12月12日至21日,北京大學乒乓球隊訪問美國,參加在華盛頓、舊金山、洛杉磯等多地舉辦的紀念中美“乒乓外交”52周年系列活動。
1971年4月,參加在日本名古屋舉行的第三十一屆世界乒乓球錦標賽的美國乒乓球代表團應中國乒乓球代表團邀請訪問中國。一年后,中國乒乓球隊回訪美國。訪問期間,兩支球隊都受到彼此國家和人民的熱烈歡迎與熱情接待。中美“以小球轉動大球”,融化了兩國歷時20多年相互隔絕的堅冰。52年后,為落實中美元首舊金山會晤有關共同促進人文交流的重要共識,兩國青年通過乒乓球比賽重溫歷史、賡續友情。
在華盛頓,中美兩國大學生組成混合隊伍舉行友誼賽。“對乒乓球運動的熱愛,讓我們打開心扉。”北京大學乒乓球隊隊員張雪恩表示,“我們與美國學生交流了很多,不僅僅是體育,還有學習、生活等方面。面對面的交流,增進了我們之間的友誼。”
“洛杉磯乒乓球協會”俱樂部成員、32歲的布魯克·萊昂納德表示:“如果沒有乒乓球,我不可能認識那么多來自中國的朋友。相信乒乓球運動未來將繼續幫助美中兩國人民加深了解、增進合作。”
中美青年運動員的友好互動,讓斯威里斯夫婦回想起50多年前的往事。曾效力于美國乒乓球國家隊的康妮·斯威里斯、戴爾·斯威里斯是“乒乓外交”的親歷者。夫婦二人認為,美中運動員經過相處成為親密的朋友,美中兩國人民完全可以成為朋友。希望年輕一代傳承“乒乓外交”精神,加強溝通交流,共同成長進步。
美中關系全國委員會副會長白莉娟也是“乒乓外交”的見證者,1972年她參與接待了訪美的中國乒乓球隊。她表示,“乒乓外交”的歷史證明,美中兩國雖然文化傳統、社會制度不同,但完全可以相互尊重、和平相處。
“在美國各地,只要我們的運動員穿著印有‘中國’字樣的隊服,就會有很多當地人上前詢問他們從事什么運動,并祝他們取得好成績。”北京大學副校長方方表示,“我們的年輕隊員在這次訪問中,真正體驗到了體育跨越國界的魅力。”
在系列活動中,中美兩國青年結下深厚友誼,也為更多交流打開機遇之門。美國奧委會官員喬羅斯蘭表示,“乒乓外交”體現了體育的力量,體現了人民之間的善意和美好愿望。“讓我們培育友誼、建立互信,團結起來為世界和平貢獻力量。”
中國駐美國大使謝鋒表示,當前,中美關系正處在新的十字路口。“時代呼喚我們從‘乒乓外交’汲取智慧和力量,讓中美關系穩下來、好起來,實現健康、穩定、可持續發展,讓兩國人民放心、讓世界安心。”
(本報華盛頓12月21日電)