設中的主人翁意識。要堅持培訓和引進相結合,各地政府應制定相應的引導政策,為相關人才提供良好的就業創業環境和資金支持,吸引更多致富能手回流鄉村,為數字鄉村建設添磚加瓦。完善基層就業政策,激勵高校畢業生返鄉就業,把課堂學習和鄉村實踐緊密結合起來,厚植愛農情懷,練就興農本領,充分發揮專業技能,探索數字技術應用新場景,在鄉村振興的大舞臺上建功立業,為加快推進農業農村現代化、全面建設社會主義現代化國家貢獻力量。
(作者系北京市習近平新時代中國特色社會主義思想研究中心特約研究員、中央民族大學經濟學院黨委書記)