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近鏡頭】華夏北端,沃野千里。走進北大荒集團八五三農場,藍天、碧水、沃土就在眼前。良好的生態,讓這里成了遠近聞名的“生態雁鄉”,不僅在農業生產上獲得豐收,生態旅游也發展得如火如荼。
肥沃的黑土,在小興安嶺南麓、松嫩平原和三江平原地區,孕育出中國最大的國有農場群。這里有中國耕地規模最大、綜合生產能力最強的國家重要商品糧基地和糧食戰略后備基地——北大荒集團。
“今年,我家的水稻在技術人員的指導下應用了好幾項新技術,不光保護了環境,水稻的分蘗、穗數和穗粒都增加了,畝產比去年提高了10%。”種植戶張鵬高興地說。
現在的北大荒,處處黑土生金。豐收后顆粒歸倉的背后是生物菌劑除草、旱平壟作高效栽培、有機肥替代化肥等保護生態又節本增效的農業新技術的“加持”。
“近年來,八五三農場有限公司有效地保護和改善了農業生態環境,培植了豐富的生態農業資源,生態農業技術得到全面推廣和應用。”北大荒集團八五三農場有限公司黨委書記李文鵬介紹。
生態保護已經延伸到八五三農場現代農業建設的全過程——通過有機肥替代化肥,綠色農藥替代傳統化學農藥,沼液沼渣還田,保護性耕作替代傳統翻耕,地表水替代地下水,以及規范農藥包裝廢棄物回收流程等一系列措施,在減少投入品、增加生物多樣性、增加碳儲量等方面均取得了顯著成效。
“一日雁窩島,千年北大荒”。在八五三農場,春有鳥歸夏有水,秋有豐收冬有雪,這些極富特色的生態資源,使八五三農場成了人們向往的生態旅游目的地。
“告別了城市的喧囂,來到八五三,到處都是原生態的美景,滿眼都是迷人的風光,我打算今后每年都帶家人來這里旅游。”來自北京的游客孟想在游覽過雁窩島濕地后說。
“綠色林業采摘”“休閑林業生活”“健康林業養老”等特色產業,也都在八五三農場火熱地開展起來。
“八五三農場良好的生態也在滋養著各項產業蓬勃發展,撓力河水灌溉的大米、玉米和大豆,野生放養的雁窩島鴨子和鴨蛋,榛子、木耳、蜂蜜等完達山特色山貨,走進了全國百姓的家中,被端上人們的餐桌。”八五三農場有限公司黨委副書記、執行董事、總經理李雪說。
原標題:
北大荒集團八五三農場——綠色農場 黑土生金