12月10日,阿根廷將舉行總統就職典禮,當選總統哈維爾·米萊將正式就任。回看總統選舉結果在11月19日揭曉時,曾引起眾多國際媒體的廣泛關注,因為來自極右翼選舉聯盟“自由前進黨”的現年53歲的候選人米萊在競選時言論相當激進。然而在候任期間,米萊的政策表態出現了明顯的轉變。這或許表明,他執政后政策將回歸務實。
“意外”當選實非偶然
米萊在選舉中獲勝讓不少人感到出乎意料。一方面,他與傳統政客老練、沉穩的形象相去甚遠。年輕時曾是搖滾歌手的米萊,熱衷于在社交媒體及電視上拋頭露面,時常語出驚人并制造熱點話題。作為經濟學家的他從政經驗較少,于2021年剛剛成立“自由前進黨”。另一方面,米萊在競選過程中所宣揚的施政方略過于極端,例如貨幣美元化、關閉阿根廷央行、削減政府部門數量、社會福利私有化,甚至是毒品合法化。
但是,米萊“意外”當選中存在著必然。正如阿根廷政治咨詢機構Synopsis負責人盧卡斯·羅梅羅所言,米萊勝選更多是因為阿根廷現在確實需要變革。在傳統的左、右兩方勢力輪番執政的情況下,阿根廷經濟依舊深陷困境,米萊的出現給阿根廷民眾帶來了新的選擇,“試試看”的心理成為主流。當地媒體稱,過去8年,阿根廷分別經歷了右翼馬克里政府和左翼費爾南德斯政府,但是均未能解決國家的經濟難題。當前阿根廷國內通脹高企,過去12個月累計通脹率高達138.3%,成為全球通脹率最高的國家之一。同時,阿根廷貨幣比索不斷貶值,從年初至今,官方匯率大跌近50%,比起本國貨幣,民眾更愿意兌換存儲美元。阿根廷債務問題也不容忽視,外債規模在2022年底達到2767億美元。因此,迫切求變成為部分選民的傾向。
作為阿政壇的新銳勢力,缺少經驗也意味著米萊身上沒有沉重的政治負擔,不需要為過往的經濟衰退負責。而中左翼政治聯盟候選人、現任經濟部長馬薩就沒有這么幸運了。自2021年上任以來,其實施的經濟改革未見成效,無力兌現促進經濟增長、消除通脹、提升民眾生活水平的承諾,阿根廷經濟形勢甚至更趨惡化,而且其所在的執政聯盟還牽涉多起腐敗丑聞。
此外,米萊的前經濟學家身份,以及曾在央行任職的經歷,也增強了民眾對于他能夠提振經濟的信心。米萊當選阿根廷總統后,阿根廷標準普爾梅爾瓦指數開盤暴漲20%,其后漲幅雖然有所收窄,但仍高達10%。這也在一定程度上反映出阿根廷民眾認可米萊的政策主張,以及對他能夠降通脹、穩匯率、減債務持樂觀預期。
務實轉向符合常理
勝選后,米萊一改此前的“狂人”形象,不斷回調發言表態,政策取向更加務實。這讓期待米萊在阿根廷開展“政治實驗”的民眾感到失望,但這一轉變也合情合理。
米萊的“吸睛”言論主要是為競選服務的。成功的競選政策是米萊此次勝選的重要因素之一,他利用獨特的觀點以及超高的曝光率吸引了不少選民。無論是宣稱實行全面美元化,還是揮動電鋸表明欲取締阿根廷央行、大幅削減政府開支,無疑都獲得了廣大選民的關注。當地媒體報道稱,這些可能會帶來痛苦的改革,在對經濟萎靡感到憤怒的選民中確實引起了共鳴。
米萊標簽化、口號化、符號化的競選宣傳,更加符合互聯網傳播規律,能夠讓更多年輕人成為支持者。阿根廷很多分析人士認為,米萊之所以展現出強硬、激進的姿態,是因其發現阿根廷民眾,特別是上層富豪、白人底層以及16歲至20歲的年輕人,都對此格外欣賞。為鞏固“粉絲”,擴大支持群體,米萊不得不過度渲染這一形象。第一輪選舉后,為了贏得中間選民的支持,米萊又改變競選策略,淡化“狂人”形象。這充分說明其相關人設的塑造是為競選服務的。
此外,府會、央地掣肘是米萊在未來施政時不得不面臨的困境。米萊如果不通過自我讓步使政策得到大多數人的認可,那么在國內經濟政治改革和外交事務中將寸步難行。阿根廷是總統制和聯邦制國家,米萊未來提交的政策法令、改革法案以及重要人事任命,都需由國會通過。米萊雖然成功當選,但其所在的“自由前進黨”在眾議院僅有38個席位,占全部席位的13%;在參議院的72個席位中僅占8席。同時,阿根廷地方政府權力較大,但較多地方行政長官并不支持米萊。因此,米萊若未來執意推行在競選中承諾的激進政策,勢必面臨極大阻力。
經濟改革道阻且長
作為經濟學家,米萊深知即將面臨的經濟改革困難重重。他在面對媒體采訪時承認,其經濟穩定方案可能需要長達兩年的時間才能降低通貨膨脹。據報道,米萊11月末前往美國,與美國財政部和國際貨幣基金組織官員會面,闡述了他上任后的經濟計劃,涉及財政調整、貨幣改革等,包括備受關注的阿根廷貨幣美元化和關閉中央銀行議題。
實際上,全面美元化這一最具米萊個人特色的政策,并不被國際社會看好。有分析人士指出,雖然阿根廷民眾對比索失去信心,民間也大量存在私下兌換美元的情況,推行全面美元化有一定的民意基礎,但研究顯示,阿根廷需要400億美元才能推動相關改革。而目前政府僅有約20億美元的外匯儲備,強行推動將會加劇外匯儲備缺口。有經濟學家表示:“許多阿根廷人的床墊下塞滿了美元,而阿根廷政府則基本上沒有。”
美元化還可能引發比索擠兌,進而使這個南美國家再次陷入惡性通貨膨脹。在拉美,薩爾瓦多和厄瓜多爾已經推行了全面美元化政策,但是依然面臨債務違約等問題,這些國家仍在努力改善經濟。有分析認為,全面美元化將使阿根廷經濟更容易受到與美元相關的外部沖擊,例如石油和燃料進口價格的突然上漲,這會使阿根廷的內部調整更加痛苦。阿根廷經濟學家圣地亞哥·布拉特指出:“至少短期內,美元化是不可能的。”
提振國內經濟是阿根廷民眾的主要期待,也是米萊勝選的主要原因。但米萊想要實現降通脹、穩匯率、減債務三者中的任何一個目標,都離不開與貿易伙伴的合作。比如,巴西作為阿根廷的最大貿易伙伴和重要陸上鄰國,兩國共同創立了南方共同市場,并在此框架下擴大了雙邊貿易,涵蓋汽車、食品、工業制品等。僅在今年10月,兩國雙邊貿易額就達23.57億美元。米萊此前曾批評巴西總統盧拉,但在11月26日,其外事顧問戴安娜·蒙迪諾在與巴西外長毛羅·維埃拉會面時,正式邀請盧拉參加米萊的總統就職儀式,表現出緩和關系的意愿。米萊還在社交媒體上轉發自己致盧拉的信,希望兩國能夠持續推動在區域一體化、貿易和國際事務上的合作。這種態度上的轉變也顯示米萊即將開始的執政應不會失去理性與務實。
(本報記者 孫鐵牛)