四川省紀委監委整合縣(市、區)鎮村三級監督力量,指導全省183個縣(市、區)建立紀檢監察協作區;江蘇省南京市紀委監委通過“室組地”聯動,整治“蠅貪”“蟻腐”,對新增問題線索嚴查速辦;河南省洛陽市紀委監委挑選328個集體“三資”規模較大、資源富集的村(社區)開展提級監督……一段時間以來,各地紀委監委結合實際,創新方式方法,在破解基層“熟人社會”監督難題方面做出了有益的實踐探索。
如何開展好監督工作,是擺在每一名基層紀檢監察干部面前的現實課題。基層是“熟人社會”,人際關系因為血緣、地緣等織成了一張龐大而復雜的關系網,彼此工作圈、生活圈相互交叉、重疊,尤其是越往基層走,黨員干部之間越熟悉。紀檢監察干部不是生活在真空之中,也有親情、友情,有同學、老師和朋友。在熟人社會中,“低頭不見抬頭見”,使得一些紀檢監察干部開展監督時心存顧忌,不敢動真碰硬,拉不下臉,缺乏勇氣和擔當精神,大大影響了監督效果。
破解“熟人社會”監督難題,要著力在破“熟”上下功夫??梢越y籌用好縣鄉監督力量,整合紀檢監察室、派駐紀檢監察組和鄉鎮紀委、村級紀檢委員力量,完善片區協作機制。探索創新監督方式,靈活運用交叉監督、聯動監督、提級監督等方式,打破地域界限,用制度機制擋住人情干擾,有助于最大程度避免“抹不開情面”的問題,讓基層紀檢監察干部拋開顧慮,放開手腳大膽監督。此外,還要善于運用信息化手段為破解“熟人社會”監督難題賦能增效。利用大數據監督應用平臺,通過大數據比對分析發現問題,以數據賦能阻斷“熟人網絡”,能顯著提升監督質效。
打鐵必須自身硬。破解“熟人社會”監督難題,要求廣大紀檢監察干部強化斗爭精神,練就敢于斗爭、善于斗爭的硬脊梁、鐵肩膀、真本事,用動真碰硬體現擔當作為,為做好新時代紀檢監察工作提供堅強保障。
(摘編自《中國紀檢監察報》,原題為《著力破解熟人社會監督難題》)