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摘要】堅持問題導向,科學應對和回答不斷出現的新情況新問題是永葆馬克思主義鮮活生命力的重要手段。總結我們黨理論創新的偉大成就,不斷深化對黨的理論創新的規律性認識,系統、深入回答中國之問、世界之問、人民之問、時代之問,對高舉中國特色社會主義偉大旗幟,匯聚眾志成城全面建設社會主義現代化國家、全面推進中華民族偉大復興的磅礴偉力,具有重大現實意義和深遠歷史意義。
【關鍵詞】理論創新 馬克思主義 習近平新時代中國特色社會主義思想
【中圖分類號】D261 【文獻標識碼】A
堅持問題導向,科學應對和回答不斷出現的新情況新問題是永葆馬克思主義鮮活生命力的重要手段。黨的十八大以來,習近平總書記堅持把馬克思主義基本原理同中國具體實際相結合、同中華優秀傳統文化相結合,提出了一系列原創性的治國理政新理念新思想新戰略。關于強國建設、中華民族現代文明、高質量發展、全面從嚴治黨、人類命運共同體等理論有了新發展、新突破、新成就。總結我們黨理論創新的偉大成就,不斷深化對黨的理論創新的規律性認識,系統、深入回答中國之問、世界之問、人民之問、時代之問,對高舉中國特色社會主義偉大旗幟,匯聚眾志成城全面建設社會主義現代化國家、全面推進中華民族偉大復興的磅礴偉力,具有重大現實意義和深遠歷史意義。
●站在民族復興高度,統籌謀劃社會主義現代化強國建設,回答中國之問
在對中國之問的科學回答中,以習近平同志為核心的黨中央提出了一系列原創性的治國理政新理念新思想新戰略。比如,在“三農”工作方面,習近平總書記著眼全面建成社會主義現代化強國戰略全局,對建設農業強國、加快推進農業農村現代化、全面推進鄉村振興等一系列重大理論和實踐問題作出深刻闡述,為做好新時代新征程“三農”工作提供了根本遵循和行動指南。在國家安全方面,習近平總書記強調:“加快推進國家安全體系和能力現代化,以新安全格局保障新發展格局,努力開創國家安全工作新局面。”在建設科技強國方面,習近平總書記指出:“加強基礎研究,是實現高水平科技自立自強的迫切要求,是建設世界科技強國的必由之路。”等等。
科學回答中國之問,不斷深化對黨的理論創新的規律性認識。一是聚焦中國共產黨為什么能、馬克思主義為什么行、中國特色社會主義為什么好,深刻研究和系統回答21世紀馬克思主義為什么具有強大凝聚力、旺盛生命力和持久引領力,為什么能夠指導中國人民攻克了許多長期沒有解決的難題,辦成了許多事關長遠的大事要事,取得了舉世矚目的偉大成就。二是以習近平新時代中國特色社會主義思想為指導,聚焦農業強國、經濟強國、科技強國、美麗中國、軍隊現代化、制造強國、全面從嚴治黨等重大戰略開展理論研究,以理論創新推動中國特色社會主義實踐,在理論發展、理論探索中推進黨的創新理論發展。三是聚焦實踐遇到的新問題、改革發展穩定存在的深層次問題、人民群眾急難愁盼問題、國際變局中的重大問題、黨的建設面臨的突出問題等,深化對共產黨執政規律、社會主義建設規律、人類社會發展規律的認識,系統回答在風云變幻的世界中,中國為什么能夠保持發展定力,中國式現代化為什么能夠行穩致遠。
●堅持和平發展道路,繪就世界現代化新圖景,回答世界之問
