国产亚洲tv在线观看,精品国产污污免费网站Av,欧美日韩无砖专区一中文字,亚洲欧美日韩国产综合五月天

網站首頁 | 網站地圖

人民論壇網·國家治理網> 典型案例> 正文

【地方】江蘇著力打造先進制造業集群

工業是經濟發展的壓艙石和頂梁柱。深入推進新型工業化、加快建設現代化產業體系,是推動高質量發展、推進中國式現代化江蘇新實踐的重大任務。江蘇作為工業大省,推進新型工業化是建設制造強省的必由之路,是厚植產業競爭優勢的迫切需要,也是實現高質量發展走在前列的戰略選擇。

“新型工業化是關系全局的重大戰略,是一項復雜的系統工程。江蘇將努力為全國新型工業化探索新路、積累經驗、提供支撐。”江蘇省委書記信長星表示。

近段時間以來,江蘇正在扎實推進新型工業化各項重點任務,聚焦高端化、智能化、綠色化持續發力,積極主動適應和引領新一輪科技革命和產業革命,把高質量發展的要求貫穿新型工業化全過程,以新擔當新作為推進新型工業化各項重點任務落地落實,努力在推進新型工業化中展現更大擔當和作為。

開辟新領域新賽道

大力發展戰略性新興產業,開辟發展新領域新賽道是新型工業化的重中之重。

江蘇省蘇州市把創新作為引領發展的第一動力,引導制造業轉型升級,匯聚全球高端資源要素,培育壯大戰略性新興產業,連續2年規模以上工業總產值突破4萬億元。

在位于江蘇太倉市的康輝醫療科技(蘇州)有限公司里,國內首臺JY-SLC無障礙運動康復水療池引人注目。該公司董事長陳利忠說,企業立足于婦產科醫療器械、康復器材、無障礙適老環境設備,具備了產品研發、規劃咨詢、設計制造等完備產業體系。

“太倉市堅持把生物醫藥產業作為重點發展的戰略性新興產業,形成了醫藥研發試驗基地、醫療器械生產基地、世界最大酶產業基地等3大優勢產業基地,已集聚400多家生物醫藥企業,年營業收入近300億元,形成了較為完善的上下游產業鏈。”太倉市委書記汪香元說。

目前,蘇州的戰略性新興產業已形成集聚優勢和技術積累。2022年蘇州完成規模以上工業總產值43642.7億元,電子信息產業、裝備制造業兩個萬億級產業實現產值26597.2億元,“一號產業”生物醫藥處于全國第一方陣;先進材料產業現有規上企業3878家,有納米新材料、先進金屬材料和高性能功能纖維材料3個千億元級產業。

而在江蘇無錫宜興市,當地正在加快建設集成電路產業重大項目,中環領先集成電路用高端硅基材料等項目開始設備安裝,持續做強半導體材料產業優勢。同時,搶抓新能源風口,實現氫楓能源、天華超凈等一大批優質項目相繼落地,呈現聚鏈成群、加速壯大態勢。

“今年1月至10月,宜興新能源、集成電路、生命健康3大新興產業合計產值為605.4億元,同比增長28.3%,占規上工業產值比重突破15.5%。”宜興市委書記封曉春說。

“江蘇正在搶抓新一輪科技革命和產業變革新機遇,以重大產業創新平臺建設為主抓手,以省級戰略性新興產業融合集群發展示范為引領,加快突破戰略性、前瞻性、先導性前沿技術,系統構建戰略性新興產業融合集群。”江蘇省發展和改革委員會主任沈劍榮表示,江蘇正在瞄準生物醫藥、智能制造裝備、集成電路、新型電力(智能電網)、新能源等優勢領域,打造5個具有國際競爭力的戰略性新興產業集群;面向高端軟件及信息服務、先進結構材料、新型功能材料等領域,建設10個國內領先的戰略性新興產業集群。

搶占未來產業高點

當前,全球圍繞新一輪科技革命和產業變革的競爭日趨激烈,處于風口的未來產業正成為新的競爭焦點。江蘇蘇州、南京、無錫、常州等地圍繞未來產業出臺多項政策舉措,搶先布局新一代人工智能、第三代半導體、基因與細胞、氫能與儲能等前沿領域,以前沿技術能力供給引領新場景、創造新需求,構建全鏈條未來產業生態,為江蘇未來產業發展提供良好基礎。

走進南京麒麟科創園,國際首套“百兆瓦級先進壓縮空氣儲能技術研發與集成驗證平臺”正在抓緊建設,預期2025年正式投入運行,建成后將開展大規模壓縮空氣儲能關鍵技術與系統集成研發,促進我國構建“清潔低碳、安全高效”的現代能源產業體系。

“這里創新氛圍活躍,支持和培育戰略科技力量的政策發力早、力度大。”國家能源大規模物理儲能技術研發中心主任、中科南京未來能源系統研究院儲能團隊負責人陳海生道出了平臺選擇落戶南京的原因。

江蘇省發展和改革委員會副主任高清告訴記者,當前江蘇已有15所高校擁有未來產業相關學科38個;超過75家重點研發平臺開展未來產業相關技術研發和重大項目攻關;中科南京智能技術研究院研發的“問天Ⅰ”類腦超級計算機成功實現約5億神經元仿真;徐州醫科大學CAR-T細胞產品治療多發性骨髓瘤有效率、緩解率較國外同類產品提升近一倍。