在第三屆“一帶一路”國際合作高峰論壇開幕式上的主旨演講中,習近平主席指出:“世界現代化應該是和平發展的現代化、互利合作的現代化、共同繁榮的現代化。”習近平主席站在人類歷史發展進程的高度,以胸懷天下的宏闊視野,先后提出構建人類命運共同體理念、“一帶一路”倡議、全球發展倡議、全球安全倡議、全球文明倡議等,為推動人類文明進步、建設美好世界貢獻中國智慧、提供中國方案,也為廣大發展中國家探索符合本國國情的現代化道路提供助力。當前,世界百年未有之大變局加速演進,世界之變、時代之變、歷史之變正以前所未有的方式展開,人類社會現代化進程又一次來到歷史的十字路口。兩極分化還是共同富裕?物質至上還是物質精神協調發展?竭澤而漁還是人與自然和諧共生?零和博弈還是合作共贏?照抄照搬別國模式還是立足自身國情自主發展?我們究竟需要什么樣的現代化?怎樣才能實現現代化?習近平總書記基于中國式現代化的探索與實踐作答人類社會現代化之問,為推動世界現代化進程、促進人類文明進步提供了中國方案。
一是深刻把握共產黨執政規律、社會主義建設規律、人類社會發展規律,從“三大規律”中正確把握中國的走向和世界的發展。用馬克思主義理論指導中國實踐,用中國實踐豐富21世紀馬克思主義。二是聚焦世界之問,系統總結中國經濟高質量發展的成就、國家治理體系和治理能力現代化的成效、宣傳思想文化事業取得的歷史性成就,總結中國共產黨領導中國人民增進民生福祉的成績,推動綠色發展促進人與自然和諧共生的成果,等等。從偉大成就、顯著成效和先進經驗中總結中國特色社會主義建設經驗,展望以中國式現代化全面推進中華民族偉大復興的未來圖景。三是用理論講道理,用道理說服人,深刻闡釋中國式現代化的中國特色、本質要求和重大原則,講清楚中國的發展有自身的邏輯和規律,不走殖民掠奪的老路,不走國強必霸的歪路,堅持和平發展道路。
●聚焦尊重人民主體地位、增進民生福祉,回答人民之問
習近平總書記指出:“人民幸福安康是推動高質量發展的最終目的。”我們黨始終站穩人民立場,解決好人民群眾最關心最直接最現實的利益問題,把惠民生的事辦實、暖民心的事辦細、順民意的事辦好,讓現代化建設成果更多更公平惠及全體人民。
一是從人民群眾的創造中汲取理論創新智慧。人民群眾作為歷史的創造者,不僅是物質財富的創造者,也是精神財富的創造者。繼續推進黨的理論創新必須走好群眾路線,尊重人民首創精神,注重從人民的創造性實踐中總結新鮮經驗,將其上升為理性認識,提煉出新的理論成果,不斷豐富和發展馬克思主義人民觀,堅定人民立場。二是聚焦服務實踐、聚焦人民需求,把滿足人民對美好生活的向往作為理論創新的重要方向。當前,人民對美好生活的向往更加強烈,期盼有更高質量的教育、更穩定的工作、更滿意的收入、更可靠的社會保障、更高水平的醫療衛生服務、更舒適的居住條件、更優美的生態環境、更豐富的精神文化生活……要把滿足人民美好生活需要作為新時代理論創新和實踐創新的出發點和落腳點。三是統一思想、凝心聚力,學懂弄通做實習近平新時代中國特色社會主義思想,發揮理論凝心鑄魂、錘煉品格、促進發展的作用,凝聚起全國各族人民全面建設社會主義現代化國家、全面推進中華民族偉大復興的磅礴偉力。
●聚焦合作與發展,推動構建人類命運共同體,回答時代之問
面對復雜變化的世界,人類社會向何處去?當今世界變亂交織,世界百年未有之大變局加速演進,人類社會面臨前所未有的挑戰。團結還是分裂?和平還是沖突?合作還是對抗?面對時代之問,習近平總書記指出:“我們堅定站在歷史正確的一邊、站在人類文明進步的一邊,高舉和平、發展、合作、共贏旗幟,在堅定維護世界和平與發展中謀求自身發展,又以自身發展更好維護世界和平與發展。”充分彰顯了中國維護世界和平、促進共同發展的堅定決心。
時代是思想之母、實踐是理論之源。時代之問給我們提出的新考題比過去更復雜、更難,迫切需要我們從理論與實踐的結合上提交答案。一是梳理馬克思主義中國化時代化取得的偉大成就,展示馬克思主義嶄新的時代形象,深刻認識習近平新時代中國特色社會主義思想的原創性貢獻、時代性價值。科學闡釋世界范圍社會主義和資本主義兩種意識形態、兩種社會制度的歷史演進及其較量發生了有利于社會主義的重大轉變。二是闡釋世界百年未有之大變局的“變”與“不變”、本質和態勢。從時間、空間和社會范疇解析世界百年未有之大變局,闡釋世界力量的對比變化、國際秩序的調整、未來發展的演進趨勢、世界格局的重塑等。通過學理研究科學解讀新興市場國家和發展中國家的群體性崛起,深刻把握時代之變、回應時代之問。用理論指導實踐、在實踐基礎上形成新的理論,在實踐和理論互動中不斷深化對黨的理論創新的規律性認識。
●深入學習貫徹習近平文化思想,建設中華民族現代文明
黨的二十大以來,習近平總書記提出并闡釋了“兩個結合”“六個必須堅持”等推進黨的理論創新的科學方法,為繼續推進黨的理論創新提供了根本遵循。在文化傳承發展座談會上的講話中,習近平總書記學理性闡述了“兩個結合”的重大意義,強調“‘第二個結合’是又一次的思想解放”,指出“結合”的前提是彼此契合、“結合”的結果是互相成就、“結合”筑牢了道路根基、“結合”打開了創新空間、“結合”鞏固了文化主體性。習近平總書記在新時代文化建設方面的新思想新觀點新論斷,內涵十分豐富、論述極為深刻,是新時代黨領導文化建設實踐經驗的理論總結,豐富和發展了馬克思主義文化理論,構成了習近平新時代中國特色社會主義思想的文化篇,形成了習近平文化思想。
新征程上,要深入學習貫徹習近平文化思想,堅持“兩個結合”,繼續推進實踐基礎上的理論創新。一是以馬克思主義為指導對中華優秀傳統文化進行深入挖掘和系統研究,用馬克思主義特別是21世紀馬克思主義激活中華優秀傳統文化中的先進元素并賦予其新的時代內涵,對其進行創造性轉化和創新性發展,形成具有時代價值的新理論、新思想,將中華民族的文化基因、民族精神和豐富智慧注入馬克思主義,科學推進馬克思主義與中華優秀傳統文化的融合、融通。二是拓寬理論視野,以海納百川的開放胸襟學習和借鑒人類社會一切優秀文明成果,在“人類知識的總和”中汲取優秀思想文化資源來創新和發展黨的理論,形成兼容并蓄、博采眾長的理論大格局大氣象。三是立足當代實踐,用中國道理總結好中國經驗,把中國經驗提升為中國理論。堅持推進馬克思主義中國化時代化,傳承發展中華優秀傳統文化,促進外來文化本土化,不斷培育和創造新時代中國特色社會主義文化。
●體系化研究、學理化闡釋習近平新時代中國特色社會主義思想是理論創新的內在要求和重要途徑
習近平新時代中國特色社會主義思想的發展是一個不斷豐富拓展并不斷體系化、學理化的過程。深化對新時代黨的創新理論的研究闡釋,要在體系化研究、學理化闡釋上下功夫,重點研究闡釋我們黨提出的新理念新論斷中原理性理論成果,把握相互的內在聯系,教育引導全黨全國更好學習把握習近平新時代中國特色社會主義思想博大精深的理論體系。深化對習近平新時代中國特色社會主義思想的研究闡釋,深刻闡明其真理性和科學性,深刻揭示其重大論斷、重要命題的理論背景和學理依據,為深刻把握其科學內涵和精神實質提供學理支撐,更好把握其中的原理性理論成果及其相互的內在聯系,充分發揮其對理論創新和實踐創新的指導作用。
(作者為中國社會科學院馬克思主義研究院思想政治教育研究室主任,中國社會科學院習近平新時代中國特色社會主義思想研究中心特約研究員)
【注:本文系教育部人文社會科學研究一般項目“中國共產黨思想政治教育歷史經驗研究”(項目編號:22YJA710021)的階段性成果】
責編/趙橙涔 美編/陳媛媛
聲明:本文為人民論壇雜志社原創內容,任何單位或個人轉載請回復本微信號獲得授權,轉載時務必標明來源及作者,否則追究法律責任。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