“江蘇重點培育第三代半導體、未來網絡、氫能、新型儲能、細胞和基因技術、合成生物、通用智能、虛擬現實、前沿新材料、零碳負碳(碳捕集利用及封存)10個成長型未來產業,搶抓布局量子科技、深海深地空天、先進計算、先進核能等前沿科技領域,培育未來產業新增長點。”沈劍榮介紹。

目前,江蘇正在組織實施未來產業孵化與加速計劃,支持高校院所布局建設“應用基礎研究特區”,加快重大科技基礎設施建設運營和預研項目培育,探索建設專業化、市場化未來產業概念驗證中心、中試驗證平臺,有序建設和開放未來技術應用場景,支持南京、蘇州率先建設未來產業先導區,系統構建“基礎研究+技術攻關+成果轉化+場景應用”的未來產業培育鏈路,加快構建“10+X”未來產業體系。

謀求智能制造增量

近日,記者走進南京鋼鐵股份有限公司的智能工廠,明亮整齊的車間井然有序地運轉,成千上萬個傳感器“藏”在生產線內不停地收集數據,智能計算系統全方位監控測算著每項工作。南鋼常務副總裁徐曉春說:“工作人員無須進入車間,輕點遙控器便可對生產和經營實時監控。在這里,南鋼實現了‘像生產消費品一樣智造工業品’。”南鋼的轉型升級正是江蘇推進制造業智能化改造數字化轉型的生動注腳。

近年來,江蘇堅持把智能制造作為制造強省建設的主攻方向,把數字經濟作為轉型發展的關鍵增量,兩化融合發展水平連續8年位居全國第一,制造業高質量發展指數連續3年位居全國第一。2022年,江蘇規上工業增加值增長5.1%,制造業高質量發展指數連續兩年位列全國第一,制造業增加值占地區生產總值比重達37.3%,穩居全國首位。

走進波司登智能制造生產工廠,只見自動裁剪區、模板縫制區等多個板塊分工明確,各道工序條理清晰。全過程數據采集、分析、預警和決策,關鍵生產環節自動化程度達到90%,整體協同效率提升20%……波司登智能制造生產工廠廠長賴和東告訴記者,工廠內“技術含量”最高的工種就是制作衣片,其他的交給機器就行。

“2023/24上半財年,波司登集團收入穩步提升20.9%至約74.71億元;凈利潤穩步提升25.1%至約9.18億元。”波司登控股集團有限公司副總裁王晨華說,自2018年戰略轉型后,集團營收和凈利潤連續6年創同期歷史新高,經營溢利增速再次快于收入增速,經營溢利率提升至16.5%,各項業績實現穩健高質量增長。

當下,數以萬計的江蘇制造企業正在積極擁抱“智改數轉”,將數字經濟與實體經濟充分融合,賦能制造業高質量發展。僅今年上半年,江蘇就推動1.5萬余家企業實施“智改數轉”項目建設,約5300家企業完成“智改數轉”任務。

江蘇省工信廳副廳長徐軍說,目前江蘇省累計開展兩化融合自評估企業超4.5萬家、智能制造能力成熟度評估企業超3.3萬家,數量均居全國第一。江蘇編制了化工、鋼鐵、服裝等12個分行業“智改數轉”實施指南,梳理行業開展“智改數轉”的99個關鍵環節、251個典型場景、101個企業案例,著力破解企業“不會轉”問題。

同時,江蘇強化專項政策聚焦,加大基礎設施、資金、技術、人才等要素供給,著力破解企業“不敢轉”問題。圍繞數字化發展底座支撐,加快5G建設,加快推進云數據中心、智能計算中心、邊緣數據中心建設,目前江蘇省累計建設5G基站超23.7萬座,數據中心標準機架數達到55萬架,總算力規模位居全國第一。

徐軍表示,下一步,江蘇將進一步夯實網聯基礎,助力企業“上云、用數、賦智”,培育壯大“數智云網鏈”等數字產業;加快數轉步伐,為廣大企業開展“智改數轉”網聯提供“路線圖”,爭創一批國家級“數字領航”企業和國家級智能制造示范工廠;完善智改生態,加強資金政策支持,強化評估指標體系建設,研究發布制造業數字化、網絡化、智能化發展水平指數和“智改數轉”網聯覆蓋率,為“智改數轉”網聯工作的推進、監督和評價提供支撐。

信長星表示,江蘇將聚焦16個先進制造業集群和50條產業鏈,統籌推進傳統產業煥新、新興產業壯大、未來產業培育“3大任務”;積極實施智能化改造、數字化轉型、網絡化聯接“3大行動”,更加注重以“網聯”放大“智改數轉”效應,打造數實融合強省;梯度培育鏈主企業、專精特新企業、中小微企業“3類主體”,以大中小企業融通發展、協同發展,支撐產業鏈供應鏈價值鏈整體提升;厚植創新、改革、開放“3大動力”,為新型工業化賦能增力;建強企業家、科研人才、產業工人“3支隊伍”,激發創新創造活力。

責任編輯:潘旺旺
  • <dfn id="3kwm1"></dfn>
    <dfn id="3kwm1"><div id="3kwm1"><label id="3kwm1"></label></div></dfn>

      <abbr id="3kwm1"></abbr>

      1. <menu id="3kwm1"><nobr id="3kwm1"></nobr></menu>